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浮世红尘(连载)
楼主: 流水思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浮世红尘(连载) [复制链接]

1651
发表于 2016-7-22 12: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流水思静 于 2016-7-22 17:03 编辑


  
 第九十一回  宋词名句试新解 茶酒治学晒境界

  
  黄龙子笑道:“我看对智能机器人的担忧大可不必,尤其诗词的创作,其优劣高下在于一种意境,若只是抒怀而不能悟道,那就无气无味,自然也无灵无境了。所以机器人在这个层面上是无法和人类相比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样的诗词,这样的境界,我看机器人无论多么智慧,都是难以达到的。”
  洪辰点头道:“遥想当年此论一出,文坛震惊。今日有幸得遇前辈高人,玩索大学问家之妙语,击节赞叹之余,心境豁然,忽有所得:不光治学有此三境界,就是职场经营,立业成家,喝酒品茶,岂不亦有此三境界也?”
  黄龙子颔首微笑,心想孺子可教也。于是说道:“近百年来的无数境界说,不过拾其牙慧。王国维认为的治学第一境界,这词句出自北宋晏殊的《蝶恋花》,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意在登高望远,不仅是情感的堆积蕴酿,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的一种铺垫。王国维却独辟蹊径,将此句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高瞻远瞩,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是以小见大,推陈出新。”
  青龙子是贪杯之人,便笑着接口道:“男人好酒,自古皆然。达官贵人好酒,图的是享受;英雄豪杰好酒,要的是痛快;文人墨客好酒,玩的是个性;草根平民好酒,却是释放生活的艰辛。若以喝酒来比喻这个境界,就是寒喧之后,三杯酒下肚,热气略微上升,就像我们此时。人在这个阶段往往是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胸中纵有千言万语,表面上却还是和风细雨,波澜不惊。”
  洪辰也点头说道:“喝酒以动见长,喝茶以静为先。酒茶动静相宜,构筑了中国两大源远流长的文化。如果以此来推论喝茶,这第一境界我想就是不及讲究。所谓茶修之途,前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刚开始接触茶,对茶的认知较为模糊,什么茶都能试,什么茶都敢喝。至于怎样冲泡味道才好并不大清楚,怎样制作口感才佳也不太明白。所以,这个阶段喝茶,只是学会接受、忍耐和适应,还谈不上讲究。”
  黄龙子笑着点头道:“你们二人都说得颇有新意。王国维的治学第二境界,是引用北宋柳永《蝶恋花》的最后两句词,原词只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无悔。王国维则别出心裁,把‘伊’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境界立即得到了升华。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就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历无数辛勤劳作,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终不后悔。这正是他慧眼独到之处。”
  青龙子端起酒杯来喝了一大口,面色微醺地说道:“喝酒大致可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晚来天欲雪,能饮几杯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婉约派,‘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是豪放派。喝酒到了这第二层境界,则是酒至酣处,脸飞红霞,雄心万丈。此时飞觞交盏,颐指气使,这是最来感觉的时候,嘴上则是豪言壮语:人生难得几个秋,不醉不罢休!反正是唾沫飞溅,豪言迭出,仿佛不一醉方休就不显气概。”
  洪辰此时却端起茶来啜了一口,说道:“相较而言,我更欣赏婉约式的饮酒方式,因为这更接近茶道,体现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精神:以静制动,以静修身。因此我喜欢‘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闲适。至于喝茶到了这第二境界,就该是甚求讲究。这时对茶也熟悉了,懂得了,产生兴趣了,能了解茶性,会分辨优劣,于是对喝什么茶,怎样冲泡都有了要求,喝茶自然就开始讲究起来。这个阶段,是学会辨析、选择和成长的过程。随着对茶越了解,就越是追求更好的,就更加讲究品味。所以是甚求讲究。”
  黄龙子心道,不仅三弟是酒中精英,这洪辰小朋友也是茶中达人啊,皆深得其中情趣。遂端起酒来呷了一口,继续说道:“王国维的治学第三境界,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关联。王国维则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治学的最终之目标,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却因此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大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这最高的境界,必须要有专注的精神,反复求索钻研,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能把词意引伸到这个方面来,王国维的修为和境界都让人望尘。”
  青龙子此时酒也喝得到位了,就大声笑道:“今夜在这山野之中,有一二知己把盏小酌,屋外松啸泉潺,室内酒香茶浓,这种惬意是无法用笔墨形容的。喝酒喝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这时的酒从严格意义上讲,已经不再是酒,而是一种精神了!所谓狂醉似醒,长歌当哭,繁华销尽,浮躁渐去。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些人生的豪情才情,显然都出自这个境界!”
  洪辰此刻也被其情绪所感染,于是接口说道:“我钟情古人‘寒夜客来茶当酒’的随意,亦陶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闲适。品茶到了这最高的境界,反而是不求讲究了。不求讲究,实际上就是超越了讲究。自由了,才能够真正享受喝茶,而不受茶的束缚。茶人到了这个阶段,对茶的了解已超越常人的高度,蓦然回首,才发现在这过来的路上,有人为之癫狂,有人为之淡泊,有人一念入魔,有人立地成佛。心境就豁然开朗,一切皆融会贯通,突然就明白茶是怎么一回事。这时无论喝什么茶,怎样冲泡,都能清晰地体会到茶的真味。所以不再执着于喝哪一种茶,只会很享受地欣赏茶的优点,并且释然接受茶的缺点。就这样自自然然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发表于 2016-7-22 12:1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流水思静 于 2016-7-29 21:52 编辑

