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白话《世说新语》
楼主: 闲过信陵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话《世说新语》 [复制链接]

541
发表于 2015-8-23 10:59 |只看该作者
谢玄(343—388)东晋名将。字幼度﹐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奕之子,谢安之侄。21岁时为大司马桓温的部将﹐后官至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诸军事。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东晋太元二年(377)﹐为抵御前秦袭扰﹐经谢安荐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

使用道具 举报

542
发表于 2015-8-23 11:00 |只看该作者
晋书:谢安本传,直接贴白话文


  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祖谢缵,曹魏时任过长安典农中郎将(据罗振玉《芒洛家墓遗文四编 补遗》所收“ 谢府君神道”);祖父谢衡,是西晋有名的儒学家,“博物多闻”,“ 以儒素显” ,任过博士祭酒、太子少傅、散骑常侍一类的文官。父亲谢裒(一作褒),永嘉之乱时携家南渡,在东晋政府中担任过侍中、吏部尚书等要职。谢安出身于这样的名门世家,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在德行、学问、风度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修养。四岁时,谯郡的名士桓彝见到他大为赞赏,说:“ 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即王承,东晋初年名士)。” 当时的宰相王导也很器重谢安,青少年时代的谢安就已在上层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然而谢安并不想凭借出身、名望去猎取高官厚禄。东晋朝廷先是征召他入司徒府,接着又任命他为佐著作郎,都被谢安以有病为藉囗推辞了。后来,拒绝应召的谢安干脆隐居到会稽的东山,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频繁交游,出则渔弋山水,入则吟咏属文,挟妓乐优游山林,就是不愿当官。当时担任扬州刺史的庾冰仰慕谢安的名声,几次三番地命郡县官吏催逼,谢安不得已,勉强赴召。仅隔一个多月,他又辞职回到了会稽。后来,朝廷又曾多次征召,谢安仍然予以回绝。以此激起了不少大臣的不满,接连上疏指责谢安,朝廷因此作出了对谢安禁锢终身的决定,经皇帝下诏才赦免。然而谢安却不屑一顾,泰然处之。谢安虽然屡屡不愿出山,但当时的士大夫却都对他寄予很大的期望,以至时常有人说:“谢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他的妻子刘氏是名士刘?的妹妹,眼看谢氏家族中的谢尚、谢奕、谢万等人一个个都位高权重,只有谢安隐退不出,曾对谢安说:“夫君难道不应当像他们一样吗?”谢安掩鼻答道:“只怕难免吧。”果然,升平三年(公元359)发生的谢万被废黜事件,终于迫使谢安步入仕途。谢万字万石,谢安的弟弟。他的器度不如谢安,却也很有才气,而且擅长自我炫耀,年纪轻轻就颇有名气,仕途通达。升平二年(358),谢安的哥哥谢奕去世,谢万便被任命为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兼任豫州刺史。然而他并不是统兵作战的材料,在升平三年十月受命北征时,仍然是一副名士派头,只顾吟啸歌咏自鸣清高,不知抚绥部众。谢安对弟弟的做法非常忧虑,劝戒说:“你身为元帅,理应经常交接诸将,以取悦部众之心。像你这样傲诞,怎么能够成事呢?”谢万于是召集诸将,想抚慰一番。不料这位平时滔滔不绝的清谈家竟连一句抚慰的话都讲不出,憋了半天,干脆用手中的铁如意指着在座的将领说:“诸将都是劲卒。”如此凌辱轻慢,不仅不能抚慰将领,反而使他们更加怨恨。谢安无奈,只得代替谢万,对队帅以下的将领一个个地亲自拜访,尽力加以抚慰,拜托他们尽力协助谢万。但这并未能挽救谢万失败的命运。谢万率军增援洛阳,还未与敌军交战,手下士卒就惊扰奔溃。谢万单骑狼狈逃还,军士们本来要杀了他,看在谢安的份上才没有动手。损兵折将的谢万不久就被罢免为庶人。谢奕病死,谢万被废,使谢氏家族的权势受到了很大威胁。升平四年(360),征西大将军桓温邀请谢安担任自己帐下的司马,谢安接受了。这本来只是很寻常的事情,然而消息传出以后,竟然引起了朝野轰动。在他动身前往江陵的时候,许多朝士都赶来送行,中丞高崧挖苦说:“卿屡次违背朝廷旨意,隐居东山不出,人们时常说:‘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如今苍生又将如卿何!’”而谢安夷然毫不介意。桓温得了谢安却十分兴奋,一次谢安告辞后,桓温自豪地对手下人说道:“你们以前见过我有这样的客人吗?”咸安元年(371),对东晋朝廷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年。权臣桓温本想立功中原以提高自己的声望,没想到在枋头一战遭到惨败。