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9-2 00:24 编辑
1,为什么要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估范围进行严格限定,把排海以外的其他可能处置方案一律排除在外?
不存在啥评估限定问题,决策主体本来就是日本企业正府,因为谁是责任主体,自然谁是决策主体。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作为第三方,是审查方,审查日本正府和企业的方案,是否符合国际安全标准。IAEA不可能越俎代庖,去做决策,因为福岛事故不是他们的责任。你选择其他方案,你去承担当年福岛事故的责任?真是笑死个人。
2,为什么要将放射性元素氚设计成无害的吉祥物形象?
当然是为了消除公众对氚的恐慌咯,氚本来就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化学元素,按世卫组织(WHO)的标准,饮用水中每公升都可以含10000贝克氚,而福岛排放水中氚浓度还不足饮用水中氚含量的六分之一(1500贝克),为啥不能设计成无害形象呢?
3,还要把福岛核污染水和世界各地通行的核电站正常运行排水混为一谈?
明明是有些人用出身论逻辑,混淆了ALPS处理水和核污染水嘛。怎么还倒打一耙呢?
4,为什么核污染水排海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引发普遍愤慨?
为什么迄今没有几个国家公开支持日方的排海行动?
IAEA成员国有117个,如果IAEA支持不能代表国际社会的话,谁能代表?中国么?扯淡。
英国BBC的标题是:中国表达愤怒恐是“意在沛公”
法国RFI的标题是:北京为何对日本核废水如此过敏?
美国NYT的标题是:中国就福岛核废水传播误导信息,加剧民众愤怒和恐惧
德国DW的标题是:政治或科学?中国核废水氚含量被指更胜福岛
美国驻日大使不是去福岛吃海鲜了么?
5,那些口头上表示支持日本的国家恰恰是进口日本水产品数量下降最多的国家?
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存在,因为出口国的出口额升降并不能说明进口国进口政策变化。日本水产品出口额的升降根本就不说明任何问题。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水产品出口额连续十年刷新历史最高值,2022年同比增长14.3%,达到1.4148万亿日元。这能说明啥?据日本农业水产省统计,2023年上半年(1~6月)日本出口额增加最大的地区是中国和韩国。这又能说明啥?
6,如果日方尊重科学的话,为什么日本国内有高达4成的民众反对排海?
为什么多达8成的日本民众对此表示担忧和不满呢?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科学本就不以多数人意志为转移。不在乎愚民的反应,恰恰说明尊重科学。
——这些问题,本人都能回答。这点水平也就是忽悠忽悠国内愚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