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幼儿园阿罗汉说因果 |
| ||
| ||
| ||
| ||
| ||
| ||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螃蟹 发表于 2021-1-31 22:00 螃蟹君, 『无【业】,哪还有什么因果呀?无业就脱因果了』,我认为你这句话正好说反了。 【业】是可以消弭的,解除了【业】的束缚就是得解脱。但是因果不空,即使是释迦牟尼,他仍然受因果的束缚。 【业】这个概念在最初的四阿含经里提到的并不多,越到后来,随着佛法传播,【业】这个说法越来越多。 同样,『布施』这个概念也是越到后面提及的越频繁。 这就是时【业】这个概念是后起的,而不是原生态的。中国有个古史辨学派,认为中国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借用这个名词评价佛经佛法非常合适,诸如『业』等等概念是『层累地造成』的,不适合你这种纯逻辑的推理。你这种逻辑推理可以与别人抬杠,跟本阿罗汉抬杠会闹笑话的。本阿罗汉也好抬杠,但是本阿罗汉从来都是堂堂正正地正面论事,以论代辩,以论代杠,杠得你们关天泥神满脸灿若桃核。 佛法怎么消弭【业】呢?【业】是一种难以觉知的不可抗力,包含一部分真因果,一部分假因果,一部分真假难辨的因果。 举个例子吧。原来天涯上一些伪俗佛子,天天胡唚什么『佛法说不得,不可说』还有什么『佛未说法』云云,都是受了金刚经以及禅宗的惑,谬种流传。当此时也,本阿罗汉出,把这种混话条分缕析,还原为本意与本事,从此这种说法再没有人胡唚。 这个例子说明,这种谬种流传,实际上就是『业』。『业』经过分析,去掉假的,伪的,俗的,就还原成真因果。然后不再流转下去,这就是定力了。 总而言之,消弭『业』需要两部分,一是见真因果,二是『定』。凭着这两部分,『业』的轮回就停了。此时,因果仍在起作用。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红袖砖文化,十年来陈谷子烂芝麻拍得满地鸡毛蒜皮,按照俗俗谛,这就是『业』。 一波又一波的人的幡然觉悟,离去,这种『业』在消解。有些人坚定抽身,定住了就不轮回,定不住就再起波澜。 在这个消解过程中,本阿罗汉也是颇有微力的,请允许本阿罗汉自伐一些些儿。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 ||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螃蟹 发表于 2021-2-1 13:16 从整个思想史上逻辑地看,『业』是印度教的概念,好像应该先于佛教。 但是,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法是新法,是独立于印度传统宗教的心法。在这套心法系统里,开始并没有『业』的位置,佛法的核心是以因果论破除古老宗教的『业力』说。 等到释迦牟尼佛法创成,开始吸引信徒时,为了方便与古老的宗教争夺信徒,所以慢慢引入了『业』的概念。因此,『业』的概念在佛法中是后起的概念,是为了分化吸收争夺信徒而采用的,是俗谛。 另外的实际例子是:释迦牟尼悟道后,为大众说法,很多外道高手也去听课,有些高手中途退出讲经堂,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悟的道法比释迦牟尼精深,有些外道高手留下来了成了释迦牟尼的徒孙辈。。。。。这种外道高手本来与释迦牟尼平辈,但是从外道皈依佛法后成了孙辈。看上去比释迦牟尼早的,却成了佛法系统里的后辈。 别犟咯,这不是你能用逻辑推理的,多看看本阿罗汉的讲义呗。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螃蟹 发表于 2021-2-1 13:51 这么说吧,螃蟹君你若想从逻辑上推宗教,你是战无不胜的。 但是,宗教偏偏不讲逻辑,尤其是佛法要破除文字,所以以语言文字立身的逻辑更不适用于佛法。 谈佛法,实际上谈的是心。本阿罗汉谈佛之前开宗明义,定位在阿罗汉学位上。螃蟹君请你定位一下你的学位。或者,你自己正面论述一下自己的看法,不要靠着破我的见解而立论。螃蟹君,能正面论述么?怕你跟如如张同学一样,只能破,不能立。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你脱离业力,谈个佛家的因果论我瞧瞧……』 螃蟹君,这是开始启动体育运动模式了么?我前面早已经具体地说明了『业』是如何消弭的,如何分解成两部分。 这个明确的过程已经表明,不依靠『业』的概念,佛法也解得很好很清楚。为什么再要求我说一遍又一遍呢?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螃蟹 发表于 2021-2-1 15:03 很好很好。你接着考证一些四阿含的传播史,看看佛法到底是以『业』来说明因果呢还是用因果去解释『业』。 看看吧,本阿罗汉还得一边教你怎么理清你的思路。佛法的基础概念,到底是因果还是业?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螃蟹君, 你既然坚持逻辑,那么请你用逻辑解释一下『戒』,说明『不非时食』戒的内在逻辑。 | |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