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白话《世说新语》
楼主: 闲过信陵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话《世说新语》 [复制链接]

661
发表于 2015-8-25 08:14 |只看该作者
王弼认为,事物的本体是可以认识的,圣人的治世之道也是可以认识的。宇宙的本体是无形无名“不宫不商,不温不凉”的“无”;圣人治世之道是“体无”的结果,故不偏不执自然无为。“无”或“道”虽不可言象,不可名状,但它在万有之中,以无形无为而成济万物。在政治上,“圣人体无”,以无为君,崇本息末,就是对自然规律(道)的具体认识和运用。
  
    王弼的认识论集中表现在他对《周易》中的“意”、“象”、“言”三个概念关系的论述上。所谓“言”是指卦象的卦辞和爻辞的解释;“象”是指卦象;“意”是卦象表达的思想,即义理。
  
    王弼指出,“言”、“象”、“意”三者之间是递进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通过“言”可以认识“象”;通过“象”可以认识“意”。但明白了意,就不要再执着于象;明白了卦象,就不要执着于言辞。
  
    王弼认为,如果你执着于“言”,就得不到“象”。那“言”也不是产生于“象”并能说明“象”的“言”。如果执着于“象”,就得不到“意”。那“象”也不是产生于“意”并能说明“意”的“象”。因此,王弼认为,只有不执着于“言”,才能得“象”,只有不执着于“象”,才能得“意”。
  
    总之,王弼的认识逻辑是:“言”生于“象”,而说明“象”;“象”生于“意”,而说明“意”。要得“意”,必须借助“言”、“象”,但又不能执着于“言”、“象”。执着于“言”、“象”,便得不着“意”。只有不执着于“言”、“象”,才能得到“意”。既然卦意(圣人之意)可以认识,那么世界的本体“无”也是可以认识的。因为“圣人的意”是“无”在社会方面的体现,也就是自然无为的治世之道。王弼的认识论是可知论。只是他那个认识的对象———宇宙本体是虚构的,因此,不可能对客观世界有个正确的认识。

使用道具 举报

662
发表于 2015-8-25 08:15 |只看该作者
王弼《易》注,标新立异,有人出来责难,如荀融驳斥王弼"大衍义"。对此,他答曰:"夫明足以寻极幽微,而不能去自然之性。"
  
    由于玄学家大多站在司马氏集团的对立面,势必遭到打击,王弼《易》注开始没有列入学官,只能流传于民间,为后来玄学者所好。两晋,南朝宋、齐,北朝,《易》学博士多是郑玄之学。及至南朝梁、陈时,王弼《易》注才与郑注并列于国学。梁武帝大力倡导儒、道、佛,以玄学讲《易》的风气颇盛。王弼《易》注开始盛行,郑学则渐微而殆绝。
  
    王弼的哲学思想核心是“以无为本”,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不同,带有思辨玄学的色彩。他把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发展为有无何以为本的本体论玄学。他认为“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
  
    这样,中国式的形而上之学在王弼手中已具雏形。王弼的贵无论对后世宋明理学影响很大,他的玄学对佛教中国化、本土化也起了重要作用,其“得意忘象”的思考方法对中国古代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理论也有一定影响。
  
    王弼的“玄学”,是借《老子注》、《周易注》与《论语释疑》建立起来的,是魏晋南北朝玄学哲学的代表,他的“以无为本”,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取代了老子哲学的“道”,使我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名副其实地进入了理性发展的历史阶段。
  
    现在学术界对王弼玄学的评价,都认为是唯心主义本体论哲学,这是一个莫大的失误。
  
    王弼的哲学乃是我们古代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哲学,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哲学发展走上了成熟的历史阶段。他的《老子注》、《周易注》和《论语释疑》,并不是立足在研究《老子》、《周易》和《论语》的微言大义,而是立足于创立并运用他的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哲学,来研究、剖析和解决时代社会的各种政治难题。
  
    所以,我们只要联系当时的社会历史实际,就能很容易地理解他的注释;如果依他的注释来研究《老子》、《周易》和《论语》之微言大义,那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了。他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集中地反映在《老子指略》和《周易略例》中,简括之:他的世界观是“以无为本”,他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是“崇本息末”、“崇本举末”、“崇本统末”或以寡统众。
  
    这是由王弼创立的我国古代本体论哲学的世界观,和认识论、方法论原理。这是具有辩正法精神的理论。在王弼之前的所有哲学家,虽然各自都有他哲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但都处在模糊的自发的状态中,往往把宇宙生成论、本体论、经验论和自然科学实证论互相混淆不清,都未能自觉地对认识论与方法论哲学加以研究,更谈不上建立独立的理论体系。
  
    只有王弼才开始自觉地认真地研究并建立起民族本体论哲学的世界观和认识论、方法论,这无疑是我国哲学史上继《周易》、老子之“道学”和孔子之“儒学”之后的又一伟大的里程碑。
  
    由于时代的悲剧现实,使王弼的哲学仅在文艺理论的建树上起到了一些积极影响之外,未能对社会的思想和政治发挥应有的历史影响和作用。李唐王朝尊崇老子,因王弼曾贬老子“非圣”,而将他的《老子注》打入冷宫。虽然他的《周易注》为历代所尊崇,但由于贬弃了他的《老子注》,等于砍掉了他认识论与方法论哲学体系的脑袋,致使不能全面地理解王弼的哲学体系。
  
    而宋明理学的建构,因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缺陷,不得不借助于佛学之认识论和方法论,从而形成了宋明理学大杂烩的特点。民族古代哲学体系因此始终未能走向完善。由是,我们也便更加感到王弼所建立的民族本体论哲学世界观和认识论、方法论的伟大意义了。
  
    王弼时代的悲剧历史,造成了自己历史的大哲学家,也造成了自己历史的悲剧。

使用道具 举报

663
发表于 2015-8-25 08:18 |只看该作者
(7)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①;见王注精奇,乃神伏②。曰:“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③!”因以所注为《道》《德》二论。
  
