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母亲(更新中)
楼主: 大尾巴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母亲(更新中)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8-5-15 20:55 |只看该作者
大鹰肯定写累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8-5-16 06:4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再顶好故事!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8-5-16 06: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8-5-16 07:28 编辑

       14
       很多人都觉得即使母亲接纳了哥哥,父亲是怎么过的这个关呢?按照道理说,母亲完全可以质问父亲,因为这是她的权利。
       我对父亲回家以后怎么过母亲这个关也非常奇怪。一九八五年春节前,父亲病重住在西山的一个部队的医院里,我守在他的床边,那也是他最后一次住院,他就是在那个医院里去世的。
       我记得那几天父亲总是在我不在的时候流眼泪,我之所以知道是因为他的眼角总有泪痕。我想大概人如果知道自己要死了,他一定留恋这个世界,留恋亲人,老人管这种眼泪叫“辞亲泪”。
       “爸,你会好的。”我安慰他说。
       “我不怕死,要是死我早就死了很多次了,我只是觉得对不起你妈。”
       父亲的话叫我摸不着头脑,因为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和母亲非常的和谐,我从没听过他们吵过嘴,尽管父亲的脾气暴躁是出了名的。
       和父亲聊天才知道,父亲说的这句话就指的是哥哥这件事。父亲出差回来以后看见了哥哥,他当然很内疚,也许是太突然了,也许这个心结藏在他心里太深,以至于他劈头一句话竟然问哥哥,你干嘛来了?
       “他是你儿子,你说他干嘛来了?”母亲说。
       父亲没再说什么,因为一切解释都好像多余了。一连好几天,父亲都试图解释这件事,最后还是母亲说了一句话,你不应该瞒着我,你这是骗我。
       母亲对父亲的埋怨仅此一句,直到父亲去世母亲只字未提这件事。
       大概父亲这次住院觉得自己日子不多了,这件事这么多年他始终就纠结在心里,母亲在这件事上做的让他道歉的机会都没有。
       父亲去世以后,我觉得我有必要把父亲这句话告诉母亲,算是替他给母亲道歉,因为父亲去世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在他的身边。
       母亲听了这句话哭了很长时间,她关上门不许任何人进来劝她,这是我看到母亲除了姥姥和父亲去世以外她哭的最伤心的一次。
       就像墨菲说的那样,姥姥最担心的情况发生了,三奶奶到家来提亲。虽然住在一个院子里,她和三爷爷竟然换了一身衣服提着点心匣子来拜访姥姥。
       结果可想而知,姥姥断然拒绝了这门亲事,并且声称如果再提起这件事,她会一辈子都不会和他们来往。
       三爷爷两口子来提亲的时候,母亲去上班不在家,回到家里发现姥姥没有做饭,自己坐在那抽烟,母亲叫她她也不理,母亲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她觉得这件事一定不会小。
       趁着母亲上院子的自来水管子接水的时候,三奶奶偷偷的告诉了她提亲的事,并且嘱咐她,如果姥姥发脾气别言语。
       如果说姥姥对提亲这件事还算多少有些准备,提亲对母亲来说却绝对是一点准备也没有,她活到十八岁还不知道有提亲这件事。可是她也没办法,当务之急别让姥姥发脾气。
       舅舅回来也发现姥姥今天不高兴,姥姥看见舅舅进了门对他说,让他去找房子搬家。
       “住的好好的搬家干嘛?”
       “叫你去你就去!”
       不知道舅舅是不是不上心,还是房子的确不好找,好多日子并没有找到,原来,房子紧张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15
       我可以肯定,三爷爷的提亲一定跟父亲有关系,但绝对不是父亲那个时候就看上母亲了。那么他们是怎么说起的呢?这我已经无从查考。
       上文我提过,三爷爷有五个女儿,在给父亲提亲的时候他已经有了两个,其中最大的一个比母亲大一岁叫大俊。
       大俊是母亲的好朋友,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闺蜜。因为她们在一个工厂一个车间里工作,回家住在一个院子,几乎是形影不离。所以,母亲自然会对她说提亲这件事。大俊对我父亲也就是她的哥哥感到很骄傲所以极力赞成,她列举了她的哥哥所有令她崇拜的地方。
       没有人不会受到诱惑,但母亲那个时候不会,因为她从苦难里刚刚清醒过来,或者苦难的日子已经养成了她只是面对的性格,大俊的话并没有真正触动母亲。她之所以对大俊提起这件事,完全是因为她真的为难了,因为姥姥为这件事在难为家里的人,姥姥会不停的发脾气,这让母亲度日如年。
       “那些日子真的难过,我觉得比我挨饿还难受。因为挨饿可以忍耐就行了,那些日子忍耐好像不灵了。”
       “嫁人也不能嫁给那样的,当兵的有好东西吗?”
