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千场 于 2015-5-25 18:00 编辑
先发一篇旧文垫个底。
是俺当年给忽悠六星版友学文史时写的。
关于先秦文学。
当教师的时候,两个中学同学在我们学校读成人教育,我给他们讲大学语文。
我经常请他俩喝酒,也抚不平他们心灵的创伤,俩小子天天找我茬,有次上课的时候就问我:你讲的也没啥新鲜东西啊?啊?跟书上的一样啊?啊?那用你讲啥啊?啊?我们自己看书不就行了,啊?
我说:谢谢我的俩哥,这是夸我讲的对,我没讲错!我要是讲的跟书上不一样,你俩还不骂死我啊?
呵呵,言归正传:
中国文学史的第一个阶段:先秦时期的文学
所谓“先秦”,是指从远古到秦统一之前这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框架,包括“三皇五帝”的原始部落时期;夏、商、周时期;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先秦的主要文学成就,是诗歌和散文。
诗歌:《诗经》、《楚辞》,奠定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石
散文:文学史上的“散文”是相对“韵文“而言。先秦散文有两种:
历史散文:《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吕氏春秋》
哲理散文:“诸子百家”。《论语》《孟子》、《老子》、《韩非子》、《荀子》《墨子》等。
注:七十年代以后逐步从古墓中发掘的“老子简帛”发现,道德经也是韵文。
1,文学的起源
关于文学的起源,鲁迅先生有一段著名论述:
“我想,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先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那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淮南子。道应训》记载:惠王曰:“善而不可行,何也?”翟煎对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对中国文学史有极高见地的鲁迅从这段文字中居然推衍出“文学起源于劳动”这样简单和想当然的结论,很可疑。
文学艺术的性质,是人类情感的审美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当人们不仅仅想哭或想笑或想叫喊,而产生了更热烈的表达并交流审美感受的欲望时,才有最初的艺术活动。鲁迅大概没干过抬木头的活,抬木头是个令人乏味的力气活,简单的“杭育杭育”如果不带有情感在里面,只起到整齐步伐的作用,很难产生美感,而艺术的产生,必须是生活实践活动跟情感审美需要的互相作用。
人类的原始生活中,能够产生情感的不仅仅是劳动,还有那么多让我们的祖先感到更强烈的快乐和不快乐的活动,都比抬木头更可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