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五胡乱华之乱弹
楼主: 愿言思归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胡乱华之乱弹 [复制链接]

691
发表于 2016-11-22 09:57 |只看该作者
历代皇帝即使明君是不是到了后期也荒唐的很,看来多大的官儿都不能做太久哈。

使用道具 举报

692
发表于 2016-11-24 17:44 |只看该作者
一代天骄也曾对溥仪前皇帝说:他曾是大家的上司。
========
这话看着,咋那么别扭呢?他,是谁啊?你用了冒号,代表的,就是引用部分~~~

使用道具 举报

693
发表于 2016-11-24 17:45 |只看该作者
到被元朝联合被金朝欺负多年的宋朝一起灭了金朝,
==========
这句话,确认没问题不?

使用道具 举报

694
发表于 2016-11-24 17:46 |只看该作者
不过金朝的末代皇帝可不像那几个成器的北宋皇帝,人家的皇帝自杀免辱,比起宋徽宗和宋钦宗看着自己妻女受辱坐井观天强似百倍。

================
死,是否真是唯一选择?

使用道具 举报

695
发表于 2016-11-24 17:47 |只看该作者
勾践为嘛不选择死?

使用道具 举报

696
发表于 2016-11-24 18:58 |只看该作者
孔布 发表于 2016-11-24 18:18
有一种活叫苟活,有一种活叫忍辱负重。怎么区分呢?通常都是看结果。但是!这个结果并不代表最终会成 ...

我也是这个意思。二帝其实是心存希望的,严格意义来说,不算是“赖活着”。只是他们算不到新帝忌惮的,恰恰是他们能够回去,压根儿就不能尽心尽力夺回半壁江山。。。。

使用道具 举报

697
发表于 2016-11-25 10:4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愿言思归 于 2016-11-25 10:44 编辑

五胡乱华之书生----陈庆之之一


     秦汉之际,那个大智慧的刘邦不读书,但他开始看不起读书人,直接呼为竖儒。不然如何会有一句诗词:原来刘项不读书。后来更有说法,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造反十年不成。

      历史表明,书生确实主要是起谋士、参谋作用。独挡一面,能够成大事者,古来少有。尤其书生带兵打仗,更是少见。张良是好的军师,但打仗还要靠韩信,韩信至少能舞剑射箭;诸葛孔明冬天摆个造型,坐车上摇摇扇子还可以,让他去和曹操的铁骑对面直接打仗,估计早被俘虏了。

      五胡时代,有书生成就一番功业的人,比如谢安、王猛、张宾。。。但他们基本都是在中军帐里出主意,前方有猛将,后面有数万甚至数十万精兵,有巩固的根据地,所以他们进退有据。

      五胡时代,有这么一名书生,他带领区区七千人马,亲临前线,不顾矢石,冲锋陷阵,纵横江北,击溃无数蛮夷的骄兵悍将,占领了江北无数坚固的城市。创作了战争史上的神话。就连将近两千年后的一代天骄读史书看到这里,点评:“在读此传,令人神往。”

       陈庆之的来历,史书没有介绍,只是梁武帝嘉奖他的时候说了一句:“本非将种,又非豪家”。《南史》: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意思他可能出身平民百姓之家,没有兵书战策秘籍,也不是世族大家。

       不过,他人肯定非常聪明,“高祖(梁武帝)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意思梁武帝特别喜欢下围棋,通宵达旦,连陪他下棋的大臣们车轮战都受不了了,估计经常下棋下着下着就睡着了。但唯有小陈不困,精力充沛,随叫随到,而且棋术精妙,和武帝互有胜负。武帝非常喜欢这小伙子。

      帅小伙庆之十八岁了,武帝一看,给个职位吧:主书。人才和人的区别就在这里,有的人靠近皇帝,当了官,马上想到的是贪污受贿,建造大宅子,至少在都城三环内要弄别墅。但庆之弱龄之年,眼光高远,他下了人生一步大棋:期间散尽钱财,招集将士,常想有一天能够为朝廷效力。

      意思是我庆之的工资高了,待遇也有了,但没有去天天花天酒地置办固定产,而是经常和看着有志气的将军和士兵一起,谈论如何收复失地,如何练兵,为将来做打算。看来有句话说的真是好: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这一点以后就会显露出来。