       “妈,又不是我要嫁人,您跟我生什么气?”
       “我就知道你三叔他们没有三分利不起三分早。”
       “那您说我怎么办,这件事又不怨我?”
       “躲开他们!”
       “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往哪儿躲?”
       “你不是说你们厂子有宿舍吗?你住到那儿去。”
       “那您怎么办,谁管您?”
       “我不用你管!”
       直到今天,母亲生我的气的时候就会说这句话,难道思维也遗传?
       有一句话叫忙中出错,姥姥这句话说出来,反倒成就了母亲和父亲夫妻的姻缘。
       改造后的工厂除了辛苦以外,对母亲来说简直是寄托,工资挣得不少,没有人监视她干活,她不用担心出错,衣食住行对她来说很满意。更主要的是,她的周围有很多同事在一起。
       母亲长了这么大,尽管周围也有很多人要打交道,但是很不轻松,他们好像预备好了似地让母亲为他们付出什么。姥姥这句话让母亲心里很高兴,唯一不放心的还是自己的母亲,但是她乐意躲开这个是非之地,于己于人都有利。
       有一句老话说的好“两害相侵取其轻”,对于现在的母亲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提亲,因为那会引起姥姥的不快,姥姥不快一家人都别想痛快,至于躲开对三爷爷他们有什么问题,在母亲的心目中应该占的位置在其次,母亲在姥姥的命令下住进了工厂的宿舍。
       我曾经去过母亲住过的北洋纱厂的职工宿舍,一片红砖盖的房子,现在已经成为天津市爱国教育基地。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8-5-16 06:57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18-5-15 20:42
鹰哥的文字啥时候都耐看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8-5-16 06:57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8-5-16 06:57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8-5-16 07:51 |只看该作者
一个家庭,父亲是顶梁柱,没错,但母亲却是天!母亲不在了天就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8-5-16 08:42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8-5-16 12:0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一个家庭,父亲是顶梁柱,没错,但母亲却是天!母亲不在了天就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8-5-16 12: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泌水 于 2018-5-16 22:34 编辑

姻缘本是前世定,七弯八拐成一家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8-5-16 14:42 |只看该作者
大鹰老师的故事好看!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8-5-16 16:33 |只看该作者
母亲的经历,就是一部历史,平民的历史,也是社会史。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8-5-17 05:4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8-5-23 19:12 编辑

       16
       母亲住进了宿舍,和她一同住进宿舍的还有大俊。下班的时候,洗了澡吃了晚饭她们会一起去商场里去转转,那是母亲第一次转商场,天津的中原公司,百货大楼,这些母亲过去只是远远的看见过,天津的百货大楼有一个高高的塔尖,曾经是天津最高的建筑物,1976年唐山地震塔尖被震歪了,后来重修降低了高度,塔尖的原貌也不复存在。
      在高楼林立的今天,即使百货大楼保持原貌也不能算起眼的建筑,但在当时可是个大名鼎鼎的地方。这个百货大楼开张在于1928年,到今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父亲有的时候会来找她们两个,领着她们去看电影,下饭馆,这都是母亲从未有过的经历。
       也可以说父亲和三爷爷他们有沟通,父亲的做法是有目的的,但不管怎么说,母亲和父亲有了很多的接触。而这一切姥姥还蒙在鼓里,她甚至认为自己的安排很妥当。
       如果这是一篇小说,这一段是可以大大的描写一番,我想这并不困难,情节也不难想象,因为恋爱的经历几乎人人都有。
       可这不是小说,是母亲的经历,我的确详细的问过她这一段时间的情节,她的回答并不复杂。
       “我没有单独跟你父亲出去过,总是大俊我们两个。你父亲让我见了世面,他的话也不多,只顾着领着我们到处转悠,然后就是去饭馆吃点东西,或者买些零食什么的。我心里很高兴,因为他带我去的地方过去我连想也没想过。可我每次回来心里就揪的慌,我觉得好像做了对不起你姥姥的事。
       每次吃点好东西我心里也难受,你姥姥受了那么多的苦,假如不是她反对我们,这些好东西最应该吃的是她,可是现在有我也不敢给她留着。”
       “我爸爸有没有跟你提到过他要娶你的事?”
