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有壶家园 狐狸窝 读傳佩荣的《解读庄子》
楼主: 岸边居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傳佩荣的《解读庄子》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25-4-19 08: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19 09:02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19 08:34
傅老师用四句话概括庄子思想:与自己要安,与别人要化,与自然要乐,与大道要游。
傅老师概括儒家思想也是 ...

混世俗人说:左手持儒,右手持道,心中有佛。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5-4-19 12: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19 08:59
混世俗人说:左手持儒,右手持道,心中有佛。

你说的这句好像南怀瑾先生说过类似的话。顶礼!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5-4-19 12:4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19 12:45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19 12:36
你说的这句好像南怀瑾先生说过类似的话。顶礼!

我只是复述了一遍,如果把自己武装到牙齿,还可以任意添加。比如,头顶什么,脚踩什么,肩扛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5-4-19 17:31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5-4-19 17:47 |只看该作者
太上老君清净经。太上老君观心经。言简意赅,悟佛道心。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5-4-19 18:08 |只看该作者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4-19 17:47
太上老君清净经。太上老君观心经。言简意赅,悟佛道心。

庄子的《天下》《大宗师》真心圣智,天人合一。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5-4-19 18:22 |只看该作者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4-19 17:47
太上老君清净经。太上老君观心经。言简意赅,悟佛道心。

《老子西升经》,《玄通真经》,悟佛道心,超凡入圣。所谓入圣,清净心智也。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5-4-19 18:26 |只看该作者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4-19 18:22
《老子西升经》,《玄通真经》,悟佛道心,超凡入圣。所谓入圣,清净心智也。

心性清净,不着名相,以无所住,而生其心。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5-4-19 18:36 |只看该作者
说的都是这个理。理入,是读懂了道理。把道理化为自己的心性智慧,是行入,是修行。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5-4-19 22:5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19 12:44
我只是复述了一遍,如果把自己武装到牙齿,还可以任意添加。比如,头顶什么,脚踩什么,肩扛什么。。。

哈哈哈。昨天朋友乔迁,我兴至来了,才喝了几两酒(平时我极少喝酒),思路如泉涌,忽然有心无挂碍无有恐怖的感觉,言辞滔滔,众人刮目相看。回来躺了半天,关节酸痛,大概是喝醉了的样子吧。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5-4-19 22:5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4-19 18:08
庄子的《天下》《大宗师》真心圣智,天人合一。

嗯,马上就要看《大宗师》了,《天下》放在最后看吧。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5-4-19 22:5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4-19 18:22
《老子西升经》,《玄通真经》,悟佛道心,超凡入圣。所谓入圣,清净心智也。

你看经典真多!合十礼敬。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5-4-19 23:0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4-19 18:36
说的都是这个理。理入,是读懂了道理。把道理化为自己的心性智慧,是行入,是修行。

此心同此理同,我其实总以佛法去观照《庄子》。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5-4-20 03: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20 03:06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11 15:52
不深究有不深究的乐趣,深入经藏有步入殿堂的叹为观止。有机会可以沿着别人的脚印走去看看,我觉得很有意 ...
几两酒下肚,你就找到酒仙的感觉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5-4-20 05: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0 03:04
几两酒下肚,你就找到酒仙的感觉了?

恍然知道,原来醉酒文思泉涌,口若悬河是这样啊,酒鬼也。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5-4-20 15:22 |只看该作者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4-19 17:47
太上老君清净经。太上老君观心经。言简意赅,悟佛道心。

打错了。应该是《太上老君内观经》。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5-4-20 15:28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19 23:02
此心同此理同,我其实总以佛法去观照《庄子》。

随喜。佛道一心。我也是这么读经的。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5-4-20 15: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4-20 15:28
随喜。佛道一心。我也是这么读经的。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这句是写实的语句。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5-4-20 16:54 |只看该作者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4-19 18:36
说的都是这个理。理入,是读懂了道理。把道理化为自己的心性智慧,是行入,是修行。

理入,行入。  行礼。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5-4-21 10:52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0 16:54
理入,行入。  行礼。

善!自性清净,无我执法执,随缘应物,生(如来)清净智,是名行入。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5-4-21 11:28 |只看该作者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4-21 10:52
善!自性清净,无我执法执,随缘应物,生(如来)清净智,是名行入。

所谓理,即经文法义,文字般若。理入者,以理印自心,心与理契同。


所谓行,即心性智慧,实相般若。行入者,是心是佛,心智与佛不二。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5-4-21 12:5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4-21 11:28
所谓理,即经文法义,文字般若。理入者,以理印自心,心与理契同。



我说一下我对理与行的看法:
理,是要能会心有心得,得理者心是有受用的感觉;
行,是要能运用能起作用,于己是改变气质正确妙用,于人是能产生帮助如布施。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5-4-21 20: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21 20:15 编辑

傅老师一直说庄子是天下第一才子,《庄子》是有名的天下第一奇书。我知道傅老师推崇庄子说的“未始有物”比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要高明得多,可以和佛教“本来无一物”的空性相辉映。

~~~~~~~~~~~~~~~~~~~

我听到一个观点,西方哲学有断点,它是课题式,块状化的。 而东方哲学,以古老的中国哲学为代表,它是环状的,它是圆的。     你看道家的太极图,释家生命法轮图,似乎印证了这样观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5-4-21 21:28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1 12:55
我说一下我对理与行的看法:
理,是要能会心有心得,得理者心是有受用的感觉;
行,是要能运用能起作用 ...

随喜。行,是要能运用,能起作用。
注意!这个运用和作用,是我空法空的空性智慧,是现量,不是比量。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5-4-21 21:38 |只看该作者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4-21 21:28
随喜。行,是要能运用,能起作用。
注意!这个运用和作用,是我空法空的空性智慧,是现量,不是比量。
...

现量,是心无挂碍,自心作佛。
比量,是法执,是所知障。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5-4-21 21:41 |只看该作者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4-21 21:38
现量,是心无挂碍,自心作佛。
比量,是法执,是所知障。

心无挂碍,菩提萨埵。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5-4-21 22:03 |只看该作者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4-21 21:38
现量,是心无挂碍,自心作佛。
比量,是法执,是所知障。

比量,是法执,是所知障。这么说,能理解吧。逢缘遇事,所思所想,总是比照经文法理,就是比量,法执,所知障。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5-4-21 22: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21 22:18 编辑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4-21 11:28
所谓理,即经文法义,文字般若。理入者,以理印自心,心与理契同。

合二为一? 先分再合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5-4-21 22: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21 22:43 编辑

我对理和行,还有一个解。

色达五明佛学院 - 百度百科


学院的课程设置分显教、密教和共同文化三大部分。显教又设有戒律、因明、俱舍、中观和般若,密教又设有续部经典、各类加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和窍诀等。共同文化课设有声明、医方明、藏文、汉文、计算机、历史等内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5-4-21 22:41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1 22:15
合二为一? 先分再合

这么理解也行。超凡脱俗,自心与圣心合一,自智与圣智合一。所谓圣心圣智,即是世尊. 老子. 如来心性智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