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说一说炒房客的贡献,功劳和委屈
楼主: 徐公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一说炒房客的贡献,功劳和委屈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21-10-28 13:13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0-28 12:57
炒房客是通胀的帮凶,他们的贷款需求促使货币超发,都是全款购房的话ZF是不用超发货币的


普及一下汇率知识。

100只母鸡,发一百块钱,每只母鸡一块钱。母鸡生了小鸡,200只了,不再发钱,每只母鸡5毛,这叫通缩。货币得再发一百,维持住一只鸡一块,正常。要是再发三百,每只鸡的价格是两块,叫通胀。货币发行和GDP增速保持一致,就感受不到通缩和通胀,一切刚刚好,术语叫金发女郎。

一切货币的背后,应该是这个国家的生产力。所以对人民币有信心。美元是个例外,通过强迫沙特用美元结算石油,维持住美元的泥足巨人形象。

通胀,说到底,是货币问题。货币的发放,是***和央行的专利。炒房客决定不了货币发放的规模。他们只是本能地或者是有意识地利用房子,来阻挡存款的被通胀掠夺。

没有通胀会怎么样?会使老年人躺赢。他们没有工资收入,靠存款就能快乐地活一辈子。通胀无意识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存款通过通胀,会变相地缩水。而工资收入随着工资不停增长,年青人靠工资收入会很快超越老年人。通胀在无意识地进行着财富再分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21-10-28 13:2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论金 于 2021-10-28 13:24 编辑

房奴这个称呼应该从06年就开始喊了,那年温总理开始调控房价,15年过去了,过去15年买房置业的所谓房奴,成了中国的中产阶级,是这二十年最大的红利受益者,也就是先富起来的三亿人口。现在还喊人家房奴,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21-10-28 13: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春江潮水 于 2021-10-28 13:25 编辑
徐公孰 发表于 2021-10-28 12:53
国家托底的方式有很多。

比如说吧,把质押的优质二手房联合起来,成立一个长租联盟。以稍低的价 ...


那我认真回答一下:

要是能租出去,能以合理的价格租出去,还用被银行收回吗?知道国内的租售比是多少不?大多数城市,目前租售比是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一五左右。哈尔滨和长沙的租售比高些,可以到百分之三左右。

这个租售比,都不如银行存款利率高。

我是储户,我不要你银行的房租,我借你100块,我到期就要拿到100块,而不是到期给我个合同,让我一年拿百分之二的利率。银行到那一步,只能破产。另外,如果有20%的储蓄额度被挤兑,银行就没钱了。都不用30%.

另外,银行有损失,怎么转给房地产公司?房地产公司借着银行的钱不还,要钱没有,要房子不给,只有烂尾楼还有一屁股债。房地产公司把缺失转给银行还差不多。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21-10-28 13: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春江潮水 发表于 2021-10-28 13:13
普及一下汇率知识。

100只母鸡,发一百块钱,每只母鸡一块钱。母鸡生了小鸡,200只了,不再发钱,每 ...

问题就出在一百只鸡是实体经济,然而地产业是虚拟经济,把房地产算进GDP时,尤其占比接近50,房价上涨就一定引发货币超发,百姓尤其是固定收入的老人就被薅了羊毛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21-10-28 13:31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0-28 13:30
问题就出在一百只鸡是实体经济,然而地产业是虚拟经济,把房地产算进GDP时,尤其占比接近50,房价上涨就 ...


原因和结果弄反了。

原因是货币超发,结果是房价上涨。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21-10-28 13: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1-10-28 13:39 编辑
春江潮水 发表于 2021-10-28 13:31
原因和结果弄反了。

原因是货币超发,结果是房价上涨。

咱俩看法不一样,ZF为了保住房价上涨势头而不停地超发货币,换句话说,通膨是***的预定手段而不是地产市场的自发结果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21-10-28 13: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1-10-28 13:40 编辑
春江潮水 发表于 2021-10-28 13:22
那我认真回答一下:

要是能租出去,能以合理的价格租出去,还用被银行收回吗?知道国内的租售比是多 ...




