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天然的站台,候车站台,XX火电厂唯一通往外界的一个客运起落点。或许是许久才会途经一次,所有南上北下的班车都会为它作短暂停留。
站台,只是路沿上的一小块空地。连接站台有一个斜坡,斜坡不长,中间没有台阶,简单硬化,两侧碎绿散落。斜坡终点,简单的半围墙门面,朴实无华,两扇老式的大铁门,自从修建那天起似乎就永远敞开着,近半个世纪以来,固定的一个姿势,站成锈迹斑斑。
这是XX火电厂生活区的出入口,里面一个依山势而起的建筑群,错落其中。准确来说,这里更像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小村落,村民由200多名火电厂的职工组成。
唯一可用来区别于沿路那些零星散落古民居的,是半围墙内的一幢办公楼。办公楼,显得有点孤立,像个标杆。斑驳平直的墙面,苍老的铁框玻璃窗户,旁边紧挨着几根冲天矗立的大电线杆,几条不同走向的高压线,平行绷直在大电线杆上的不同高度,其中几线往后山的方向一直延伸,最后消失绿野。对面是一小溜沿路看不到全景的长条形建筑物,该建筑物比平房高出许多,原先的设计应该是用来做厂部的某种仓库之类,而不是现在的小买部和职工活动中心。
办公楼所处的位置,也是生活区里最大的一块空地,落在山体的第一个层级。这里山体凿开的痕迹还依稀可见,由于长期人为活动的影响,四周的植被群落已不明显,几块移不走的黑色大石头,盘踞期间,依山的走势,在石头与石头之间,几条不同走向的石板台阶向上曲通。再其上,鹅卵河石与水泥浇注的小便道、台阶平面依山势不同方向的斜坡而砌,或平铺拐弯消失在某个房舍、楼阁的墙角处,或梯级借坡直上到另一个高度,纵横交错。
不同层级的不同平面,看不到成排鲜明的建筑体,大部分的建筑物属于早期建设的单、双层小套间宿舍,错落在山体的不同位置上,灰色、黑色成为主色调。少遇较空旷的地表里,可见一、二幢砖、石结构的四层四方小楼分布,红砖、白石相间的墙面中是蓝色的小窗几,窗几下,整齐排放的各种小型盆栽与缕空的灰白色阳台小花图案相映衬,这里面住的应该是有夫妻身份的双职工,或资格相对老的一些高工,或是厂部领导之类的人物。像安儿她们这些刚刚报到的实习生,一般的情况下,最多只能安排进那些老旧的小房舍。四层建筑,让这里看起来有点单位的味道,这也是厂史发展的部分见证。
每一道台阶的终点,看到的有可能是下一个层级房舍、楼阁的屋顶或阳台窗几,整个生活区依山势成梯级状开发,眺望远处层层叠叠的茶梯田,遥遥相对。台阶左右的两侧和一些斜坡空地上,古朴的马尾松、杉木林随处可见,高大的树冠,苍劲的枝节,与部分没凿开自然山体上的阔叶林植被交相辉映。一些时令的果蔬,见缝插针地在每个房舍、楼阁前后左右的地表中季长着,爬满枯藤瓜叶的篱笆墙里,偶尔可见三三两两寻常家畜的踪迹,一股浓浓的乡村气息笼罩着整个生活区。
沿着山体的边缘,一条宽敞的石板路绕过半个生活区,一直通向后山的生产厂区。面对两侧野色植被的绿绿盛情,高林繁枝挥洒自己落叶的随心所意,工业这根触须在这里,似乎也温柔敦厚起来。虽然有长年不断的运煤卡车出入,也只是在路的中央,偶尔洒下一把青黑,踏一小处陷迹,划一道青烟,一个晨雾,或一场小雨,又将恢复如初。而那些尺寸不一,凹凸不平的粗糙方形石板块,也只是搬移个地方,将一如既往地在大山深处静默中古老,直到走尽这条通幽的大山走廊才被打破。
轰隆隆机械上的仪表指针颤悠着正常压力,深思中的安儿,面对着一个个红白相间熟悉的压力表时,不由又想起,一年前那一个宁静的夜晚,以及第二天离开时保留的最后一个影像,随着渐渐远去的建筑工地,朴实无华的小木屋,就像是一窝搭建在一个巨大屋檐下的鸟巢。
一年的时间并不算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