       “从来没有,其实这样的事还用说吗?我虽然穷没见过世面,没接触过男人,但我又不是傻子,相反我真怕他提出来,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办。”
       母亲每个星期都要回来两三次,帮着姥姥舅舅洗衣服收拾屋子,姥姥嫌她回来的太勤总是催着她回去,看着姥姥催她回去,母亲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
       父亲进驻天津接受的是运输公司,后来调到公司所属的汽车大修厂当了个头。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汽车这样的东西当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我们国家那个时候还没有生产汽车的能力,就是具有专业修理汽车能力的工厂也只有像天津、上海、沈阳这样重型的老工业城市才有。汽车当然是国民党从美国进口的。
       为了战争的需要,除了苏联支援的汽车以外,修复美国的汽车成了大任务,全国各地都有征集来的旧汽车送来修理翻新,然后送到朝鲜。
       父亲的工厂整夜的加班加点,他和母亲相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那年夏天的时候,一天晚上下班父亲到母亲的厂子里来找她,特意嘱咐母亲别叫着大俊,他有话跟母亲说。
       “你爸爸把我领到海河边上,远远的能看见金刚桥。我心里纳闷儿,为什么不叫大俊呢?我担心他提出那件事,我不知道怎么答复他。你爸爸没提那件事,只是告诉我,他要出差,去的地方很远,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叫我也别在宿舍里住了,回家陪陪我母亲,她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我说我为什么住宿舍你还不知道?你爸爸说,我这不是走了吗?”
       “等你回来我接着回宿舍住去?”
       “不用了,我想到时候会就有结果了。”
       “我妈不知道你走了,我又不能告诉她,她要催我会来怎么办?”
       “不会的,到时候她就知道了。”
       父亲说完就送母亲回到宿舍,并一再叮嘱她回家跟姥姥在一起。
       想到姥姥对父亲的态度,听着父亲要母亲回去照顾姥姥,母亲的心里很感动,她觉得父亲是个好人,可是她并不知道,父亲说的所谓出差是去了朝鲜战场。

       17
       朝鲜战争是怎么回事母亲并不知道,她甚至不知道朝鲜是什么地方。但是战争是怎么回事母亲是知道的,因为她亲身经历和见到过。
       姥姥会知道他去了朝鲜是通过三爷爷说出来的,因为他对三爷爷说了实话。三爷爷听了父亲的话非常舍不得也替他着急,因为在他眼里,父亲不止是个老乡,几乎是他儿子一样的亲人,因为三爷爷没有儿子。也可能是父亲交代过三爷爷要设法让姥姥知道他的去向,这样母亲才可以回到家里来住,所以,三爷爷在一次看似不经意的聊天中对姥姥说了这件事。
       “俺侄儿去朝鲜打仗去了,跟美国佬干上了。”三爷爷说。
       “什么时候的事?”姥姥问。
       “走了好几天了。”
       “什么时候回来?”
       “这哪说的准?”三爷爷说完一脸的惆怅。
       父亲走后母亲回了家,三爷爷跟姥姥说这些话的时候母亲正好在身边。
       “我当时听了心里头一惊,你说你爸爸真是胆子大主意正,这么大的事他敢蒙我?”
       “妈,朝鲜是哪儿?”母亲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所以她几乎忘了姥姥对父亲的反感。
       姥姥看过很多书,《薛仁贵征东》的故事中薛仁贵被封为“平辽王”就有征战朝鲜的故事,所以她自然知道。
       “朝鲜就是过去的高丽国。”
       “三爷爷的侄子为什么到朝鲜去,朝鲜为什么打仗?”
       “报纸上天天说你不知道?美国鬼子在朝鲜欺负人,中国组织了志愿军去朝鲜和他们打仗。”
       “咱们为什么管这件事?”
