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爱情的三重属性
人性有其二重性。道家从理论上勾勒出二重性之间的一条鸿沟,在实践中表现出来老子与庄子旨趣殊途。儒家深入日用生活,孔子时代在经验上不能自知而能混沌圆融,一旦辨理析事则分成两派,荀子帥小人敬身执礼立于此岸,孟子偕君子尽心知性行乎彼岸。道教卫生养生以求心性清净,佛法凝神静虑以制色身因缘。人性的二重性是古代传统文化里的难题,历代多少贤哲困而不解。
爱情更复杂,有三重属性,比人性的二重性多一层尘事。先假定尘事的属性是一个已知的常量,单论其二重性。曰:
“爱情绝不走中间路线,它不护助人便陷害人。人的整个命运便是这两端论。这个非祸即福的两端论在人的命运中,没有什么比爱情奉行得更冷酷无情的了。爱就是生命,如果它不是死亡。是摇篮,也是棺木。同一种感情可以在人的心中作出两种完全相反的决定。在上帝创造的万物中,放出最大光明的是人心,不幸的是,制造最深黑暗的也是人心。”
爱情使人首鼠两端,爱情使人死去活来,此无他,世界历史上的历代贤哲困惑不已的二重性难题自然而然会难倒爱情里的任何人。
爱情里像孟子一样尽心知性的人,或像老子那样清净无为而爱,“在那相爱的时刻,欲念已在景仰亲慕的巨大威力下绝对沉寂”,静女其姝。唯其沉静,所以不失去一切爱情的机会与滋味儿。
仁者安仁,所以静。智者利仁,所以动。唯其动也,狼伉乎二重性之鸿沟的两岸,所以困惑,所以烦恼。辗转反侧,寤寐思服,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爱情的“耳朵里经常有歌声”,使人“想不起尘世的事。”然而爱情需要旅舍,有的人只住一夜,有的人长租,有的人长住一生,这便是长相厮守的婚姻。
婚姻里,柴米油盐是不得不天天面对的尘事。尘事很危险,爱情二重性之沟会因此裂深拓宽,以至于不通爱情,不系婚姻。尘事也是机遇,烟火里不但有烟尘,更有烟霞,能把爱情的二重性之沟消弭于生活日用,相爱,相敬,相亲,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偕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