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古乡村 于 2023-11-2 17:40 编辑
63 一点随想
这里每一栋建筑都代表一个家族的发展史。除了天生的出生贵族,顺承家族产业,还有一种人,通过学业和某个节点对经济的精明,收获大量钱财。比如战争、比如每次经融危机,对于有商业头脑的人而言,都是财富积攒的途径。当然,还有仕途财富,会留下更大的空间。
建筑,是非常私自的,设计师的设计,可以用金钱根据当时的市价出售,而主人的财富、或者某个财团的财富必定要达到一定高度才会大胆的建造一座值得保存的建筑。各个国家都有保存下来的古老建筑,有些仅供观光,有些还在使用。
我的见识有限,见到的建筑不多,先说这些吧。
西班牙的建筑模式不仅从外观发生了变化,建筑商与客户之间也有变化。曾经的建筑,仅仅是用于居住,后来发展为建筑商把房产变为商品,这个转换过程不断调整、不断进步,无论是建筑还是机制,这些变化都是进步的。唯一不同的是,有些国家的发展是集体性质,有些国家的发展是私人性质,包括建筑。
当建筑局限于集体性质之后,集体会把财富最大利益化,会降低基建质量的要求,大多追求内部的奢华,建筑会失去原有的活力和独创性。当建筑归属于私人性质之后,我们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景象,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简直是活力无限、魅力十足。
即使如阿斯库纳中心这种经历时代变迁于2010年之后外部基本没变内部完全改造的古建筑,如果没有被转卖,那它的所有权还是归属于最初的业主。大型古建筑要保存完好,这是个费钱又费力的永久的拉锯工程。风霜的侵蚀,使用过程中的碰撞,都会导致建筑受损,所以,业主必须无线投资修葺费。当业主的收入无法承担费用时,就会考虑出售。一般情况下,会由当地政府接手,唯有政府才有财力保住古建筑的完整。
记得有一年,毕尔巴鄂有一座教堂租赁给华商,结果华商进行改造,把里面的设施拆除,工程刚开动,招到当地居民的反对,人们罢工、游行,甚至连带毕尔巴鄂所有的华人商铺都被怨恨,墙壁上写着“华人滚出去”,华商不得不停工,另寻铺面,教堂被教会收回。毕尔巴鄂有多少教堂,我不知道,很多教堂无钱运作,没人打理的教堂很容易凋敝。说实话,有些教堂的地段真好,还不如改建。当然啦,是否可以改成商铺,这是一道难题。但是教堂归属于教会,未来怎么样,我无从未卜先知。
不管房产权怎么变更,建筑设计荣耀,将永远属于设计者。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2023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