       “高立国过去是咱们的臣属国,他们有了战事自然是要咱们出面的,这个你不懂。可是打仗是要死人的,无贵无贱同为枯骨,古人不是这样说的吗?怨不得你三叔着急。”
       姥姥对朝鲜战事的解释自然是源自小说演绎,当然是没有道理。“无贵无贱同为枯骨”这句文绉绉的话母亲自然也听不太懂,但是死人她是能明白的。
       “从那个时候起,我天天揪心,总盼着能从你三爷爷嘴里知道点儿你爸爸的消息。”
       父亲走后过了大概有两个月,邮差给三爷爷送了一封信来,三爷爷拿着信来找姥姥,因为他不认识字。
       三爷爷一家子和街坊们都挤到姥姥的屋子里,等着姥姥说信的内容,其中最着急的当然是母亲。
       姥姥打开信看了半天,三爷爷急的说:“大嫂子,快念哪!”
       姥姥看完信说:“你侄子在朝鲜带着人修汽车呢,仗打得很厉害,死了很多人,你侄子没事。”
       “那就好,没说什么时候回来吗?”三爷爷问。
       “没有,看这样子,仗打不完他就别想回来。”
       三爷爷听着侄子没事心里放了下来,可是侄子没有归期他又很担心。
       等到人都散了母亲问姥姥:“修汽车应该没事吧,又不是拿着枪去打仗?”
       “怎么没事?信上写着他带着人在公路上修坏了的汽车,头顶上就有飞机轰炸,我怕你三叔担心没敢告诉他。”
       姥姥觉得她做了一件好事,把让三爷爷担心的细节掩盖住了,她那里知道,她的女儿听了这个消息是什么心思?
       “提起朝鲜战争我就想到天津打仗的时候满街的死人,所以,当我知道你爸爸去了朝鲜和听了这封信,我好几天都睡不着。”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8-5-17 05:45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8-5-16 07:51
一个家庭,父亲是顶梁柱,没错,但母亲却是天!母亲不在了天就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8-5-17 05:45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8-5-17 05:46 |只看该作者
无弦风 发表于 2018-5-16 12:02
一个家庭,父亲是顶梁柱,没错,但母亲却是天!母亲不在了天就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8-5-17 05:46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18-5-16 12:38
姻缘本是前世定,七弯八拐成一家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8-5-17 05:47 |只看该作者
花开富贵 发表于 2018-5-16 14:42
大鹰老师的故事好看!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8-5-17 05:47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8-5-16 16:33
母亲的经历,就是一部历史,平民的历史,也是社会史。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8-5-17 17:03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18-5-15 20:01
11
父亲的到来让院子里的人特别关注,小孩子在门前扒头探脑,大人们议论纷纷,他们不明白,这个穷的掉底卖烤 ...

现实的文字。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8-5-17 17:05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8-5-16 16:33
母亲的经历,就是一部历史,平民的历史,也是社会史。

复议!一段历史往往附着在个体身上,有意无意的捡拾最真的表达。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8-5-17 17:32 |只看该作者
看完,大鹰哥慢慢叙啊不急!热茶奉上。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8-5-17 21: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8-5-18 07:39 编辑

       18
  我猜测父亲临走的时候安排母亲回家去住,他通过三爷爷的嘴透露出他去朝鲜的事,这一切都是有考虑的。父亲打过仗而且是这么多年,去朝鲜是什么前景他不会没有估计到。尽管他已经不是现役军人,可他并没有转业,他的身份还是军人。
  如果自己一但有闪失,无论是死在朝鲜还是在朝鲜伤残,他不能让母亲为自己背黑锅,他可能不想连累母亲。让她回家,让女儿回到母亲身边,这一切都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去朝鲜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和这件事彻底的划开,因为前途未卜。
  大俊是个没心没肺的人,自从有了这个哥哥她就觉得特别的骄傲,她把和父亲看电影去商场,逛公园下饭馆的事说出来和街坊的孩子显摆,她完全忘记了这简直是害了母亲。也许这件事没有关系到她自己,她没有那么小心。
  果然这件事传到了姥姥的耳朵里,她一下子明白了,这一切发生在母亲住宿舍这段时间,她为了让母亲躲开父亲的办法弄巧成拙了,自责愤怒让姥姥几乎发疯,本来,父亲去朝鲜这件事有些冲淡了她对父亲的反感,可这回又一次引发了她的情绪。
  在姥姥的印象里,进出舞厅电影院都是什么人?特别是女人,女儿居然能和那个当兵的去看电影,这在姥姥看来和上床没什么区别。
  母亲下班的时候,姥姥开始审问母亲。母亲知道这对姥姥来说是天大的事,自己是把天捅破了。
  “我没否认,因为我一辈子也没说过瞎话。尽管我没觉得自己做错什么,可是我要真的是怕你姥姥生气,我就不应该跟你爸爸去看电影,做了的事就要承担。
  虽然你姥姥的脾气很大,可是她没打过我,因为我从来都是尽力把事做好。别说是你姥姥,就是日本监工也没打过我一次,因为我不犯错。可是那次你姥姥打了我一个嘴巴,这是她第一次打我,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
  母亲挨了打哭了一夜,可是她觉得应该忍耐姥姥的误会,她不能离开自己这个二十七岁守寡受尽苦难折磨的母亲,时间一长也许姥姥会消气,虎毒不吃子呀?
