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国学堂 《周裁论语·学而篇》
楼主: 临窗独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裁论语·学而篇》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24-10-24 20: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0-24 20:35 编辑

【指缪】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汉代孔安国注,“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

朱熹略作修改而注曰,“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

今人因袭,译文说,“慎重对待父母死亡,虔诚追念远代祖先。”

胡适甚至断言,“一切丧葬祭祀的礼节,千头万绪,只是慎终追远四个字,只是要民德归厚。”(《中国哲学史大纲》)

但是,无论《尚书·太甲》的“慎终于始”,还是《老子》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以及《荀子·礼论》的“君子敬始而慎终”,都以“慎终”表达忧惧结局,何曾涉及过孝道?再说“远”字,在论语中出现21次,乃至在所有先秦著作之中,何曾有过“远祖”之义?显然是前人首先望文生义“终”为寿终,然后顺理成章地添字解读“远”为远祖了。不得不说,古今盛行厚葬之风,跟这些千古误解脱离不了干系。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4-10-24 20:42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2 17:15
那么,什么是孔门之道呢?众说纷纭,云山雾海,也从无一人说明白。如果真正参悟论语中的各种论道就会明白, ...

这样说来,“学”的是道理,“习”的是道术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4-10-24 20:45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4 20:42
这样说来,“学”的是道理,“习”的是道术了。

你这个说法,又更深入了一步
非常感谢提点,我要将你这个说法写进书里。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4-10-24 20:46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20:45
你这个说法,又更深入了一步
非常感谢提点,我要将你这个说法写进书里。

只是我的一点体会,不一定正确。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4-10-24 20:49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4 20:46
只是我的一点体会,不一定正确。

你说的很有道理。道理是虚,道术是实,化虚为实,正是从学到习的过程。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4-10-24 21:28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2 22:45
前面说完了学道,紧接着就提出了学道的终极目的——为仁。
那么,仁是什么?这里没有给出定义。之所以没有 ...

把“仁”理解为尽善尽美似乎笼统了些。
从孔子论仁的诸多方面看,大端有三:敬畏天命,尊美人伦,明辨善恶。
这三个方面或许概括了“仁”的涵义。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4-10-24 21:34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4 21:28
把“仁”理解为尽善尽美似乎笼统了些。
从孔子论仁的诸多方面看,大端有三:敬畏天命,尊美人伦,明辨善 ...

每个词,都应该有对应的相对固定的内涵。如果包括有三,就发散了,在对话过程中,先要定义某个意思先了。你说的这三点,是仁的外延表现,不是仁的内在定义。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4-10-24 21:49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20:24
朱熹说,“言治国之要,在此五者,亦务本之意也”,误将三事当五事了。朱熹又说,“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 ...

“节”和“约”在古汉语里还有节制、约束的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4-10-24 21: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4 21:49
“节”和“约”在古汉语里还有节制、约束的意思。

对的,这里节用之节,就指节制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4-10-24 22:07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21:34
每个词,都应该有对应的相对固定的内涵。如果包括有三,就发散了,在对话过程中,先要定义某个意思先了。 ...

孔子所谓尽美尽善,意指齐的韶乐,韶乐怎么能比及“仁”呢?
仁的首要标准是知“道”,其次是孝悌和忠信及其他。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4-10-24 22:42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4 22:07
孔子所谓尽美尽善,意指齐的韶乐,韶乐怎么能比及“仁”呢?
仁的首要标准是知“道”,其次是孝悌和忠信 ...

先生的意思,指“仁“专用于人?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4-10-24 23:44 |只看该作者
关于论语序言,不妨来个大胆假设:

假如论语不是其弟子们在夫子身后的集成,而是圣人在世时即已成书

并请夫子亲自作序,这个序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当然,这只能是个纯假设,无法小心求证的那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4-10-25 07:5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4-10-24 23:44
关于论语序言,不妨来个大胆假设:

假如论语不是其弟子们在夫子身后的集成,而是圣人在世时即已成书

这个假设有意思,我也准备想想,老夫子到底会说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4-10-25 12:48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22:42
先生的意思,指“仁“专用于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仁”不就是体现于人么。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4-10-25 13:07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5 07:59
这个假设有意思,我也准备想想,老夫子到底会说什么

