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1111111和出名一样,打孩子也要趁早(2010-04-12 06:51:59) 转载
旧话重提,我曾写过一篇“中国奥普拉知性提问揭出传统陋习”的小文。在《鲁豫有约》这个节目中,有一阵子主持人最喜欢问:“你小时候挨打吗”(或“小时候你爸你妈打你吗”)这个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接受采访的海内外各界知名人士成龙、张丰毅、杨坤、李云迪、郎朗、范伟、刘德华、张学友、周佑君、郑秀文、范冰冰、白岩松等等小时候都挨过父母的打。不过,主持人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有点千篇一律,而且反正人人都挨打(正如白岩松所言:“那时的孩子谁没挨过打啊”),问不问都一样,最近一阵子这个节目的主持人似乎不再纠缠这个问题了。
其实打孩子绝不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专利。我去年也写过一篇小文介绍因为一位议员提出议案拟禁止“打(孩子)屁股”在法国引起的争议。当时法国民意调查机构TNS Sofres就此进行了民意调查,在民意调查中有一个问题与鲁豫有约的问题一样是:“你打过孩子屁股吗?”有67%的法国人的回答是Oui(是),尽管其中有46%声称只是“偶尔”(exceptionnellement)打一下,只有2%的法国人承认“经常”(souvent)打孩子屁股。有45%的法国人认为该打屁股的时候还是要打一下,这是引导孩子“尊重权威”的一种方式。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的夫人也出来表态:Quand un enfant est odieux, une bonne fessée ne lui fait pas de mal(对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打一家伙屁股不会疼的。)
有道是存在就是合理的,这打孩子的事有什么合理之处呢?口说无凭,最近美国密歇根州大学Calvin College in Grand Rapids心理学教授Marjorie Gunnoe女士在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主办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首先要说明的是,在美国,2004年儿童法(Children’s Act)允许家长对孩子实行合理的体罚,条件是这种体罚不会伤及孩子并留下任何痕迹。
Marjorie Gunnoe教授研究儿童体罚课题超过10年,这次研究的样本是2600名十几岁的少年,询问他们是否曾被家长打过(其中有四分之一没有挨打);如果被打过,到几岁的时候最后一次挨打。在这个基础上,把这些孩子的“挨打”历史与他们当下的行为性格特征(如暴力倾向、抑郁、早期性行为)、学习成绩、奋斗目标等进行比照。结果发现,那些直到6岁还挨打的孩子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性格特征的表现都优于那些从未挨打的孩子。研究表明,6岁之前挨过父母打的孩子,上学后很可能成为校园里的好学生,更愿意做社会公益工作,而且冒险和考大学的欲望,会比那些从来没有挨过打的孩子强烈得多。研究还发现,在7岁到11岁之间还挨打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优于那些从未挨打的学生,但是在一些性格行为特征表现逊色。相对而言,只有那些一直被父母打到大的孩子,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各方面都不如那些从未挨打的孩子。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结果不受孩子的性别和种族影响。
看来鲁豫有约的那些名人小时候挨过的打也没白挨。打孩子和出名一样,要趁早,打孩子最佳时段是2岁到6岁之间。对于这项研究成果,Marjorie Gunnoe教授表示:“打屁股是一种危险的方式,不过有时候要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也会用到危险的工具。只要我们能很好地使用,就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