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四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 虚构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2-12-14 14: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四手 发表于 2022-12-14 14:21
是真的哟

厉害了!祝福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2-12-14 14:30 |只看该作者
坡度 发表于 2022-12-14 14:29
厉害了!祝福一下!

谢谢坡度,你又不更新你的记录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2-12-14 15:5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四手 发表于 2022-12-14 14:04
记录

前天晚上感觉不舒服,头有点闷闷的,那时候正和父母吃饭。

四手过关轻而易举,看来中医效果不错,国学范畴啊!祝贺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2-12-14 16:58 |只看该作者
四手 发表于 2022-12-14 14:22
谢谢轻言,感觉已经好了

准备充分,轻松过关,祝贺四手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2-12-15 19: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12-16 20:21 编辑

北原家的猫叫陈建国,苏力家的猫叫年糕。
依稀记得韩美林家的猫叫贾富贵和张秀丽,不知道是不是记错了。
猫和狗,特别容易成为人类的朋友,所以有了感情,人类对猫猫狗狗的情感就是家人的情感了。
据说海明威留给世界最后的一句话是:我死后,我的全部遗产留给我的猫。
而后来的香奈儿总监老佛爷,也把巨额遗产留给了那只生前最爱的瞿罗猫。

也想起了年糕。不知道苏力取名的灵感是否来自于下面。
在夏目漱石《我是猫》里,有一个小猫吃年糕的细节,傻傻的小猫趁人不在,偷吃年糕,然后牙被年糕牢牢粘住,像拔牙一样疼,这时候孩子们的歌声好像已经停了,女仆们就要来了,于是焦躁地晃动尾巴耳朵,于是一会抬起左爪,一会抬起右爪,使出浑身解数,用两爪在脸上乱抓乱挠。
这是夏目漱石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写这部书时,他已经38岁了。
通常我们写猫,都是通过我们的眼睛看猫的世界,而夏目漱石例外,他是通过猫的眼睛看人的世界。
他用诙谐讽刺的笔调描述了一个叫做苦沙弥的老师家的一只聪明的猫,它有了人的特性,每天思考哲学道理,却始终学不会捉老鼠。通过它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一群自命清高,夸夸其谈却无力改变什么的一群矛盾的知识分子众生相。
这本书是鲁迅最初推荐的。

鲁迅有一句话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这句话我想到了多丽丝.莱辛。因为感觉生活里的莱辛很吵闹很爱折腾。
莱辛是历史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年纪最大的作家,获奖时已经88岁了。
题外话,据说获得诺奖的作家平均年龄是65岁,充分说明,文学创作是需要积累阅历和思考的。

莱辛很漂亮,从她的真实的人生看去,她从来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她的不安分在我的感觉里有一种作,这种作我感觉萧红也有点。
她一生都在反复折腾和思考女性的独立尊严角色爱恨信仰等等问题。
她的《金色笔记》一直在反思,很遗憾我没能看完。
而莱辛的助手说,她五年说的话不到五百句。而每天要写7000字。

她有一本书很有意思《特别的猫》,建议爱猫的人读着玩。这本书里,莱辛回忆了小时候在非洲生活时遇见的小猫和后来养的小猫。她的回忆也特别奇怪,竟然是从杀猫开始的。
她写灰咪咪与黑猫的段落,是两只性格资质迥异的争宠母猫的故事,写鲁夫斯、大帅猫和查理猫,写它们之间的三角关系,写一只只小猫的生死轮回。
这本书写于莱辛的晚年。
在《特别的猫》里,她说:在过了某个特定年龄之后,我们生命中已不会再遇到任何新的人,新的动物,新的面孔,或是新的事件:一切全都曾在过去发生,过去的一切全都是过往的回音与复诵。甚至所有的哀伤,也全是许久以前一段伤痛过往的记忆重现。
这些字很容易入心,让人唏嘘。
这些猫在莱辛的回忆里才格外动人。
所以看一位老年作家的文字,他们达到的思考一定会入心,因为时光让文字有了光泽,让情感醇厚,就觉得非时光不能做深情语。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2-12-16 18: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12-16 20:21 编辑

朋友圈都在分享新冠特效药,我把阿九的经验也分享出去了。说到最后,大家就开始好玩起来,发的图片各种搞笑,什么连花清瘟干红,连花清瘟咖啡,连花清瘟牌香烟,什么电影院分出来的阳间,阴间。晚上回到家,突然看到柳警发的治疗新冠特效药的视频,实在忍不住,这人太乐了。

白天在单位收到台湾朋友寄来的治疗新冠的中药,这么远,很感动。单位每天都有熬好的中药茶饮。
开车出去准备把药分送给朋友和亲戚。
一路上路过的景色太神奇了,有时候是落得几乎光了的银杏树和地上一堆快要被雨水带走的黄叶,拐个弯,突然又进入一片满是黄叶的小道,依然是一树一树灿烂的金黄,美得像童话。
后来又穿过河边一条小路,两边是黄色的梧桐树叶,色彩斑斓梦幻。
穿着羽绒服的冬天,依然有这么美丽的色彩。
最关键是,路上很冷清,没有什么人。

去看老妈,在电梯间,一位戴着口罩的老人看见我准备上去,马上走了楼梯的消防通道。而下楼的时候,有戴着口罩的母女俩,年轻的妈妈拉着幼小的孩子,看见电梯间有人,也赶紧退出去,电梯间就我一个人上下。
一方面都觉得疫情没啥,一方面又觉得疫情要特别注意。
这些都正确。乐观是心态,行动是预防。
感觉成都重庆的压力比起北上广深始终是小的,所以这两地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天大的事都能变成好玩的梗或者段子。

终于意识到自己还是不妥,虽然恢复迅速,这么快出来,也是对大家不负责任啊,办公室也是敷衍了半天就跑了,和大家隔着口罩和距离。
在美团里找了跑腿,帮我送中药。
因为前两天,美团里与病毒有关的药,与布洛芬有关的药,与感冒有关的药,包括体温计,都卖空了,所有的商家点开,就是休息状态。
出门来,忘了把电充满,手机的电快用尽了,找了一家小电充电宝,然后晃悠着去看了附近几个中医门诊,门口都排着长队,我拿着台湾朋友转发的他们院长的方子去打听,竟然得知几乎防风,荆芥这些最普通的中药,都卖断货了。
这就是疫情下真实的每一天。

把车停在路边,等跑腿的快递小哥。看了一下行程,送达距离有二十多公里远。
快递小哥到达的时候,竟然衣着单薄,身体瘦削,他骑着一辆电瓶车,我还以为他是开车呢。外面风很大,我站在风里,感觉有点冷,而他应该更冷吧。
袋子我用酒精喷了,让他取走,然后心里过意不去,对他说,我给你发个红包吧。
他连连说不用。
骑着车在寒风中离开。