为了重立威名,他听从郗超的建议,在咸安元年废黜了司马奕,另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此时的谢安已担任了侍中,不久又升任为吏部尚书。他洞悉桓温的野心,也知道简文帝比被废黜的司马奕也强不了多少,只是清谈的水平略高一些而已,但他仍然忠心匡扶朝廷,竭力不让桓温篡权的图谋得逞。咸安二年(372),即位不到一年的简文帝就在忧惧中死去,太子司马曜即位,是为孝武帝。原来满心期待着简文帝临终前会把皇位禅让给自己的桓温大失所望,便以进京祭奠简文帝为由,于宁康元年(373)二月率军来到建康城外,准备杀大臣以立成。他在新亭预先埋伏了兵士,下令召见谢安和王坦之。当时,京城内人心惶惶,王坦之非常害怕,问谢安怎么办。谢安神情坦然地说:“晋祚存亡,在此一行。”王坦之硬着头皮与谢安一起出城来到桓温营帐,紧张得汗流浃背,把衣衫都沾湿了,手中的朝板也拿颠倒了。谢安却从容不迫地就座,然后神色自若地对桓温说:“我听说有道的诸侯设守在四方,明公何必在幕后埋伏士卒呢?”桓温只得尴尬地下令撤除了埋伏。由于谢安的机智和镇定,桓温始终没敢对二人下手,不久就退回了姑孰。迫在眉睫的危机,被谢安从容化解了。同年三月,桓温得了重病。在返回姑孰之后,病情日益加重。但他还在幻想着能得到加九锡的殊荣,不断派人催促。谢安故意拖延,对已经起草好的诏书一再加以修改,迟迟不予颁发。桓温终于没有如愿,抱憾而死。桓温死后,谢安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兼吏部尚书,与尚书令王彪之一起执掌朝政。数月后,中书令王坦之出任徐州刺史,谢安又兼总中书省,实际上总揽了东晋的朝政。为了缓和矛盾、稳定政局,谢安实行了着眼于长远,以和谐安定为重的执政方针。他没有趁桓温病死的机会翦除桓氏集团,仍然信任和重用桓温的弟弟桓冲,让他担任都督徐、豫、兖、青、扬五州诸军事和徐州刺史,负责镇守京口,后来又转为都督七州诸军事,兼任荆州刺史。桓冲也深明大义,认为自己的德望不及谢安,心甘情愿地以镇守四方为己任。将相关系的协调,促进了政局的稳定。当时人赞扬谢安,将他比作王导,而文雅则更胜一筹。内部安定之后,谢安又把注意力转向对付来自北方的威胁。当时,前秦在苻坚的治理下日益强盛,东晋军队在与前秦的交战中屡遭败绩。谢安派自己的弟弟谢石、侄子谢玄率军征讨,接连取得胜利。又命谢玄训练出战斗力很强的北府兵,为抗击前秦作好了准备。太元八年(383),苻坚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志在吞灭东晋,统一天下。军情危急,建康一片震恐。谢安依然是那样镇定自若,以征讨大都督的身分负责军事,并派了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人率兵八万前去抵御。谢玄手下的北府兵虽然勇猛。但是前秦的兵力比东晋大十倍,谢玄心里到底有点紧张。出发之前,谢玄特地到谢安家去告别,请示一下这个仗怎么打法。哪儿知道谢安听了像没事一样,轻描淡写地回答说:“我已经有安排了。”谢玄心里想,谢安也许还会嘱咐些什么话。等了老半天,谢安还是不开腔。谢玄回到家里,心里总不大踏实。隔了一天,又请他的朋友张玄去看谢安,托他向谢安探问一下。谢安一见到张玄,也不跟他谈什么军事,马上邀请他到他山里一座别墅去。到了那里,还有许多名士先到了。张玄要想问,也没有机会。谢安请张玄陪他一起下围棋,还跟张玄开玩笑,说要拿这座别墅做赌注,比一个输赢。张玄是个好棋手。平常跟谢安下棋,他总是赢的。但是,这一天,张玄根本没心思下棋,勉强应付,当然输了。下完了棋,谢安又请大伙儿一起赏玩山景,整整游玩了一天,到天黑才回家。这天晚上,他把谢石、谢玄等将领,都召集到自己家里,把每个人的任务一件件、一桩桩交代得很清楚。大家看到谢安这样镇定自若,也增强了信心,高高兴兴地回到军营去了。那时候,桓冲在荆州听到形势危急,专门拨出三千名精兵到建康来保卫京城。谢安对派来的将士说:“我这儿已经安排好了。你们还是回去加强西面的防守吧!”将士回到荆州告诉桓冲,桓冲很担心。他对将士说:“谢公的气度确实叫人钦佩,但是不懂得打仗。眼看敌人就要到了,他还那样悠闲自在:兵力那么少,又派一些没经验的年青人去指挥。我看我们准要遭难了。”当晋军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的捷报送到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便放在座位旁,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憋不住问他,谢安淡淡地说:“没甚么,孩子们已经打败敌人了。”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辞以后,谢安才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舞跃入室,把木屐底上的屐齿都碰断了。淝水之战的胜利,使谢安的声望达到了顶点,淝水之战以后,谢安趁前秦崩溃的时机,派谢玄收复黄河流域大片失地。可是晋孝武帝却重用他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竭力排挤谢安,使谢安不能施展他的才能。于是,他提出由自己率军出镇广陵的步丘,修筑了新城(今江苏扬州邵伯镇),名义上是准备援助前秦,实际上是想脱离建康这个是非之地。他着手建造泛海的船只,准备从海道返回会稽。但他不久就患了重病,只得请求返回建康治病休养。然而他回到建康只有几天,就溘然病逝了,重回东山的心愿未能实现。到了谢安一死,东晋政权落在昏庸的司马道子手里,东晋的朝政就越来越腐败了。高卧东山
  
