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读书晬语
楼主: 徐公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晬语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3-6-8 13:21 |只看该作者







12


紧张,激动,惊心。


这种阅读体验在西方小说里常遇到。仔细想想相关场景也不多么惊险。而且,文笔也不多么精妙。为什么气氛营造得如此夺人心魄呢?至今没有想明白。


中文小说,读《尘埃落定》时自己有这种感觉。給孩子读《聊斋志异》时他们直朝被窝里缩。


西方小说与汉语小说的用笔肯定有区别,能感觉到,却看不出,说不清。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3-6-8 13:37 |只看该作者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6-8 13:11
蛮好个帖子,知道你就要拐这么一个弯子抽下冷箭。
我认为自由主义者们不是在争取什么撕毁契约的自由,而 ...






不跟你扯这个哈

政治与经济,历史与现实,中西对比……方方面面,我自己不能言简意赅地说清,所以不说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3-6-8 13:41 |只看该作者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6-8 13:12
学识修养没话说,就是离人太远,心大啊。





每个句子里都是人


我写的时候就是心贴心眼对眼写的。

可能是笔力不逮,写不出人的面目吧。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3-6-8 13:42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6-8 13:37
不跟你扯这个哈

政治与经济,历史与现实,中西对比……方方面面,我自己不能言简意赅地说清 ...

那也扯不完,又回到杂谈老路上去了。尽量不带情绪倾向地写多好,别夹着抽冷箭嘛。自己给自己帖子掺沙子干啥。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3-6-8 16:00 |只看该作者


“天地间的怪事莫过于侦察别人的一些和自己绝不相干的事”,
-----------
古今中外都一样啊,现在也一样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3-6-8 16:03 |只看该作者
鱼,浑身软嫩,却敢一味地朝前游。
-------
有鱼鳞呀,那是盔甲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3-6-8 16:04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6-7 07:17
10,共和国和帝国

《悲惨世界》的历史背景是战乱:对内是保障人民人·权的资产阶级对波旁王朝与路 ...



这得第几遍才能体会这么深呀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3-6-9 07:23 |只看该作者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6-8 13:42
那也扯不完,又回到杂谈老路上去了。尽量不带情绪倾向地写多好,别夹着抽冷箭嘛。自己给自己帖子掺沙子干 ...




那句话是对11节的总结。有的人习惯浏览跳读,我就随手一句话总结,
。不是情绪。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3-6-9 07:24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6-8 16:04
这得第几遍才能体会这么深呀




一字不漏,认真读过两遍。

还偶尔随手翻翻。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3-6-9 08:07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6-9 07:24
一字不漏,认真读过两遍。

还偶尔随手翻翻。

不会也这样翻过百科全书吧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3-6-11 07:06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6-9 08:07
不会也这样翻过百科全书吧





没有。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3-6-11 07:06 |只看该作者









13,爱情的三重属性


人性有其二重性。道家从理论上勾勒出二重性之间的一条鸿沟,在实践中表现出来老子与庄子旨趣殊途。儒家深入日用生活,孔子时代在经验上不能自知而能混沌圆融,一旦辨理析事则分成两派,荀子帥小人敬身执礼立于此岸,孟子偕君子尽心知性行乎彼岸。道教卫生养生以求心性清净,佛法凝神静虑以制色身因缘。人性的二重性是古代传统文化里的难题,历代多少贤哲困而不解。


爱情更复杂,有三重属性,比人性的二重性多一层尘事。先假定尘事的属性是一个已知的常量,单论其二重性。曰:


“爱情绝不走中间路线,它不护助人便陷害人。人的整个命运便是这两端论。这个非祸即福的两端论在人的命运中,没有什么比爱情奉行得更冷酷无情的了。爱就是生命,如果它不是死亡。是摇篮,也是棺木。同一种感情可以在人的心中作出两种完全相反的决定。在上帝创造的万物中,放出最大光明的是人心,不幸的是,制造最深黑暗的也是人心。”