  可她没想到,就在姥姥打了母亲的第二天她对母亲说:“以前搬走是我让你搬走的,这次还是我让你搬走,你回到你的宿舍里去,你不觉得寒碜我还觉得丢人呢,我没有脸见街坊,你现在马上就搬走,只要那小子能活着回来,你就是和他马上结婚我也不管,但是有一条,你永远不许登我这个门,我只当没有你,我已经死了两个孩子,我不差你这一个!”
  三爷爷和三奶奶听到这些赶紧过来相劝,他们甚至把一切都揽在自己的身上,说这一切都是他们安排自己的侄子做的,等侄子回来,他们保证不会再提提亲这件事。
  但姥姥的固执绝非一般人可比,他们的劝说一点儿也没有作用,姥姥给母亲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她不搬走,姥姥就要自己搬走。
  母亲对姥姥的脾气是熟悉的,她知道姥姥是说到做到的人,她不敢想一旦姥姥自己走了会是什么结果,万般无奈她又一次搬出了家门回到了宿舍里。
  这样的日子过了很长的时间,在那段时间里,母亲总想也许哪一天姥姥会回心转意派舅舅来找她,从她懂事起,她就和姥姥共度难关,她知道姥姥不会真的让她离开她。唯一能替母亲探听消息的就是大俊,可是从大俊的嘴里知道,三爷爷和三奶奶又无数次的去劝姥姥叫母亲回家,姥姥不但不答应,相反,她连三爷爷一家人都不理了,想劝她连门都进不去。一直到年底,姥姥并没有一点儿回心转意的意思,舅舅有时来看她也无计可施,这让母寒心。
  “那一年的三十儿是我自己过的,只有大俊陪着我。你三爷爷托她给我带的饺子我一个也没吃下去,光剩下哭了”

       19

       很多在开始非常困难或者不顺利的事情,它就非常有可能成功或者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所谓“好事多磨”,这不是什么墨菲定律,这是中国人的看法。
       母亲一个人在宿舍里住,想姥姥也没办法。抗美援朝让中国人全体总动员,纱厂也是昼夜不停的纺纱织布没有休息,母亲那个时候除了完成自己的定额以外,一些有孩子有家的人要歇一天母亲就去顶班。一个是因为母亲年轻,她不怕受累,再有也是为了排遣不能回家的孤独和伤心。
       一天大俊告诉母亲说,她的父亲也就是我的三爷爷混好了,他成了一个饭馆的老板。
       三爷爷在老家种地,后来去济南学徒做厨师,跟着师傅到了天津。因为京津河北一带,菜系主要是鲁菜,天津和北京的大饭馆都是山东馆。
       三爷爷到了天津不久,师傅突然病故,饭馆本来雇的是厨师,所以能够让三爷爷跟着师傅,师傅病故,三爷爷还没有出徒自然不能顶替师傅,所以就让老板辞掉了。
       想回家没路费的三爷爷碾转几个饭馆打工,终于流落街头去卖烤白薯和摊煎饼。说起三爷爷也是受了一辈子苦,后来他遇见流落街头几乎饿死的娘俩,就是他的老丈母娘和媳妇,好心的三爷爷收留了她们娘俩最后成了一家人。
       解放以后中国的大部分工商业还是私人经营,就在母亲再次回到宿舍的时候,三爷爷的一个师弟突然找到了他。这个师弟是跟着三爷爷和他们的师傅一起到了天津的,因为他在天津有亲戚,所以他的命运比三爷爷要好。
       这个师弟自己开了一家饭馆,最后规模很大名声也不小。有人曾经劝过三爷爷去找他,三爷爷却认为,钱和情义就跟油和水一样,是不能搀和在一起的,如果师弟真的念同门之情,他为什么不来帮着自己呢?他宁可受穷也不会去找这个师弟。
       在解放初期共产党掌握政权的时候,为了恢复经济并没有没收这些私营企业。这就是所谓新民主主义时期,说来也是,把买卖都收归国有,经济怎么恢复,因为政权还没有真正的站稳脚跟。
       但是精明的买卖人已经看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太长,有些人就采取了偷梁换柱的办法,找个人做企业的老板,自己在后台观察一下局势,当然买卖还是他们自己说了算。
       果然,他们估计的没错,社会主义改造大张旗鼓的开始了,公私合营成了主要的趋势,这些商人资本家看的出来,所谓公私合营不过是个过渡,买卖早晚是要国家经营的,他们一定要卷铺盖卷滚蛋。
       1955年,几乎全国的私营企业不是归了国营就是自己关张,这就是提前进入社会主义。为什么要说提前呢?因为这远远超出了共产党预计的时间。
       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商人已经把资金抽走,不过是留下一个空架子,顶着门面的经理老板不过是替罪羊,三爷爷就属于这样一只替罪羊。
