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逍逍 于 2022-4-24 16:54 编辑
下面说说剪辑。
普通人听到剪辑,通常会认为这是电影的专业技术,好比文字对于文学,是电影的主要创作技巧,貌似跟票房无关,实则不然。不知道各位是否有印象,就是中国尤其是香港的电影,影片长度普遍在80-100分钟之间,且以100分钟以内为主。《英雄本色》95分钟,《无间道》100分钟,偶然有些片子会达到110分钟以上。
为什么呢?因为电影时长除了考虑到观影感受之外,还直接牵扯到票房收益。在电影上映期,每部电影每天播放的轮次与电影时长有直接关系。如电影过长,单日播放场次就会缩减。比如90分钟每天可放映8个场次,扩展到120分钟就只能播放5-6次,相当于院线上货率降低,票房收益直接减少。
我们看世界经典电影,影片时长普遍较长,《美国往事》139分钟(戛纳版本225分钟)、《阿甘正传》142分钟,《肖申克的救赎》142分钟,《闻香识女人》156分钟、《阿凡达》162分钟、《教父》175分钟、《乱世佳人》238分钟等等。电影是矛盾高度集中情景下的叙述艺术,要想拍出经典电影,必须相当用心,而粗制滥造与精心打造的结果相差极大。
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有剪辑版本与非剪辑版。剪辑版本往往指的是上映版,更为简炼;非剪辑版并非不剪辑,而是保留更过细节与过程,往往是导演认为最丰满、最完美的版本,是为完整版。所以,在各大电影节上参展的多数是非剪辑版本;而且,资深电影爱好者也往往喜欢完整版。
“剪辑是电影的灵魂”、“剪辑是电影的二次创作”,这些都是业内对剪辑的客观评价。剪辑是电影的二次创作。好的剪辑能兼顾艺术与商业,在不大妨碍观影感受和叙述表达的情形下,给与适当剪辑,在某些区域规避审查风险、在上映时能获得商业最大化。
但,大多数影片因为剪辑水准较低,又想获得更多播放场次,对影片进行无节操的删减。我们在很多电影中经常会觉得某个情节莫名其妙,某些故事稀里糊涂,这些,主要就是为了控制时长(为过审除外),过度剪辑而导致;当然,有些电影叙述本身就是一堆垃圾,在此不论。
看看国产电影时长,再看看世界优秀电影时长,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国产电影质量堪忧!别的不说,就看看印度影片:《我的个神啊》153分钟、《三傻大闹宝莱坞》170分钟等等,所举例子还是喜剧片。所以,单从电影时长上看,就知道中国电影行业是多么的浮躁与逐利,这些电影人们越来越多的是短视,越来越少的是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