爱情使人首鼠两端,爱情使人死去活来,此无他,世界历史上的历代贤哲困惑不已的二重性难题自然而然会难倒爱情里的任何人。

爱情里像孟子一样尽心知性的人,或像老子那样清净无为而爱,“在那相爱的时刻,欲念已在景仰亲慕的巨大威力下绝对沉寂”,静女其姝。唯其沉静,所以不失去一切爱情的机会与滋味儿。


仁者安仁,所以静。智者利仁,所以动。唯其动也,狼伉乎二重性之鸿沟的两岸,所以困惑,所以烦恼。辗转反侧,寤寐思服,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爱情的“耳朵里经常有歌声”,使人“想不起尘世的事。”然而爱情需要旅舍,有的人只住一夜,有的人长租,有的人长住一生,这便是长相厮守的婚姻。

婚姻里,柴米油盐是不得不天天面对的尘事。尘事很危险,爱情二重性之沟会因此裂深拓宽,以至于不通爱情,不系婚姻。尘事也是机遇,烟火里不但有烟尘,更有烟霞,能把爱情的二重性之沟消弭于生活日用,相爱,相敬,相亲,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偕老。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3-6-11 08: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6-11 07:06
13,爱情的三重属性



第三重属性是排他性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3-6-11 08: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爱情的破裂归罪于柴米油盐的尘事只是表象。
有的女人在家十指不沾阳春水却觉得是囚笼,愿意去贫贱的木屋里生火做饭煮茶汤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3-6-11 08: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用中国人的话说,冉啊让开悟了。
可悲的中国人现在羡慕的是欧洲人“只谈欲望和法律”。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3-6-11 18:03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3-6-11 08:47
用中国人的话说,冉啊让开悟了。
可悲的中国人现在羡慕的是欧洲人“只谈欲望和法律”。





冉·阿让算是顿悟吧

书里面没有细说过程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3-6-11 18:07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3-6-11 08:47
用中国人的话说,冉啊让开悟了。
可悲的中国人现在羡慕的是欧洲人“只谈欲望和法律”。





论坛上言必称希腊的都是半吊子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3-6-11 18:08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6-11 08:08
第三重属性是排他性




哈哈大笑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3-6-11 18:10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6-11 08:12
爱情的破裂归罪于柴米油盐的尘事只是表象。
有的女人在家十指不沾阳春水却觉得是囚笼,愿意去贫贱的木屋里 ...





是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很多人年轻时读了一些三流爱情小说

中了不良爱情观的毒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3-6-11 18:17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6-11 18:10
是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很多人年轻时读了一些三流爱情小说

怎么不良,也比现在的鸡汤好啊。
我们那个时代,哪来的不良出版物,全是筛选得皇帝脑袋铮亮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3-6-11 22:27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6-11 18:03
冉·阿让算是顿悟吧

书里面没有细说过程

开悟,顿悟,领悟,是一样的。只是人的心灵自己感受到巨大的冲击,完全的征服,不用问那是不是外来的,人就这样相信了。就可以了。
明白无误的,就像爱一个人一样。爱过就知道那种感情是什么。不管那是什么,是上帝赋予的,还是另外一个人赋予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23-6-12 09:15 |只看该作者









14,黑话与用典






小说该如何描写口吃的角色?口吃有结巴和大舌头两种情况:结巴是说话节奏紊乱,舌头会纠结在某个字上进退两难,仿佛那个字是条钓鱼线纠缠住了咬饵的舌头鱼,拼尽力气都脱不开身;大舌头又叫咬舌子,吐字发音时舌位不准不正,因此会与通用发音有些奇妙的差异,比如林黛玉喊“二哥哥”喊成“爱哥哥”,再比如古代人在读“否”字时都咬舌子,不同的舌位会咬出pǐ,fǒu或者bǐ。


雨果会在小说里明明白白的告诉读者某个角色口吃,他或她的话却都写成正常人的句子;马克·吐温则会具体写出小说人物磕绊在哪个字上纠结几次,甚至会尽量写出舌位不同而造成的发音差异。


