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左手刀 于 2018-3-5 15:48 编辑
《十一》
女人最幸福的事情是回娘家,在婆家要看婆家人脸色,吃饭不敢多吃,干活还得多干,那年代,婆家人的眼睛不是肉长的,瞪你一下,会像刀剜一样疼,只有娘家爹娘才会真心对你笑。
二媳妇每次回娘家都是最为难的时候,耿家粮食多,吃饭没人管,可在家没有地位。大老婆管着钱,管着家,她回娘家东西大包小包,随便拿,想换口味还可以到大集上买些各式糕点。二媳妇想回趟娘家,大老婆眼睛围着转,空着手是最好的,好在娘家也不挑,只要女儿在耿家立住脚跟,不出什么差错。
邻居们眼里倒是都在看着,平常人家媳妇回娘家都要拿些东西,这回桂兰嫁到比较殷实的家里,回来空手总是不太体面,于是背后总是有些议论。桂兰也经历了许多事,怎么会看不出来,无奈不好为了娘家和大老婆撕破脸。经过许多事,桂兰终于不再害怕大老婆,和她对着干丈夫的面子不好看,只能耍些手段。
再回娘家的前几天,桂兰总会偷偷装些小麦、喧饼之类,偷偷放进柴草垛里,回娘家的时候,出了大老婆的视线,再偷偷拐到柴草垛边,看看四周无人,再放进裤腰,脚脖,仔细扎上带子,看着虽然笨点,但小脚女人走路不那么灵活,也没人注意。
妮子一天一天长大,也能跟着娘走回姥姥家,人小本来就走不动,还要在腰里围上东西,没走出几里地就走不动。娘就告诉妮子,姥娘,姥爷岁数越来越大了,身子骨也越来越不结实,干不动出力活,现在也穷了,你累点儿,他们就有吃的了。妮子听完,就会打起精神接着走。
妮子不太喜欢姥爷,总觉着他有些做派,不好亲近,下雨、下雪或是地里不忙的时候,村里总有人过来,听姥爷讲书,但妮子不爱听,也听不太懂,后来妮子嫁了人有了孩子,知道有文化的好处,便希望儿女好好学习,像她姥爷那样受人尊敬,那读起书来,帽子什么样,什么名,什么颜色,衣服,裤子描写的绘声绘色,可惜三个儿女不随姥家人,无人继承他的衣钵。
这天,妮子见姥爷又跟人讲古,便走出门来,玩了一会儿,忽然看到院子里的一个大花盆,不知名的花上,绽出十多个花骨朵,表皮已经发白,微微露出粉红的味道,一时玩心大起,便一个个揪下来,掰开捣碎,摆起了菜碟。
送走了乡亲,姥爷走进天井,每回都要走到花盆边欣赏一下心爱的牡丹,猛然间发现心爱的牡丹花骨朵都不见了踪影,大为光火。低头发现墙边几个瓦片里装着花花绿绿,又是丝,又是片的东西,知道是外孙女的杰作,于是大喊:“妮子哪去了?是不是你把我的花骨朵都揪下去了?这孩子惯得都作翻天了,看我怎么收拾你!”说完,进屋找出锥子来寻妮子,边找边说,看我把你耳朵锥出窟窿,弄绳穿上,再不听话,一下子就给你拽进屋来。
妮子当了真,飞也似地逃进屋里,躲在床上捂住耳朵大哭。桂兰知道牡丹是爹的心爱之物,便数落孩子说:“该不多,一天就知道作祸,看你以后还敢不敢了!”
吃晚饭了,妮子还是趴在床上不敢起来,姥爷余怒未消,边吃边生气,桂兰也生了气。
“爹,你要这么吓唬妮子,我以后不来了。”
姥娘笑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爹脾气,这牡丹花就是你爹命根子,也就是妮子毁的,要是你姐姐的孩子来,能这么光吓唬么?
杨老汉一辈子无儿,只生了这两个女儿,当初虽然家里不是大富大贵,却也不愁吃穿,桂兰遭了横祸没了丈夫和公公,权宜之下才嫁到耿家,虽然大老婆有些厉害,丈夫对她倒好,衣食无忧作父母的也就没什么牵挂。给大女儿选的人家,当初也是不错,无奈变了世道,家里穷了下来,每回过来串门总要住些日子,几个孩子又哭又闹,杨家这时又不富裕,吃到快断顿才离开,所以不太受杨老汉的待见。饥荒之年,桂兰回来总拿些东西贴补,大女儿家穷来添麻烦,一心思这里,杨老汉总哀叹,这老尤家滴啊!
见女儿生了气,杨老汉不再言语,桂兰便哄妮子过来吃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