【注释】
  
①《老子》:《老子》一书相传是春秋时代老聃(Dān)所著,分为道经和德经两篇,后世又称为《道德经》(所以下文有“道德二论”之名)。魏晋玄学注重《老子》和《庄子》等道家学说,用道家思想去解释儒家经典,形成一种哲学思潮。
②精奇:精微独到。神伏:神服;倾心佩服。
③天人之际:指天和人的关系。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
  
【译文】
  
    何平叔注释《老子》才完成,就去拜会王辅嗣;看见王辅嗣的《老子注》见解精微独到,于是非常佩服。说:“像这个人,可以和他讨论天人关系的问题了!”于是把自己所注的改写成《道论》《德论》两篇。

使用道具 举报

664
发表于 2015-8-25 08:18 |只看该作者
(8)王辅嗣弱冠诣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①?”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②;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
  
【注释】
  
①夫(fú):助同,表明将要发议论。无:“无”和”有”,是道家的两个哲学范畴。《老子》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就是道,它没有任何物质的内容和属性,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从无产生出始初的物质,这就是有,然后进一步产生万物。王弼也是主张“凡有皆始于无”的。资:凭借。圣人:指有最高尚的道德和最高超的智慧的人,这里指孔子。
②体:本体,这里用作动词,即以之为本体。王弼用道家思想解释儒家学说,主张“无”是万物的本体,认为孔子也是以无为本体的。可是“无”是听不见、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不可认识的神秘的精神性实体,是“个得而知”的,所以不可以训。
  
【译文】
  
    王弼年轻时去拜访裴徽,裴徽问他:“无,确实是万物的根源,可是圣人不肯对它发表意见,老子却反复地陈述它,这是为什么?”王弼说:“圣人认为无是本体,可是无又不能解释清楚,所以言谈间必定涉及有;老子、庄子不能去掉有,所以要经常去解释那个还掌握得不充分的无。”

使用道具 举报

665
发表于 2015-8-25 08:19 |只看该作者
裴徽(?—?)字文秀,河东闻喜人,其父为阳吉平侯裴茂(字巨光),后官居魏国冀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兰陵武公。裴氏西眷之祖。

使用道具 举报

666
发表于 2015-8-25 08:23 |只看该作者
(9)傅嘏善言虚胜,荀粟谈尚玄远①。每至共语,有争而不相喻。裴冀州释二家之义,通彼我之怀,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②。
  
【注释】
  
①虚胜、玄远:虚胜指虚无的精微境界。虚即虚无,道家用来指道的本体。玄远指道的玄妙幽远。这是清谈中各具特征的两个方面按:原注,傅嘏擅长谈名理,荀粲崇尚玄远,二者宗旨虽然相同,但是有时各自的意图不易相通。
②裴冀州:裴徽,字文季,任冀州刺史。
  
【译文】
  
    傅嘏擅长谈论虚胜,荀粲清谈崇尚玄远。每当两人到一起谈论的时候,发生争论,却又互不理解。冀州刺史裴徽能够解释清楚两家的道理,沟通彼此的心意,常使双方都感满意,彼此都能通晓。

使用道具 举报

667
发表于 2015-8-25 08:23 |只看该作者
傅嘏(209—255),字兰石,北地泥阳人,是傅介子之后人。弱冠已知名于世,为司空陈群所辟为掾。傅嘏为人才干练达,有军政识见,好论人物国计。正始初年,官除尚书郎,迁黄门侍郎。其时曹爽秉政,何晏为吏部尚书,傅嘏因评何晏「好利不务本」而被免官。后司马懿诛曹爽,聘傅嘏为河南尹,迁尚书。傅嘏任河南尹其间,集前人之政举,保利百姓,民多获其益。朝议伐吴而有三计,傅嘏论及战略,认为三计不行;时朝中不听其言,大军果为诸葛恪所败。傅嘏于魏地位日隆,受封进爵,与荀粲、钟会等为友,并论才性。正元二年春,毌丘俭、文钦作乱,傅嘏及王肃劝司马师自往讨伐。时傅嘏为尚书仆射,常献策谋,终于大破叛军。司马师死后,司马昭还洛阳辅政,傅嘏以功进封阳乡侯,增邑六百户,并前千二百户。是岁逝世,时年四十七,追赠太常,谥曰元侯。

使用道具 举报

668
发表于 2015-8-25 08:24 |只看该作者
魏明帝景初中年时散骑常侍刘劭作考课法,事下三府。傅嘏以论难刘劭道:「盖闻帝制宏深,圣道奥远,苟非其才,则道不虚行,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暨乎王略亏颓而旷载罔缀,微言既没,六籍泯玷。何则?道弘致远而众才莫晞也。案劭考课论,虽欲寻前代黜陟之文,然其制度略以阙亡。礼之存者,惟有周典,外建侯伯,藩屏九服,内立列司,管齐六职,土有恒贡,官有定则,百揆均在,四民殊业,故考绩可理而黜陟易通也。大魏继百王之末,承秦、汉之烈,制度之流,靡所修采。自建安以来,至于青龙,神武拨乱,肇基皇祚,扫除凶逆,芟夷遗寇,旌旗卷舒,日不暇给。及经邦治戎,权法并用,百官群司,军国通任,随时之宜,以应政机。以古施今,事杂义殊,难得而通也。所以然者,制宜经远,或不切近,法应时务,不足垂后。夫建官均职,清理民物,所以立本也;循名考实,纠励成规,所以治末也。本纲末举而造制未呈,国略不崇而考课是先,惧不足以料贤愚之分,精幽明之理也。昔先王之择才,必本行于州闾,讲道于庠序,行具而谓之贤,道修则谓之能。乡老献贤能于王,王拜受之,举其贤者,出使长之,科其能者,入使治之,此先王收才之义也。方今九州之民,爰及京城,未有六乡之举,其选才之职,专任吏部。案品状则实才未必当,任薄伐则德行未为叙,如此则殿最之课,未尽人才。述综王度,敷赞国式,体深义广,难得而详也。」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发表于 2015-8-25 08:24 |只看该作者
魏齐王曹芳正始初年正始初,官除尚书郎,迁黄门侍郎。其时曹爽秉政,何晏为吏部尚书,傅嘏谓曹爽弟曹羲道:「何平叔外静而内铦巧,好利而不念务本。吾恐必先惑子兄弟,仁人将远,而朝政废矣。」何晏等遂与傅嘏不和,寻微事而免傅嘏之官。傅嘏起拜荥阳太守,但不成功。后太傅司马懿请傅嘏为从事中郎。

