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黄金时代 在醉笑写给徐教授的情书里看到
楼主: 新月如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醉笑写给徐教授的情书里看到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23-5-20 16:04 |只看该作者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3-5-20 15:32
刚才看了你这个回复去百度了一下,意外发现了夏商周的“亡国三笑”, ...

亡国三笑,大都是虚构的。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司马迁写在《史记·周本纪》里的。但这个故事也是假的。司马迁也造假,还造了不少。

烽火戏诸侯,看上去很像“狼来了”的童话,是学前班级别的故事。

西周时期有没有“烽燧”报警制度?不确定。《墨子》里提到过用烽烟传递信息的事,但烽火台仅见于秦以后,秦以前,无记载,无实物。

再说西周那个年代,诸侯国分散各处,等诸侯带着兵到镐京要好久, 褒姒想看诸侯兵荒马乱的情景,估计得在镐京城墙在立等小半年。

秦以前,传递军情用的是击鼓和摇铎,就是摇铃铛。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23-5-20 16: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3-5-20 16:13 编辑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20 16:04
亡国三笑,大都是虚构的。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司马迁写在《史记·周本纪》里的。但这个故事也是 ...

嗯嗯,不管真假,只当故事来看~这三个故事充分体现了君主“好色亡国”~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23-5-20 16:22 |只看该作者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3-5-20 16:10
嗯嗯,不管真假,只当故事来看~这三个故事充分体现了“好色亡国”~


古代写历史,都会“为尊者讳”,把责任推给女人,臣子。

比如北宋灭亡,绝对是北宋政治体制和宋徽宗昏庸无能的结果。

但南宋帝王却把责任推给王安石。说王安石变法乱政,导致北宋垮台。

我们可能想不到, 王安石背了误国奸臣的黑锅数百年。元代人写宋史, 虽然没有把王安石列出“奸臣传”,王安石变法启用的重臣蔡确,吕惠卿,章惇,都被列入奸臣传。
直到清末,梁启超才为王安石平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23-5-20 16:36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20 16:22
古代写历史,都会“为尊者讳”,把责任推给女人,臣子。

比如北宋灭亡,绝对是北宋政治体制和宋徽宗 ...

文人也喜欢捏软柿子~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23-5-20 19:20 |只看该作者
孜孜不倦求知路漫漫~值得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23-5-20 19:26 |只看该作者
桃花雪 发表于 2023-5-20 19:20
孜孜不倦求知路漫漫~值得点赞~

想起来了,就玩玩呗~咋玩也是玩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23-5-20 19:30 |只看该作者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3-5-20 19:26
想起来了,就玩玩呗~咋玩也是玩

你这玩的可是正能量的大学问~~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23-5-20 19:35 |只看该作者
桃花雪 发表于 2023-5-20 19:30
你这玩的可是正能量的大学问~~

可惜我只能照搬书本,好在有醉老师指导,少走好多弯路~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23-5-20 19:37 |只看该作者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3-5-20 19:35
可惜我只能照搬书本,好在有醉老师指导,少走好多弯路~

找醉老师就对了~他可是博学多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23-5-20 19:44 |只看该作者
桃花雪 发表于 2023-5-20 19:37
找醉老师就对了~他可是博学多才~

嗯嗯,反正他指导我是绰绰有余~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2023-5-20 19:48 |只看该作者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3-5-20 19:44
嗯嗯,反正他指导我是绰绰有余~

我很好奇也很期待~四哥下一个写情书的是你所葱白的那个你家的那个桃花~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23-5-20 19:56 |只看该作者
桃花雪 发表于 2023-5-20 19:48
我很好奇也很期待~四哥下一个写情书的是你所葱白的那个你家的那个桃花~

是吗?好期待啊~话说回来,桃花(我习惯叫她娟子)好久不见了,也不知道藏那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23-5-20 19:56 |只看该作者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3-5-20 19:56
是吗?好期待啊~话说回来,桃花(我习惯叫她娟子)好久不见了,也不知道藏那去了~

人啊能够宁静致远修身养性最难得~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23-5-20 19:57 |只看该作者
桃花雪 发表于 2023-5-20 19:48
我很好奇也很期待~四哥下一个写情书的是你所葱白的那个你家的那个桃花~

你叫醉老师四哥,好好奇你到底是哪个~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23-5-20 19:58 |只看该作者
桃花雪 发表于 2023-5-20 19:56
人啊能够宁静致远修身养性最难得~

是啊,但她不像能够修身养性这么久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23-5-20 20:08 |只看该作者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3-5-20 19:57
你叫醉老师四哥,好好奇你到底是哪个~

我哪个都不是~论坛多半都脚醉老师四哥~
一直以来~我坚定坚决坚持坚强的认为他是我老板~我是店小二~龙门客栈我的诗和远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23-5-20 20:13 |只看该作者
桃花雪 发表于 2023-5-20 20:08
我哪个都不是~论坛多半都脚醉老师四哥~
一直以来~我坚定坚决坚持坚强的认为他是我老板~我是店小二~龙门 ...