  谢安出生名门陈郡谢氏,父亲谢裒曾任太常卿,属于东晋士族。谢家人大多风流潇洒,被称为“谢家兰玉真门户”“谢家子弟,衣冠磊落”,谢安年仅四岁时,便被桓彝称许,认为他“风神秀彻”,长大以后,不在王承之下。谢安十三岁时,声名就已经传到辽东,连当时才七岁的慕容垂都特地送来一对白狼眊作为礼物。谢安得到了当世王导以下几乎所有名士的推崇,因而一举一动都被世人仿效。曾经有他的老乡回家没有费,只有五万把根本卖不出去的蒲葵扇,谢安得知以后,便路过抓了把扇子来用,结果人人仿效,积压的扇子不久便全部高价售出。他和王羲之及王献之父子均交好,曾一起参加兰亭集会,即《兰亭集序》中所记载的那次。
  
  谢安起初曾做了一个月的小官“著作郎”,但很快就以生病为由辞官回家。他长期在东山隐居,一边教育子弟,一边与名流来往,常携歌妓,在会稽周围和朋友一起游玩。他为人镇定自若,曾和孙绰、王羲之等出海游玩而遇到暴风雨,众人皆慌乱不已,只有谢安不为所动,并劝众人慌乱无济于事,不如冷静思考,众人因此而得以安全归来。
  
  谢安的声名越来越响,被推崇为江左“风流第一”,世人皆称“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

使用道具 举报

543
发表于 2015-8-23 11:01 |只看该作者
93  道壹道人好整饰音辞,从都下还东山,经吴中。已而会雪下,未甚寒,诸道人问在道所经。壹公曰:「风霜固所不论,乃先集其惨澹;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浩然。」

译文:

    道壹和尚喜欢修饰言辞。他从京都回东山时,经过吴中。随即遇到下雪,还不是很冷。回来后,和尚们问他途中见闻。道壹说:“风霜固然不用说了,它却先凝聚起一片暗淡;郊野、村落还只是雪花飞掠,树林和山峰就已经白茫茫一片。”

使用道具 举报

544
发表于 2015-8-23 11:01 |只看该作者
94  张天锡为凉州刺史,称制四隅。既为苻坚所禽,用为侍中。后于寿阳俱败,至都,为孝武所器。每入言论,无不竟日。颇有嫉己者,于坐问张:「北方何物可贵?」张曰:「桑椹甘香,鸱□(号鸟)革响,淳酪养性,人无嫉心。」

译文:

    张天锡任凉州刺史,在西部地区称王。被苻坚俘虏以后,任用为侍中。后来随苻坚攻晋,在寿阳县大败,便归顺晋朝,来到京都,得到晋孝武帝的器重。每次入朝谈论,没有不谈一整天的。很有一些妒忌他的人当众问他:“北方什么东西可贵?”张天锡回答说:“桑葚香甜,鸱鸮振翅作响;醇厚的乳酪怡情养性,人们没有妒忌之心。”

