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倾杯小镇 行摄天下 摄影基础知识系列讲座(不断更新)
楼主: 季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基础知识系列讲座(不断更新)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4-12-5 09:42 |只看该作者
逍遥侠 发表于 2014-12-4 02:58
感谢若轩感谢季版

逍遥兄不必客气!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4-12-5 09:45 |只看该作者
九天行舟 发表于 2014-12-4 09:57
讲得细致入扣,有些虽然懂点,但也懂了点皮毛,但看了讲解更能深入了解。

九天客气了,这些东西应该早就知道。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4-12-5 09:46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4-12-4 10:23
这个好,一定好好学习下!

谢谢烟云光临捧场!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4-12-5 09:49 |只看该作者
闻香入眠 发表于 2014-12-4 12:33
太好了,及时雨。正愁怎么入门,贝姐就发来此链接。季风版主辛苦了!

谢谢闻香,这些东西对入门可能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提升对摄影的理解很有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4-12-5 09:52 |只看该作者
墓歌 发表于 2014-12-4 13:24
季版辛苦,有时间我也学学练练

谢谢墓歌,老大不用练这个。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4-12-5 09:54 |只看该作者
季风 发表于 2014-12-5 09:45
九天客气了,这些东西应该早就知道。

那里应该早就知道, 看你的讲座才知道。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4-12-5 10:28 |只看该作者
九天行舟 发表于 2014-12-5 09:54
那里应该早就知道, 看你的讲座才知道。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4-12-5 14:49 |只看该作者

睡醒了............季老师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4-12-5 16:51 |只看该作者
九天行舟 发表于 2014-12-5 14:49
睡醒了............季老师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4-12-5 17:11 |只看该作者
九天等着继续呢..............辛苦季老师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4-12-5 17:4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14-12-5 17:47 编辑

关于快门
    谈完了光圈,咱们再来说说快门。
    摄影刚诞生的时候相机是没有快门的,那时的快门就是镜头盖,曝光时打开,曝光完毕盖上。因为那时的感光材料敏感度很低,曝光要很长时间,据说拍摄人像要有一个架子固定着被摄者,以免被摄者曝光时晃动,影响清晰度。我们在老电影里还能看到这样的镜头:摄影师摘下镜头盖数数儿,数够了数把镜头盖盖上,完成曝光。
    随着感光材料的进步,敏感度越来越高,要求的曝光时间越来越短,镜头盖显然是不行了,于是快门就应运而生了。
    现代的快门主要分两大类,镜间快门和焦平面快门。(现在的数码卡片机和微单相机属于哪类快门,似乎各厂家都不愿多说,笔者也不得而知。希望有知道的朋友给我们讲讲。)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4-12-5 17: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14-12-5 17:58 编辑

    镜间快门又分勃朗特快门和康盘快门,由于结构原理不同,勃朗特快门能达到1~300/1秒,康盘快门能达到1~500/1秒,都有B门,早期还有T门。
    镜间快门现在主要用在大画幅镜头上,还有一部分中画幅胶片相机也使用镜间快门,如哈苏的C系列镜头,玛米亚67系列镜头,双反相机全部是镜间快门。
    早期不可换镜头的135相机也大多采用镜间快门。如国产的海鸥、东方等相机。
    镜间快门是由一组(一般是三片)钢片组成,装在镜头的镜组之间,利用开合的不同速度形成长短不一的曝光时间。
    镜间快门的优点:一是所有的快门速度都可以和闪光灯同步,不存在最高闪光同步快门。
                    二是快门震动非常小,对于手持相机用较低的快门速度拍摄影响比较小。
                    三是声音小,适宜在比较安静,如剧院演出时拍摄。
    镜间快门的缺点:一、最高速度较慢,只能达到500/1秒,使拍摄受到限制,尤其是体育等高速运动的题材。
                    二、每只镜头都带有快门装置,加大了成本,而且互换镜头操作繁琐。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4-12-5 17:5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14-12-5 17:55 编辑

