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把诗存在这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楼主: 罗柏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把诗存在这里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6-6-1 07:35 |只看该作者
《我不敢与时间为敌》
作者:婧芩

它缴去花瓣与细雨的香味
缴去野草的筋骨
它——
也曾缴去一口老井黯红的血液
大雪纷飞
它缴去整个原野的方向并向
苍穹之上投下无尽虚空

远山遁去翅膀
苍鹰炼为化石
银河倒流
是什么潜伏在花园的暗影里
用阴冷的窥望替代了咆哮

我不敢与时间为敌
仿佛雪花顺从风向
在消隐中又返回冥冥的天空
要顺从
要在结痂的悲伤之上盛开新鲜的悲伤
敌人——
取我的肋骨做它的花期
取我的灵肉为枯木招魂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6-6-1 07:41 |只看该作者
《离开》
作者:朵儿  

这个念头,根须已长过黑夜
长过你的长发,我的呼吸

当我站在枝头,听万顷桃花
被一个人的目光捏出啼哭

多少年了。那朵盛开的红
敌不过,你编织的传说

而今春已凋谢,顽石的思绪
快要长出雪。行走在路上的一枚浆果
欲压低风,返程的理由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6-6-3 19:22 |只看该作者
献 诗
作者:阿毛


这首诗给夜半。
给阳台上不断张开的翅膀,
给细雨中不断返回的身体,
于一小点光中,
低声地吟咏。
给微亮的萤火虫,
它的轻和缓,不似蝴蝶
在空虚的地方眷恋。

这首诗给夜半的私语,
给私语中不断出现的前世今生。
给所有秘密,无音区,
和手指无法弹奏的区域。
给眼泪,它晶莹剔透,
却仍是话语抵达不到的地方。
给灯下写字的人,
他半生的光阴都在纸上。

----2005年3月
(选自阿毛诗集《变奏》)

[赏析]
我激赏《献诗》这首诗,我认为它甚至可以作为阿毛全部诗作的“诗眼”来读,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极具辐射力和涵盖力的内容,阿毛本人应该也非常看重这首诗,所以她在2006年出版的诗文集《旋转的镜面》和2010年出版的诗集《变奏》中都将这首诗放在了开篇第一首。
这是写给时间,写给自己的内心追求,同时也是写给“写诗”本身的一首诗,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里面包含了理解阿毛诗歌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密码”。它给人的最初感觉似乎是一些感性的、时间的碎片,“夜半”、“私语”、“不断返回”、“不断出现”、“前世今生”、“半生光阴”,这些吉光片羽般的词语组合起来却是如此晶莹剔透、熠熠生辉,营造出了一种低回、蕴藉、深沉的氛围,传达出复杂的人生况味,整体上成就了一种具有丰富诗性空间的存在。
写时间的丧失、流逝和不可追回,写人的内心、思绪和感受,写个体的遭遇、内心的创痛、坚忍的抗争,诗歌成为诗人与自我,同时也是与“无限的少数人”的私语与交流。这是阿毛诗歌所一直贯彻和体现的,同时,也正契合了诗歌的本质。 (王士强/文.傅天虹推荐)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6-6-4 16:3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柏林 于 2016-6-4 16:39 编辑

寒光(作者:徐俊国)


从山坡的凹处,
一头牲口呼哧呼哧挺上来,
全身的皮毛喷着热气。
它的脑袋像巨大的秤砣,
估算着背上的压力和欲坠的青山。

装满石头的两轮车上
不知何时已经失去了主人。

一头牲口的早晨,满目白霜。
一头牲口的深秋,闪着孤绝的寒光。



羞愧

下半夜,北风把沙子甩在纸窗上
我裹了棉衣匆匆走向后院
看小牛是否降生
天日益变冷
我担心它在母腹的温暖中延期住下去
风吹过来,又吹过去,没有哞叫
当我挨近
母亲正轻舔湿漉漉的孩子
杂草铺好的床比原来凌乱
孩子跪卧
背上凛冽的星光让我内心一紧
——作为主人,我来晚了



俗世之爱

锄完地我就拔草
拔完草我再撒化肥
喷完农药我就用野芹的汁液洗手
活全干完了我就在花香中歇息
就听鸟鸣
看蝗虫在露珠滚动的叶梗上荡秋千
想你了我就回家
你摆好酒菜我就坐在饭桌旁
你铺好床我就搂着你睡觉
你老了我就继续与时光搏斗
我们的俗世之爱体现在最后那天早晨
你用皱皱巴巴的嘴唇亲着我说爱我
我掰开你干枯的小手
硬要先去院子里望望
芝麻开花了没有
浆果熟透了没有



