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再聊几句,还真困了,聊完了咱们就睡觉。
前边咱们说了北京的烤鸭的说法有毛病,今天咱们再说一个有毛病的。
常看到介绍北京人的芝麻酱的吃法,比如作为涮羊肉的作料。这些貌似老北京的人,比如相声演员孟凡贵,常常以老北京美食专家自居,电视台也经常请他去做节目。自称“馋人老孟”。
我记得一次他在电视台介绍芝麻酱的吃法的时候说,过去老北京吃涮羊肉的芝麻酱作料要“二八酱”。什么意思呢?就是两份花生酱和八份芝麻酱掺在一起,说这才是老北京正宗的涮羊肉作料,听了以后不摇脑袋都不行。
不错,过去北京人吃涮羊肉用的芝麻酱的确是“二八酱”,不过不是因为什么风味,而是吃不起纯芝麻酱。
比例也不对,过去老北京的穷人吃的“二八酱”是八份花生酱两份芝麻酱,因为花生酱比芝麻酱便宜。
如果能吃得起,谁不愿意吃纯芝麻酱呢?
老北京还有一种“二八酱”,说的是吃炸酱面用的炸酱。八份黄酱,两份甜面酱。为什么要这么掺呢?这跟钱没关系了,为的是完全用黄酱很咸,为了让这酱吃起来不是太咸,加上有甜味的甜面酱就好多了。如果你不用甜面酱也行,炸酱的时候往里放点白糖也能达到这个目的。
北京无大菜,北京所有传统的大菜和有名的酒楼饭庄都是山东人创立的,都是山东的风味。北京的小吃则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少数民族,理由也很简单,那是因为北京是个移民城市,除了山顶洞人以外,没有纯粹的北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