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80后河北孩子~
今天是教师节,有些话我想说一说。从小学到大学,我遇到过很多老师,他们都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其中有些影响是温暖的,也有些不算太好。
我初中的数学老师姓孙,是位女老师,至今让我难忘。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整个小学我都是在村东头那所学校读完的。那时候学费一学期才十几块钱,但即便如此,有些家境稍好点的同学,还是会选择去其他村好一点的小学,或者私立学校——那边一学期要400块。对我家来说,那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所以只能留在本村读书。我爹为了鼓励我,说只要考第一名,就给我买只烧鸡。
烧鸡在那时可是天大的诱惑。平常日子根本吃不上肉,只有过年或者家里过庙会时才可能尝到一点荤腥。没想到,我拼命学,还真考了第一,后来也顺利考进了县城的初中。但县城中学一学期600块的学费,实在超出了我家的承受能力,最后我只能选择去乡镇中学——而且还是隔壁镇的,因为总觉得“自家门口”的那所实在不太行。其实半斤八两,都不咋地。
那时候我性格老实,又是独自一人去外乡读书,学校里大多是周边村子的孩子,我总被欺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遭遇了校园霸凌。零花钱总被那些人要走,说是“保护费”。但我心里一直想读书,想学进去。上数学课经常需要尺子、圆规,可我根本买不起,因为钱早被拿走了。
在乡镇中学那样一个大家都不太看重学习的环境里,成绩好反而会被嘲笑。说句题外话,你可能想象不到我们学校教学质量有多薄弱:我毕业时是全校第一名,却依然没考上县里唯一的一所高中。你就知道我们那儿是什么水平了。
但就在那样的环境里,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就是孙老师。她后来调走了,去了更好的学校教书。但她看得出来的我想学、也看得出我家里困难,就时不时借各种名义送我尺子、笔和练习本。她家离学校近,还会叫我去她家吃饭。那会儿还能吃上肉,虽然我总不好意思,但心里是真的渴望。
初三那年,高考那天,她对我说:“三年后的今天,你也会站在高考的考场上的。”那句话,我一直记着。
也的确,三年后的同一天,我真的到了高考考场里,只不过没站着,我是坐着考的。
可能有人会疑惑:没考上高中,怎么参加的高考?因为我初中毕业那年,国家出了新政策:乡镇中学前三名可以免学费上高中,不管考多少分都可以。这叫公助生。我就这样上了高中。
后来我们的乡镇中学倒闭了,我也不知道孙老师调去了哪里。听说是去了市里的学校。我一直没再见过她,但始终感谢她。借这个机会,我想祝她教师节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