唉——

天上,哭泣憋在乌云里,
地上,受苦的万物颤抖在命运里。
孩子被母亲含在眼眶里,
被长久忍着,不涌出来……

从《诗经》的泥浆里,
从戒指的阵痛和时间的刑法里,
单数的农妇直起腰来。

唉——她仰天长叹……

人世苍茫,重症的叹息,
压弯地平线,打翻落叶的小船……



挖土


一锨下去,再踩上只脚
我听到玻璃灯罩被切碎的声音
不敢再挖
我怕下面就是亡灵的手指
拖拉机轰鸣,大地颤抖
然后,一片寂静
雪压断地平线的声音
月亮掉进深井的声音
祖先关上门,没入黑暗……
我知道我触及了骨灰
挖疼了一部乡村史
我扶着锨柄
铁锨斜入大地
一群灰斑鸠飞过头顶
它“咕咕”的叫声
冰雹一样砸过来



故乡

一个人可以选择在黎明前的黑暗啜泣
也可以选择麻木,在世事中飘零
可以选择离家出走
爱或者恨,甚至死亡
但就是无法选择出生
一个女人嫁到鹅塘村是命
我被生在遍布牛粪的苦菜地也是命

把辣椒水涂在乳头上的那个人
用鞋底打我又把我紧紧抱在怀里的那个人
我泪汪汪地喊她“娘”
娘生我的地方我终生难忘
那天,蟋蟀在草墩上把锯子拉得钻心响
钻心响的地方叫故乡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6-6-12 18:25 |只看该作者
雨水与记忆

那比鸟儿更为轻盈之处和大地再次相连;
这违背神的功绩的雨水:
落在地上,变成一面面镜子
记忆我们的感情,再把它们糅合在一起;
待到太阳露出眉角,那储存着无数美好与痛苦的水洼就回到了云中:
多年后,它再次为我们拉上帷幕,
你是否又能随着它嗅到那年
恍惚的心情——它已被清洗的那般纯净。


--威廉·巴特勒·叶芝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6-6-21 18:54 |只看该作者
柏林辛苦。之前读了好些,现在才留下脚印。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6-6-22 18:54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6-21 18:54
柏林辛苦。之前读了好些,现在才留下脚印。

豆豆、我冒个泡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6-6-22 19:24 |只看该作者


嗯嗯嗯。惦记你了,没好意思大张旗鼓。才在这里小小声喊你~~~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6-7-5 09:14 |只看该作者
柏林,你还好吗?惦记一秒钟~~~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6-7-5 09:34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7-5 09:14
柏林,你还好吗?惦记一秒钟~~~

我这段时间在写执手比赛贴呢,还刚写完小说<白合>,散板发了一份。诗歌还没个影子。哎,今晚也得弄好吧。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6-7-5 09:47 |只看该作者
罗柏林 发表于 2016-7-5 09:34
我这段时间在写执手比赛贴呢,还刚写完小说<白合>,散板发了一份。诗歌还没个影子。哎,今晚也得弄好吧 ...

好啊,好啊,我待会去看看。对了,我找不到你的QQ了,你重新加我好不好?我好方便跟你请教诗歌呢~~~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6-7-5 09:48 |只看该作者
你站短给我,QQ号,我加你~~~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6-7-12 22:21 |只看该作者
这个也该更新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6-8-5 19:35 |只看该作者
师傅,该更新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6-8-8 08:15 |只看该作者
安麦 发表于 2016-8-5 19:35
师傅,该更新了。

悲痛的
七夕诗
————————————————


作者:香雪婉儿


————————————————






廊前女子




她不动。微风吹开她民国的发式
将最后的唇语,带走一只蝶


还是她的玲珑小扇,碎花旗袍
长过远山的眉眼。把一段情
等得山高水长


七夕是她的节日,也是祭日
那段死去的爱情里
痛苦都被微笑包容了


此刻,没有一个拥抱能越过手臂
搂紧她带几分秋意的肩膀
去发现,她的脚下正踩着鹊桥








七夕,钓鱼儿




在接近黄昏的错觉里
我想,我的命和鱼儿的命略有不同


她逆水而来,身上背着冰刀
她摇着我的命,向我吐露幻觉
幻觉。有时候一旦被打开
就到了生与死的边缘


我扔下旧事,把七夕的月牙儿丢进茫茫人海
我知道,她不会去啄我撒下的饵
因为她的命在水里,天空只是传说


那么,就让我落下去
落进湖泊,或者海洋,或者你的墓穴
我张开嘴巴,吞下你的毒药
就像是拥抱,一颗救命的稻草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6-8-18 20:31 |只看该作者