    焦点平面快门又称帘幕快门,是在相机的成像平面前面设两块帘幕,两块帘幕之间有可以调节宽度的缝隙,在曝光时,帘幕横向或纵向匀速扫过成像平面,实现感光材料曝光,由于两块帘幕之间存在不同宽度的缝隙,因而可以实现不同的曝光时长。
    帘幕是以多快的速度扫过焦平面的呢?现在各厂家都不说,笔者在上世纪90年代看过一个资料说是每秒2.5米。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技术上的进步使帘幕速度达到多少呢,还是个迷。
    早期帘幕是用丝绸加橡胶材料制成,横向运行。这种材料容易老化,而且快门速度最高只有2000/1秒。
    现代相机的焦平面快门都是金属材料制成,上下纵向运动。当年机械时代尼康FM2曾达到4000/1秒,是当时的最高速度。现在的电子快门已经达到8000/1秒,据说达到16000/1秒也不是问题,但已经没有实用意义了。
    帘幕快门的优点:一、可以获得较高的快门速度,最高可达8000/1秒。对于体育摄影等需要高速抓拍的题材非常有利。
                    二、只在机身上安装快门,而不必每只镜头都有快门,大大降低了镜头成本。而且镜头互换简单方便。
    帘幕快门的缺点:一、快门震动较大,在用较低的速度拍摄时,容易拍虚。
                    二、快门声音比较大,不利于在安静的环境中偷拍。
                    三、不能用高于相机指定的快门速度进行闪光摄影,由于帘幕快门是通过不同宽窄的缝隙扫过焦平面来实现不同的曝光时间。而电子闪光灯的闪光时间极短,大大短于快门缝隙扫过整个焦平面的时间,所以最佳的闪光灯快门就要求帘幕的缝隙要大于焦平面的宽度,也就是说在前面的帘幕已经通过焦平面,而后面的帘幕还没有到达焦平面的时候触发闪光灯,在这个前提下,速度最快的那一档快门就是这个相机的闪光同步快门。如果使用高于这档快门的速度拍摄,就会出现照片局部没有曝光的结果。
    随着科技的进步,闪光同步快门的速度也不断提高,由早期普遍采用的30/1秒、60/1秒提高到现在的200/1或250/1秒,但各品牌各型号的相机是不一样的,大家使用时一定要弄清自己的相机的闪光同步快门是多少,以免错过拍摄时机。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4-12-5 18: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14-12-5 18:09 编辑

影友们使用的数码单反现在全部是采用帘幕快门,而且都是金属纵走式,也就是上下运动的快门。为了提高速度,快门的叶片都做的非常薄,请不要触碰叶片,以免引起叶片变形。
快门的速度:我们的数码单反上整档的快门速度一般是这样标示的:30〃、15〃、8〃、4〃、2〃、1〃、2、4、8、15、30、60、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
从1〃往后的数字实际上都是快门时间的倒数,如60就是60/1秒,125是125/1秒,所以数字越大,也就是分母越大,曝光时间就越短。
每个整档的快门速度之间的曝光量相差一倍,如30/1秒就比60/1秒的曝光时间长一倍,60/1比125/1又长一倍,同时成像平面所受到的光照也增加一倍。
机械时代的快门速度只能整档地调整,现在的数码相机可以进行1/2、1/3档的调整,大大方便了拍摄。
快门的使用:拍摄时按快门要均匀用力,平稳按下,尤其是较慢的快门速度,一定要轻按,用力过猛会引起相机上下位移,影响清晰度。
选用快门速度的倒数不要低于镜头焦距的数值,如100mm的镜头,要用125/1以上的速度,低于这个速度,最好上三脚架,手持拍摄就会发虚。现在有些镜头带防抖装置,可以采用较低的速度拍摄。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4-12-5 18:11 |只看该作者
下次谈谈曝光,文字正在赶写中。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4-12-5 18:30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慢慢细看,细学,边看边学。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4-12-5 18:31 |只看该作者
好了我们苦了季版,除了尽孝道还要抽空写讲座。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4-12-5 19:33 |只看该作者
若轩 发表于 2014-12-5 18:31
好了我们苦了季版,除了尽孝道还要抽空写讲座。