使用道具 举报

670
发表于 2015-8-25 08:24 |只看该作者
魏齐王曹芳嘉平元年曹爽被诛后,傅嘏为河南尹,迁尚书。傅嘏常以为「秦始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汉、魏因循,以至于今。然儒生学士,咸欲错综以三代之礼,礼弘致远,不应时务,事与制违,名实未附,故历代而不至于治者,盖由是也。欲大改定官制,依古正本,今遇帝室多难,未能革易」。《傅子》曰:河南尹内掌帝都,外统京畿,兼古六乡六遂之士。其民异方杂居,多豪门大族,商人外胡,四方汇聚,是大利之所聚,但亦是奸宄之所生。前河南尹司马芝,举其纲目但过于简陋,次尹刘静,综合其纲目但又太密,后尹李胜,更擅毁常法以收一时之名声。傅嘏立司马芝之纲统,再裁刘静之纲目以相经纬,又渐补李胜之所毁。时郡有七百吏,过半均非旧吏。河南俗党五官掾功曹典选职,皆授于本国人,而没有任用异邦人,傅嘏各举忠良之士对而用之,官曹分职,而后加以考核。其治则以德教为本,然持法有恒,虽简而不可侵犯,见理识情,狱讼不必加以刑罚便可得其实。不施为小惠,有所荐达及大有益于民事,傅嘏皆隐其端迹,若不由己出。故在当时傅嘏无赫赫之名,但吏民却能久而后安定。

使用道具 举报

671
发表于 2015-8-25 08:24 |只看该作者
魏齐王曹芳嘉平四年当时论者议欲伐吴,三征(王昶、胡遵、毌丘俭)献策各不同。朝廷下诏问于傅嘏,傅嘏对曰:「昔夫差陵齐胜晋,威行中国,终祸姑苏;齐闵兼土拓境,辟地千里,身蹈颠覆。有始不必善终,古之明效也。孙权自破关羽并荆州之后,志盈欲满,凶宄以极,是以宣文侯深建宏图大举之策。今权以死,托孤于诸葛恪。若矫权苛暴,蠲其虐政,民免酷烈,偷安新惠,外内齐虑,有同舟之惧,虽不能终自保完,犹足以延期挺命于深江之外矣。而议者或欲泛舟径济,横行江表;或欲四道并进,攻其城垒;或欲大佃疆埸,观衅而动:诚皆取贼之常计也。然自治兵以来,出入三载,非掩袭之军也。贼之为寇,几六十年矣,君臣伪立,吉凶共患,又丧其元帅,上下忧危,设令列船津要,坚城据险,横行之计,其殆难捷。惟进军大佃,最差完牢。(隐)兵出民表,寇钞不犯;坐食积谷,不烦运士;乘衅讨袭,无远劳费:此军之急务也。昔樊哙愿以十万之众,横行匈奴,季布面折其短。今欲越长江,涉虏庭,亦向时之喻也。未若明法练士,错计于全胜之地,振长策以御敌之余烬,斯必然之数也。」
  
    司马彪战略载傅嘏此对,比本传详尽,如今悉载之以尽其意:嘉平四年四月,孙权死。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表请征吴。朝廷以三征计异,诏访尚书傅嘏,嘏对曰:「昔夫差胜齐陵晋,威行中国,不能以免姑苏之祸;齐闵辟土兼国,开地千里,不足以救颠覆之败:有始不必善终,古事之明效也。孙权自破蜀兼平荆州之后,志盈欲满,罪戮忠良,殊及胤嗣,元凶已极。相国宣文侯先识取乱侮亡之义,深建宏图大举之策。今权已死,托孤于诸葛恪。若矫权苛暴,蠲其虐政,民免酷烈,偷安新惠,外内齐虑,有同舟之惧,虽不能终自保完,犹足以延期挺命于深江之表矣。昶等或欲泛舟径渡,横行江表,收民略地,因粮于寇;或欲四道并进,临之以武,诱间携贰,待其崩坏;或欲进军大佃,逼其项领,积谷观衅,相时而动:凡此三者,皆取贼之常计也。然施之当机,则功成名立,苟不应节,必贻后患。自治兵已来,出入三载,非掩袭之军也。贼丧元帅,利存退守,若撰饰舟楫,罗船津要,坚城清野,以防卒攻,横行之计,殆难必施。贼之为寇,几六十年,君臣伪立,吉凶同患,若恪蠲其弊,天去其疾,崩溃之应,不可卒待。今边壤之守,与贼相远,贼设罗落,又持重密,间谍不行,耳目无闻。夫军无耳目,校察未详,而举大众以临巨险,此为希幸侥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唯有进军大佃,最差完牢。可诏昶、遵等择地居险,审所错置,及令三方一时前守。夺其肥壤,使还耕塉土,一也;兵出民表,寇钞不犯,二也;招怀近路,降附日至,三也;罗落远设,闲构不来,四也;贼退其守,罗落必浅,佃作易之,五也;坐食积谷,士不运输,六也;衅隙时闻,讨袭速决,七也:凡此七者,军事之急务也。不据则贼擅便资,据之则利归于国,不可不察也。夫屯垒相逼,形势已交,智勇得陈,巧拙得用,策之而知得失之计,角之而知有余不足,虏之情伪,将焉所逃?夫以小敌大,则役烦力竭,以贫敌富,则敛重财匮。故『敌逸能劳之,饱能饥之』,此之谓也。然后盛众厉兵以震之,参惠倍赏以招之,多方广似以疑之。由不虞之道,以闲其不戒;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虏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可坐算而得也。昔汉氏历世常患匈奴,朝臣谋士早朝晏罢,介胄之将则陈征伐,搢绅之徒咸言和亲,勇奋之士思展搏噬。故樊哙愿以十万之众横行匈奴,季布面折其短。李信求以二十万独举楚人,而果辱秦军。今诸将有陈越江陵险,独步虏庭,即亦向时之类也。以陛下圣德,辅相忠贤,法明士练,错计于全胜之地,振长策以御之,虏之崩溃,必然之数。故兵法曰:『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若释庙胜必然之理,而行万一不必全之路,诚愚臣之所虑也。故谓大佃而逼之计最长。」可惜朝廷不从傅嘏之言。其年十一月,有诏命王昶等征吴。嘉平五年正月,诸葛恪拒战,大破众军于东关。