使用道具 举报

545
发表于 2015-8-23 11:02 |只看该作者
  前凉悼公张天锡(338年—398年),字纯嘏,是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最后一位君主。张天锡为前凉文王张骏少子,前凉桓王张重华之弟。小名独活。初字公纯嘏,入朝,人笑其三字,因自改焉。玄靓时天锡既右司马张邕,专掌朝政。郭太妃以张天锡专政,与张钦密谋诛杀张天锡,事泄,钦等皆死;张天锡命右将军刘肃,夜袭王宫,杀张玄靓。自立为大将军、校尉、凉州牧、西平公。遣司马纶骞奉章请命,并送御史俞归还京都。
  
  太和初,诏以天锡为大将军、大都督、督陇右关中诸军事、护羌校尉、凉州刺史、西平公。天锡口才极健,然“荒于酒色,不恤政事”。376年张天锡射杀前秦使节,前秦遂以十三万步骑攻陷姑臧,张天锡投降,前凉灭亡。382年前秦发动淝水之战,苻坚大败,天锡后投靠东晋,是十六国亡国之君唯一投靠江表者。封为左员外郎、散骑常侍。东晋政权后来又恢复其西平郡公的爵位、为金紫光禄大夫。玄时,欲招怀四远,乃用天锡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398年病逝,年六十一。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追赠为镇西将军,谥号悼公。386年,张天锡世子张大豫曾起兵意图恢复,改元凤凰,后来被后凉的吕光击败并杀死。
  
  天锡字纯嘏,骏少子也,小名独活。初字公纯嘏,入朝,人笑其三字,因自改焉。玄靓死,国人立之,自号大将军、校尉、凉州牧、西平公。遣司马纶骞奉章请命,并送御史俞归还京都。太和初,诏以天锡为大将军、大都督、督陇右关中诸军事、护羌校尉、凉州刺史、西平公。
  
  天锡数宴园池,政事颇废。荡难将军、校书祭酒索商上疏极谏,天锡答曰:「吾非好行,行有得也。观朝荣,则敬才秀之士;玩芝兰,则爱德行之臣;睹松竹,则思贞操之贤;临清流,则贵廉洁之行;览蔓草,则贱贪秽之吏;逢飚风,则恶凶狡之徒。若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庶无遗漏矣。」
  
  羌廉岐自称益州刺史,率略阳四千家背苻坚就李俨。天锡自往讨之,以别驾杨遹为监前锋军事、前将军,趣金城。晋兴相常据为使持节、征东将军,向左南,游击将军张统出白土,天锡自率三万人次仓松,伐俨。俨大败,入城固守,遣子纯求救于苻坚。坚使其将王猛救之。天锡败绩,死者十二三,天锡乃还。立子大怀为世子。
  
  自天锡之嗣事也,连年地震山崩,水泉涌出,柳化为松,火生泥中。而天锡荒于声色,不恤政事。初,安定梁景、敦煌刘肃并以门胄,总角与天锡友昵。张邕之诛,肃、景有勋,天锡深德之赐姓张氏,又改其字,以为己子。天锡诸子皆以大为字,故景曰大奕,肃曰大诚。废大怀为高昌公,更立嬖子大豫为世子,景、肃等俱参政事。人情怨惧,从弟从事中郎宪切谏,不纳。
  
  时苻坚强盛,每攻之,兵无宁岁。天赐甚惧,乃立坛刑牲,率典军将军张宁、中坚将军马芮等,遥与晋三公盟誓,献书大司马桓温,克六年夏誓同大举。遣从事中郎韩博、奋节将军康妙奉表,并送盟文。博有口才,温甚称之。尝大会,温使司马刁彝嘲之,彝谓博曰:「君是韩卢后邪?」博曰:「卿是韩卢后。」温笑曰:「刁以君姓韩,故相问焉。他自姓刁,那得韩卢后邪!」博曰:「明公脱未之思,短尾者则为刁也。」一坐推叹焉。
  