谢谢轩版,不辛苦,这些都是多年积累的东西,不用查什么资料,写起来比较省力。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4-12-5 20:12 |只看该作者
季兄辛苦!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4-12-5 20:14 |只看该作者
若轩 发表于 2014-12-5 18:30
收藏了,慢慢细看,细学,边看边学。

小轩真好。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4-12-5 22:19 |只看该作者
深入浅出,易懂易记。谢谢季版!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4-12-7 09:45 |只看该作者

哈哈,没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4-12-7 09:50 |只看该作者
春子 发表于 2014-12-5 22:19
深入浅出,易懂易记。谢谢季版!

谢谢春版光临,我这次不怕寒碜,硬要开讲座,肯定会有很多疏漏,望春版指正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4-12-9 08:13 |只看该作者
季风 发表于 2014-12-5 09:52
谢谢墓歌,老大不用练这个。

对,老大不用练这个
多练酒就OK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4-12-9 10:04 |只看该作者
天天来看看有没有更新。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4-12-9 10:38 |只看该作者
逍遥侠 发表于 2014-12-9 10:04
天天来看看有没有更新。

惭愧,这两天有点忙,还没更新。过几天就有新的。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4-12-9 11:11 |只看该作者
季风 发表于 2014-12-9 10:38
惭愧,这两天有点忙,还没更新。过几天就有新的。

没事的啊,好饭不怕晚。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4-12-9 18: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14-12-9 18:05 编辑

关于曝光的几个问题
    第一讲:相机的测光系统
    谈到曝光就离不开相机的测光系统,最早相机是没有测光系统的,那时的摄影师都有很厉害的目测估计曝光的本领,到了一个地方一看,心里就有了合适的曝光参数,拍出来八九不离十。但毕竟是凭经验估计,拍宽容度大的黑白片还可以,曝光差一点可以再暗房里找回来,人工估计曝光问题不大。但拍摄彩色反转片就不行了,彩色反转片宽容度相当小,有可能差半档曝光片子就废了,这时人工估计曝光就显得力不从心,一台精准的测光表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手持式测光表在当时令使用大画幅相机的摄影师们如虎添翼,很多经典作品就是建立在精准测光的基础上才得以诞生的,精准测光还催生了著名的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咱们以后还要讲到。即使在数码摄影大行其道的今天,一台精准的手持测光表仍然大有用武之地。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4-12-9 18:0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14-12-10 16:34 编辑

    相机发展到今天,机内测光系统已经成为所有的数码相机的标配,而且日益精准。具备了TTL(过去叫直读胶片表面测光,现在应该叫直读感应器表面测光了吧)功能、多点测光、可选择多种测光方式如评价测光、中心重点平均测光、局部测光、点测光等等。
    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个取得正确曝光重要因素是无可替代的,那就是选择正确的测光方式,你会用测光系统、善用测光系统的程度决定你的测光的准确程度,而不是这个测光系统如何先进。
    相机的测光系统能干什么呢?它就是能够计量照射到感光原件上的光照有多强,通过计算给出一个曝光参数,但是有一个问题非常关键,就是你必须决定你的测光系统“看”什么地方,怎么“看”。譬如你把镜头对准了一个模特的脸测光,相机立刻就给出了一个参数,用这个参数你可以把模特拍的非常漂亮,但用同样的方法拍摄雪地或煤堆就不行了。
    问题来了,照相机的测光系统怎么知道你拍的是美女的脸呢,或者一片雪地或者一个煤堆呢?答案是它并不知道,甚至它连色彩都看不见,只看到黑白影像,测光系统就是个色盲。它的工作原理就是不管你把镜头对准什么地方,不管是美女的脸还是雪地或煤堆,它都要按照把他们都拍成反光率18%的灰调来给出曝光参数的。准确再现18%的灰调就是测光系统的任务
    为什么是18%的灰,而不是50%或者是90%的灰?这时根据色调比较平均的景物计算出来的,把这个景物的反光率综合起来计算,得出来的结果就是18%的灰。所以在拍摄一般的景物的时候对着反光率18%的标准灰板测光,都能得到正确的曝光。
    18%的灰是什么样子呢,除了器材店出售的标准灰板外还有一个比较简单的东西,就是柯达负片,也就是我们过去拍彩色照片的胶卷盒,它是一个黑色的圆筒上面有一个灰色的盖子,这个盖子的颜色就是18%的灰。18%的灰和我们亚洲人的肤色很接近,所以在没有灰板的情况下,对准我们的手背测光也可以得到近似18%灰的参数。
    但是这个比较平均的景物是什么呢?它肯定不能是一个煤堆,也不可能是一片雪地,也不能是逆光的景色或夜景。
    如果我们按照相机的测光系统给出的参数去拍摄一个煤堆,肯定拍出的煤不是黑色的,而是灰色;同样的方法去拍雪地,雪也不是白色的,而是灰色的;逆光则是天空曝光合适,而逆光的景物全成了黑色;夜景则会使光源过曝,景物发灰。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4-12-9 18: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14-12-10 16:38 编辑