公元253年
  
    魏齐王曹芳嘉平五年吴将诸葛恪新破东关后,乘胜扬声欲起兵攻青、徐二州,朝廷将为之御备。傅嘏则认为「淮海非贼轻行之路,又昔孙权遣兵入海,漂浪沉溺,略无孑遗,恪岂敢倾根竭本,寄命洪流,以侥干没乎?恪不过遣偏率小将素习水军者,乘海溯淮,示动青、徐,恪自并兵来向淮南耳」。后来诸葛恪果然图取新城,但不克而归。
  
    傅嘏常论才性同异(才性四本,傅嘏论其同),钟会集而论之。《傅子》曰:傅嘏为人既达治好正,而有清理识要,好论才性,原本精微,鲜有人能及之。司隶校尉钟会年甚少,傅嘏以明智结交于钟会。

使用道具 举报

672
发表于 2015-8-25 08:24 |只看该作者
魏齐王曹芳嘉平末年傅嘏赐爵关内侯。

公元254年
  
    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高贵乡公即尊位,傅嘏进封武卿亭侯。

公元255年
  
    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正元二年春,毌丘俭、文钦作乱于淮南。有人认为司马师不宜自行,遣太尉司马孚前往便可,惟有傅嘏及王肃劝师自往。傅嘏重言道:「淮、楚之兵强劲,而毌丘俭等众负力远斗,其锋未可易当。诸将往战,有利有钝,倘若大势一失,则公之事败矣。」其时司马师新割目瘤,受创甚深,闻傅嘏言,蹶然而起道:「我请舆疾而东。」(《汉晋春秋》)司马师遂引军亲征,并以傅嘏守尚书仆射,俱往东行。俭、钦之破败,颇赖傅嘏之谋。不久司马师逝世,傅嘏与司马昭径还洛阳,司马昭遂继以辅政,倚重于钟会。钟会由是有自矜之色,傅嘏向其警戒道:「你志大其量,而勋业终是难为,岂能不谨慎一点呢!」《傅子》载曰:初时,李丰与傅嘏同州,少有显名,早历大官,内外皆称其能,然而傅嘏又不与之相善,更向同志说:「丰饰伪而多疑,矜小失而昧于权利,若处庸庸者可也,自任机事,遭明者必死。」李丰后为中书令,与夏侯玄俱遭祸,卒如傅嘏所言。傅嘏自少与冀州刺史斐徽、散骑常侍荀?amp;#93;相善,徽、甝早亡。又与镇北将军何曾、司空陈泰、尚书仆射荀顗、后将军钟毓并善,相与综知朝事,俱为名臣。
 

    傅嘏以功进封阳乡侯,增邑六百户,并前千二百户。是岁逝世,时年四十七,追赠太常,谥曰元侯。其子傅祗嗣任。咸熙中开建五等,以傅嘏着勋于前朝,改封傅祗为泾原子。《晋诸公赞》道:「祗字子庄,嘏少子也。晋永嘉中至司穴。祗子宣,字世弘。世语称宣以公正知名,位至御史中丞。宣弟畅,字世道,秘书丞,没在胡中。着晋诸公赞及晋公卿礼秩故事。」

使用道具 举报

673
发表于 2015-8-25 08:24 |只看该作者
荀粲(209?~238?),字奉倩,三国魏玄学家,东汉名臣荀彧的幼子。幼年聪颖过人,与兄长论荀彧与荀攸优劣,几个兄长不能说服。成年后以善谈玄理名噪一时。娶曹洪之女为妻,生活美满。不料,不久妻子重病不治而亡。荀粲悲痛过度,旋即亦亡,年仅二十九岁。独好道。三国曹魏时期,曹洪女有美色,粲聘之,专房欢宴历年。后妇得热病,荀粲取冷熨其身,不愈而亡。荀粲痛悼不能已,岁余亦卒,终年二十九岁。

使用道具 举报

674
发表于 2015-8-25 08:25 |只看该作者
(10)何晏注《老子》未毕,见王弼自说注《老子》旨,何意多所短,不复得作声,但应诺诺①。遂不复注,因作《道德论》。
  
【注释】
  
①诺诺:连声答应,表示同意。这一则同前面第7则所记基本相同,可能是因出处不同面小异。
  
【译文】
  
    何晏注释《老子》还没完成时,一次听王弼谈起自己注释《老子》的意旨,对比之下,何晏的见解很多地方有欠缺,何晏不敢再开口,只是连声答应“是是”。于是不再注释下去,便另写《道德论》。

使用道具 举报

675
发表于 2015-8-25 08:25 |只看该作者
(11)中朝时有怀道之流,有诣王夷甫咨疑者①,值王昨已语多,小极,不复相酬答,乃谓客曰:“身今少恶,裴逸民亦近在此,君可往问②。”
  
【注释】
  
①中朝:指西晋。参看《言语》第27则注①。怀道之流:指倾慕道家学说的一类人。
②裴逸民:即裴頠,善谈名理,参看《言语》第23则注②。
  
【译文】
  
    西晋时,有一班倾慕道家学说的人,其中有人登门向王夷甫请教疑难,正碰上王夷甫前一天已经谈论了很久,有点疲乏,不想再和客人应对,便对客人说:“我现在有点不舒服,裴逸民也在我附近住,您可以去问他。”

使用道具 举报

676
发表于 2015-8-25 08:25 |只看该作者
裴頠(péiwěi)(267~300):中国西晋哲学家。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他曾任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尚书左仆射之职。他反对王弼、何晏的贵无论。提出崇有论。认为万有的整体是最根本的“道”,万有不是由“无”产生的,而是“自生”的,“自生而必体有”。他还认为万物生化有其规律。从“崇有论”出发,他重视现实存在的事物,不满轻视事功的放达风气,力图论证封建等级制的合理性。裴頠的思想在当时有很大影响,被认为是崇有派领袖。著有《崇有论》,《晋书》把它完全载入裴頠的传中。