又陆续看见很多送快递的人从身边驶过。现在最忙碌的应该是他们,最不怕疫情的也应该是他们。
前几天我也是靠着他们送来的蔬菜水果食品等生活的。这些来自陌生人之间的美意,都值得感恩。

依然是要说读书啊。
本来想搜索一下读过有关疾病或者病毒的小说,疾病只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一本《岛》,是关于麻烦病的,病毒大多是属于专业或者科普类的,小说一本也没读过吧。
那只好说说以前读的《邮差》,邮差这本小说写的是诗人聂鲁达在流放期间,居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岛上,诗人通过一位叫做马洛的邮递员收发信件,保持和外界的联系。
他们从陌生人,到最后成为朋友,诗人帮助马洛娶了他爱的姑娘,马洛受诗人影响学会了写诗。
后来诗人解除通缉,结束流放生活离开了小岛,投身到革命运动中去,而马洛在一次集会中朗诵诗歌,被镇压身亡。

多年后,诗人知道了邮差的死讯,知道了马里奥的孩子叫聂鲁达。
在海边,诗人听到了邮差当年在岛上专门为他录制的各种声音-----你听“第一,是海湾的海浪声,轻轻的;第二,海浪,大声的;第三,略过悬崖的风声;第四,滑过灌木丛的风声;第五,爸爸忧愁的渔网声;第六,教堂的钟声;第七,岛上布满星星的天空,我从未感受到天空如此的美;第八,我儿子的心跳声。”

这是陌生人之间很感人的真情。
他用克制的笔触写了人们最珍贵的情感。
这个世界有流放,有死亡,有战争,有疫情,在作者克制的笔下,始终流淌着温润的眼光。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2-12-16 23:49 |只看该作者
四手 发表于 2022-12-16 18:56
朋友圈都在分享新冠特效药,我把阿九的经验也分享出去了。说到最后,大家就开始好玩起来,发的图片各种搞笑 ...

这篇很好,陌生人之间的情谊,纯天然的人性与人情,感人。我有段时间特别想读鼠疫,现在又有点想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2-12-17 20:01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22-12-16 23:49
这篇很好,陌生人之间的情谊,纯天然的人性与人情,感人。我有段时间特别想读鼠疫,现在又有点想了

轻言读书很细,我也想一想,要不要回头去读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2-12-17 20: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12-17 20:49 编辑

突然想到,这些年读书其实是走马观花。
很多年读书的目的,一直是明白道理。像所有爱读书的人一样,凡是不懂的,总希望从书上去找答案。
那些引来思考的文字,都曾经是我热爱的。
我曾经以为,我通过读小说,读故事,把以前老师教给我们的道理都认真反思了一遍。

实际上,这些道理并不能指导真正的生活本身。
它只是从思考上带给我快乐和通达,或许也不是通达,是逃离。到一个我自己心里喜欢的地方。
这个地方自在,自由,你发现你接触到了千百年来那些人,你找到一些喜欢的人,这种跨越时空的,却是有着相似理解的灵魂,他们教会你欣赏,也明白自己的渺小。


《风之影》里有一句话是说读书:你看到的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不但是作者的灵魂,也是曾经读过这本书,与它一起生活、一起做梦的人留下来的灵魂。一本书,每经过一次换手接受新的目光凝视它的每一页,它的灵魂就成长一次,茁壮一次。

但是后来,我发现我已经不喜欢道理了。
作为一个理科生,很多年我从来没有仔细读过,小说应该怎么写,文字应该怎么叙述,从什么结构去展开故事?
其实我读的很多书,上面并没有我感兴趣的道理,那么我大多数书籍都是走马观花匆匆读一遍,摘抄几句,划一些线条。以显示我读过,现在想来,这样的消遣真无趣,不如读言情,读武侠。

其实我也是读过很多武侠小说,网络言情小说的。
我觉得严肃小说和这些小说相比,严肃小说就是写生死写情爱写吃喝拉撒,都不唯美,不纯粹,甚至细节里因写实而感觉残酷,但是它最终是走向思考,希望或者死亡,意义或者无意义。

武侠小说创造一个虚拟的江湖,这里的坏人和好人大多泾渭分明,这里的侠义精神,利他,家国情怀,永远古典而正义。就算是英雄末路,也是悲壮,而整体小说的积极向上的主题是不变的。
而好的言情小说的情感,更纯粹了,而且文字和故事都唯美真诚,甚至虐。比如我喜欢的《昭奚旧草》
我常常想,如果除掉杂质,这些唯美向上的东西,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理想,所以它们才会永远有市场。
但是有一点,你忘了,当你读了很多经典以后,你会觉得很多言情,不堪一读啊。但是我承认,武侠和言情小说的纯粹向上至今影响我。

或许该重读一些书,细读一些书。
但是我想从书上得到什么?
还是不预设的好。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2-12-17 20:5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四手 发表于 2022-12-17 20:10
突然想到,这些年读书其实是走马观花。
很多年读书的目的,一直是明白道理。像所有爱读书的人一样,凡是不 ...

这是个四手宝库啊!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2-12-17 20:53 |只看该作者
编外巡视员 发表于 2022-12-17 20:52
这是个四手宝库啊!

四库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2-12-17 20:53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2-12-18 21: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12-18 22:11 编辑

我琢磨着像轻言一样,仔细去读一本书。
上一篇我说到多丽丝.莱辛有点作,说到萧红也有点作。
这个结论其实很容易遭到反感的。
她们实际上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者和反抗者,她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去反抗当时她们所在的那个时代加在女人身上的要求,女人因为本身的性别属性必须为人妻为人母才能成为一个正常女人,而没有另一条出路。
她们对着那个时代痛苦思考,女性的出路,除了丈夫孩子家庭,能不能成为她们自己,为自己而活。因自己作为一个女人而去爱去生活,而不是成为男人的附属,家庭的附属,被动生活。
伍尔夫也曾经希望,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她也是一个思考里相当激烈不易妥协的女性主义者。

我说多丽丝.莱辛的作,是看了她写她的童年,她对父母的回忆,弟弟的回忆,笔下那么多自己的感悟,亲情爱抚在她笔下都成了心惊肉跳带着有点恐怖氛维的回忆。这是很奇特的视角,而另一方面,她十四岁就反叛家庭辍学,二十岁嫁给了大十岁的丈夫,丈夫对她不错,但她不喜欢呆在家里带孩子,又折腾离婚,然后不断地为了自己的自由和爱情奔跑了一生。
莱辛晚年的金色笔记,写女人一生依然找不到什么可以支撑,政治男人家庭婚姻孩子都不能,事业可靠自己可靠,却始终心无所寄,而信仰仿佛也不可靠。她用迷茫思索着女性抗争以后依然的迷茫。
萧红在我的感觉里,她的文字很好,但是她的情感总是无缝衔接缠夹不清,而没有走出真正独立和独自活着的一步,直到自己孤苦病逝。
所以她们的经历让人唏嘘,她们的探索让人思考。

