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好几个不同的方向。不过南边奥匈跟塞尔维亚的战争不影响大局。最重要的对峙发生在东线的俄国对战德国奥地利,与西线的德法之战。考虑到奥地利军队的疲弱,德国成为了同盟国一方的主力。
德国处于四战之地,时刻面临东西两个方向的巨大威胁。一旦卷入战争,要同时跟俄国法国同时作战吗?法国历来号称欧陆第一强国,俄国则有着永不枯竭的人力资源,要同时跟这两个对头作战,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德国人早就拟定了一个计划。只要开战,趁着俄国人集结缓慢的时候,以迅雷之势击败法国,逼迫法国退出战争。随即把大部分兵力输送到东线,去跟俄国人死耗。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德国面临两线作战的局面。
那个,如果闪击法国的计划没有成功怎么办?你们有没有B计划?答案是没有。一旦战争陷入焦灼状态,那一切都难以预料了。
法国人一直在防备德国人的进攻。就在几十年前,他们已经经历过一次普法战争的失败,他们可不想重蹈覆辙。他们在德法边境集结重兵,预防德国人的突袭。
德国人没那么头铁。从正面不容易突破,我们就来一个曲线救国吧。德国人向比利时提出借道,让比利时允许德国大军通过比利时境内去进攻法国。
比利时义正辞严地拒绝了德国人的要求。随即准备迎接德国人的攻击。他们抵抗了十几天之后,比利时被德国人攻占。随即,德国军队直扑巴黎。
英国是全力捍卫比利时的中立国地位的。德国进入比利时,英国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他们向德国宣战,派出军队到法国,去与法军共同迎击德军。于是,马恩河战役爆发。德国与英法两方各自投入大批军队展开了激战。战役持续了好几天,最后英法联军抵挡住了德军的进攻。
德国想先灭法国再跟俄国鏖战的计划破产。在此后,他们不得不一直面对东西两个方向的
苦战,一直到俄国退出战争为止。
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俄国拥有更广袤的领土,巨大的战略纵深,还有更多的人口,随随便便就能集中几百万的士兵。沙皇一声令下,全国各地的士兵被召集起来,穿上崭新的军装,踏上了西进的火车。他们来到了前线,从死去的士兵们手里接过了武器,开始投入新的战斗。
是的,他们没有足够的武器弹药。据说,平均每三个俄国士兵才有一杆枪。每个俄国兵牺牲之后,后面他的战友会马上接过他的武器继续战斗。像这种操作我们要如何形容?歇人不歇马?
俄国号称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诚不我欺。这样的俄国军队,拿什么去跟德国人拼命?不用担心,打不过德国人,还可以拿奥军出气的嘛。俄军战斗力不高,奥军还不如俄军呢。
就这样,英国法国俄国塞尔维亚一方,德国奥地利奥斯曼保加利亚一方,两个集团打得不可开交。其他欧洲国家也各自站队,有的严守中立,比方说挪威瑞典丹麦荷兰瑞士西班牙还有阿尔巴尼亚这种。有的加入了协约国集团,比方说葡萄牙罗马尼亚以及门的内格罗。
这里面最滑稽的就是意大利,本来他们是跟德国奥地利签署了盟约,但是等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却按兵不动。后来,意大利更是直接加入了协约国集团,出兵攻打奥地利。我们只能说,要以站队而论,没有人比意大利更擅长了。他们永远都知道应该选择哪一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