    裴頠(péiwěi):斐秀之子。西晋时期重要的朝臣,也是称著当时的名士。生于晋武帝泰始三年,卒于惠帝永康元年,年三十四岁。
  
    裴頠祖父裴茂,后汉灵帝时历任郡守、尚书;父裴徽,曹魏时官至冀州刺史。裴頠少时聪悟有识,很早就以善谈《老子》、《易经》而知名于世。弘雅有远识。惠帝时为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以诛杨骏功,封武昌侯奏修国学,刻石写经累迁尚书。每授一职,殷勤固让,博引古今成败以为言。进尚书左仆射,专任门下事。后为赵王伦所害。惠帝反正,追谥成。
  
    頠患时俗浮虚,着崇有论以释其蔽。他的著作有《崇有论》和《辩才论》。《辩才论》大概是讨论当时所谓才性问题的,还没有写成,他就被害了。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崇有论》,《晋书》把它完全载入裴頠的传中。有文集十卷,(《唐书经籍志》、《隋书》注作九卷)传于世。

    裴頠认为,总括万有的“道”,不是虚无,而有“有”的全体,离开万有就没有独立自存的道,道和万有的关系是全体和部分的关系。他的观点有力地批驳了“贵无”派认为万物背后有“道”、万有背后有“无”的唯心主义观点。
  
    其次,他主张,世界万物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并不需要有一个虚无的“道”来支持,万有并不以“无”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裴頠深刻阐述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客观性、外部条件的客观性、事物法则的客观性以及人们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等基本原理。再次,万有最初的产生都是自本自生,万有既然是自生的,则其本体就是它自身,“无”不能成为“有”的本体。他说:“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生以有为己分,则虚无是有之所谓遗者也。”在裴顾看来,万物的本体就是事物自身的存在,万物皆因“有”而生成,不能从“无”而派生。同时他又认为,“无”是“有”的丧失和转化。
  
    最后,他认为,“无”不能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积极作用,只有“有”才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积极的影响。他说:“心非事也,而制事必由于心,然不可以制事以非事,谓心为无也;匠非器也,而制器必须于匠,然不可以制器以非器,谓匠非有也。”也就是说,心灵和实践是两码事,不能认为心是无的。工匠不是器物,但是,制造器物必须依靠工匠。
  
    裴頠认为,《老子》的主旨在于通过对“本”的强调,提醒人们不要离本逐末。但是后来魏晋时期的责无论者背离《老子》的本来宗旨,“遂阐贵无之议,而建贱有之论”,“深列有形之敝,盛称空无之美”,玄风愈煽愈炽,于是整个社会盛行清谈之风,背离社会现实。裴頠认为按照贵无贱有的论断,必然取消伦理价值。
  
    从中人们可以看出,裴頠的价值取向仍是传统儒家的修、齐、治、平的礼帛路线。

    在学术上,裴頠信奉《老子》、《周易》,属于“正始之音”的清淡名士流派。所谓“正始之音”,即指曹魏正始年间玄学清谈之风,代表人物是何宴、王弼。其内容,正象顾炎武《日知录》中所说,“乃其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视其主之颠危,若路人然。……自此之后,竞相祖述。”但从裴頠本人来看,他还很关心西晋的治乱,不能说不颇主之安危。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在学术上的信仰。究其原因,就是,当时的名士崇尚老庄,—方面是崇尚老庄放达自然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崇尚《周易》、《老子》中的理辨思想,所以有人说“正始之音”,实质上是“理赌”,即理辩,是很有根据的。裴頠也是善于理辩的名士,当时的人就将他与王衍相比,也说明了这一点。
  
    《世说新语》也记述了有关他豁达善辩的一些故事。例如晋武帝在登基后,曾卜卦预删西晋的命运,得了个“一’字,晋武帝很不高兴,以为只有一世,大臣们也个个相顾失色。裴揩却依照何宴的《老子注》解释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以为天下员”,使得大家顿时转忧为喜。
  
    从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他对老子思想的阐发。对于魏晋玄学,不能用“玄虚缥缈”来概括,对裴頠的学术思想,自然也不能轻易否定。

使用道具 举报

677
发表于 2015-8-25 08:26 |只看该作者
(12)裴成公作《崇有论》,时人攻难之,莫能折①。唯王夷甫来,如小屈②。时人即以王理难裴,理还复申③。
  
【注释】
  
①裴成公:裴逸民,死后的谥号是成,所以称裴成公。裴逸民抨击了当时的“贵无”思想,反对以我为本体,写出(崇有论),承认世界的根本是“有”,而不是虚无。《文心雕龙?论说》曾说,裴逸民和王夷甫在“有无”领域内的辩论是首屈一指的。折:折服。
②如小屈:才理亏一点。
③申:展开。
  
【译文】
  
    裴逸民作《崇有论》,当时的人责难他,可是没有谁能驳倒他。只有王夷甫来和他辩论,他才有点理亏。当时的人就用王夷甫的理论来驳他,可是这时他的理论又显得头头是道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78
发表于 2015-8-25 08:26 |只看该作者
(13)诸葛厷年少不肯学问,始与王夷甫谈,便已超诣①。王叹曰:“卿天才卓出,若复小加研寻,一无所愧。”厷后看《庄》《老》,更与王语,便足相抗衡②。
  
【注释】
  
①诸葛厷(gōng)字茂远,一作诸葛宏,仕至司空主簿。学问:学习、求教;做学问。超诣:造诣高深。
②抗衡:对当;不相上下。
  
【译文】
  
    诸葛厷少年时不肯学习求教,可是一开始和王夷甫清谈,便已经显示出他的造诣很深。王夷甫感叹他说:“你的聪明才智很出众,如果再稍加研讨,就丝毫也不会比当代名流差了。”诸葛厷后来阅读了《庄子》《老子》,再和王夷甫清谈,便完全可以和他旗鼓相当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79
发表于 2015-8-25 08:26 |只看该作者
  (14)卫玠总角时,问乐令梦,乐云是想①。卫曰:“形神所不接而梦,岂是想邪?”乐云:“因也。未尝梦乘车入鼠穴,捣虀啖铁杵,皆无想无因故也②。”卫思因,经日不得,遂成病③。乐闻,故命驾为剖析之④。卫既小差,乐叹曰:“此儿胸中当必无膏盲之疾!”⑤
  
