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埋汰。
是当时的电影会有那么一种很乡气的洋气。
这个怎么说呢。比如说庐山恋里的张瑜。
在当时的环境里,算是洋气的作派。
但其实是有点乡气。
就好像你看港台人和内地人,
都是说普通话,但是呢,你还是能迅速甄别的出来。
我倒也不是说港台是洋气。
但是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
经济的不发达,很多演员其实和当下的流量明星一样,并不是非常的有那个气质。
比方说孔雀公主。
我还是不喜欢。
这个是个人喜好问题。
不要求意见统一。
只是做了个纪录。
箫乐冬炉里的箫声是很漂亮的音色。
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我能想到的大约是六十年代左右的一些老片子里是有这样的音色。
因为早期的古装剧的配乐,有它自己的路子。
每个时代的配乐都有它们自己那个年代的特色。
乐器的音色也不同。
我已经说明这是个消遣。
因为不是专业的理论知识。
纯粹是一个心得记录。
不能按照学术讨论的方式来看。
我很久不码贴。码贴也仅限一个小圈子。
为的是我自己清楚我写的东西是个什么东西。
但因为今天在此地有点胡搅蛮缠。
就过来打声招呼。
本身是一个来往。
看不懂没有关系。
这个不是让人来看懂的。
不强求。
人有万千思绪。
语言是符号,可以解释得了其中一部分。
但是还是有许多词不达意的地方。
我也没辙。
应该还是会有懂的人吧。
虽说不强求。但是有人和我心得一样。也是开心的事。
我性格别扭。
要求很怪。
但我知道有人和我一样别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