你的那些诗现在在哪里了?还能找到不~就是在那里认识你跟醉老师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23-5-20 20:20 |只看该作者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3-5-20 20:13
你的那些诗现在在哪里了?还能找到不~就是在那里认识你跟醉老师的~

不知道~很久没翻旧帖了~应该是被合并了~咱朝中无人~我老百姓一个没办法把以前的帖子转移出来~
无可奈何~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23-5-20 20:26 |只看该作者
桃花雪 发表于 2023-5-20 20:20
不知道~很久没翻旧帖了~应该是被合并了~咱朝中无人~我老百姓一个没办法把以前的帖子转移出来~
无可奈何~ ...

雪儿也有兴致不高的时候啊~咱再写就是了~咱油菜花走遍天下都不怕~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23-5-20 20:29 |只看该作者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3-5-20 20:26
雪儿也有兴致不高的时候啊~咱再写就是了~咱油菜花走遍天下都不怕~

兴致不高的时候多了去了~就是见了你才兴致疯高~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23-5-20 20:32 |只看该作者
桃花雪 发表于 2023-5-20 20:29
兴致不高的时候多了去了~就是见了你才兴致疯高~

看,咱们这样聊天多舒服,肯定不会有砖头,顶多就是一些小流萤~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23-5-21 14:45 |只看该作者
风篇

王风之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23-5-21 14:46 |只看该作者
【注释】
①葛: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②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青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③三秋: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④艾:植物名,菊科植物。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23-5-21 14:49 |只看该作者
【赏析】

         对于热恋中的情人来说,哪怕一刻的分离,对他们来说都是难以忍受的痛苦,历来无数文人描摹了这一主题。《采葛》正是思念恋人的情歌,一位小伙子喜欢上了以采集为生的姑娘,她常外出采集,不易见面,小伙子饱受相思之苦。在诗中,作者借简短精练的语言,充分表达了长相思的恋情,反映出坚贞、纯朴、真挚的爱情。

        本诗抓住“相思”这种普泛的情感,反复吟诵,细致刻画了情感的煎熬。诗篇感染了历代饱受相思之苦的人们,诗人以“一日三秋”这种形象的描写,比拟分离的情人内心巨大的折磨,可谓贴切。

         这是一种“艺术夸张”的手法,反映的不是事实上的真实,而是艺术上的真实,因而应该“言过其实”、“辞过其意”,其所追求的效果是真挚,而不是科学。在现实生活中,“一日”不可能等同于“三月”、“三季”、“三年”,但是,在陷人爱情的人心中,这种错觉,正是他们为别离所折磨的表现。这一惊理的“心理时间”看似疯癫痴狂,但由于融汇了恋人真挚的情感,所以能唤起读者的共鸣。

         《采葛》一诗中,每一次对“一日不见”的心理刻画,都比前一次增加了时间长度,以反复递进、层层深入的写法,将相思的感情逐步提升。这样通过回环、排比和递进,使诗的节奏和谐,语言简洁。充满了形式美和音乐美,有效地加强了感情的色彩。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23-5-21 15: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3-5-21 15:03 编辑

这首相对来说主题清晰的爱情诗,仍被后世的学者解读出了不同的意味。《毛诗序》认为诗旨为“惧谗”:“葛所以为缔给也,事虽小,一日不见于君,如三月不见君,忧惧于谗矣。”意思是说一位正直的臣子嫉恶小人谗言,感到它们像葛、萧、艾一样四处蔓延,让人痛恨。谗言当道,有碍正直,而对礼教的破坏,更加让夫子们不能容忍。


朱熹则提出“淫奔”说:“采葛所以为缔给,盖淫奔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葛、萧、艾等植物,是淫奔的男女为上路准备的盘缠或食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他们之间不洁的思念。另外,还有一种“爱妇”说,主张此诗是远戍的将士对于妻子的思念。这种说法,充满了温馨的家国情怀,让人感动。还有人主张“怀友”说,力争诗作是在赞扬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等等。


字句是诗作的材料,主旨具有的包容性,有些要从具体字句中探得,古汉字因为俭省和多义,常常成为历代文人纷争的焦点。例如“彼”字,研究者为两大阵营,各执一端,一则“彼”是代人,认为“采葛”应理解为“采葛之人”。一则“彼”是代事,指“采葛”之事,作者以“采葛”、“采萧”、“采艾”比兴,认为它们都是日常生活中最最寻常的事情,由此引申,臣子也应该天天可以面君,如果亲密的君臣关系生疏起来,就可能是有了谗言。


