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六月心:粘知了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楼主: 无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月心:粘知了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23-8-3 16:39 |只看该作者
毛宁两可 发表于 2023-8-3 16:39
有需求就有市场,知了在众多食客的推崇下,价格年年上涨,据了解,今年纯肉的知了最高价已经被卖到了400 ...

根据丽水一些摊主说道,因受气候的影响,知了的上市时间有所推迟,价格进一步攀升,最高已经炒到400元一斤。


面对供不应求的市场,以及高昂的价格自然会吸引更多人去捕捉知了。不少人将自己捕捉知了的视频分享到了网上,其中杭州一位市民表示,自己每晚大概8点钟就出发,到午夜12点才回来,一个晚上至少能捉到300只,捉到的知了还没捂热就被收购走了,很多时候根本就没有现货,手上基本都是预定的单子。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3-8-3 16:40 |只看该作者
毛宁两可 发表于 2023-8-3 16:39
根据丽水一些摊主说道,因受气候的影响,知了的上市时间有所推迟,价格进一步攀升,最高已经炒到400元一 ...

据了解,单单是浙江丽水,每天的知了批发量就高达1.2万斤,从知了上市之后,丽水人就已经吃掉了上亿只知了。


大量捉蝉会否破坏生态,专家坦言不会

知了是一种较大的吸食植物的昆虫,它们有着像针管一样的中空嘴巴,能够刺入树干吸食里面的汁液。众所周知,一个生态系统里面,每一个物种都至关重要,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有很大的作用。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3-8-3 16:41 |只看该作者
毛宁两可 发表于 2023-8-3 16:40
据了解,单单是浙江丽水,每天的知了批发量就高达1.2万斤,从知了上市之后,丽水人就已经吃掉了上亿只知 ...

比如曾经数量很多的老虎,经人类大量捕杀,甚至从大部分森林中清除了出去,这就导致了后来野猪等食草动物大量繁殖,种群发展没有受到天敌的抑制,呈现局部泛滥的状态。基于此,很多人担心知了遭到了市民大量捕捉,是否会破坏自然生态呢?


浙江丽水吃知了是出了名的,每年夏季都要消耗大量的知了,而这些知了,大部分都是当地市民所捕捉。知了作为许多鸟类的基础食物,是食物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它们被大量捕捉,首先我们能够想到的就是小鸟的吃食没了。

对此有记者询问有关专家,大量捕捉知了是否会破坏生态?然而专家却给出了人们出乎意料的答案。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3-8-3 16:42 |只看该作者
毛宁两可 发表于 2023-8-3 16:41
比如曾经数量很多的老虎,经人类大量捕杀,甚至从大部分森林中清除了出去,这就导致了后来野猪等食草动物 ...

河南科技大学昆虫学专家陈教授表示,对于植物来说,知了是一种害虫,幼虫阶段会藏于地下吸食根茎,成虫又会爬上树吸食汁液,影响树木生长,削弱树势,甚至使枝梢枯死,因此一定程度上提倡大家去捉。

另外,捕捉知了既保护了树木,也消除了噪音,因为蝉鸣的声响实在太大,相信不少人都感受过。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也丰富了我们的餐桌,让人们享受了美食。捉知了可谓是“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3-8-3 16:42 |只看该作者
毛宁两可 发表于 2023-8-3 16:42
河南科技大学昆虫学专家陈教授表示,对于植物来说,知了是一种害虫,幼虫阶段会藏于地下吸食根茎,成虫又 ...

其实大多数市民集中抓知了的地方,都是一些杨树等人造景观,谈不上说什么生态,本来生物结构就比较单一,各类小鸟的数量也不多,长期停留在这些地方的鸟类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大量捕捉这些地方的知了,并不会破坏到生态,或者说对城市周边的生态系统来说,影响是极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知识延伸:知了的一生

夏季是知了的交配季节,它们靠声音吸引异性,交配成功之后,就会把卵产在木质组织内,等到幼虫孵化而出,它们会马上钻入地下,藏身在泥土中,以吸食植物根茎中的汁液为生。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3-8-3 16:43 |只看该作者
毛宁两可 发表于 2023-8-3 16:42
其实大多数市民集中抓知了的地方,都是一些杨树等人造景观,谈不上说什么生态,本来生物结构就比较单一, ...

大多数昆虫的寿命都是很短的,但知了却是例外,它们甚至能活上十几年。知了幼虫待在地下的时间很长,通常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比如著名的有十三年蝉、十七年蝉,但无一例外,都是质数,据说这样它们钻出泥土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同一种类,避免了和别的蝉一起破土而出。


知了一般在黄昏或者夜间的时候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紧紧抓住树皮。当它们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就表明要开始蜕皮羽化了。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受到打扰,如果在它们展双翼的时候受到干扰,那么这个知了就会终身残废,无法飞行。

羽化成虫之后,知了的寿命多为60-70天,所以趁着夏季,它们必须抓紧时间完成交配留下后代的神圣使命,这也是为何夏日会这么多蝉鸣的缘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3-8-3 16:47 |只看该作者
不敢吃,下不了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