  【注释】
  
  ①总角:未成年的人,头发扎成抓髻,叫总角,借指幼年。乐令:乐广参看《言语》第23则注①。
  
  ①捣虀(jī):把葱、蒜、姜等捣碎腌咸菜。啖(dàn):给吃。
  
  ③经日:《晋书?乐广传》作经月,较好。
  
  ④命驾:吩咐人驾车,即坐车;前往。
  
  ⑤差(chài):病好了。膏盲(huāng):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古人认为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病人膏肓就无药可冶了。乐广是说,卫玠一有疑难就一定要弄个明白才心安,这就不会积优成病。
  
  【译文】
  
  卫玠幼年时,问尚书令乐广为什么会做梦,乐广说是因为心有所想。卫玠说:“身体和精神都不曾接触过的却在梦里出现,这哪里是心有所想呢?”乐广说:“是沿袭做过的事。人们不曾梦见坐车进老鼠洞,或者捣碎姜蒜去喂铁杵,这都是因为没有这些想法,没有这些可模仿的先例。”卫玠便思索沿袭问题,成天思索也得不出答案,终于想得生了病。乐广听说后,特意坐车去给他分析这个问题。卫玠的病有了起色以后,乐广感慨他说:“这孩子心里一定不会得无法医治的病!”

使用道具 举报

680
发表于 2015-8-25 08:27 |只看该作者
卫玠(286—312.6.20),字叔宝,生于西晋武帝太康七年(286年),卒于怀帝永嘉六年(312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他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的清谈名士和玄理学家,初任太傅西阁祭酒,后任太子洗马。

    卫玠出身于名门世家。祖父是西晋权臣,曾经斩杀过邓艾。卫玠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出落得秀美动人。这个小少爷坐敞篷车到洛阳市区闲逛时,看见他的人都感叹这孩子是个“玉人”,招呼亲朋好友来夹道观摩,据《晋史》说“观之者倾都。”成人以后,更是饱受夸奖,有人说他像雨一样圆润,又有人说跟他走在一起,仿佛身边有一颗明珠,把自己映衬得像个猪头。光是俊美,还不足以构成一个偶像明星。晋朝人不像现代人那样迷恋流行歌曲,他们喜欢凑在一起聊天,所以晋朝的偶像一定要会夸夸其谈。卫玠很会谈天,说得非常动听,而且似乎有和别人畅谈人生哲理的瘾。但他的身体非常虚弱,是古代病才子的典型,话说多了都能病倒。他母亲为他的身体担忧,不许他和人随意聊天。碰到特别隆重的日子,大家凑在一起,恭请他破例发言,他俯顺众情,当以通说,听众无不欢喜赞叹。名士琅邪王澄,也是个谈玄说道的高手,听到卫玠一通侃侃而谈,就当场“叹息绝倒”。

使用道具 举报

681
发表于 2015-8-25 08:27 |只看该作者
(15)庾子嵩读《庄子》,开卷一尺许便放去①。曰:“了不异人意②。”

【注释】
  
①庾子嵩:瘐敳(ái)字子嵩,自称是老、庄之徒。他未读《庄子》时,以为书里谈的都是最高的真理,读了以后才知道和自己的心意暗合。一尺许:一尺左右。古代的书写在帛或纸上,卷起来收藏,所以可以计算长度。
②了:全。
  
【译文】
  
    庾子嵩读《庄子》,打开书读了一尺左右的篇幅就放下了,说道:“和我的想法完全相同。”

使用道具 举报

682
发表于 2015-8-25 08:27 |只看该作者
(16)客问乐令“旨不至”者①,乐亦不复剖析文句,直以麈尾柄确几曰:“至不?”②客曰:“至。”乐因又举麈尾曰:“若至者,那得去?”于是客乃悟服。乐辞约而旨达,皆此类③。
  
【注释】
  
①旨不至:这句话出自《庄子?天下篇》,原文为“指”至,至不绝”,旨同指。对这句话,各有不同的理解,姑且解为:指向一个物体并不能达到它的实质,就算达到了也不能穷尽它。在这一则里,乐广以麈尾敲几一事,是先至然后去,说明所谓至,并没有达到事物的本体。
③确几(ji):敲着小桌子。
③约:简约;简要。
  
【译文】
  
    有位客人问尚书令乐广,“旨不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乐广也不再分析这句话的词句,径直用拂尘柄敲着小桌子说:“达到了没有?”客人回答说:“达到了。”乐广于是又举起拂尘说:“如果达到了,怎么能离开呢?”这时客人才醒悟过来,表示信服。乐广解释问题时言辞简明扼要,可是意思很透彻,都是像上面这个例子一样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发表于 2015-8-25 08:28 |只看该作者
  (17)初,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要①。向秀于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竞而秀卒。秀子幼,义遂零落,然犹有别本。郭象者,为人薄行,有俊才②。见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定点文句而已③。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
  
  【注释】
  
  ①庄子:《庄子》一书是战国时代的庄周以及他的后学所作。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本则下文谈的《秋水)《至乐》《马蹄》,都是其中的篇名。晋代的向秀、郭象等都曾给《庄子》作注,但现序的只有郭注本。旨要:要领;主要用意。
  
  ②郭象:字子玄,是西晋时代重要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被认为是王弼第
  
  ③定点:点定;改正。
  
  【译文】
  
  起初,注《庄子》的有几十家,可是没有一家能探索到它的要领。向秀推开旧注,另求新解,精到的分析,美妙的意趣,使《庄子》玄奥的意旨大为畅达。其中只有《秋水》《至乐》两篇的注还没有完成,向秀就死了。向秀的儿子还很小,不能完成父业,这两篇的注释便脱落了,可是还留有一个副本。郭象这个人,为人品行不好,却是才智出众。他看到向秀所释新义在当时没有流传开,便偷来当做自己的注。于是自己注释了《秋水》《至乐》两篇,又改换了《马蹄》一篇的注,其余各篇的注,有的只是改正一下文句罢了。后来向秀释义的副本发现了,所以现在有向秀、郭象两本《庄子注》,其中的内容是一样的。