      陪着武帝下了20多年的棋,机会终于来了。当他四十一的时候,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不成,在彭城投降南朝梁,并请求梁武帝派兵接应。武帝接到军情通报,顺手给了庆之:你不是总看兵书战策,和将军们士兵一起探讨吗?给你个机会,去江北把事情办妥。

      陈庆之带着两千人送豫章王萧综入镇徐州,《南史》:魏遣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众十万来拒。延明先遣其别将丘大千观兵近境,庆之击破之。后豫章王弃军奔魏,庆之乃斩关夜退,军士获全。

      北魏派遣了数万部队前来迎击陈庆之的部队,结果陈庆之带着他的部队,军伍士气旺盛,铠甲明亮,刀枪林立,部队排列的森严,士兵们一脸杀气。只敲了一通鼓,对方的部队就吓跑了。看来形式不错,但狗血剧情上演了,萧综同学估计和他爹有些矛盾,滑稽的一幕出现了,他半夜出城投奔了北魏,结果导致部队大乱,这时只有陈庆之带来的部队军纪严明,部队没有受到丝毫损失。

      这个时期的战斗非常纷乱,但打胜仗不难,难的是如何在失败情况下,将部队完整的保存下来,这是考验将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战神冉闵在石虎攻击慕容鲜卑失败的时候,唯独他的部队不乱阵容齐整,安全撤回;另一个战神慕容垂在淝水之战的大溃败情况下,也是一军独全,保持了战斗力。

看来,名将不但善于打胜仗,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失败情况下,将队伍带好保存实力,陈庆之做到了。

     《南史》: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常山王元昭等东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韦放曰:“贼锋必是轻锐,战捷不足为功;如不利,沮我军势,不如勿击。”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须挫其气,必无不败之理。”于是与麾下五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陷其四垒。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譟攻之,遂奔溃,斩获略尽,涡水咽流。诏以涡阳之地置西徐州。众军乘胜前顿城父。武帝嘉焉,手诏慰勉之。
后来武帝又派他前去江北打仗,别人都认为应该慎重闭门不战。而陈庆之带着手下500骑兵,直奔敌军,打败了敌人,而且攻陷了敌军的十三个堡垒,敌人的死尸堵住了涡水。几乎就是淝水为之不流的翻版。武帝也不含糊,直接发来了嘉奖电:拜关中侯。

       一个人有才能就像藏在布袋里的锥子,早晚会脱颖而出,陈庆之陪着梁武帝下了一盘二十多年的大棋,这会终于显露了锋芒,他马上要创造一个神话,一个中国战争史上的神话。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698
发表于 2016-11-25 10:46 |只看该作者
慕容锦上 发表于 2016-11-22 09:57
历代皇帝即使明君是不是到了后期也荒唐的很,看来多大的官儿都不能做太久哈。

有道理啊,明君后来饿死,被下毒的,被儿子杀了的。。。

比比皆是

使用道具 举报

699
发表于 2016-11-25 10:49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1-24 17:44
一代天骄也曾对溥仪前皇帝说:他曾是大家的上司。
========
这话看着,咋那么别扭呢?他,是谁啊?你用了 ...

我这明显是错句啊

其实应该是这样:一代天骄也曾对着大家说溥仪前皇帝:他曾是大家的上司

使用道具 举报

700
发表于 2016-11-25 10:49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1-24 17:44
一代天骄也曾对溥仪前皇帝说:他曾是大家的上司。
========
这话看着,咋那么别扭呢?他,是谁啊?你用了 ...

我这明显是错句啊

其实应该是这样:一代天骄也曾对着大家说溥仪前皇帝:他曾是大家的上司

使用道具 举报

701
发表于 2016-11-25 10:51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1-24 17:45
到被元朝联合被金朝欺负多年的宋朝一起灭了金朝,
==========
这句话,确认没问题不?

果然细致啊,而且挑错水平真高

本意是:被金朝欺负多年的宋朝联合元朝一起灭了金朝

使用道具 举报

702
发表于 2016-11-25 10:51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1-24 17:45
到被元朝联合被金朝欺负多年的宋朝一起灭了金朝,
==========
这句话,确认没问题不?