这里我想细读的是门罗的《逃离》。
门罗也是一个女性视角的写作者和思考者,而且她的思考就充满了怜悯温情和残酷,但是她自己却能够清醒知道选择,也为人妻为人母,也养大了孩子,完成了责任,也为自己活,有了自己的爱好和事业。

门罗出生在加拿大多伦多附近的一个小镇,估计真真知道。她的名字叫爱丽丝,门罗是第一任丈夫的姓。门罗的笔下都是加拿大小镇姑娘,她们不甘心封闭保守的环境,一直试图反抗,不断尝试又不断退缩,而后是更多的茫然无助然后是妥协,门罗始终在悲观地刻画一个真相,就是逃离她们所在的命运其实不容易,这就是生活本身的真相,而这真相残酷。门罗出生的原生家庭并不富裕,父亲是守夜人,母亲是老师,她是长女,从小要帮母亲做繁重的家务,直到18岁她获得奖学金去大学读书。在学校勤工俭学,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门罗只上了两年大学,因为她的奖学金只有两年。大学里她遇到了她的第一任丈夫门罗,两年毕业后嫁给了他。
他们一共生活了二十年,有了四个女儿,开了一家书店维生。作为四个孩子的母亲,加上书店的员工,门罗的生活特别忙碌,她的写作时间极其少,几乎都是见缝插针。
所以她观察着周围的女性,大多数人的命运,细细品味,也思考着自己的人生。

在孩子们长大了,门罗厌倦中产阶级无聊生活,她独自搬到乡下,和丈夫离了婚。原因是丈夫要买大房子,有更好更富裕更有面子的物资生活,而门罗不想住大房子,觉得无聊且浪费时间。
在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里,史特利克兰的原型高更,也是放弃了中产阶级的生活,把一手好牌打烂后,奔向了自己的爱好。在乡下的家乡,门罗遇到了大学校友,这个人成为她第二任丈夫。
纵观门罗,她是一个自律性很强的,很勤奋的写作者,她一生都非常忙碌,所以她大多时候只能写短篇。
而历史上,长篇不容易写,好的短篇也不容易,所以门罗的这本《逃离》,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短篇小说,
跟着她去看那些小人物无力的逃离,那些失败困窘沉默犹豫的人,被动做选择的人,放弃的人。

《逃离》一共有八篇小说。
小说集以第一篇小说《逃离》命名,中国翻译门罗的是李文俊老师,他的翻译文字简洁,目前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版本,我就读这个版本。
读英语的朋友,可能会读出和汉语翻译不一样的东西来。
临屏写字,是因为习惯和偷懒,明天来继续吧。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2-12-19 09:41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2-12-19 19: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12-19 20:50 编辑

第一篇小说《逃离》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主人公叫卡拉,和丈夫卡拉克经营着一个马场。他们有四匹马,但是生意很不好,其中三匹还是别人寄养的。
克拉克脾气火爆,在外面欠着一些钱,动不动和人吵架打架,从来不理解别人,经常骂卡拉,甚至和电脑拌嘴,还坚持认为“脾气不火爆还算得上是男子汉吗”。
他们还养了一只小山羊叫弗洛拉,这两天丢失了。弗洛拉对卡拉非常依赖。

故事是从邻居贾米森太太从外地回来写起的。
贾米森先生最近去世后,贾米森太太去希腊休养了一段时间。
之前,贾米森太太在一所大学教植物学,而贾米森是一位诗人,他比太太差不多大二十岁。

卡拉和克拉克从讣告里得知,诗人生前得到过一大笔诗歌方面的奖金。
然后克拉克逼迫卡拉配合,去威胁贾米森太太顾及诗人名义,拿出一笔补偿金。

事情起源于,诗人生病期间,贾米森太太让卡拉到她家帮佣,赚一份钱。
卡拉回家后,向克拉克说了一件事,好像常年卧床不起的诗人,话都说不了了,却做手势表达想让卡拉配合他顺从他,做一些亲密的动作。(她理所当然拒绝了)。
这个话题让克拉克兴奋,成为改善卡拉和克拉克夫妻生活的仅有手段,他们矛盾重重的婚姻因此得到缓解,于是卡拉就添油加醋在这件事上。

其实这件事就算有一点影子,其中有很多是卡拉为了讨好克拉克编造的,克拉克逼迫卡拉勒索贾米森太太,卡拉受不了了,她跑到贾米森太太那里哭诉《但没有告知实情,只说再也忍受不了克拉克的脾气,想离家出走。
在贾米森太太眼里,卡拉是这样一个年轻的姑娘,她快活都是快活得自自然然。她看她像她女儿一样。她帮助她照顾诗人,帮助她把诗人安葬,和她一起经历了苦难。
于是贾米森太太支持卡拉出走,给了卡拉钱,衣服和食品,并联系了多伦多的朋友帮助卡拉。

卡拉坐上大巴离开了小镇。
在整个逃离的过程中,卡拉从激动到兴奋,她觉得她再也不用关心克拉克什么了,她回忆起第一次离家出走。她独自离开母亲和继父家,和克拉克私奔。她说: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
可是没过多久,她就开始哭泣起来,她想到了陌生的多伦多,独自打车,独自睡在陌生的床上,独自去打陌生的电话找工作,独自去和不熟悉的人说话,生活在每天都不是克拉克的人群中。
她现在逐渐看出,那个逐渐逼近的未来世界的奇特之处和可怕之处,就在于她并不能融入其间。
她希望乘着大巴去寻回自己,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却发现没有了克拉克,她到处都害怕。
她在中途下了车,然后打电话让克拉克接她回家。

这是一个失败的逃离。
卡拉无法面对克拉克勒索贾米森太太,才不得不逃离,而卡拉对逃离之后的未知世界的恐惧,又把她拉了回去。
她想要真实的生活,想成为真实的自己,而在她的逃离里,更为真实的生活其是一种幻影,她从来没有成为她自己。

而贾米森太太呢,写到她喜欢卡拉那种自然而然的快活,暗示着这是她羡慕的,而她没有的东西,写到她对卡拉充满了母爱一样的感情。
其实也隐隐写到了她和贾米森之间感情的无可寄托,诗人临死也对年轻的生命充满了兴趣,他们之间的婚姻真相也是彼此在逃离中。
而卡拉,貌似自然而然的快活,却活在生活的隐痛之中。
而卡拉和克拉克看出去的贾米森夫妇有钱有闲的人生,也不过有属于他们自身的深渊。

生活的真实像蒙了一层又一层的面纱,当门罗把一层一层掀开,看到最后的真相,发觉生活的真相是,看上去很美。
逃离不过是一场幻影,从此处逃到彼处,你以为的不同,实际上是相同的真实。
门罗通过故事告诉我们,没有对真实生活的认知,和真实自我的认知,不可能有真正的逃离。

故事里,最后小山羊弗洛拉的回归,也仿佛强调了小山羊的失踪也是一场逃离,而它的回归,也显示出这是一场失败。

书上对门罗的访谈里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事物的复杂性---层层剥开的事物---似乎本就是无止境的,我的意思是说,没有什么是容易的,也没有什么是简单的。
她就是想讲这样的故事,用她的眼光,把小镇姑娘的命运,重新审视了一遍。
她习惯像剥洋葱一样,你直到看到最后,才知道一个简单故事的最后结局。这就是门罗小说设计的魅力。
她习惯写这些小的不起眼的日常的突如其来的一段故事,却从中仔细琢磨思考,然后从日常里给出我们最正常不过的答案。而我们看到日常的力量如此大,大到可以破碎梦想。她写出了残酷,也写出了温情。

幸好,时代进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2-12-19 19: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四手 发表于 2022-12-19 19:36
第一篇小说《逃离》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卡拉和丈夫卡拉克经营着一个马场,有四匹马,但是生意很不好,其中 ...