使用道具 举报

684
发表于 2015-8-25 08:28 |只看该作者
  郭象(约252~312),中国西晋时期玄学家。字子玄,河南洛阳人。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好老庄,善清谈。郭象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据,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他调和二者,认为名教合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也应符合名教。他以此论证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认为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事,人生来就有各种各样的能力。有哪样能力的人就做哪一种事业,这样的安排既是出乎自然,也合乎人的本性。著有《庄子注》。

    据《晋书.郭象传》记载,他“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世说新语.文学篇》说他“才甚丰赡”,曾与善辩名士裴遐辩论。在社会上很有声望,“时人咸以为王弼之亚”。当时一些清谈名士都很推崇他,如太尉王衍常说:“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郭象早年不受州郡召,闲居在家,“以文论自娱”。后应召任司徒椽,迁黄门侍郎。又为东海王司马越所招揽,任命为太傅主簿,深得赏识和重用,“任职当权,熏灼内外”,遭到了一些清谈名士的鄙视和非议。
  
    曾注《庄子》,由向秀注“述而广之”,别成一书,“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焉”。后向秀注本佚失,仅存郭注,流传至今。著有《庄子注》。

    郭象哲学思想是魏晋玄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郭象哲学有两个重要独特的名词,一个是“独化”,一个是“玄冥”。这两个名词之所以重要,因为前者是回答有关玄学本体论的问题,后者则是讨论有关心灵境界的问题,而这两点正是玄学,也是郭象哲学的主题所在。之所以独特,则由于这两个名词所表达的哲学意蕴是其它玄学家所没有,而为郭象所独有的。不仅前期玄学,即使先秦道家,也没有提出这两个概念。庄子曾提山“独有”的问题,但是还没有从更一般的意义上去论述(在庄子那里,“独有”无疑是个人的精神境界问题),至于“玄冥之境”,在庄子哲学中虽然包含着相关的意义,但是还没有形成如同郭象这样的独特理论。魏晋玄学理论的表现形式,从何晏﹑王弼至郭象,发生了不少变化,但贯串其中的有一个共同的、而又非常现实的问题,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玄学理论形式的变化,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名教”是指封建的等级名份和道德规范,“自然”是指所谓人的本初状态或自然本性,同时也指天地万物的自然状态。何晏、王弼等“以无为本”的“贵无论”,开始提出自然为、名教本于自然的观点,期望以自然统率名教,使名教复归于自然。到了阮籍、嵇康那里,由于政治斗争的复杂原因,他们突出地强调以自然为本的思想,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在相当程度上冲击了名教的规范。到了西晋中后期,一些清谈名士﹑“贵游子弟”却藉 “任自然”来为他们骄奢淫逸﹑放荡无耻的生活作掩护,且美其名曰“通达”、“体道”。这种情况严重地腐蚀了门阀士族地主阶级,危及封建名教规范,以至直接影响到门阀士族的政治统治。当时一些有见识的玄学家,如乐广,对这种情况提出批评说:“名教内自有乐地,何必乃尔﹗”裴頠则着《崇有论》,揭露放任自然﹑崇尚虚无给社会政治、经济和风俗带来的严重危害,并从理论上用以有为本批判以无为本,提倡有为,否定无为,推崇名教,排斥自然。郭象在此之后进一步从理论上重新把名教与自然调和统一了起来。郭象-调和名教与自然                                                                                                        
    关于庄子的学说:《大宗师》郭象不赞成把名教与自然对立起来的理论,认为名教完全合于人的自然本性,人的本性的自然发挥也一定符合名教。他认为,仁义等道德规范就在人的本性之中,说:“仁义自是人之情性。”他分析说,表面看来藉助于外力的名教规范,其实存在于自身的自然本体之中。“牛马不辞穿落者,天命之固当也。苟当乎天命,则虽寄之人事﹐而本在乎天也。”

物各有性
  
    郭象还认为,物各有性,而“性各有分”。一切贵贱高下等级,都是“天理自然”,“天性所受”,人们如果“各安其天性”,则名教的秩序就自然安定了。因此,名教与自然两者是不矛盾的。他不赞成把“有为”和“无为”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们把“无为”理解为“拱默乎山林之中”,是完全错误的。其实,所谓“无为”者乃“各用其性,而天机玄发”;“率性而动,故谓之无为也”。即只要是顺着本性,在本性范围之内的一切活动,就是“无为”。
  
    所以他说:“圣人”“虽终日见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从而在“各安其天性”前提下把“有为”和“无为”统一了起来,即所谓“各当其能,则天理自然,非有为也”;“各司其任,则上下咸得,而无为之理至矣”。

    正如许多论者所说,郭象是融合儒道的玄学家,“冥内而游外”就是儒道融合的结合,其主要特征是,在个体学说中容纳了群体精神,在个人的精神境界中包含了道德内容。这在理论上似乎是一种矛盾,因为“玄冥之境”是一种超是非超善恶的精神境界,而伦理道德是有是非善恶的。为了使他的学说能够适应伦理社会的需要,他作出了很大的妥协,修订了老庄的自然无为说,把体现社会伦理关系的仁义之性看成是存在的重要方式。“夫仁义,自是人之性情,但当任之耳。……恐仁义非人情而忧之者,真可谓多忧也。”(《庄子·骈拇注》)仁义是不是自性呢?他没有说,也难以说清。但是,他接受了儒家以仁义为性之说,则是肯定无疑的。这样一来,“玄冥之境”实际上包含了道德境界的内容,虽然从其“冥合玄同”的绝对意义上说,亦可说是超道德的。
  