果然细致啊,而且挑错水平真高

本意是:被金朝欺负多年的宋朝联合元朝一起灭了金朝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发表于 2016-11-25 10:52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1-24 17:46
不过金朝的末代皇帝可不像那几个成器的北宋皇帝,人家的皇帝自杀免辱,比起宋徽宗和宋钦宗看着自己妻女受辱 ...

还好,他们没有死。

自古艰难唯一死。

使用道具 举报

704
发表于 2016-11-25 10:53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1-24 17:47
勾践为嘛不选择死?

勾践不死,他知道夫差将来有一天肚子不好,他有机会。。。



使用道具 举报

705
发表于 2016-11-25 10:54 |只看该作者
孔布 发表于 2016-11-24 18:18
有一种活叫苟活,有一种活叫忍辱负重。怎么区分呢?通常都是看结果。但是!这个结果并不代表最终会成 ...

孔布,你还得让我佩服一次。

使用道具 举报

706
发表于 2016-11-25 10:55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1-24 18:58
我也是这个意思。二帝其实是心存希望的,严格意义来说,不算是“赖活着”。只是他们算不到新帝忌惮的,恰 ...

赵构就是把他妈接回来了,这是杀岳飞求和的条件之一。

不过,好像还给他带回来两个弟弟。

使用道具 举报

707
发表于 2016-11-25 11:26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11-25 10:55
赵构就是把他妈接回来了,这是杀岳飞求和的条件之一。

不过,好像还给他带回来两个弟弟。

姑且不再骂他了,起码,还没猥琐到连妈都不要的地步~~~

使用道具 举报

708
发表于 2016-11-25 11:30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11-25 10:49
我这明显是错句啊

其实应该是这样:一代天骄也曾对着大家说溥仪前皇帝:他曾是大家的上司


读到哪里拗口,就顺便提个醒,而已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709
发表于 2016-11-25 11:37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11-25 10:51
果然细致啊,而且挑错水平真高

本意是:被金朝欺负多年的宋朝联合元朝一起灭了金朝


汗哒哒,职业病使然~~~

使用道具 举报

710
发表于 2016-11-25 11:39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11-25 10:53
勾践不死,他知道夫差将来有一天肚子不好,他有机会。。。


好恶心。待会儿咋吃饭?

使用道具 举报

711
发表于 2016-11-25 11:43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11-25 10:52
还好,他们没有死。

自古艰难唯一死。


身处某种绝境来说,死,是很艰难的选择,其实,活着,或许更艰难~~~~

使用道具 举报

712
发表于 2016-11-28 08:33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听说陈庆之这个人,等看他的神话。

使用道具 举报

713
发表于 2016-11-28 12:06 |只看该作者
慕容锦上 发表于 2016-11-28 08:33
第一次听说陈庆之这个人,等看他的神话。

争取今晚吧,现在外面像DOG一样忙。。。

使用道具 举报

714
发表于 2016-11-28 17:16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11-28 12:06
争取今晚吧,现在外面像DOG一样忙。。。

这就是你宣扬的,奶爸的日子?艾玛,被你乐得我不要不要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15
发表于 2016-11-28 17:17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11-28 12:06
争取今晚吧,现在外面像DOG一样忙。。。


悠着点。身体是自己的,其他都是浮云~~~~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716
发表于 2016-11-29 10:3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愿言思归 于 2016-11-29 17:22 编辑

五胡乱华之书生----陈庆之之二

      其实,很多人以为为帅为将者就得长得五大三粗,声若奔雷。其实真正的统帅不一定就是气势雄伟,反而如太史公说张良: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比如元帅林彪,面目清秀,但同样被对手蒋公奉为:战争魔鬼。无数的国军名将败倒在他手下。

     有一个说法叫:南方出相,北方出将。可是现在看起来,近代的就不说了。至少在五胡乱华的年代,宜兴这个地方就出了两个名将:周处和陈庆之。周处这位我们上文已经说过了,是个力能搏虎入水屠叫蛟之英雄。而陈庆之一介书生,竟然创造了比周处厉害百倍的战绩,不由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成全战争之神的一个机会是这样来的,虽然说尖锐的锥子会露出锋芒,但也得有这个机会。我相信,无数的锥子埋没在荒草之中了,就是因为他们缺少这样一个机遇。而北海王元颢和梁武帝两个人合作,把这样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给了陈庆之。《南史》:大通初,魏北海王元颢来降,武帝以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送颢北还。颢于涣水即魏帝号,授庆之前军大都督。