言为心声。理解一个人就要理解他或她的内心,然而每个人的内心像祖国的领地一样,独立,完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唯有理解其语言。语言有意和义两部分:义,外指向事物;意,内指于情感。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区别,所以马克·吐温的写法能读出小说人物的情态,雨果的写法准确描述句子所指的事情。


这是两种不同的写作理念:乡土味与圣人气。


中国传统的写作是代圣人言,不管男女老幼,无论贤愚不肖,只要开口,语气必是模仿圣人温柔敦厚的腔调,言辞则是法言巽语的雅言,还处处镶嵌上半明半灭的典故。新文化运动主推白话文,话语越来越乡土味儿,小说里不同的人物开始有不同的面目与腔调。新中国的作家还要求深入田间地头向人民学习语言。


人民的语言是活的,活生生表现一方乡土一方人的情态。我个人认为,小说人物要表现出内含普遍人性的独特情态,而不仅仅停于表面的原生态。原生态里有些东西并不能激发普遍的美感也难以读出日常人情世故,所以作者需要給出一定的修改润色,在雅言与土话中间取得一个平衡。


“在修院采用的世俗音乐教材里,amour(爱情)是用tambour(鼓)或pandour(强盗)代替的。例如'啊,鼓多美哟”,或者'怜悯心并不是强盗',这就成了锻炼那些大姑娘想象力的闷葫芦。”


这种隐语或者黑话流行于边缘群体里,如何进入主流话语圈呢?这是很考验一个作家的功力与心法的。当然,雅言及其用典如何为更多人接受?与黑话土话面临同样的考验。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23-6-12 09:16 |只看该作者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6-11 18:17
怎么不良,也比现在的鸡汤好啊。
我们那个时代,哪来的不良出版物,全是筛选得皇帝脑袋铮亮的。




别急着下结论

你见多识广的,可以慢慢写一篇帖子啊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23-6-12 09:39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23-6-13 11:27 |只看该作者








14,听卞福汝主教的心里话



我忽然领悟西方国家至今一直都在强调的“价值同盟”,持守相同价值观,即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刑不上大夫”也。


卞福汝主教没有明说,却又明明如月,清清若水,耳聆悟入,目击道成,心灵犀通。


推论:“基于规则的秩序”者,“礼不下庶人”耳。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23-6-13 11:28 |只看该作者









15,良知,善知识,科学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类似鸡与蛋孰先孰后的争辩:“自诚明”呢还是“自明诚”啊?这个提问是明确的,似乎又注定没有明确的答案。这个问题可以说溯及论语:“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也可以推及〖悲惨世界〗里的见地:


❶“人总得有这么一些人来为不肯祈祷的人不停地祈祷”,这是基于良心

❷“良心,是存在于我们心中与生俱有的那么一点知识”,这是推重理性。

无论“良知”,无论“理性” ,都是在  “尽量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尘世的一切都免不了犯错误。错误就象一种地心吸力。”

那什么是“错误”呢?不同的参考系里有不同的“定义”。一旦給出“定义”则会引发更多的有关“标准”或“坐标系”的探讨……最后上升到形而上学,彻底远离自己的“本心”,也完全忘记自己的“理性”不能企及形而上之物。

所以有必要换一个设问方式,设问方式不同,则引导不同的做事风格;若想事事无碍,首先要确定设问方式是无碍的。

“当一个人的心中充满黑暗,罪恶便在那里滋长起来。有罪的并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制造黑暗的人。”

……

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又在一直修正答案,现在我以亲身体验这么作答:

“良知是热,知识是光;无热则光不能久,无光则热不能广。”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23-6-13 11:34 |只看该作者
此热无善无不善,距离决定寒暖:)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23-6-13 16:21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6-13 11:34
此热无善无不善,距离决定寒暖:)





心,至大无外,无不至,所以没有距离

心,至小无内,所至皆空,所以等距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23-6-13 17:00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6-13 16:21
心,至大无外,无不至,所以没有距离

心,至小无内,所至皆空,所以等距

良知若以心论则为本体,光与热同为作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23-6-13 17:15 |只看该作者



给我笑的发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