四手同学读书既多又很接地气,我觉得很了不起。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2-12-19 19:49 |只看该作者
编外巡视员 发表于 2022-12-19 19:40
四手同学读书既多又很接地气,我觉得很了不起。

谢谢坡度,我还没写完,我在修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2-12-20 19: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12-20 20:37 编辑

今天天气很好,阳光照得人暖洋洋的。
身边的很多熟人都羊过了,各种反应,好像羊最初带来的恐惧早没了。
办公室三个小孩,戴着口罩上班,还在焦虑着,我什么时候羊呢?我什么时候羊呢?
我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

窗外的树上还结着金黄的橘子,阳光照着那些小橘子,像一个个小太阳,想起了小时候读的小桔灯。
突然也想到了两个故事,都是小时候看连环画,小人书看的,一个是有一个病人,看见窗外的树叶,想着,等最后一片树叶掉下来的时候,“我“”就该死了吧,他每天这样看着,那些树叶总是还在。后来他病好了,找到窗外那棵树,发现那是画在墙上的画。大概意思。
另一个故事,是王尔德的《快乐王子》,王子把蓝宝石的眼珠送给了需要帮助的人,帮助他的小燕子躺在丑陋的王子身边死了,他的铅心裂成两半。第二年春天,天使来到这个城市带走了最美的两样东西--铅心和燕子的尸体,上帝让他们复活,在天堂里面永生。
你看呀,童话教会我们什么是最美好的东西。
然后你看,那么邪恶的王尔德,他竟然懂得最美的东西。

当一个作家,他把最复杂的东西用纯净的心提炼出来,他其实是懂得真正的审美的。
圣.埃克苏佩里,写出了那么纯净的小王子呀,他把所有复杂的道理简单化,到了小王子童真的眼睛里,然后用他的眼睛看出来那么柔软的世界。

现在继续说门罗《逃离》里的第二篇小说---机缘。
门罗是一个严肃作家,她又是一个细腻残酷的女性作家,她的写作一直在通过编故事,揭开生活的面纱,她一直表达的动机就是日常普通的生活有一种致命的惯性的力量,让人们随时沦陷在这种惯性里,然后通过这种惯性看出去的爱情没有那么高尚,婚姻没有那么神圣,家庭没有那么完美,亲情没有那么无私,我们不过是出于习惯,懒惰,甚至出于各种偶然的机缘所在,而不想改变。
这是门罗的结论。
她告诉你生活是神秘的,莫测的,所有平常生活蕴含的力量,轻轻松松改变着我们。

机缘的女主人公朱丽叶21岁,是古典文学的硕士,目前在温哥华一所女子中学做了临时老师,教授拉丁文,作为一个博士在读生,能在学生期间挣一点钱,已经是很高兴的事情。
她长得不难看,书上这么说她这样的古典文学女博士,--很少有人愿意学这个专业了,那几个教授喜欢她,却都替她的未来担心,如果她不结婚,那她没准会变得高傲与孤僻,而且很可能在提升的问题上输给男人,如果她结婚,则是对这个专业的浪费。
而在她长大的小镇,人们看到的却是她作为一个女人不合格的缺点----不会缝纫,包裹也打不利索,内衣偶尔会露到外面啦,这真是个问题呀。父母担心她的未来会一团糟,没有社会经验,也不懂人缘交往。

一次,她坐火车从多伦多去温哥华,独自在双人座位上看书,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坐到了她旁边,穿着一套新衣服,一路上找她攀谈。
朱丽叶不想攀谈,就逃避着去了瞭望车厢。
有个年轻男人也进了车厢。
在路途中,火车突然停了下来,年轻男人下去帮忙,朱丽叶向他打听情况,原来是有人卧轨自杀。而自杀者,正好是开始找朱丽叶攀谈的那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朱丽叶感觉如果她和那个人说话,估计他就不会自杀,至少有一个人愿意听他聊天,而恰恰是朱丽叶不愿意听他说什么,才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
朱丽叶心里充满了内疚和不安,她哭了起来。
而那个年轻男人,就一直和她争辩,证明这些完全不必放在心上,与她无关。仅仅只是偶然的机缘。


这个人叫埃里克,是一个渔夫,他早结婚了,妻子出了车祸,全身瘫痪。
他们一起吃晚餐,一起去瞭望车厢看星星。
埃里克经常出海,他熟悉所有的星座,他从实践上指导了朱丽叶,而朱丽叶一直活在书本里,活在书上的希腊神话里,她一直给埃里克解释那些星座背后的传说和故事。
因为那个卧轨自杀的人,两个完全没有关联的人之间因为交流,有了朦胧的爱意。然后彼此吻别。

几个月以后,朱丽叶收到了埃里克写给她的信。埃里克在信里说:我时常会想起你,我是时时刻刻会想起你的。
这句话感动了朱丽叶,她决定去找埃里克。
其实朱丽叶也犹豫,埃里克其实把她的地址啊,名字啊啥都忘了,也写错了。他这样写,应该只是人们所说的那种套话,或者是想继续对别人起控制作用的话。

一路上,朱丽叶忐忑不安,随时准备逃离,但是出租车司机还是把她送到了埃里克的家里。
埃里克的妻子刚刚去世,而他却住在情人家。

在埃里克家帮忙的艾罗告诉朱丽叶,埃里克有好几个情人,并且告诉她,今天晚上埃里克不会回家的。
朱丽叶被失望和羞辱弄昏了头。
艾罗问朱丽叶要不要和她一起离开。
但是朱丽叶觉得暂时不想折腾,想在这里住一晚上。

这一晚她想起了和埃里克在火车上看星星的事。又想象着埃里克的各个情人。

等她醒来,是第二天。

她听到了埃里克回来的声音,她感觉紧张,甚至有点恐怖。
但是当埃里克张开双臂抱住她。她只感到全身沉浸在轻松当中,都快乐得不知道怎么才好了。----但是这快乐的感觉和失望气馁的感觉是何等相似呀。
其实埃里克早就知道她来了,他依然留在情人处过夜,直到第二天才回家。

