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27 16:37 编辑
我想说的是,在不同的文化理论体系里,同样的概念可能有不同的诠释和理解。空沫就存在这个概念说了王阳明的心学、贝克莱西方哲学和佛学关于存在的观点。就存在这个词来说,通常意义上,我们都会把这个词当作一种客观事物,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理实在。论金上面的跟帖也在强调这一点。这种实在就是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持续的显现。
可是,在西方哲学里,存在一词,主要有两个词表达,existential和being,前者表达的是实在,实存,是与消失、死亡相对的概念;而后者则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不仅包含“有,在,是”的意思,还有存在、本质的涵义。所以,在哲学上说到存在一词时,并不是单指客观的实在,也包括意识中出现的事物和概念。Being,作为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伴随着每一次哲学体系的重构,都有不同的解释。作为系词,be意味着“是”,作为动词,意味着“有”“在”,作为名词,意味着“本质”“存在者”
古希腊的巴门尼德被黑格尔视为西方哲学真正的开端,因为他开启了古希腊哲学形而上学思考模式,关于存在的思考,也是自他开始。中文的哲学史里介绍说,古希腊的巴门尼德曾说:思维和存在是一回事。实际上,从原文看,巴门尼德说的是:所思的和所是的是一回事(for the same thing is there both to be thought of and to be)。这个翻译问题使得我们对巴门尼德乃至西方哲学的存在概念产生了误解。巴门尼德的意思是,能被表述被思想的必定是存在的。世上万物因其“在”(to be)而能被确定为“是”、“有”(to be),因其“是”被确定为“在”。
因而,贝克莱的那句“存在就是被感知”(to be is to be perceived),其实应该是“所是就是可被感知的”。这里,贝克莱说的所是,是观念,不是客观实在,能被感知(或者说认识,领悟,察觉)到的观念,一个作为“是”的观念。作为基督徒的贝克莱不可能不知道,因为上帝就是终极的存在。圣经里耶和华说:I am who am,我是其所是。是的,上帝不说是什么,而是“是其所是”,就是最高的存在,一切存在者的最终本质。柏拉图就将这种存在发展为理念,直至到黑格尔,海德格尔,都是在being的领域论说存在,分辨的更清晰的,是存在者和存在的区别。亚里士多德开始的逻辑学的作用,就是区分是和不是。
因此,当你在追问“何物为是”时,就是在追问存在的本质。在你说“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A是B”的时候,存在便在存在者处显现出来。不停追问,就是在朝向本质 探寻。西方哲学真正不是在问A是什么,B是什么,而是在问,being是什么,是什么让A和B划上等号?或者说,“是”是什么?当追问到最后,A不等于任何其他,A就是A,A是其所是,那么,那就是存在,根本的存在,所以,宗教里,上帝作为一个根本的存在,只能是其所是,而不能是其他,因为他是其他的本原。就基督教而言,当你追问一朵花,或者无论是任何其他,最终都会回到上帝那里。
这种对本质的追问,是靠人之思来完成的,或者说,是思之语言来完成的。圣经里,巴比塔的倒下,是因为人靠着语言可以追寻到世界的本质,可以追寻到上帝。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也就是说,世界的本质不“存在”于外在客观世界中,而存在于人的思想中,存在于人的语言之中。所以,当西方哲学把探寻existential的任务交给科学后,世界的本质就不“存在”于外在客观世界中,而存在于人的思想中,存在于人的语言之中。难怪维特根斯坦说:词语破碎处,一切不复存在。
这几天有点忙,关于心学和唯识宗,迟点再来讨论。
------------------------------
这段很精彩,为我们厘清了关于存在的诸种涵义和认知误区。
论金论述中提到的客观存在应该就是existential,表达的是实在,实存,是与消失、死亡相对的概念。因为贝克莱的大主教身份,其存在肯定会指向本质,终极的存在。以至于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海德格尔的存在,也都是就being语域而言的。在“何物为是”最终演变为追问存在的本质时,啊哩表达的意思是世界的本质不“存在”于外在客观世界中,而存在于人的思想中,存在于人的语言之中。如果离开思维,离开语言,一切几将不复存在。
稍后我主要从佛学角度说点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