    郭象的“独化论”在理论上有许多失足之处,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逻辑论证是相当精致的。他基本上满足了当时门阀地主阶级调和与统一名教与自然矛盾的理论要求。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发表于 2015-8-25 08:28 |只看该作者
(18)阮宣子有令闻①,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②?”对曰:“将无同③。”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椽④。世谓“三语椽”。卫懿嘲之曰:“一言可辟,何假于三!”宣子曰:“苟是天下人望,亦可无言而辟,复何假一!”遂相与为友。
  
【注释】
  
①阮宣子:阮脩,字宣子,喜欢《老子》《周易》,能谈玄理。按:《晋书.阮瞻传》载,这一则所记之事出于阮瞻和司徒王戎。
②圣教:圣人的教化;儒学。按:这一句是问老庄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异同。
③将无同:恐怕没有什么两样吧。将无,恐怕,别是。
④善:认为好。辟:征召;调用。椽(yuàn):属官。下文的“三语椽”,即三个字属官。
  
【译文】
  
    阮宣子很有名望,太尉王夷甫见到他时间道:“老子、庄子和儒家有什么异同?”阮宣子回答说:“将无同。”太尉很赞赏他的回答,调他来做下属。世人称他为“三语椽”。卫玠嘲讽他说:“只说一个字就可以调用,何必要借助三个字!”宣子说:”如果是天下所仰望的人,也可以不说话就能调用,又何必要惜助一个字呢!”于是两人就结为朋友。

使用道具 举报

686
发表于 2015-8-25 08:28 |只看该作者
【阮脩其人】

    [公元270年至311年]字宣子,陈留尉氏人。生于晋武帝泰始六年,卒于怀帝永嘉五年,年四十二岁。《晋书》卷四十九有传。
  
    修字宣子。好《易》《老》,善清言。尝有论鬼神有无者,皆以人死者有鬼,修独以为无,曰:“今见鬼者云著生时衣服,若人死有鬼,衣服有鬼邪?”论者服焉。后遂伐社树,或止之,修曰:“若社而为树,伐树则社移;树而为社,伐树则社亡矣。”
  
    性简任,不修人事。绝不喜见俗人,遇便舍去。意有所思,率尔褰裳,不避晨夕,至或无言,但欣然相对。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富贵而不肯顾,家无儋石之储,宴如也。与兄弟同志,常自得于林阜之间。
  
    王衍当时谈宗,自以论《易》略尽,然有所未了,研之终莫悟,每云“不知比没当见能通之者不”。衍族子敦谓衍曰:“阮宣子可与言。”衍曰:“吾亦闻之,但未知其亹癖之处定何如耳!”及与修谈,言寡而旨畅,衍乃叹服焉。
  
    梁国张伟志趣不常,自隐于屠钓,修爱其才美,而知其不真。伟后为黄门郎、陈留内史,果以世事受累。
  
    修居贫,年四十余未有室,王敦等敛钱为婚,皆名士也,时慕之者求入钱而不得。
  
    修所著述甚寡,尝作《大鹏赞》曰:“苍苍大鹏,诞自北溟。假精灵鳞,神化以生。如云之翼,如山之形。海运水击,扶摇上征。翕然层举,背负太清。志存天地,不屑唐庭。鸴鸠仰笑,尺鷃所轻。超世高逝,莫知其情。”
  
    王敦时为鸿胪卿,谓修曰:“卿常无食,鸿胪丞差有禄,能作不?”修曰:“亦复可尔耳!”遂为之。转太傅行参军、太子洗马。避乱南行,至西阳期思县,为贼所害,时年四十二。

使用道具 举报

687
发表于 2015-8-25 08:29 |只看该作者
(19)裴散骑娶王太尉女①。婚后三日,诸婿大会,当时名士,王、裴子弟悉集。郭子玄在坐,挑与裴谈。子玄才甚丰赡,始数交,未快②。郭陈张甚盛;裴徐理前语,理致甚微③,四坐咨嗟称快。王亦以为奇,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④。”
  
【注释】
  
①裴散骑:裴遐,字叔道,任散骑郎。他善谈名理,且谈吐风雅。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说:”晋、宋人清谈,不惟善言名理,其音响轻重疾徐,皆自有一种风韵。”裴遐就是这样。
②丰赡:富足;这里指才识渊博。
③陈张:铺陈、理致:义理情致。
④寡人:王侯的谦称。王夷甫居宰辅之重,也自称寡人。
  
【译文】
  
    散骑郎裴遐娶太尉王夷甫的女儿为妻。婚后三天,王家邀请诸女婿聚会,当时的名士和王、裴两家子弟齐集王家。郭子玄也在座,他领头和裴遐谈玄。子玄才识很渊博,刚交锋几个回合,还觉得不痛快。郭子玄把玄理铺陈得很充分;裴遐却慢条斯理地梳理前面的议论、义理情趣都很精微,满座的大部赞叹不已,表示痛快。王夷甫也以为新奇罕见,于是对大家说:“你们不要再辩论了,不然就要被我女婿困住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88
发表于 2015-8-25 08:29 |只看该作者
(20)卫玠始度江,见王大将军①。因夜坐,大将军命谢幼舆②。玠见谢,甚说之、都不复顾王,遂达旦微言,王永夕不得豫③。玠体素赢,恒为母所禁;尔夕忽极,于此病笃,遂不起。
  
【注释】
  
①度:通渡。王大将军:王敦,字处仲,善谈名理,历任侍中、大将军、扬州牧。
②命:召;叫来。谢幼舆:谢鲲,字幼舆,在王敦手下任长史,后出任豫章太守,好玄学,擅长音乐。
③微言:精微之言;玄谈。永夕:长夜;整夜。豫:通:“与”,参加。
  
【译文】
  
    卫玠避乱渡江之初,去拜见大将军王敦。由于夜坐清谈,大将军便邀来谢幼舆。卫玠见到谢幼舆,非常喜欢他,再也不理会王敦,两人便一直清谈到第二天早晨,王敦整夜也插不上嘴。卫玠向来体质虚弱,常常被他母亲管束住,不让他多谈论;这一夜突然感到疲乏,从此病情加重,终于去世。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发表于 2015-8-25 10:07 |只看该作者
敏儿好学,孔夫子说夸的我学习一下来

使用道具 举报

690
发表于 2015-8-25 15:23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