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吧!我从不认为自己写得是诗,喜欢倒是有的。我自己搞过好些ID,但现在愈来愈不喜陌生ID,倘使是透明的无所谓,但不太喜欢单向玻璃式的对话。
千座高原,不熟悉。他的评价很一般,我也能接受。其实,对自己最不满意的从来是我自己,我知道自己的缺陷在哪。可是,我不太喜欢别人主观上的品评,却不能就诗言诗说出个子丑寅卯,这缺乏诚意,也缺少对话切磋的理性。
你提到的我刚才看了,比较灵活的通感写法,有一定功力,大体属于苦情路线。而最初吸引我的,是唯美派,可以把爱情写得缠绵悱恻。而今,又偏爱写实派居多。
写诗,尤其现代诗而言,我花的功夫还不及古体诗。那个相应要考虑下平仄,押韵之类,急躁不得。而且传统的表达思路和我很契合,我也比较欣赏易安一派,无事不可言诗,诗是工具,诗人情愫表达的工具。不必高捧或低诽,不要形成某种固见,无极致不成诗,那只是个人或者少数偏激的看法。
其实,于现代诗而言,也确实如此,我从散文跨度到诗这一过程,很是有过苦恼。我的问题你没有点到。我有相当固执的详细交代欲,有非常强迫的整体统一感,是在用文章的方式写诗。这一问题,弱化了诗的尖锐与冲突,感染力平了。
我曾经一度抵制过现代诗的走笔,那是意的通感,把我们学了多年的规范表达完全打乱。但于效果来说,后者确实出挑,博人眼球。所以,我才会转向余秀华的写作技巧。
如何写好一首诗,真的很难,要有敬畏之心,可我什么都愿意懂一点,有些事不妨记录一下先,留待以后。比较,写诗与否第一是愉悦自己,而后他人,若有切磋共进才是一大雅事。
综上,不是否定你,而是说成年人了,谁都不缺褒贬,尽可能的从文出发,说点你理解体悟到的,要好过情绪的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