       文革时期,三爷爷被化成小业主,这个在家里是个贫农,进城几乎要饭的穷人,最后被踢出了穷人和无产阶级的阶层成了专政对象。三爷爷在文革时期几乎疯了,因为他觉得冤枉,这是后话。
       现在大俊说的他的父亲混好了,说的就是三爷爷去当替罪羊的时候。既然三爷爷混好了成了饭馆的老板,她不想在纱厂干了,她要回家去,再说,已经有人给她提了亲。
       大俊走了,宿舍里只剩下母亲一个人,这让她除了感到更加孤独以外,更主要的是连个打听姥姥消息的人也没有了。
       “有的时候我想家想的受不了,我就在晚上偷偷的回到胡同口,看一看家里的窗户然后再回到宿舍里。”
      老人说,夫妻是月老用一根红线拴住的,这跟红线一但拴上,任凭你在天涯海角都是断不了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棒打鸳鸯不散的道理。
       天渐渐暖和,人们脱掉棉衣的时候,一天母亲下中班回宿舍,走到厂门口突然看到路边有一个人站在那,仔细一看原来是父亲。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8-5-17 21:28 |只看该作者
榆钱漫天 发表于 2018-5-17 17:32
看完,大鹰哥慢慢叙啊不急!热茶奉上。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8-5-18 07: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再顶美文!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8-5-18 09:3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天渐渐暖和,人们脱掉棉衣的时候,一天母亲下中班回宿舍,走到厂门口突然看到路边有一个人站在那,仔细一看原来是父亲。
------------
转折,高潮?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8-5-18 13:25 |只看该作者
父亲回来也没辙呀,姥姥的思想转变不过来
渴盼下文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8-5-18 17: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8-5-18 20:11 编辑



       20
       “你爸爸瘦的脸上就剩下俩眼珠子在眼眶子里晃悠了,我问他,你怎么来了?他说,我怎么就不能来了?我从下午就等着你。”
       原来,父亲并不知道母亲上什么班。
       “你爸爸真是傻,哪有从下午等到半夜的?我就是看他这个实在劲觉得,跟着他没有错!”
       父亲去朝鲜是带着一帮修理工修理汽车,规定采取轮换制,每次去一帮人就有一个带队的。这次父亲回来就是休息,等待下一次轮班。听了这些我就想,领导带队看来是个传统,不过内容不同了,父亲带队是去玩命,现在的领导带队是出国“考察”。
       我想象母亲在这种情况下见到父亲是什么心情?要是写小说,特别是现在那种言情小说,那可是有的写了。可是母亲并不是演员,这也不是故事,我只好真实的记录。
       原来,父亲回国放下行李就去了三爷爷家,三爷爷把他走后的一切都告诉了父亲,父亲什么也没说,转身就去了母亲的厂子,一直等到半夜。
       “我不跟你说就是怕耽误了你,我还要去朝鲜,你要是等着我,回来咱们就结婚。”父亲说。
       “我妈不同意怎么办?”
       “现在不着急,等我回来再说。”
       父亲后来又去了一次朝鲜,回来的时候已经到了1951年的年底。
       我看到父亲去朝鲜的证据有两样东西,一个是草绿色的毛毯,还有一件是一条宽宽的牛皮带。父亲去朝鲜是为了打美国鬼子,他带回来的皮带成了打我的工具。所以,提起朝鲜战争我也是印象深刻。
       父亲回来以后和三爷爷亲自去了姥姥家,企图说服她同意这门亲事,可是姥姥态度坚决。
       想回家就不能和父亲结婚,想结婚就不能回家!