在这里,门罗写了一段话:事情总是这样的,你把某件东西搁下了一阵子,有时候你到壁柜里去找别的东西然后你记起来了,于是它就成了就在那里,就在壁柜里的一样的东西。

这就是生活的惯性。
故事的结局,他们生活在了一起。

机缘写的是爱情邂逅,却不是美丽的邂逅,而是爱情泡沫和现实的幻灭,但是门罗并不停留在幻灭里,她继续写惯性使然推动着他们走到了结局。
这不是良缘,却是神秘的机缘和面纱掩盖下的现实深渊。
沉浸于古典神话里的朱丽叶和现实粗糙的埃里克,他们的爱情走到了结局。

所以这个过程中的这些失望啊羞辱啊,都在生活的强大力量下,轻飘飘的一闪而过,直到被粗粝的生活覆盖。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2-12-20 21:25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帖子。我时常在上班空闲时翻起它。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2-12-20 21: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2-12-21 21: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12-21 21:47 编辑

今天下班要陪妈妈搬东西。
下班时,她戴着口罩,穿着明黄色的绣花的袄子,站在阳光下等我。

一只小狗从单位大门跑进来,是一只流浪狗,以前跑到这里来的时候,瘦得全是骨头,他们天天给它喂吃的,慢慢长得胖了一点,天冷了,单位的小孩子们还给它穿上了红色的披风。像一个滚来滚去的卡通小狗。
但是大家都没有拴住它,所以大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它平时在哪里,只是吃饭的时候,偶尔会看见它。
我出门时,我以为它是不认识我的,没想到它看见我,竟然摇起了尾巴。
小动物都是天地间很奇特的存在,竟然不知道它们是怎么识别万事万物的,凭着气味吗?又是怎么认为哪些人是友好的?这是很奇怪的。

孩子上次带回家的猫,前几天家里人都羊了,人的病毒和动物的病毒,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交叉感染的。
但是据说新冠来源于蝙蝠,也是跨界的病毒呀。
所以昨天回家,小猫总是扯我的裤脚,它想喝水。我还担心,小猫会不会感染病毒。
这小猫被我们惯坏了,它从来不在盘子里,碟子里喝水,买的小猫专门喝水的,它也不愿意。
它喜欢跳到洗手盆里,等着我们把龙头打开,它要喝流动的水。
有时候我们没人,它自己跳上洗手盆,就用爪子一下一下去抓龙头,然后喵喵地叫。
它喜欢跟着人往外跑,有一次我们出门,忘了马上关门,它趁我们不在,就溜出去了。
晚上回家,到处找不着它。
第二天一早,它躲在门外的角落,又脏又怕,瑟瑟发抖,不知道小猫这一晚遇到了什么坎坷。
现在它胆子更小了,几乎不出门,一点风吹草动就吓一跳,马上躲得远远的。

家人都感染过了,父母也感染过了,一切还好。
仔细看了身边的人,才发现我是反应最轻的人,竟然没有发烧。
于是琢磨着,是不是一直免疫力太低,三十年没有发过烧了。
赶紧找出泼雷寄来的灵芝粉,开始泡茶喝。
单位还没羊的同事,仿佛比我们任何人都担心,既担心不羊,又担心羊。

晚上从妈妈那里回到单位,才坐下来。
兴趣又在转变。
中午坐在窗前,阳光暖洋洋的,就翻开了双雪涛的《平原的摩西》,上次没看完,有空就看了一点。晚上回来继续看。挺好看的。

等看完写一篇,再继续写《逃离》的第三章吧。

才看到虚构也写了这么多篇了,晚上来存一下资料吧。
很多都是直接写在论坛里,没有存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22-12-21 22:11 |只看该作者
发几个旧贴,存在这里。

<道连.格雷的画像>自序---王尔德

艺术家是美的作品的创造者。
艺术的宗旨是展示艺术本身,同时把艺术家隐藏起来。
批评家应能把他得自美的作品的印象用另一种样式或新的材料表达出来。
自传体是批评的最高形式,也是最低形式。
在美的作品中发现丑恶含义的人是堕落的,而且堕落得一无可爱之处。这是一种罪过。
在美的作品中发现美的含义的人是有教养的。这种人有希望。
认为美的作品仅仅意味着美的人才是上帝的选民。

书无所谓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书有写得好的或写得糟的。仅此而已。      
十九世纪对现实主义的憎恶,犹如从镜子里照见自己面孔的卡利班的狂怒。
十九世纪对浪漫主义的憎恶,犹如从镜子里照不见自己面孔的卡利班的狂怒。

人的精神生活只是艺术家创作题材的一部分,艺术的道德则在于完美地运用并不完美的手段。
艺术家并不企求证明任何事物。即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可以证明的。

艺术家没有伦理上的好恶。艺术家如在伦理上有所臧否,那是不可原谅的矫揉造作。
艺术家从来没有病态的。艺术家可以表现一切。

思想和语言是艺术家艺术创作的手段。
邪恶与美德是艺术家艺术创作的素材。

从形式着眼,音乐家的艺术是各种艺术的典型。从感觉着眼,演员的技艺是典型。
一切艺术同时既有外观,又有象征。
有人要钻到外观底下去,那由他自己负责。
有人要解释象征意义,那由他自己负责。

其实,艺术这面镜子反映的是照镜者,而不是生活。
对一件艺术品的看法不一样,说明这作品新颖、复杂、重要。
批评家尽可意见分歧,艺术家不会自相矛盾。

一个人做了有用的东西可以原谅,只要他不自鸣得意。
一个人做了无用的东西,只要他视若至宝,也可宽宥。

一切艺术都是毫无用处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22-12-21 22:3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12-21 22:40 编辑

旧贴
读《月亮和六便士》

常常会看到一些现代人,放弃了城市里的一切,去了西藏和丽江,或者是某一个山林,从此时间变得缓慢甚至静止下来,在这一大片时光里,按照内心的方式去生活。

有些人是学着古时的隐士,但隐士都是需要资格的,至少在当前的世俗社会里,你是声名在外,衣食毕竟算无忧的,但红尘俗事让你烦不甚烦,无法安心从事你想做的事,于是遁隐。但其实这样的“隐”也不完全是“隐”,你依然和世俗世界有牵连,你会依然有书信往来,作品往来,朋友往来,圈子往来,甚至依然在意获奖或者认可。
这样的“隐”多让人羡慕并崇拜啊,因为它是有资格的人的一条退路。

而另一些人,则是厌世或者逃逸,自以为看透看穿人世挣扎,身心从里到外厌倦不堪,想换一种让内心宁静的方式生活,学学梭罗,但过于安静的日子又没有了支撑,很快被人遗忘,于是反反复复出世入世。
逃往某个地方,也许是一时的逃逸和休息,也许也是自我作秀,自我偶尔的精神救赎。