正是因为租售比偏离实际价值区间,所以才考虑这些托底政策。

如果一切正常,何必费这个心思?

前提是:现在不正常,所以想办法解决。

现在不正常的实质是:房子偏离了使用价值,过分追求交换价值。

现在中央说,房住不炒,意思就是房子要回归使用价值,挤出交换价值的水泡和水沫。

在这个思路下,你反驳说,有一些空置持房户宁愿空置也不要出租。这种假设太理想。现实情况将会:

比如说设置一个电子平台,像淘宝那样的,空置持房者免费注册,一年能租出去10个月以上的给多少补贴。

通过补贴,盘活空置房,提高出租率,降低新建率。。。。。再配合其他措施,慢慢产业替代。

……

辅助手段是:空置房的房产税要高。有的人家住房面积虽然大,但是有人住就少税。空房高税,至少高出房租的两倍。

不怕他不租。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21-10-28 13:40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0-28 13:30
问题就出在一百只鸡是实体经济,然而地产业是虚拟经济,把房地产算进GDP时,尤其占比接近50,房价上涨就 ...



1.房地产哪里占到GDP50%?
2.房地产不属于虚拟经济。你可以说房子资产属于不动产,价值无法及时变现,你不能说房地产是虚拟经济。某种程度上,房地产属于工业、能源行业、第三行业。大量水泥、钢筋、玻璃、耗材、人工,哪个是虚拟经济?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21-10-28 13:4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1-10-28 13:36
正是因为租售比偏离实际价值区间,所以才考虑这些托底政策。

如果一切正常,何必费这个心思?

58同城可以免费发,补贴谁给?钱从哪出?怎么应对骗补?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21-10-28 13: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1-10-28 13:51 编辑
杨逍逍 发表于 2021-10-28 13:40
1.房地产哪里占到GDP50%?
2.房地产不属于虚拟经济。你可以说房子资产属于不动产,价值无法及时变现 ...

举个例子,股票是虚拟经济,但上市公司的产值并不是虚拟经济
房价就和股价一样,一个小区开盘均价一万一米,但实际成本只有三千,如果其中一套后来卖出十万一米的价格,整个小区全都被估值成了十万,这就是虚拟经济的特征了,涨价预期机会成本被当成实体经济看待了,如果房子不流通交易还行,然而这些房产会以十万一米价格进行质押,当成实际价值参与了GDP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2021-10-28 13:54 |只看该作者

1、长远来看房价上涨主因与炒房客无关。炒房因为市场有需求,市场有需求即意味着其价格有上涨空间,无论你炒与不炒,就求利的开发商而言,都会进行涨价。只是销售速率变得低一些。一句话,炒房客不会炒无升值潜力的房子。

炒房客只是搭了房价上涨的便利车,市面不会因他囤积房子而降低新房源供应。而炒房客出手自己的房源,也会增加市场出货量,形成供应增量,在有此增量的前提下房价还在增长,为什么?购房者太多。

2、房价提升最本质是城市化进程较快,以及国民收入提高、群众对住房标准的提高。长期看成本,短期看市场。

3、炒房客最大的作用是加快了地产发展,使开发商回款加速,不停推出新的项目;以及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房价上涨。

4、房价平衡点:与主要购房群体购买力到达平衡点;购房群体不再喷涌,形成稳定新增。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21-10-28 14:0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1-10-28 13:54
1、长远来看房价上涨主因与炒房客无关。炒房因为市场有需求,市场有需求即意味着其价格有上涨空间,无论 ...

是国家地产政策引导产生了炒房客,所以高房价的始作甬者是ZF而不是炒房客
英国立法禁止家庭拥有第二套房,改善型购买需卖掉前面一套,房子没有了投资价值,算上折旧都未必保值,这肯定不会有炒房客出现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21-10-28 14:07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0-28 13:49
举个例子,股票是虚拟经济,但上市公司的产值并不是虚拟经济
房价就和股价一样,一个小区开盘均价一万一 ...