六星这个编辑功能真是让我无言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653
发表于 2016-7-22 12:34 |只看该作者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6-7-22 12:17
六星这过编辑功能真是让我无言了!

看得我眼睛花。怎么还带颜色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654
发表于 2016-7-22 12:35 |只看该作者
我睡午觉去。睡饱了,起来帮你排版。。。

使用道具 举报

1655
发表于 2016-7-22 13:28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7-22 12:34
看得我眼睛花。怎么还带颜色的?

我的是全黑色,复制过来一些文字不仅变色,下面还有横杠,且无法清除。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发表于 2016-7-22 13:30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7-22 12:35
我睡午觉去。睡饱了,起来帮你排版。。。

普通的排版功能我都会,就六星的我没办法。

使用道具 举报

1657
发表于 2016-7-22 14:18 |只看该作者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6-7-22 13:28
我的是全黑色,复制过来一些文字不仅变色,下面还有横杠,且无法清除。

可能是编辑系统跟你的文档有些冲突 吧。我从来没遇到到这种情况。不过呢,我会想办法修正,所以锅锅不用操心劳力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发表于 2016-7-22 14:20 |只看该作者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6-7-22 13:30
普通的排版功能我都会,就六星的我没办法。

我有时候也遇到反复调整的情况。哈,今儿你这个倒是很顺利,一次性解决问题。看来是体谅我,难得用一次本子,这么千辛万苦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659
发表于 2016-7-22 14:22 |只看该作者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6-7-22 12:17
六星这过编辑功能真是让我无言了!

我这边是正常显示了。思静你抽空看看你那边如何。我先继续走会儿路、看看书,明儿静下心来阅读~~~

使用道具 举报

1660
发表于 2016-7-22 15:06 |只看该作者
金戈戈 发表于 2016-7-22 14:22
我这边是正常显示了。思静你抽空看看你那边如何。我先继续走会儿路、看看书,明儿静下心来阅读~~~

谢谢,比先前好多了,就是字体和之前的不匹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1
发表于 2016-7-22 15:44 |只看该作者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6-7-22 15:06
谢谢,比先前好多了,就是字体和之前的不匹配。

是我疏忽了。我是用系统默认的。
刚查了一下,你之前用的是楷体,可是我这本子里只有楷体-GB2312。只能将就用了吧,还有字体,选了4号。锅锅你看现在效果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662
发表于 2016-7-22 17:04 |只看该作者
金戈戈 发表于 2016-7-22 15:44
是我疏忽了。我是用系统默认的。
刚查了一下,你之前用的是楷体,可是我这本子里只有楷体-GB2312。只能 ...

现在好了,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1663
发表于 2016-7-23 06:29 |只看该作者
我看对智能机器人的担忧大可不必,尤其诗词的创作,其优劣高下在于一种意境,若只是抒怀而不能悟道,那就无气无味,自然也无灵无境了。
——
这句话让我想起一个词:诗心。机器人是没有心——情感的,自然缺乏直击灵魂深处的东西,无论用词如何精准,对仗如何工整,格律如何出彩,都掩盖不住这一致命欠缺。。。

使用道具 举报

1664
发表于 2016-7-23 06:30 |只看该作者

不客气的,锅锅。力所能及,举手之劳。锅锅满意就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665
发表于 2016-7-23 10:25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7-23 06:29
我看对智能机器人的担忧大可不必,尤其诗词的创作,其优劣高下在于一种意境,若只是抒怀而不能悟道,那就无 ...