《回家吧》

这么多年,我空着手看过它几回
  开始,它荒凉在克兰河边
  好像锅底还热着。只是添柴的人
  奔了土。过了河。嫁了人

  后来,我正数倒数都是一样多的
  椽子和檩条揭了盖
  残存的墙真白啊。像我此后的人生
  一些残留的气息被雨水浇灭

  那一年,我带儿子去看它
  那里真的只剩地址了。土坷垃上种着杨树
  我怎么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树
  扎在父亲母亲和我的心窝上。
李浔点评:我一直认为优秀的诗人首先靠天赋,光靠勤奋是出不来优秀作品的。宋雨就是一个有写诗天赋的人,在她的诗中,可以明显看出她的观察能力、辨别能力、归纳能力和作为诗人必须有的机智。这首<回家吧>的诗,看似平铺直叙,但读完全诗后会让你不能平静。这就是宋雨的机智,也由此可看出她的功力。诗只有三段十二行,每一段表述不同阶段的心情,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杂质。整首诗,从情感上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那里真的只剩地址了,土坷垃上种着杨树/我怎么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树/扎在父亲母亲和我的心窝上。”这样写老家的场景,这样的结尾,你能不随这样的诗句动容吗?至少我是。我认为,有时写诗是靠感觉的,阅读也是。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过:诗的语言要干净、简单,直观。把诗写得实在,让诗回到良心。而宋雨的这类诗就是干净、简单,直观,把诗写得实在,让诗回到良心。

《嘀嗒》

这雨,下着愁
  如果有屋檐
  就是嘀嗒。是一种静谧的声音
  是时针不停的转动
  是雨花,牵挂着野蔷薇
  是微小而不可预知的错
  洗亮了窗台;打湿
  刚刚露头的心跳,墙根下
  两个:石头,剪子,布的
  小蚂蚁。
卢辉点评:麦朵的诗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轻盈”、“松弛”,这个感觉来源于麦朵的诗歌韵律。也许,会有人产生这样的错觉:韵律不就是传统的“平仄”吗?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就拿麦朵的诗来说,诗人的习性、口吻、思量长此以往“积淀”成自己的表达方式,我把它叫着“心律”,因为只有心律才能贯通人的感观、习惯、措辞,最终形成自己的“言说”: “这雨,下着愁/如果有屋檐/就是嘀嗒。是一种静谧的声音,这样的例子我还可以举出许多,麦朵善于在“画面”(心象)的交感、位移、幻影等交叠过程中的“音韵”传导,使读者如梦似幻,滋长了一颗“青春萌动”的心。我想随着诗人视角和经验不断扩大和丰厚,这种诗歌韵味将积攒成诗歌触角,真正达到化“轻”为“重”的境地。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6-8-19 15:42 |只看该作者
那束光是斜着劈过来的
谭延桐

那束光是斜着劈过来的。咔嚓一下,就
劈过来了。那束光撂倒了大暗,接着
又撂倒了咒语。那束光
很凶猛,就像一头豹子,猝不及防,就扑过来了
就在它猛扑过来的那一瞬
我看见了百合,她还活着,只是身上受了点儿伤
那束光斜着劈过来的速度
绝对超得过目光的速度(目光的平均速度
大概是世界上最缓慢的了)。也就是说
那束光显然是有思量的。那束光
从来不敢贸然行事。那束光之所以在劈下来之前
犹豫了一下
又犹豫了一下,显然是出于它的谨慎
这样我就不能不说,它是一束谨慎的光
理性的光。你看,它奋不顾身的样子啊,顿然
使它更亮了,只能说是,和它自己一样亮
闪电,是它的真名,它没有笔名
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弄个虚名什么的
那束光很豪迈,很大气,说一不二是它一惯的脾气
你可以不祝福它,但你不可能会忽略它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6-8-20 10:01 |只看该作者

*纳塔莉•戈德堡:写作意味着最终你得全面探讨自己的生命

有个星期二,我煮普罗旺斯煨什蔬当午餐。当你为餐厅做这道菜时,可不是光切颗洋葱和茄子便可了事;料理台上堆满了洋葱、茄子、节瓜、番茄和大蒜。我花好几个小时切菜,有的切块,有的则是切片。那天晚上下班后走路回家途中,我在史戴特街上的珊提柯书店停下脚步,在书架之间流连。我看到一本薄薄的诗集,是埃丽卡•容的《水果和蔬菜》。(容当时还未出版小说《怕飞》,尚且默默无名。)我翻开书页看到的第一首诗,讲的竟是煮茄子的事!我好惊讶:“你的意思是说,这种事也可以拿来做文章吗?”这么司空见惯的事物?我日常做的事?我茅塞顿开。回家以后,我决心开始写我知道的事,开始相信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去顾盼自己身外的事物。我已经不是小学生了,我想说什么便说什么。我提笔写起我的家人,因为没有人会指责我说得不对,在这世上,我最了解的人就是他们。
这一切都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了。有位朋友曾对我说:“相信爱,它便会带你到需要的地方。”我想加上以下几句:“相信你所爱的事物,坚持做下去,它便会带你到你需要的地方。”别太过担忧安全与否的问题,一旦你开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内心深处终将获得很大的安全感。话说回来,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享有高收入的人真的拥有安全感呢?