有一定类似现象,但你说的太夸张了。把你说的各个环节打个对折,都比现实夸张。

1.地产利润远没那么高。传统来讲高时也就10-15%左右,有些楼盘趁房价提高,再捂盘惜售的话利润会增加较多。随着房价提高,在开发时成本也会增加。现在,能有个5%利润就相当相当不错了。这当中很多成本、利润都实打实的分给各环节参与者了。

2、二手房标价那么多,最终价格看实际市场需求,有价无市算个蛋蛋。

3、你自己去试试抵押估价。城市各区都有二手房参考价格,卖的越高收税越高,想卖很高价格不大可能。就抵押而言,非优质物业给你打个对折。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21-10-28 14: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1-10-28 14:07
有一定类似现象,但你说的太夸张了。把你说的各个环节打个对折,都比现实夸张。

1.地产利润远没 ...

我上面举例并没谈地产利润,事实上一万一米售价三千一米成本不算少,只是我没提ZF还要收走多少,而ZF卖地的收入什么方式计入GDP都是笑话
房产是不动产,不动产有双重含义,一是不能移动,二是价值稳定,这样不动产形式的房产价值计入GDP是没问题的,然而中国的房产有着明显的看涨预期,计入GDP不引发通胀几乎是不可能的
至于什么质押的问题,你都跑偏了,那只是个讲虚拟经济怎样被当实体经济对待,不是抨击高房价和地产商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21-10-28 14: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1-10-28 13:36
正是因为租售比偏离实际价值区间,所以才考虑这些托底政策。

如果一切正常,何必费这个心思?

我说我租出去了,你来敲门?空置税就是一个笑话。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21-10-28 15: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逍逍 于 2021-10-28 15:08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0-28 14:23
我上面举例并没谈地产利润,事实上一万一米售价三千一米成本不算少,只是我没提ZF还要收走多少,而ZF卖地 ...



你说的是行外话。

除去土地成本,现在建筑标准稍好些的房子建设单方成本在5000元左右。单主体架构单方2200多,这不算配套公摊、地下费用、保障房费用、规划设计费、市政配套、管网、外立面、园区建设、绿化、门窗、粉刷等等费用。还有融资成本、税费、管理成本、营销成本。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21-10-28 15:0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1-10-28 15:00
你说的是行外话。

除去土地成本,现在建筑标准稍好些的房子建设单方成本在5000元左右。单主体架构 ...

这是我那例子要讲的内容么?卖一万成本三千的房子不存在么?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21-10-28 15:11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0-28 15:04
这是我那例子要讲的内容么?卖一万成本三千的房子不存在么?



要说成本就说综合成本。你说的卖一万成本三千的房子,市面上不见得有万分之一的概率。

我的意思是,当论证过程中,有些论据太失真,那么论证的结果就不足为信了。是不是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21-10-28 15: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1-10-28 15:11
要说成本就说综合成本。你说的卖一万成本三千的房子,市面上不见得有万分之一的概率。

我的意思是 ...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在中国就不是个别现象,因为市场足够大,也意味着那例子没超出可理解的范围,因为不是在讲地产业平均利润,明白不?
你的意思是想抬抬杠,也只有这一个理由才能合理解释你为什么非要把一万售价三千成本的例子改成五千成本,对那个例子而言,这是个毫无意义的改动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21-10-28 15:22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1-10-28 10:58
1.房产只是资产的一种形式,买了房并不是钱不见了。
2.中国的房产意味着教育优先权。
3.先富起来的3.5 ...

更晕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21-10-28 15:27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0-28 14:23
我上面举例并没谈地产利润,事实上一万一米售价三千一米成本不算少,只是我没提ZF还要收走多少,而ZF卖地 ...