正是门下弟子蒐集编篡而成,孔夫子的言论才显得散乱无序。
“仁”的精义还要从《大学》,《中庸》诸篇中探讨,才能窥见全豹。
阳明所说“一体为仁”,意为人合乎天地之道,中和与物类,才能称为“仁”。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4-10-25 13:09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5 12:48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仁”不就是体现于人么。

如果“仁”光用于人,那么“仁政”就说不通了。因为,仁政虽然也针对人,但重点在政。
政,不像人,有主观能动性,那么如何“仁政”呢?如果解释“仁政”为尽善尽美的政策,就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4-10-25 13:16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5 13:07
正是门下弟子蒐集编篡而成,孔夫子的言论才显得散乱无序。
“仁”的精义还要从《大学》,《中庸》诸篇中 ...

先生好,我今天会发第四章,里面会说到“仁”是如何合乎天道,你看完,大概就会同意我的观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4-10-25 14:04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5 13:09
如果“仁”光用于人,那么“仁政”就说不通了。因为,仁政虽然也针对人,但重点在政。
政,不像人,有主 ...

政在人执,政施于人,仁怎么能和人割裂开呢?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4-10-25 14:08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5 13:16
先生好,我今天会发第四章,里面会说到“仁”是如何合乎天道,你看完,大概就会同意我的观点了。

既然仁政合乎天道,您就不会说敬畏天命是表象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4-10-25 15:46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践道必备

1.4.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导],可谓孝矣。”

“父在观其志”,父亲在世时观察他志向。因为他还没有自主权。

“父没观其行”,父亲过世时观察他行为。因为可以自己做主了。

那么主要观察他什么行为呢?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对于这个说法,后人很多议论。因为,人间之道,既有正道,也有非道,如果父亲本非道,怎么办?朱熹说,也须等到三年后再改,因为“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但南怀瑾质疑道,“假使父母行为不端,以窃盗为生,儿子不想当小偷,有反感,可是为了孝道,就不能不当三年小偷去。这样,问题不就来了?”

不得不说,前人都被高大上的“道”字障了眼。其实,跟前面“道千乘之国”一样,这里的“道”也是“导(導)”的本字。父之道,即“父之导”。《玉篇》曰,“导,教也。”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身为父亲,即使偷鸡摸狗之辈,教导子女也必是他自认为的正向教导,因此孔子真意是说,“三年都没有违背他父亲的教导,那就可称得上孝了。”这表面在说行孝,其实是说践道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但孔子很务实,只说三年无改于,而不说一生无改于,可见孔子不是守旧之人,而是主张继承中有发展。

还有,这句话很短,信息量不少。第一,古人生死观朴素,明白客居世界,活着曰“在”,死了曰“没”。从“在”到“没”,就是一生。第二,家长制。现代是儿子长大成人就可以独立自主自己的志向和行为,古代儿子须在父亲死亡了之后才可以自作主张。第三,男尊女卑。只提父亲在或不在,没有母亲她什么事,说明古代只有父亲这个角色对家庭具有主宰权。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4-10-25 15:50 |只看该作者
1.4.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这里提出了为仁的两大支柱:义与礼。前面说过,孔门之仁的真意是尽善尽美。内容合道为尽善,形式合道为尽美。前者称之义,后者称之礼。

先说义,繁体为義,从羊从我,“羊”表吉兆,“我”表武器表讨伐,联合起来表达扬善惩恶是替天行道,由此可知,义指内容合乎天道。

再说礼,本字为“豊”。上“曲”,象形许多打着绳结的玉串;下“壴”,象形脚架的建鼓(后误作“豆”),合在一起表示击鼓献玉,敬奉神灵。后来加“示”成“禮”,强调祭拜含义。那时人们认知低下,解释不了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以为有天神主宰,心生敬畏。为了祈求天神多赐福少降灾,产生了祭天仪式,以期合乎天神之意——也就是合乎天道。后来发现仪式化之礼可以较好约束人们,遂将内部规范也称之为礼。久而久之,从口头之礼发展到文字之礼,从内政之礼发展到外交之礼;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之礼,发展到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文之礼。以人文之礼来进行社会管理,就称之为礼治。礼治的依据,首先在于承认社会存在等级差异,其次制定各个等级的规范行为,最后达到各行其是,保证各个等级之间互不冲突而和谐社会,因此,有若在这里言简意赅地指出:“礼之用,和为贵。”