过去十一年来,我在许多地方教写作班,在新墨西哥大学,在喇嘛基金会,在新墨西哥州的陶斯教嬉皮,在阿尔伯克基教修女,在博尔德教少年犯,任教于明尼苏达大学及内布拉斯加州诺福克一所名为东北学院的技术学院,担任明尼苏达州的校际诗人,在家里为男同志团体开星期日晚上写作班。我一遍又一遍地采用同样的方法来教学生,那是一项基本知识,也就是相信你自己的心,并对自己的生活经验培养出信心。我百教不厌不说,更因此有了越发深入的了解。

我从1974年起开始学打坐。自1978到1984年,我在明尼阿波利斯的明尼苏达禅学中心正式拜在片桐大忍老师门下学禅。每当我去看他并请教学佛的疑惑,每每听得一头雾水,直到他说:“你晓得,就好像在写作的时候,你……”他一举写作为例,我便了解了。大约三年前,他对我说:“你为什么来学打坐?为什么不用写作来修行?只要你钻研写作够深入透彻,便可随心所欲。”


这本书谈的便是写作,它也谈到用写作来修行,帮助自己洞察生活,使自己心神清澄。书中所谈有关写作的各点,亦可转而应用在跑步、绘画,或任何你所喜爱并决心在生活中从事的事物上。当我把书中数章读给吾友——克雷超级电脑公司的总裁约翰•罗尔瓦根听时,他说:“怎么搞的,纳塔莉,你是在谈做生意嘛。做生意也是这样,没有什么不同。”

学习写作并非一个线性过程,没有什么从A至B至C的逻辑方式可以让人变成好作家。关于写作,并没有一个简单明了的真理便足以解答所有的疑惑,世上有许多关于写作的真理存在。练习写作意味着最终你得全面探讨自己的生命。指点你如何将脚踝断骨接合的知识,并不能教你如何补蛀牙。本书的某一段落可能会表示写作须简洁明朗,这是为了帮你改掉行文抽象、散漫不着边际的毛病。然而,另外一章却又叫你放松,顺着情绪的波动而写,这是为了激励你确实说出内心深处需要说的话,或者在某一章里头说设立工作室,因为你需要有私人的写作空间;可是到了下一章又讲:“走出家门,远离肮脏的碗盘,去咖啡馆写作。”有些技巧适用了某些时候,有些则适用于其他时候。每个片刻都不一样,需以不一样的方式因应才会奏效。凡事皆无一定的对错。
我教学生时,总要他们“写下骨干”,亦即写出他们心中基本且清明的想法。然而我也晓得,我不能光是讲:“好,把事情写清楚,而且要实话实说。”我们在课堂上试用不同的技巧或方法,学生到头来终于开窍了,便会明白他们需要说什么,以及需要如何说出来。不过,我可不会讲:“好,到了第三堂课,等我们探讨过这个和那个,你们就会写得好了。”
读这本书也是如此。你可以一口气把书看完,头一回读毕时效果或许会不错;你也可以随意翻开一章,就读那一章,书中每一章都自成完整的段落。看书时放松心情,用整个的身体和心灵慢慢地吸收。而且,不要光是看书而已,动手写吧,相信自己,明白自己的需求,并且运用这本书。

(引自《再活一次——用写作来调心》,纳塔莉•戈德堡著,韩良忆译。)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6-10-5 17:16 |只看该作者
来看看您~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6-10-5 17:18 |只看该作者
罗柏林 发表于 2016-8-19 15:42
那束光是斜着劈过来的
谭延桐


8月19您还在?这才几天啊,哎~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16-10-5 22:21 |只看该作者
此帖俺上个月点开看过。可叹帖还在,人已故。愿只愿诗心永存,天堂没有痛苦。。。。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6-10-6 09:34 |只看该作者
罗老师一路走好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6-10-7 19: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柏林,我知道这一定是你存的“私房钱”。最后一次,我帮你提起来给更多爱诗的人看。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6-10-7 20:32 |只看该作者
李小沙 发表于 2016-10-7 19:29
柏林,我知道这一定是你存的“私房钱”。最后一次,我帮你提起来给更多爱诗的人看。

前面部分我看了很多遍,还打印下来看的。后面更新部分,我还没来得及看,以后,再也看不到他推荐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