但更多的我们,脚在地上,心在天上,想要飞得更高,却只能摔得更掺,甚至根本动弹不得,飞不起来。比如当你刚想说,我要不顾一切放弃-------薪水,住房,工作,责任,第二天睁开眼,才发现不知道明天的早餐在哪里,孩子的眼睛望着你,于是乖乖地前去,考勤的考勤,做饭的做饭,生活依然如故,你依然一成不变地扮演着你的社会角色:丈夫或妻子,儿女或父母,职员或老板,上司或下属--------自己的内心是什么?这重要吗?于是妥协,尽量从这些扮演的角色里找到位置和快乐,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
多么正常的人生啊,因为我们无处可逃,便不再逃避。

有一天,我们看到了一个叫做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的人。英国证券交易所经纪人,家庭美满,妻贤子孝,中产阶级的地位和身份,中产阶级的交际圈子,只不过不爱说话而已,别人眼里,多半时候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无趣无味的人。
这样一个顺理成章看得到结局的宁静美好人生,有一天突然被他彻底放弃了。因为他热爱上了绘画。

这一年,他40岁,给孩子和妻子准备好晚饭,就离家出走,离开结婚17年的贤惠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儿女,只身去了巴黎,身上只有100多块钱,租住在最破烂的旅社里。
从头开始学习画画,甚至看不到任何前途和希望,经常饱一顿饿一顿,靠打短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甚至维持不了,挣了一点钱就买了画笔和颜料,常常欠债和借债。
他不再在乎妻子的痛苦,不再在乎对儿女的责任,不再在乎别人的指责,甚至不去关心最基本的人情世故,礼尚往来。不再在乎情人对他的一往情深,他甚至不在乎所有文明世界的基本道德原则,他冷酷地伤害和嘲笑所有对他好的人和不好的人,他的行径没人能够理解。
他自私,没有责任心,没有功利心,他逃避社会一切羁绊,他眼里不再有别人,甚至没有自己,只有梦想,像落水的人必须挣扎一样。
他像魔鬼附身,沉浸在自己的梦想的激情里,仅仅为了心里的那点挚爱的梦想,而这个梦想甚至看不到一点希望,看不到被大家承认的希望。他不仅要忍受着贫穷和饥饿的煎熬,而且为了寻找更好地绘画表现手法,他的精神一直忍受着痛苦的折磨。

他从一个白领甚至金领的生活方式里遁出,去追逐别人不可理解的噩运般的生活。

最后,他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他终于找到了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的方式,他创作出了一幅又一幅令后世震惊的杰作,他却依然不当一回事。
后来,他染上了麻风病,也不寻医问药,在双目失明以前,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前,却命令土著女子把这幅画付之一炬。
最后那些被别人无意中得到的画作,才让人了解了一个伟大的画家,他们说:高更画水果都有肉感,感觉里简直大胆到不顾廉耻的地步,让人目瞪口呆。
是的,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是毛姆笔下《月亮与六便士>里的主人公,主人公的原型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

他不再关心世界上的事,世界也完全把他遗忘,他仅仅只为梦想存在,甚至不在乎梦想是否被别人理解和世界承认。
他好像是一个终生跋涉的朝圣者,永远思慕这一块圣地。这种激情让他一刻也不能宁静,逼着他东奔西走,打破一切外在的和生活的基础。
他对自己的命运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从来不沮丧,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心智一直是安详,恬静的。

在书上,毛姆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在出生的地方他们好像是过客,从孩提时代就非常熟悉的浓荫郁郁的小巷,同小伙伴游戏其中的人烟稠密的街景,对他们说来都不过时旅途中的一个宿站。这种人在自己亲友中可能终生落落寡合,在他们唯一熟悉的环境里也始终独处。一个人偶然到了一个地方,会神秘地感觉到这正是自己的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于是他就在这些从未寓目的进屋里,从不相识的人群离中居住下来,倒好像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从小就熟稔的一样。他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平静。

书上是这样评论的:毛姆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和社会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

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在太平洋一个孤岛上,因麻风病毁容,他的眼睛完全瞎了,他每天坐在自己画满壁画的房子里,他看不见什么,他却用心灵的慧眼看见了真正的美,动人心魄的美,他的灵魂终于得到了安息。
满地都是六便士,而他抬头却看见了月亮。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22-12-21 22: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12-21 22:39 编辑

旧贴
先假设一下----读《香水》

先想象一下

每一个婴儿,初到人世,是一张白纸,可以任意涂抹.
同样的,每一个婴儿,初到人世,是不受任何道德伦理约束的,除了蓬勃生长,所有的反应,都来自于外在的这个世界对他的态度。
有一个孩子天天向前走去,他只要看到某一个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这是惠特曼的诗歌。
他们说要有爱,要付出,要分享。
这么说.对吗?为什么呢?
很少有人打破一切重新思考.

由此,我们做一个假设。
有一个孩子,他是私生子,生下来即被母亲撂在臭鱼摊旁的垃圾堆里,由于啼哭,导致母亲因杀害婴儿罪被判死刑。
他的名字是修道院取的,抚养他的钱也是修道院给的,因为他没有名字,没受洗礼,无法被育婴堂收养.
即使有抚养费,每一个乳母都不愿意长期养他,他胃口极好,却没有气味,他被迫辗转交给了无数人.最后交给了加拉尔夫人抚养.

而加拉尔夫人,书上是这样形容她的:她丧失了人的冷热感觉,乃至任何激情,温存憎恶,欢乐绝望,她的灵魂已经枯死,她丧失了信念,也丧失了唯一理解生活的意义,因此具有毫不留情的纪律观念.
和他一起成长的小孩都欲置他于死地,因为他长相丑陋,且没有气味.

他被加拉尔夫人像甩掉包袱一样,转给制革匠格力马认领,作为廉价劳动力,他生命的价值完全取决于格力马对他的利用,如果无用,就没有任何价值.一年后他得过了炭疽病,因为体内有了抗体,他生命的价值突然提高,因为不那么容易被别的工人替代.
在香水制造商巴尔迪尼处,他得了梅毒性疱疮,并发晚期化脓性麻疹,医生预言在48小时内必死无疑.
所有的苦难都被他一一打败,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活着,是他生活的唯一目的。

他能在垃圾堆里安然成活,能靠喝稀汤度日,能消化烂菜和腐烂变质的肉,他出过麻疹,害过痢疾,出过水痘,得过霍乱,曾落到六米深的井里,被开水烫过。他矮小,丑陋,残疾,身上布满疮疤.

