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笑傲江湖》是《天龙八部》之后的一部作品。天龙以悲剧方式,对人间之情做了祭奠,让人性的自由,在社会与民族的道德道义的压抑下无从藏身。这种道德,是打不开的死结,英雄如萧峰,也只能断箭入怀。如此悲怆,估计让作者也耿耿于怀。于是这部笑傲江湖,如亚历山大挥剑,劈向道德道义的戈迪亚斯之结。可看做是为萧峰泄愤,金先生连劈两剑,即《笑傲江湖》与《鹿鼎记》。
魔教长老曲阳刘正风合奏一阙“笑傲江湖”,拉开了本书序幕,也奠定了本书亦正亦邪的基调。而主人公令狐冲一出,读者不禁眼前一亮,一个前所未有的武侠人物,将金庸作品又带上新台阶。天龙八部阐述了萧峰代表的勇敢与自由,面对民族与大义所做的牺牲,而笑傲江湖则让种种加在人性上的规范,在面对人性本身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我心即是人性,”无愧之“仍以道德为标准,但却是我心认可的道德,这种道德自律靠谱吗?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任我行本与手下兄弟相称,可听了丁春秋语录之后,觉得‘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也没什么不好。后来渐渐觉得手下跪拜歌颂没什么大不了,再后来觉得必须如此。当然也可以看到令狐冲一手搂着蓝凤凰,一手挥剑,大战名门正派。而结局更是喜剧,魔教妖女任盈盈,不再身败名裂灰飞烟灭,而是与男主角千秋万载永结同心。
金先生的武侠江湖,从书剑恩仇录搭建,慢慢梳理,构建出一个武林规范和武林系统。这个构建于射雕神雕推向高峰,以天龙八部达成极致。而天龙的悲剧,让金先生反思这种规范与系统的合理性。即,我们千辛万苦成立了一个组织,夺得江湖地位又能如何。在神雕里的答案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天龙的悲剧却又似乎在思考,这种牺牲值得吗?接下来的笑傲江湖,系统的反思了这个问题。比如魔教新教主诛杀旧功臣,比如为了盟主位子“欲练神功,引刀自宫”等等,即描述了权力的腐败,追逐权力的疯狂,又阐述了权力无约束的恶果。斩断一个死结,却又生出新的死结,如何应付?想必金先生亦苦思无果,接下去挥就放飞自我的《鹿鼎记》。
笑傲江湖,一部人性胜利的小说,一部抽茧剥丝揭露伪君子的小说,一部思考正邪对立与转化的小说,但归根到底,是一部读来畅快的小说,毕竟人性的胜利,亦是每个普通人的胜利。因此排名时,与天龙八部孰先孰后颇费思量。想了半晌,还是屈居于天龙之后吧。因为即便潇洒如令狐冲,遇见豪迈的萧峰,也会情不自禁折服,尊一声萧大哥。尽管我觉得此篇深度甚至超越了天龙,但天神般的萧峰足以秒杀我这不恭之念。
《笑傲江湖》,屈居天龙八部之后,金庸小说中排名第三。
9《书剑恩仇录》
《书剑恩仇录》,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
先看一段访谈。
林以亮:关于《书剑恩仇录》,我觉得其中人物刻画,描写,有一些中外名著的影子?
金庸: 在写书剑之前,我的确从未写过任何小说,短篇的也没有,因此写作受了很多中外小说的影响,不知不觉就要模仿人家。模仿红楼梦的地方有,模仿水浒的地方也有,比如陈家洛的丫头喂他吃东西那段,就是抄红楼梦的。
第一部小说,结果一般有两种,一是属于不成熟之习作,放不到台面之上。另一种是出道即巅峰,但也就到此为止,再无超越。
金先生的才华以及慢热创作特点,让这个定律失效了。
书剑里有着浓厚的水浒痕迹,红花会14个当家,大致平均着墨,没着力突出哪一个大侠。以“乾隆是汉人”这个传说为线索,用民族仇恨这一主线,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这个路子与水浒反贪官,受招安差不多。不过在开篇人物出场介绍之时,又恍惚是在看三国演义。但不唯如此,如金先生访谈所言,书中还有许多西洋小说的写法,比如周家庄周公子发难。不过这不影响全书的精彩,而金庸也在热身之后,建立了自己的写作风格。
书剑是一个起点,中规中矩,却也掩盖不住金庸的四溢才情,在这个起点之上,金先生不断释放才华,最后抵达武侠巅峰。
金庸作品中,《书剑恩仇录》,排名第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