  太元元年,苻坚遣其将苟苌、毛当、梁熙、姚苌来寇,渡石城津。天锡集议,中录事席仂曰:「先公既有故事,徐思后变,此孙仲谋屈伸之略也。」众以仂为老怯,咸曰:「龙骧将军马达,精兵万人距之,必不敢进。」广武太守辛章保城固守。章与晋兴相彭知正、西平相赵疑谋曰:「马达出于行阵,必不为用,则秦军深入。吾相与率三郡精卒,断其粮运,决一朝命矣。」征东常据亦欲先击姚苌,须天锡命。天锡率万人顿金昌城。马达万人逆苌等,因请降,兵人散走。常据、席仂皆战死。司兵赵充哲与苌苦战,又死。中卫将军史景亦没于阵。天锡大惧,出城自战,城内又反。天锡窘逼,降于苌等。初,天锡所居安昌门及平章殿无故而崩,旬日而国亡。即位凡十三年。自轨为凉州,至天锡,凡九世,七十六年矣。苻坚先为天锡起宅,至,以为尚书,封归义侯。
  
  坚大败于淮肥时,天锡为苻融征南司马,于阵归国。诏曰:「昔孟明不替,终显厥功,岂以一眚而废才用!其以天锡为散骑常侍、左员外。」又诏曰:「故太尉、西平公张轨著德遐域,世袭前劳。强兵纵害,遂至失守。散骑常侍天锡拔迹登朝,先祀沦替,用增矜慨,可复天锡西平郡公爵。」俄拜金紫光禄大夫。
  
  天锡少有文才,流誉远近。及归朝,甚被恩遇。朝士以其国破身虏,多共毁之。会稽王道子尝问其西土所出,天锡应声曰:「桑葚甜甘,鸱鸮革响,乳酪养性,人无妒心。」后形神昏丧,虽处列位,不复被齿遇。隆安中,会稽世子元显用事,常延致之,以为戏弄。以其家贫,拜庐江太守,本官如故。桓玄时,欲招怀四远,乃用天锡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寻卒,年六十一。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使用道具 举报

546
发表于 2015-8-23 11:02 |只看该作者
95  顾长康拜桓宣武墓,作诗云:「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人问之曰:「卿凭重桓乃尔,哭之状其可见乎?」顾曰:「鼻如广莫长风,眼如悬河决溜。」或曰:「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译文:

    顾长康去拜谒桓温的陵墓,并且作诗说:“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有人问他说:“你过去倚重桓温才会这样说,你痛哭桓温的情状大概可以描述描述吧?”顾长康说:“鼻息像旷野生风,眼泪像瀑布倾泻。”又一说是:“哭声像疾雷震破山岳,眼泪像江河倾泻大海。”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发表于 2015-8-23 11:02 |只看该作者
96  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常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译文:

    毛伯成既然自负有才气,就常常声称:“宁可做被摧残的香兰,被打碎的美玉,也不做开花的艾蒿。”
  
注释:
   
①兰:兰草,一种香草。萧:艾蒿。敷:花开。荣:草开花。

使用道具 举报

548
发表于 2015-8-23 11:02 |只看该作者
毛伯成,名玄,颍川(今河南禹州)人。东晋诗人,官至征西行军参军。钟嵘《诗品》说:“伯成文不全佳,亦多惆怅。”从《隋志》所录著毛伯成“凤鸟时不至,翻飞谁与同”“悲哉(此)卅年,白发已生鬓”“人间可知来,且共(啸)山林”“慨矣生周末,戢我洙泗公”等残句来看,的确是多惆怅失意之语。 毛伯成大约是身负才气,而又不愿委屈依附,所以常常赍志难伸。据最新考证,毛伯成生卒年约莫在公元342年到公元422年之间。如果考证属实,他活到八十来岁,在那样的年月,也算是很高寿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49
发表于 2015-8-23 11:03 |只看该作者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5-8-23 10:48
我是本来想弄个解释这部书的贴,看到这贴后,就忍了
人家很全面

是什么贴?
我们那个是本地报纸的一个专栏作者开的世说新语,是结合一个老典故和一件最近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而写的。
不是对《世说新语》这本书的论述。

使用道具 举报

550
发表于 2015-8-23 11:03 |只看该作者
97  范宁作豫章,八日请佛有板,众僧疑,或欲作答。有小沙弥在坐末,曰:「世尊默然,则为许可。」众从其义。

译文:

    范宁作豫章太守的时候,到四月八日用文书向庙里请佛像,众和尚猜测是否须要给一个答复。这时有个坐在未座上的小和尚说:“世尊不说话,就是准许了。”大家都赞同他的意见。

使用道具 举报

551
发表于 2015-8-23 11:03 |只看该作者
范宁(339~401)字武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历任馀杭令、临淮太守,封阳遂乡侯、豫章太守,大设庠序,兴学重教,学生至千余人。
  