他像扁虱一样的方式生存----把自己铅灰色的身体弄成球体,以便对外界造成尽可能小的面积,它把皮肤弄得光溜溜和结结实实,其目的是为了不至于从自己身上流出什么或者分泌什么,它把自己造得特别小和寒酸,目的是不让人看见和踩死. 它要求极少,仅靠几年前获得的一小滴血就可以维持生活.
他的灵魂也不需要任何东西,不需要受人庇护关照和抚爱.仅仅是能够活下去. 因此,他有极强的生存能力。他仇恨而绝强地生存。

他身上没有任何伦理道德的束缚,没有上帝宗教的束缚,没有责任礼仪的束缚,书上是这样说的:对于那些伦理道德方面的概念,他直到成年了仍然不喜欢运用且记不住:正义,良心,上帝,欢乐,责任,恭顺,感谢等等.他们究竟表达了什么,他不明白,永远捉摸不透.
但他不好斗,不左,不阴险,不挑衅别人,遇事袖手旁观,他诚实,他是一个很纯粹的人.

而另一方面,他是天才.

他通过闻味道去学习说话.认识各种事物,通过嗅觉掌握周围的一切.他能嗅出花椰菜心里的毛虫,藏在横梁后的钱,隔着几条街和几道墙的人,他通过嗅觉来观察世界,比一些人看得还要清楚,不受事物习以为常的象征所干扰.
他的回忆了储藏了几千万种气味,还有很多在心里新合成的气味,无法理解,无法形容,无法归类,可能根本不存在,但又千真万确地存在着,面对它们时,他也会无能为力。他说,世界上气味的丰富和语言的贫乏之间有荒谬的不协调,使他对语言的含义产生怀疑,只有迫不得已才使用语言。

后来一个意外改变了他。
在马雷大街的一个后院,一个削李子的少女的芳香,柔和,诱惑,持久,纯粹,让他明白了原来香味有一个更高的维度,那就是纯洁之美。从此,他以为不占有这种香味,他的生活就没有意义。他杀了她。

他觉得自己是第二次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原来活着不是唯一,超越了动物的生存**,才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使命,--作一个时代最伟大的香水制造商,建立自己的芳香王国,用香水征服世界。这样的懂得让他幸福得全身颤抖。
于是,他安于最简陋最低下的生活,学习整个香水的制作工艺。

后来他逃到法国最深的山里地下50米的地方,避开人的气味,世界上只有清冷的月光,这是他唯一承认的世界,因为他觉得与他的灵魂相似。
在独自一人的世界里,他逃避了仇恨,他觉得非常幸福和安全。
他对现实的要求几乎为零,他喝雨水,吃昆虫,游蛇,死乌鸦,地衣,花草,剩下的时间都用于内心世界的建造。
整整七年,他不关心外界任何事情,他活在自己创造的心灵王国里,从不觉得缺少什么。

但是,他遇到了心灵的灾难----他完全消失在自己的内心里,不能嗅到自己的气味,只有内心世界,什么都没有,他害怕对自己的一无所知,意思就是没有外面世界的参照和回应,他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他终于意识到,无论我们的心灵多么富足幸福,我们也无法孤零零的独自存在,一个人走下去,没人分享,没人需要,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他回到现实里,现在开始荒谬的旅程。
他配合埃斯皮纳斯侯爵演戏,成为致命气体的代言人,他配置人的气味用在自己的身上----这样会被他们视为同类,只有在这种气味下生存是安全的。
他一直用厌恶的口气说到人的气味:一种汗腻的像干酪一样酸的,令人讨厌的东西是人的基本气味。
他从小生活在别人的鄙视里,或者视而不见里,然后迅速遗忘,现在,他配合着人的虚假的气味演戏,他不恨他们,也不怕他们,而是怀着全部热情的轻视他们,他们的虚伪,愚昧,自以为是,在内心发出邪恶而阴险的欢呼。
他全部的目的,就是去制造世界上超人的香水---一种可以控制别人灵魂的香水,一种可以掌握人心的香水,让别人能够发自内心的爱上他。
他不狂妄,他的愿望很纯洁。他从未体验过爱情,也没得到过别人的爱和尊重。

为了制造这种香水,他杀了26个少女。
对于香水,或者爱情,他是这样说的:他爱香味,仅仅是爱着它,而不是别的,而且只是把它当做未来自己的东西来爱,只有在回忆里,一切香味才是永不消失的,真的香味是要在世界上消耗光的,它会挥发。一旦占有它,就不可避免的会重新丧失。
最后杀的一个女孩叫诺儿,关于杀她的过程,他和女孩父亲希里斯的较量很曲折。
他终于被捕了,而且对罪行供认不讳,他从不说谎,他对作案动机的回答是:我需要她们。宣判死刑以后,问他还有什么愿望?他回答说:没有了,我所需要的一切都有了。
万人广场上,最后奇迹发生了。
他用了一滴他制造出的香水,让整个广场的市民疯狂地爱上了他,那些恨不得对他碎尸万段的警察,法官,行刑者,被杀的女孩的父母,看热闹的市民都疯狂地爱上了他,不仅觉得他是无辜的,进而觉得他是神,他们被他征服了。

他从小出生在世界上最臭的地方,在没有爱,没有温暖的人的灵魂的情况下,靠着倔强和厌恶的力量才得以生存,而此刻受到了全世界人的喜爱,他没有感觉到胜利,而是可怕地憎恨,憎恨这种虚假的情感,憎恨所有愚昧,散发出臭气的,好色贪婪的人群。
他一直在渴望爱,渴望得到爱,却最终得到的是虚假的情感,连憎恨也没有了。他用香水征服了全世界,却得不到真正的爱和爱的回应。
他彻底绝望了,最后,在巴黎弗尔大街上,他将香水洒在自己身上,许多人涌了过来,将他分食了。

作者最后是这样描述那些分食的人的心理:尽管他们的胃里不好受,他们还是觉得心里是完全轻松的,在他们阴沉的灵魂里,突然变得那么轻快乐观,在他们脸上,表现出一种童话般的柔和的幸福光辉,他们感到特别自豪,他们第一次出于爱而做了一点事。
他是格雷诺耶,小说<香水>的主人公,作者帕。聚斯金德是德国一个畅销书作家。

看这本书是几年前,现在我重新读过。写这篇文章是几个月以前,但一直由于时间关系,没写完。
这本书表面上是一个杀人犯的故事,用香水杀人的通俗故事。

其实是一个关于人类的寓言,关于道德,伦理,宗教,人类枷锁的重新思考,关于爱或者爱情,仇恨,现实,心灵世界,孤独,生存意义,幸福,纯洁之美,愚蠢,荒谬,理解,诚实,付出,反馈的重新思考。
当然,它带给我们的,其实还有更多。
比如我常常想,按照书中那些香水的制作方式,是不是可以制造出真正的香水呢?
另一个收获是,这本书是聚斯金德读闲书《气味的历史》读出来的感受,看来,读闲书也是一件很有用的事情。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22-12-22 21: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12-22 22:06 编辑