礼之用,“用礼”的倒装。和为贵,“贵和”的倒装。和,动词之用,表促和,如《尚书·周官》“和上下”。合起来“用礼贵和”,用礼贵在促和。为何这样说?有若举例,“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先王执政之道,最为看重这个,大小事务都通过用礼促和。然后就为何需要用礼促和给出解释,“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若有哪个地方不行,只知道为了促和而促和,而不以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或许有人问,为何用礼可以促和?原因在于礼是形式合道,调节时自然合规合理,也就容易达成各方和谐。若用现代语言解释,礼即规矩,用礼促和就是用规章制度保证各方和谐运行。这个思想很重要。不过,用礼只是外在作用,内在力量还需要内容合道之“义”作为支撑。礼与义,犹如人之双足立地,一足为义,一足为礼,缺其一即为瘸子;并且,这两足必须服从一个中枢指挥,这中枢就是仁。因此,我曾将仁学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有若讲完用礼促和,接着就提出这两个基本点的综合运用: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诺合乎道义,诺言可以兑现。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敬合乎规矩,就远离耻辱了。

前者比如朋友约架,叫你一起拿刀砍人,你答应了。但仔细一想,后怕了。去还是不去?后者比如参加有领导在座的宴席,你作为手下,敬酒是表示恭敬,但当时领导正在讲话,你却不管不顾上去敬酒,合不合适?可见有若是提醒我们,信诺与恭敬都是德行不假,但必须讲道义讲规矩,不然,要么可能失信,要么可能受辱,因此他最后总结道,“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依照这样做,不失讲道义讲规矩的追求,也就可以被人尊重了。

有若前面谈孝悌,这里论义礼,都是一语中的,难怪被尊称为有子。《史记》说孔子死后,弟子们思慕孔子,因为有子跟孔子长得极像,弟子们共立有子为师。依我看,有子何止在外貌上像极孔子,在思想上更像极孔子。或许正因为有子的理论水平高,本篇讲道都以有子先来破题,实在殊荣!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4-10-25 15:51 |只看该作者
1.4.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里讨论践道必备的第三条,好学。这在孔门是很重要的概念,论语中共计出现了8次。前人要么原文搬用,要么直译“喜爱学问”或“努力学习”。在雍也篇中,鲁哀公曾问孔子,你弟子中谁为好学?孔子回答颜回,给出理由是“不迁怒,不贰过”。这是一种道德修为,跟“喜爱学问”或“努力学习”有什么关系呢?可见传统解读之非。我们在解读“学而时习之”已经明确,孔门之学指学道。因此,“好学”就是热衷学道,也就是“好道”。正因为好学即好道,重在道德修为,所以孔子答以“不迁怒,不贰过”。

那么如何才算好道呢?首先在心态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言下之意,饭有吃,居有所,就行,主要精力用在提升精神层面上。

其次态度,“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勉做事又谨慎说话。

最后方法,“就有道而正焉”,亲近有道之人来修正自己不足。

如果全然做到,孔子点赞“可谓好学也已”,那可算真是好道了!

子贡听到了,有了想法。他名赐,卫国人,出身贫穷,经过多年努力华丽转身为成功人士,名列《史记·货殖列传》第二富豪,自然有一些亲身体会。于是请教老师道,“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我们知道,人穷志短易于献媚,身处富贵易生骄慢。子贡检讨自己没有这些毛病,贫穷时不献媚,富贵了不骄慢,算是做到了“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境界吧?

可以想象当时情景,子贡貌似虚心请教,实质等待点赞。孔子也知趣,点头称是,“可也”,还可以啊。谁知,却话锋一转,“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言下之意,贫穷不献媚,说明有骨气,但不如贫穷照样安乐更见境界;富贵不骄慢,说明比较自重,但不如富贵依然好礼更见修养。

子贡听了或许失落,好在绝世高才,领会并背诵起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然后问孔子,“其斯之谓与”,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吗?

切、磋、琢、磨,是制作玉石的四道工艺流程:首先切石找玉,然后磋出玉体,继而细琢成器,最后打磨成品,可见顽石成玉绝非一日之功。这是《诗经·卫风·淇澳》的诗句,子贡家乡卫国的民歌,他自然很熟悉,于是就用这诗句请教,言下之意是探问老师,是否认为自己学未成器?