      不知道这个梁武帝是不是下棋下晕了还是脑子进水了,抑或是太相信自己的老棋友陈庆之的能力了。才给了他七千兵力,然后让他带领这一点人马去敌占区,和数不清铺天盖地的蛮夷铁骑较量,换做一般将领直接跪了:求皇上直接把臣杀了吧,这个任务臣实在是无法完成啊。

      很多人看古代小说,都沉迷于两军对垒,双方的将军纵马于两军阵前,威风凛凛,一方大吼一声来将通名,然后两马相交,一刀或一枪斩敌将于马下,随即对方的万千将士溃不成军。这大概是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多了的缘故,真实的两军交战哪里会有这么简单。白起、韩信百战百胜,他们的武功比三国演义描写的关羽和张飞厉害?如果一个将军的万夫不当之勇能决定战争胜负,那霸王项羽怎么会输的在乌江边上自刎?冉闵又如何会倒在慕容鲜卑的刀下?

      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具有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部队,其战力毋庸置疑属于一流。项羽的八千江东子弟兵、曹操的虎豹骑、李世民的玄甲军。。。这些部队是古代军伍精锐中的精锐,其战力恐怖,具有异常强悍的破阵能力,以一当十经常挽狂澜于既倒。北宋岳飞与强悍的野蛮金人作战的部队--背嵬军,则是几乎人人皆知,古人记载:犒赏异常,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才有金人悲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一名勇敢有谋的将军,会带出一支战无不胜的精锐部队。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能够战胜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陈庆之不仅仅是一名下棋不知疲倦的书生,更是一名意志坚定,胆色过人,有着无比信心和鼓动天赋的帅才,否则以一代天骄的天纵之才和漫天傲气,也不会读史到此而发出:“在读此传,为之神往”之词。

        想想也是,以七千之众,入不测之地,横扫北魏蛮夷数十万部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男儿读书至此,岂能不热血沸腾,为之神动心摇?

        很多人都说什么北魏要灭亡了,什么陈庆之采取的是杀人如麻,抢掠财富奖励军士,什么代表正统,虚妄夸大等等。这种说法基本就和太监看见皇帝有上千后宫嫔妃担心皇帝累着的心态是一样的,你得不到做不到的就不要买葡萄了,天天看看人家的惊天战绩可以伴着饺子吃了,恭喜你:可以省下买醋的钱了。

      辽国后期也是国事颓靡,内乱纷纷,但正统的北宋王朝和他战斗,又有几次胜利?从携一统南方的骄兵悍将,汉人正统的北宋军,如何会有染满宋军将士鲜血的高粱河之败到白沟河畔的如山一样的宋军尸体,怎么不见宋朝有个陈庆之?又如何理解女真军以两万悍不畏死的勇士,击破70万屡胜宋军的辽军精锐,创造的护步达岗战役的奇迹?

      《南史》:时魏济阴王元晖业率羽林庶子二万人来救梁、宋,进屯考城。庆之攻陷其城,禽晖业,仍趣大梁。颢进庆之徐州刺史、武都郡王,仍率众而西。魏左仆射杨昱等率御仗羽林宗子庶子众七万,据荥阳拒颢,兵强城固。魏将元天穆大军复将至,先遣其骠骑将军尔朱兆、骑将鲁安等援杨昱,又遣右仆射尔朱世隆、西荆州刺史王罢据虎牢。时荥阳未拔,士众皆恐。

      我们看看根据史实记载,陈庆之率领的七千部队,面临的是:魏元晖业带两万士兵进驻考城;左仆射杨昱率领七万不丢进驻荥阳;元天穆大军援兵已经到达,右仆射尔朱世隆等占据虎牢关。基本就是这样一个局面:四面占有绝对优势的敌军重重包围,而前面是坚城荥阳,外有重兵,前有坚城,最危险最困难的战场形势出现了,看看连马都骑不好,射箭都穿不透丝帛的白面书生陈庆之如何应对。