这话算是在开悟了,为嘛还对那些前辈的评论指点那么在乎?好多评论就是套用了一些模式再加上个人的喜好,还不及智能机器公正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666
发表于 2016-7-23 17:20 |只看该作者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6-7-23 10:25
这话算是在开悟了,为嘛还对那些前辈的评论指点那么在乎?好多评论就是套用了一些模式再加上个人的喜好, ...

不是“在乎”,而是乐意借鉴。在乎,有点贬义色彩,好像我很介意好赖评价,说我不好我就要死要活似的。其实不是的,我只是希望别人指出我的不足,给我更多思考和启迪。

使用道具 举报

1667
发表于 2016-7-23 19:04 |只看该作者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
求索的道路,好像都是如此境界。。。虽则早就明白,此番再仔细咀嚼,竟似更多领悟。。

使用道具 举报

1668
发表于 2016-7-24 15:44 |只看该作者
近百年来的无数境界说,不过拾其牙慧。
————
我喜欢另一种境界说,不知有无关联?就是关于看山、看水的话题。。。

使用道具 举报

1669
发表于 2016-7-24 15:51 |只看该作者
若以喝酒来比喻这个境界,就是寒喧之后,三杯酒下肚,热气略微上升,就像我们此时。人在这个阶段往往是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胸中纵有千言万语,表面上却还是和风细雨,波澜不惊。
————
胸藏情绪,不露于色,已经是极佳的修炼境界。事实上,三杯酒下肚,多数已渐渐露出马脚,或喜形于色,或哀怨乍现。。。

使用道具 举报

1670
发表于 2016-7-25 08:45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7-24 15:44
近百年来的无数境界说,不过拾其牙慧。
————
我喜欢另一种境界说,不知有无关联?就是关于看山、看水 ...

那个嘛,我觉得用烂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671
发表于 2016-7-25 16:39 |只看该作者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6-7-25 08:45
那个嘛,我觉得用烂了。

我不是讨论烂不烂,我是说,你那个比喻算是类似的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2
发表于 2016-7-25 16:42 |只看该作者
刚开始接触茶,对茶的认知较为模糊,什么茶都能试,什么茶都敢喝。至于怎样冲泡味道才好并不大清楚,怎样制作口感才佳也不太明白。所以,这个阶段喝茶,只是学会接受、忍耐和适应,还谈不上讲究。
——
我比这个阶段还不如呢。我就毫无章法牛饮。。。

使用道具 举报

1673
发表于 2016-7-25 16:42 |只看该作者
刚开始接触茶,对茶的认知较为模糊,什么茶都能试,什么茶都敢喝。至于怎样冲泡味道才好并不大清楚,怎样制作口感才佳也不太明白。所以,这个阶段喝茶,只是学会接受、忍耐和适应,还谈不上讲究。
——
我比这个阶段还不如呢。我就毫无章法牛饮。。。

使用道具 举报

1674
发表于 2016-7-25 17:02 |只看该作者
北宋柳永《蝶恋花》的最后两句词,原词只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无悔。王国维则别出心裁,把‘伊’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境界立即得到了升华。
————
好多经典古诗句,都是在反复引用里,转换了意境的。这种升华,感觉还是蛮不错。。

使用道具 举报

1675
发表于 2016-7-26 15:46 |只看该作者
喝酒到了这第二层境界,则是酒至酣处,脸飞红霞,雄心万丈。此时飞觞交盏,颐指气使,这是最来感觉的时候,
————
我一直在想啊,锅锅你酒精过敏的,应该基本都是不沾边才对吧,那这些关于酒的感悟从何而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676
发表于 2016-7-26 15: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赽磬裬

Χо仰ò飬裬.

使用道具 举报

1677
发表于 2016-7-26 15:53 |只看该作者
品茶到了这最高的境界,反而是不求讲究了。不求讲究,实际上就是超越了讲究。自由了,才能够真正享受喝茶,而不受茶的束缚。
————

这番话说得极是有理。所谓喝得不是酒,是情,品的不是茶,是人生。便是一个理:超越。

使用道具 举报

1678
发表于 2016-7-26 15:53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7-26 15:50
赽磬裬

Χо仰ò飬裬.