今天阳光依然很好,在网上搜索新冠对老人的影响,说最难不是发烧的那两天,而是感染后的五天以后。
虽然父母感染好多天了,也好了。
但是父亲始终觉得没精神,没胃口,饭吃得不多,所以我一直担着心。
他既不发烧,也不咳嗽,今天问他,他突然说还有点头晕。
查了血压不高,问了医生,说头晕不用吃药。
让他喝了一点酸奶。

这两天是暖冬,阳光灿烂,草木依然色彩丰富,想着病毒在阳光下,也不能存活太久吧,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读完了《平原的摩西》,读得心潮起伏。
去网上搜索了双雪涛,沈阳人,80后,最初银行职员。
编故事真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很多人后来都走上了编故事的道路,那是因为发现,通过编故事,可以过很多种人生。
所以安妮宝贝是银行职员,海晏是房地产公司职员,写了那么好看的《琅琊榜》

以每个人物作为章节名字,是一种多视角的写法。
这个写法有一个好处是,时间跨度可以自由交叉,同一件事,而每个人看出去的世界竟然那么不同,这也是奇妙之处。

庄树小时候很调皮,爱打架打抱不平。他妈妈对他的学生李斐比对他还好。
庄树不爱读书,而他妈妈傅东心爱读书,爱画画。
傅东心的父亲是大学哲学老师,文革时候被打倒,外公耳朵被打聋,而无法继续教书,而他的好朋友,另一位大学老师被红卫兵用钉了铁钉的木板打脑袋,直接打死。
傅东心和庄树的爸爸庄德增是通过相亲认识的,他们是返城知青。庄德增返程后分配到卷烟厂,因为亲戚关系,做了供销科科长。
那时候他们住在平房里,那一排平房有二十多户邻居,尽东头住着李师傅,他在拖拉机厂上班,钳工,有一个女儿李斐,妻子在生女儿时难产而死。
傅东心觉得儿子庄树不喜欢读书,她把满身的学问都教给李斐,李斐成绩很好,傅东心鼓励她好好学习,考上重点中学,庄树和李斐一起长大,叫李斐姐姐。

很快平房拆迁,大家都搬走了,庄树和李斐也没有了联系。
庄树经常因打架被拘留,当他是一个眼里容不得沙子很有正义感的孩子,有一个警察无意中嘲讽他也引导了他,这样混混下去其实没有前途,后来有一次他发现那个小警察还不是正式警察,而且在执行任务时候被仇家报复而死,他深受触动,高考时候决定成为警察。

庄树毕业以后参与了95年出租车抢劫事件的旧案调查。
95年发生了五起出租车抢劫杀人案,抢劫的钱并不多,而且每次抢劫后就用汽油或者柴油把汽车烧了。
当时调查这个案件的警察叫将不凡,因为调查失败,被劫匪砸伤后脑勺,成为植物人,后来去世。蒋不凡成为英雄,当时至今没有破案。当时一起参与的同事发誓有生之年要将这个案件追查到底,为蒋不凡复仇。
庄树他们找到蒋不凡的母亲,从那里保存的血衣里找到了一个烟头。

95年是很多人命运转折的一年。
很多工厂面临破产,很多人被迫下岗。
庄树的爸爸庄德增下海,他承包了卷烟厂,召回了原来的员工,重新设计了包装,用了傅东心设计的插图,插图上的小姑娘是李斐。他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住进了高楼大厦。
而李师傅和很多人一样下岗了,那时候李斐正面临中考,而他的好朋友孙师父,准备用买断工龄的钱开一家诊所,钱却被老婆卷走,老婆离家出走,丢下他和孩子。
傅东心为李斐准备了学费,而被李师傅拒绝。
95年,平房拆迁,很多人消失不见,李斐和李师傅也消失不见。
很多年,傅东心一直在找李斐一家。因为婚后,她知道了庄德增是文革期间打死他父亲好友的红卫兵之一,而李师傅是救过她父亲性命的人,找不到李斐以后,从此她在全世界旅游。

庄树他们通过蒋不凡留下的血衣里面发现的烟头,找到了小诊所,孙师傅已经去世,他儿子继承了衣钵。警察搜索了小诊所,拘留了小孙,但小孙什么都不说。
他们找到了一个带血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的都是平房时期,那些邻居之间,小孩之间的生活细节。
孙树拿到了这个笔记本,他通过寻人启事找到了李斐。
他怀疑李师傅是杀死五个出租司机的凶手。
但是这时候,真正的凶手被抓住后自首,说出了当时劫杀五个司机的细节。
但是蒋不凡的事情却与李师傅有关。

李斐和李师傅坐上了蒋不凡为了破案钓鱼开的出租车,李斐假装肚子疼,李师傅带着她去孙师傅开的郊外的诊所。在车上蒋不凡闻到了汽油味,认定他们是劫杀出租车司机的嫌疑人。
他下车准备拷走李师傅,李师傅不明白。这时候他们的出租车被一辆大车撞上来,大车翻了,直接冲向蒋不凡,蒋在被撞之前向李师傅开了一枪。
李师傅回到出租车,发现李斐的腿断了,而他的脸被抢击中了,他冲回去,拿着石头对着蒋不凡的后脑勺砸过去。
李斐告诉庄树,那天她带着一瓶子汽油,约了庄树,想和他一起过一个圣诞节,生一场大火。那一年,李斐12岁,庄树11岁。那天庄树没有去。
李斐说,傅老师告诉过她:
只要你心里的念是真的,只要你心里的念是诚的,高山大海都会给你让路,那些驱赶你的人,那些容不下你的人,都会受到惩罚。


这就是《出埃及记》里摩西告诉我们的,要相信。
所有的阴差阳错和残酷命运,源于一个孩子最美好的希望,而庄树并不是无辜。
蒋不凡很惨,但他是英雄,他有人为他复仇,而李师傅并没有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他卖了从小积攒的邮票,存够了孩子的学费,并且借钱给孙师傅开了诊所,但是因为蒋不凡,却最终成为凶手,他的女儿一生残疾,躲在阴暗里,走不出去。




读到最后,五味俱陈。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22-12-22 21: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12-22 22:06 编辑

11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22-12-24 10: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更新了这么多啊,我得细读一下。

哇,有我喜欢的门罗,王尔德,圣埃客絮佩里……

婆婆,你太厉害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22-12-24 17: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他不再关心世界上的事,世界也完全把他遗忘,他仅仅只为梦想存在,甚至不在乎梦想是否被别人理解和世界承认。
他好像是一个终生跋涉的朝圣者,永远思慕这一块圣地。这种激情让他一刻也不能宁静,逼着他东奔西走,打破一切外在的和生活的基础。
他对自己的命运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从来不沮丧,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心智一直是安详,恬静的。
这种一般是大艺术家的境界……^_^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22-12-24 17:5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四手 发表于 2022-12-22 21:27
今天阳光依然很好,在网上搜索新冠对老人的影响,说最难不是发烧的那两天,而是感染后的五天以后。
虽然父 ...

生活真是阴差阳错,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22-12-24 20: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楼主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厉害的很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