       父亲真的生了气,拉着母亲去领了结婚证,当然,我想母亲也一定是乐意,只是她没法顾全姥姥和父亲两方面而已。
       修理厂给父亲和母亲举办了一个婚礼,书记当了证婚人。这个书记后来跟我住一个楼,1990年去世,也是个山东人。
       父亲和母亲结了婚,单位里分给了他们一间房子,这就是职工宿舍。
       “白天的仪式就跟开会一样,书记讲话大家鼓掌,晚上在你爸爸的办公室里包了饺子,你三爷爷他们也来了,吃完了饭就回宿舍,一张床,一床你爸爸上朝鲜用的被子,墙上有一个喜字,这就是我的新房。”
       第二年的春天,母亲怀孕有了她第一个孩子,也就是我未曾谋面的哥哥,父亲调往北京的交通部。

       21
       父亲调到北京工作,母亲还是在天津上班,他们的孩子生下来只有母亲自己照顾,父亲连母亲生孩子都没有赶上,因为他总是出差。
       父亲经常抽时间回来,但是大多数时间是母亲自己照顾孩子,姥姥却从不露面。这让母亲很伤心,因为她希望姥姥在自己有了孩子以后会回心转意。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这个孩子在一岁的时候患了急性肺炎死了,这对母亲的打击很大。为此母亲的单位放了她一段假期。父亲把母亲接到北京,带着她在北京住了些日子。并且跟她商量,想把她调到北京来一起生活,母亲还是留恋故土,更舍不得姥姥所以没有同意。
       “你爸爸看我不同意没有办法,只好给我买车票回天津。我记得那是腊月份,天很冷,我自己回到家里走到门口心里难受,看见家又想起孩子站在门口没有勇气进去。”
       就在这个时候,她看见姥姥站在院子门口。没等母亲反应过来,姥姥拽着她说:“跟我回家!”
       姥姥和母亲就是从那个时候和解了,
       我现在想,姥姥为什么不经过母亲同意就把我抱到了天津,因为她来看母亲正好赶上我发烧,她可能是又想起了母亲的第一个孩子。虽然姥姥从母亲结婚到她有了第一个孩子没有露面,但她不是没有惦记母亲,失去孩子的痛苦姥姥是经历过的,这也许就她抱走我的原因。
       后来母亲又怀上了我,恰逢北京组建第一棉纺织厂,需要从天津、上海和青岛这些有纺织厂的地方调入技术工人,母亲的工厂推荐了她,她是在那一年来到北京和父亲团聚的。
       在北京生下我以后,父亲还是因为出差不能经常在家,母亲住在国子监,上班的地方在东郊的十里堡,一个东城一个朝阳相隔很远,母亲干脆就在五十六天产假到期的时候,带着我住进工厂里专门为有孩子的女职工准备的宿舍,工人们管它叫“妈妈宿舍”,只有父亲在家的时候,母亲才抱着我回家来住。
       姥姥把我抱到了天津以后,母亲总是在大礼拜去天津看我。所谓“大礼拜”就是把两个星期的休息日攒在一起。
       那个时候,舅舅已经被安排在父亲原来工作过的修理厂(后来改成天津市内燃机厂)工作,舅舅已经结婚,他和妻子工资不高,已经有了一个女儿,比我小四个月。母亲每次去带的东西都是两份,每个月还要给姥姥寄去二十元的生活费。
       “你舅舅比我小一岁,可是从小就是我跟着照顾他,就是他娶媳妇也是我给他花钱张罗的,我们家千顷地就是这么一棵苗,过去受苦的时候,有一个窝头我得仅着他吃,他淘气挨打都是我抱着你姥姥哀求,你一个人怎么用的了二十元的生活费?这里有你舅舅孩子的份儿。”
       每当想起姥姥把我抱走母亲总是感叹的说:“我这一辈子总是不能团聚,你爸爸跟我千辛万苦的结了婚,他却调到了北京。我到了北京你一岁的时候你姥姥又把你抱走了,我真不知道我这辈子得罪了谁?”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8-5-18 17:11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8-5-18 17:12 |只看该作者
无弦风 发表于 2018-5-18 09:35
天渐渐暖和,人们脱掉棉衣的时候,一天母亲下中班回宿舍,走到厂门口突然看到路边有一个人站在那,仔细一看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