长篇大论被吞,艾玛,我咋这么命苦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679
发表于 2016-7-26 17:34 |只看该作者
心境就豁然开朗,一切皆融会贯通,突然就明白茶是怎么一回事。这时无论喝什么茶,怎样冲泡,都能清晰地体会到茶的真味。所以不再执着于喝哪一种茶,只会很享受地欣赏茶的优点,并且释然接受茶的缺点。就这样自自然然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
————
锅锅说的不是茶,而是人间百味归一味。细细想来,爱情、婚姻,何尝不是如此呢。想明白了,这个人和那个人,其实没有本质区别,重要的是,我们怎么欣赏他的优点,接纳他的缺点罢。。。

使用道具 举报

1680
发表于 2016-7-29 16: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流水思静 于 2016-7-29 16:23 编辑


第九十二回  一朝轻生无再辱 百年沧桑忆英魂


    纵使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
    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到头来都是同样结局。在奈何桥前,什么万丈红尘恩恩怨怨、千秋霸业打打杀杀,都统统化为乌有。
    青龙子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突然一拍桌子道:“我一直弄不明白,王国维为何就会轻生呢?”
    黄龙子喟然叹道:“惜哉痛哉,一代大师!‘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用李白的这两句诗来形容王国维的自尽,也许有些牵强,又似乎颇为贴切。他对这个世界绝望了,就毅然离开,到另一个世界去漂泊。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青龙子说道:“一个人年纪大了,最后病了死了,没有人会介意。但王国维正值五十一岁的盛年之际,同时也是他的学问成熟时期,他居然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让人十分扼腕痛心的!一个有理性的人,一个思想家,一个大学者,王国维面对生命的最终课题,却是采取了一种自觉的方式来结束一切。这也许应该赞赏,但终觉有些惋惜!”
    洪辰感慨道:“宋代先贤词人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句,给我们后代提供的其实不只是文字之美,而且也包含了他们对人生的思考。王国维先生正是用他生命的智慧和不幸经历,帮助我们完成了这样的思考。他给我们的启示在于,让我们对自己这一生中所经历的那些曲折坎坷重新认识:当你功成名就之时,再回过头来看看你走过的路程,就会发现这一路的艰难辛酸,都只是奔向自己坚定目标的必须过程! ”
    “王国维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极深造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自己却在失意潦倒里诀别在人生的半途之中!他的一生,其实也浓缩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苦恼和悲情。”说到这里,黄龙子神情显得有些肃然。
    洪辰便将茶杯递给他,他微微点头啜了一口,继续说道:“有人说王国维能够认识罗振玉是他的一大机缘,我却不敢苟同。他们的相识,是罗振玉在他主办的专门补习日文的东文学社里,看到王国维给一个同学写的扇面,上面有咏史诗一首:‘西域纵横尽百城,张陈远略逊甘英。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东头望大秦。’罗振玉看到后大为赞赏,便刻意和王国维结交,并在经济上给予他极大的支持,使其无后顾之忧。后来又帮他到日本去留学。对于罗振玉的支持,王国维一方面心存感激,另一方面,也感到是一种压力。这不能不是一个极大的矛盾,即追求学术独立和经济上不得不依附于他人的苦恼。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的悲哀!”
    洪辰此时也感慨于王国维一生的坎坷经历,就黯然说道:“一个人的成就,在其生命终结之后,或者戛然而止,或者继续流芳,都只是因为后人的评判,于其本身并无意义。不过,王国维对于中华文化的贡献却是无法抹杀的。而他的死因,却成了20世纪的一个学术之谜。”
    黄龙子道:“辛亥革命后,清帝逊位,民国与之签了条款,采取优待清室的条件,准许溥仪仍住在紫禁城内,相关的礼仪也不变,在紫禁城里照样过着皇帝的生活。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924年,冯玉祥把溥仪赶出了皇宫。王国维本来是一个纯学者,从不参与政治。但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却有了一段特殊的经历,当上了逊位皇帝溥仪的老师,正是这段经历,把他与政治搅到了一起。他的生命,就身不由己地陷入到敏感的政治漩涡之中去了。”
    青龙子叹道:“当社会变迁的时候,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人。一种是趋时的幸运儿,一种是不合适宜的痛苦者。王国维就是这样一个不合适宜的痛苦者。当溥仪被赶出宫以后,王国维虽然痛苦,但还不至于痛苦得想去自杀。”
    黄龙子道:“王国维在颐和园昆明湖鱼藻轩投湖自尽,是在溥仪出宫几年之后,关于他的死因说法非常多,我觉得对于王国维之死给予最正确解释的是陈寅恪,他认为王国维最后是殉了文化理想,而不是殉了清王朝。”
    洪辰道:“面对因为文化价值的断裂而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王国维最终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保全自己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自杀虽然看起来消极,甚或有些无奈,却蕴含了丰富和深刻文化意义。因为在他的命运里,浓缩了一个过渡时代的困惑与迷茫。”
    黄龙子道:“对我们这些修道之人来说,生有何欢,死有何惧!所以陈寅恪说王国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相比之下,我们则是六旬开外,尚苟一躯,说来实在有些惭愧!”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