       庆之没有做思想工作,不提为解救江北百姓,更不提忠君报国,他的方法很简单。《南史》:庆之乃解鞍秣马,宣喻众曰:“我等才有七千,贼众四十余万。今日之事,义不图存,须平其城垒,一鼓悉使登城。”意思就是陈庆之解鞍下马,对着七千子弟兵说到:我们只有七千战士,而敌军有四十万,今天这个事情害怕一点用处没有,只有前进攻下荥阳我们才有活路。看到这里不由人不想起名将韩信的背水一战的经典战例。

      结果就是:壮士东阳宋景休、义兴鱼天愍逾堞而入,遂克之。有了荥阳这个根据地,陈庆之心中更有信心了:俄而魏阵外合,庆之率精兵三千大破之。鲁安于阵乞降,天穆、兆单骑获免。进赴虎牢,尔朱世隆弃城走。四面的数十万魏军围困了荥阳,陈庆之带着三千精兵出城直扑敌军,鲁安当时就跪了,天穆和兆单骑着马一路狂奔,侥幸没有被俘;陈庆之又带兵去了虎牢关,尔朱世隆看到杀气腾腾的人马和大旗上的陈字,连帅印慌得都不要了,扭头就跑。

       人家魏军也不服啊,你几千人就打得我们几十万找不到北,太丢人了,一定要把这个面子找回来。魏上党王元天穆又攻拔大梁,分遣王老生、费穆据虎牢,刁宣、刁双入梁、宋,庆之随方掩袭,并降,天穆与十余骑北度河。

       元天穆打下了大梁,重新占据了虎牢关,派重兵把守,结果庆之带着他的部队随后就到了,结果,结果,结果就是天穆将军来的时候带着重兵,回去轻车简从,十多人向北渡河而逃。

        庆之麾下悉着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中谣曰:“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能不能打仗,不是你自己说了算,更不是仗着权力给自己安一个军事家的名号,你就真的能打仗了。老百姓和敌人的评价才是最真实的。据推测啊,陈庆之的部队之所以穿白袍,不是为了耍帅耍酷,你想想啊,过去冷兵器杀人都是献血四溅,一身白衣,浑身都是血迹斑斑,敌人一看就胆寒啊。白衣上在挂个心啊肝啊,这仗没法打,光看就得吓跑了。

       自发铚县至洛阳,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

       看看,数据统计分析才是正道,人家的战绩在那里摆着呢,不服不行啊。

       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庆之失败了回到了江南,但他带兵作战,奇谋频出,身陷绝地以少胜多,无后方无依托孤军作战,而且特别善于攻占地方的坚固城市。带着汉家子弟横扫蛮夷铁骑,挥师驰骋敌国,彰显汉军风采,其军事才能和鼓舞人心的高超技能,无不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还是用梁武帝萧衍说的准确:“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陈庆之将军得古今无数帝王褒奖肯定,得中原百姓白袍无敌的认可,男儿大丈夫一生无憾,是真英雄!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717
发表于 2016-11-29 12:36 |只看该作者
除了吹拉弹唱提个字,说几句少数民资的语言彰显自己多才多艺,还会什么?
===========
题字。民族。

使用道具 举报

718
发表于 2016-11-29 12:41 |只看该作者
引起了当时的皇帝慕容俊的不满和猜忌,竟然给他改了三次名字。其实慕容垂之前叫慕容霸,最后一次改名是由于骑马坠落,摔折了牙齿,当时慕容俊已经当上了皇帝,将慕容霸改名慕容垂。
==============
忌惮到改名字,确实有点奇葩~~

使用道具 举报

719
发表于 2016-11-29 12:45 |只看该作者
慕容垂年少成名,弱龄十三岁,就跟着哥哥们上马出征,讨伐宇文部,击败高句丽,思虑深远,文武双全,战功彪炳,所向披靡。他虽然受制,但其光芒仍然四射,让本国和敌国人士不由得不看重。
==========
果然是慕容家值得骄傲的人才~~雾妞该高兴了啊~~·

使用道具 举报

720
发表于 2016-11-29 12:48 |只看该作者
封建时代汉民族的官僚阶层的封建争斗,已经慢慢的浸入到鲜卑一族的体制内,他们学习汉民族的精华不行,学坏可不慢,而且尽得精髓。
=============
南橘北枳那个词,好像有点沾边。反正就是环境影响人很多。久居茅厕,肯定会沾了粪坑气~~~~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