还有一点给你说下:***卖地款,都会陆陆续续作为财政支出,分散到市政建设、城市发展、公务员工资、社会福利等等方面,这些钱钱,实实在在流向了社会;大部分会成为GDP所统计的产值。

***土地收入是不计入GDP的。知道不?***收到的钱钱,再支出进行各种社会投资、建设时计入GDP。GDP是生产值,土地交易是所有权发生变化,不产生新的经济增长,其本身就不属于GDP统计范围。

你是否发现很多基本知识,你并不清楚,甚至错的离谱?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21-10-28 15:28 |只看该作者
春江潮水 发表于 2021-10-28 13:13
普及一下汇率知识。

100只母鸡,发一百块钱,每只母鸡一块钱。母鸡生了小鸡,200只了,不再发钱,每 ...

这形象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21-10-28 15:31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0-28 15:21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在中国就不是个别现象,因为市场足够大,也意味着那例子没超出可理解的范围,因为不是 ...




我的意思给你说很清楚了。你的很多论据、论点有问题,很夸大或失真甚至错的离谱,你的结论也就会有很大问题。

我觉得你在抬杠。我说万分之一意思是基本不可能,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我没说不可能。你揪着这扩大为不是个别现象。有意思吗?

质变与量变。但有些东西偏差较大时候,会因量变而发生质变;这是我给你计较有些数据的原因。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21-10-28 15: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1-10-28 15:27
还有一点给你说下:***卖地款,都会陆陆续续作为财政支出,分散到市政建设、城市发展、公务员工资、 ...

我前面不是说了卖地收入怎样计入GDP都是笑话么?ZF确实没计入,但体现在地产商成本里表现在房价上了,变相计入
至于卖地收入干嘛用了,那是地方财政支出的大头来源,不用你细分,地方财政支出指着那收入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21-10-28 15: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1-10-28 15:31
我的意思给你说很清楚了。你的很多论据、论点有问题,很夸大或失真甚至错的离谱,你的结论也就会有 ...

你严谨点,万分之一可不是小概率事件更不是不可能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21-10-28 15:44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0-28 14:23
我上面举例并没谈地产利润,事实上一万一米售价三千一米成本不算少,只是我没提ZF还要收走多少,而ZF卖地 ...



我给你说说gdp咋算的。

土地款不算。房子盖成后,房子交易即房价计入gdp。

房子建设中间,项目各种支出,建材购买、劳务工资等等,计入生产值;而且这当中总包方还得把公司账户开在当地,如果不在当地,也不好计入当地gdp。

有些地方把建材采购,也规定必须在当地采购,否则也不计入当地gdp。

大体这样,各地可能会有些微不同。我项目每月都要向发改局提交当月生产值。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21-10-28 15:4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1-10-28 15:44
我给你说说gdp咋算的。

土地款不算。房子盖成后,房子交易即房价计入gdp。

你能买到不含土地款的房子么?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21-10-28 15:46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1-10-28 15:37
你严谨点,万分之一可不是小概率事件更不是不可能



你搞笑不搞笑。你要是能严谨点,就知道我说的万分之一就是基本不可能。

讨论到这种程度,还有啥意思?诡辩呢?

那我现在告诉你,售价1万,成本仅3千的项目。在中国就没有。行了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21-10-28 15:46 |只看该作者
春江潮水 发表于 2021-10-28 14:33
我说我租出去了,你来敲门?空置税就是一个笑话。




先请你从头到尾捋一捋呗

不然每一问一答间偏一点点,几个回合下来,就离题万里咯。

有必要回头看看,重新校正校正。反正现在好像偏得太多,已经没法回答。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21-10-28 15: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1-10-28 15:46
你搞笑不搞笑。你要是能严谨点,就知道我说的万分之一就是基本不可能。

讨论到这种程度,还有啥意 ...

你要想严谨,自己先弄清楚万分之一不是不可能,一个年销几百万套的市场,万分之一也有几百套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