    这时就出现上面说的如何选择正确的测光方式的问题了。
    首先要确定我们要表现什么,无论胶片还是数码感应器都不可能把人眼所看到的色彩或影调全部表现出来,他们的宽容度是有限的,只能把我们所看到的一部分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拍摄照片要有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把你所要表现的主体完美地表现出来,并同时兼顾周边景物。
    这里有几个方法供大家参考:
    1.“白加黑减”,在拍摄大面积白的时候(这个大面积是指充满我们的取景框,而不是景物的实际面积有多大),要在相机给出的参数上适当增加曝光,就能把白色拍成白色而不是灰色。拍摄大面积黑色的时候,适当减少曝光就能把黑色拍成黑色而不是灰色。
    2.在逆光拍摄的时候,要贴近被摄物去测光,尽量让被摄物充满画面,避免周围光线的干扰。
    3.拍摄夜景的时候用手动曝光模式,也就是M档,通过实际测试找出正确的曝光参数,不要采用任何方式的自动模式。
    4.正确选用相机的测光模式,现代的数码相机可以提供多种测光模式,以佳能单反为例,说明书上是这样写的(遗憾只能录入文字,图形只能大家自己看说明书了):
      评价测光——这是一种通用的测光模式,适合人像甚至逆光主体。相机自动设置适合场景的曝光参数。
      局部测光——由于逆光的原因使背景比主体更亮时,该测光模式非常有效。局部测光覆盖取景器中央8%的面积。
      点测光——该模式用于对拍摄主体或场景某个特定部分进行测光。测光偏重于取景器中央,覆盖了取景器中央约3.5%的面积。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测光偏重于取景器中央,然后平均到整个场景。
    面对四种模式我们如何选择呢?
    简单地说,根据不同的拍摄题材和拍摄目的选择,如拍摄纪实片,抓住精彩瞬间是第一要务,曝光的要求就不能太严格,所以选择评价测光比较靠谱。如果是想精雕细刻地拍摄或者遇到光线比较复杂而时间又允许的时候,建议采用点测光模式,通过计算得到正确的曝光(如何计算请看下期),另外两种测光模式基本介于以上两种之间,就不一一赘述了。
    5.在高反差的环境下注意兼顾明暗两端,在拍摄反差很高的景物时,可以利用“向右曝光”的方法(以后要详细讲),尽可能地增加曝光,只要高光不溢出就行。然后在后期时将亮部压暗,暗部提亮,就能兼顾到明暗两端的细节。
    6.在选用光圈优先(即A或Av档)或速度优先(即S或Tv档)时使用点测光要注意选择测光点,首先心里要熟悉18%灰大概是一个什么亮度,然后寻找近似这个亮度的部位作为测光点。


参考书目: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
《跟亚当斯学摄影》作者:冯建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