这样简单的一首诗,竟然有如此多的解法,不得不让人惊讶。其中的原因,有汉语和诗作的蕴藉性,恐怕也有人们的牵强附会在里面。就文学性和艺术价值而言,最好还是彰显《诗经》的生活气息回归其恋爱本质。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23-5-22 09: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3-5-22 09:10 编辑

秦风之兼葭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阳目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23-5-22 09: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3-5-22 14:31 编辑

【注释】

①蒹葭(jiān jiā):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②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③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④晞(xī):干。⑤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⑥跻(jī):登。⑦坻(chí):水中高地。⑧涘(sì):水边。⑨右:不直,绕弯。⑩沚(zhǐ):水中的小沙洲。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23-5-22 09: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3-5-22 09:56 编辑

【赏析】

《兼葭》这首诗是写一个男人痴情苦恋的心理感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河畔的芦苇青郁葱葱,深秋的白露霜凝渐浓。作者以苇草苍苍、白露
成霜的清凉景象起笔。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位让我日夜想念的人,就在河水对岸的那一方。主人公是一名青年男子,有位让他一直神不守舍、魂牵梦绕的姑娘,在此秋景寂寂、秋水漫漫的境地里更让他痛苦地思念着她。他仿佛在微风吹拂的秋苇中望见对岸雾气笼罩中的她,心也随之飞到她的近前,缠绕在她身上不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我想逆流而上去追寻她,可是道路艰难阻隔又怎赶得上。表面是说青年追寻苦恋的姑娘的路上有艰难障碍追赶不上,但在青年心里,哪里真的是路难追不上,其实是她如水中仙女一样高贵难攀,但他又放不下这颗朝思暮想的心。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想顺流而下去寻找她,她宛然就在站立在水中与我相望。青年男子心中设想着从水中游向她的身边,这样也许能够得到她,可他尝试过,就是游不到她的近前。其实,他此时出现了幻想、幻觉,姑娘变成一个浮动的人影,扑朔迷离亦真亦幻,仿佛立在水中央向他招手,也仿佛对他轻蔑一望随之隐去身影。因而他在水边眺望对岸和水中,神魂不安,视觉模糊,出现向她游过去的幻象。他这是爱得太深以致失魂了。青年男人迷恋某人又求之不得时常会有这种失魂落魄的感觉,《兼葭》即把这种心理感受描写得入木三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23-5-22 09: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3-5-22 14:37 编辑

下面两章较第一章只换少许字词,叠唱的效应加深了诗的意旨,翻译过来就是:

河畔的芦苇青郁葱葱,清晨的露水未干天色朦胧。那位让我日夜想念的人,我想逆流而上去追寻不停,可是路有艰难阻隔又怎赶得上而去跟从。我想顺而下去寻找她,她宛然就站立在水中与我心意相通。


河畔的芦苇更是繁盛,清晨的露水仍在晨色弥蒙。我那苦苦思念的人,就伫立在茫茫的对岸或水中。我想逆流而上去追寻她,可是路有艰难阻隔力不从。我想顺流而下去寻找她,她宛然就站立在水中与我心相通。


全诗反复咏唱“未晞”、“未已”,变换使用“湄”、“跻”、“滨”、“坻”、“右”、“沚”,绘出的是一幅白露横江、雾锁清河的迷蒙图景,描写的是求情难得、如隔深水、水中望月、镜中看花的惘然况味,演现了一种痴迷的情感,使整个诗篇都涂满了迷茫而伤感的色调。
古罗马诗人桓吉尔有一句名诗:“望对岸而伸手向往。”被后人理解为追求情人而不得才隔水伸手向往,仍是求之难得。德国古民歌描写追求女子不得也多称被深水阻隔。正所谓“隔河而笑,相去三步,如阻沧海”(但丁《神曲》)。人类恋爱的情感以及求之不得的失恋感受大概是相通的,不然古欧洲与古中国为何都以隔水向往来描述苦恋苦求的感受?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23-5-22 09:44 |只看该作者
这首诗用水、芦苇、霜、露等自然事物烘托出一种清凉、朦胧的意境。秋晨淡雾,烟笼寒水,露凝霜结,烟水缥缈中一位少女隐现迷离,仿佛真的存在,又仿佛只是虚影。女人柔如水,诗中的水象征了女性的柔与美,但寒水是否又象征这女性的孤高难求将主人公苦苦折磨。女子一会儿在水边,一会儿在洲上,一会儿在水中,如魅影,如游仙,飘忽不定,牵人肠肚。再配以蒹葭、白露、秋浦,越发显得难以捉摸,变得神秘、眩惑、难舍,甚至令人痴狂。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句诗,不但把主人公折磨欲狂,也让多情的世人展开无限联想。“在水一方”,烟水笼罩的隔岸或水中,一定是那淡雅如水的美姿娇容,令人魂牵梦绕。怪不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吟唱会让人进入一种幻美境界,这恐怕就是《兼葭》为我们营造的一种女人和水组合而成的朦胧美效应。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