孔子对子贡之探问真意心知肚明,喊了一声子贡之名“赐也”。在古代,平辈之间称字,上辈对下辈则直呼其名。孔子对弟子从来直呼其名,正是按礼。孔子说,赐啊,“始可与言诗已矣”,现在可以跟你谈诗了啊。

这是场面话,真意是“看来你还是懂我深意的啊”,针对的是刚刚对子贡的点拨。听话听音,见子贡听出其中潜台词,并且反应很快,无愧于高徒,所以点赞子贡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告诉已知你能推知到未知。

这里的已知,是孔子说的“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这句点评。这里的未知,是这句点评暗示“子贡你尚需打磨”。子贡领会了,并且马上转入了虚心,请教自己的前进方向。孔子很欣慰,所以表彰子贡可以跟自己谈诗了——凡是真正的好诗,真意从来不在字面上,而是深藏诗句背后。

接着孔子就子贡听懂潜台词之事,进一步引导,“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担心别人不理解自己,应该担心自己不理解别人啊。

论语首篇
至此结束。各种巧妙集语编排,宛如编撰者组织的孔门沙龙。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4-10-25 15:54 |只看该作者
关于“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李零给出“是安贫”的解读,太草率了。不求饱,不求安,强调的是一种价值取向,不是说现实已然贫困。真正好道者,即使身处富贵乡,依然还会保持“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精神。何况,安贫乐道不是说行动上安于贫困,而是说好道之心不受贫困的影响。

关于“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十一代孙、西汉经学家孔安国注曰“能贫而乐道”,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不如贫而乐道”,都添了“道”字。不知是他们认为“贫而乐道”与“富而好礼”更对称,还是不明白“贫而乐”本身依然是“道”?查阅《简本论语》(《定州汉墓竹简论语》)残文“……乐,富而好礼者也”可知,原文就无“道”。

至于朱熹说,“乐则心广体胖而忘其贫”,更是拉低了孔子境界。贫而乐,是说客观贫而主观不贫。单单“忘其贫”,说明主观还有贫之念,依然在意贫,只是“忘”了而已。但好道者根本无视客观“贫”与否,正如《庄子·让王》所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4-10-26 17: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逻辑自洽,甩出去的话头还圆回来。需深入且静心阅读。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4-10-26 21:39 |只看该作者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0-26 17:30
逻辑自洽,甩出去的话头还圆回来。需深入且静心阅读。

甩出去的话头还圆回来
——————


这个指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4-10-26 22:24 |只看该作者
“贫而乐、富而好礼”,显然比“贫而无谄,富而无骄”高了一个层次。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4-10-26 22:46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6 22:24
“贫而乐、富而好礼”,显然比“贫而无谄,富而无骄”高了一个层次。

先生展开来说说?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4-10-26 23:09 |只看该作者

贫而无谄,只是说守贫而不去谄媚权贵;富而无骄,只是说富足的人不骄傲。
贫而乐,在守贫时还很乐和、知足,既乐和知足就不会去谄媚权贵了;富而好礼,富足的人知道礼节、谦恭,言下之意,必然没有骄矜之态了。
子贡注重的是外表姿态,孔子体现的是内心志向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4-10-26 23: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6 23:09
贫而无谄,只是说守贫而不去谄媚权贵;富而无骄,只是说富足的人不骄傲。
贫而乐,在守贫时还很乐和、知 ...

子贡注重的是外表姿态,孔子体现的是内心志向。精准!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4-10-27 10:29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6 23:09
贫而无谄,只是说守贫而不去谄媚权贵;富而无骄,只是说富足的人不骄傲。
贫而乐,在守贫时还很乐和、知 ...

先生好,我将你这个说法引入文章之中了。感谢!

可以想象当时情景,子贡貌似虚心请教,实质等待点赞。孔子也知趣,点头称是,“可也”,还可以啊。谁知,却话锋一转,“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言下之意,贫穷不献媚,说明有骨气,但不如贫穷照样安乐更见境界;富贵不骄慢,说明比较自重,但不如富贵依然好礼更见修养。简单说,子贡注重与人交往的外表姿态,孔子追求自我内心境界的修为。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