    范宁是《后汉书》作者范晔之祖父,范宁推崇儒学,反对何晏、王弼等的玄学,曾说:“时以浮虚相扇,儒雅日替。宁以为其源始于王弼、何晏。二人之罪,深于桀纣”。所撰《春秋榖梁传集解》十二卷,是今存最早的《榖梁传》注解,阮元收入《十三经注疏》。

    范宁以著《榖梁传集解》名于世,其《春秋》学以《榖梁》为主,但他较郑玄在春秋三传的评价更进了一步。郑氏持肯定三传长处,范宁则认为三传各有其短,范宁在《榖梁传集解序》中以为:“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梁婉而清,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使用道具 举报

552
发表于 2015-8-23 11:03 |只看该作者
98  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为佳。谢景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太傅因戏谢曰:「卿居心不静,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

译文:

    太傅司马道子夜里在书房闲坐,这时天空明朗,月光皎洁,一点云彩也没有,太傅赞叹不已,认为美极了。当时谢景重也在座。回答说:“私意以为倒不如有点微云点缀。”太傅便打趣谢景重说:“你自己心地不干净,还硬要老天也不干净吗?”

使用道具 举报

553
发表于 2015-8-23 11:03 |只看该作者
99  王中郎甚爱张天锡,问之曰:「卿观过江诸人,经纬江左轨辙,有何伟异?后来之彦,复何如中原?」张曰:「研求幽邃,自王、何以还;因时修制,荀、乐之风。」王曰:「卿知见有余,何故为苻坚所制?」答曰:「阳消阴息,故天步屯蹇,否剥成象,岂足多讥?」

译文:
  
    北中郎将王但之很喜爱张天锡,问他:“你看过江来的这些人治理江南的途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后起之秀,和中原人士相比又怎么样?”张天锡说:“说到研讨深奥的玄学,自王弼、何晏以来是最好的了;说到根据时势修订规章制度,那就有荀f、荀勖和乐广的作风。”王坦之说:“你很有远见卓识,为什么会被苻坚挟制呢?”张天锡回答说:“阳衰阴盛,所以国运艰难;时运不好,难道这也值得大加讥笑吗?”

使用道具 举报

554
发表于 2015-8-23 11:04 |只看该作者
100  谢景重女适王孝伯儿,二门公甚相爱美。谢为太傅长史,被弹;王即取作长史,带晋陵郡。太傅已构嫌孝伯,不欲使其得谢,还取作咨议,外示絷维,而实以乖间之。及孝伯败后,太傅绕东府城行散,僚属悉在南门,要望候拜。时谓谢曰:「王宁异谋,云是卿为其计。」谢曾无惧色,敛笏对曰:「乐彦辅有言:『岂以五男易一女?』」太傅善其对,因举酒劝之曰:「故自佳,故自佳。」

译文:

    谢景重的女儿嫁给王孝伯的儿子,两位亲家翁互相都很赞赏、敬重。谢景重任太傅司马道子的长史,被人家检举了孝王教伯就把谢请去做他的长史,并兼管晋陵郡。太傅跟孝伯早有嫌隙,不想让他拉走谢景重,又安排谢做咨议;表面上显示自己要罗致人才,实际上是用这种做法来离间他们两人。等到王孝伯起兵失败以后,有一次,太傅绕着住宅的围墙行散,一班僚属都在南门迎候参拜。当时大傅对谢景重说:“王宁谋反,听说是你给他出的主意。”谢景重听后毫无惧色,从容地收拢饬回答说:“乐彦辅有句话:‘难道会用五个儿子去换一个女儿。’”太傅认为他回答得好,便举起杯来劝他酒,并且说:“这当然很好!这当然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555
发表于 2015-8-23 11:04 |只看该作者
101   桓玄义兴还后,见司马太傅,太傅已醉,坐上多客。问人云:「桓温来欲作贼,如何?」桓玄伏不得起。谢景重时为长史,举板答曰:「故宣武公黜昏暗,登圣明,功超伊、霍,纷纭此议,裁之圣鉴。」太傅曰:「我知,我知。」即举酒云:「桓义兴,劝卿酒!」桓出谢过。

译文:

     桓玄从义兴郡回到京部后,去谒见司马太傅。这时太傅已经喝醉了,在座的还有很多客人,太傅就问大家说:“桓温从来都想造反,怎么回事?”桓玄拜伏在地不敢起来。谢景重当时任长史,拿起手板来回答说:”已故的宣武公废黜昏庸的人,扶助圣明君主登上帝位,功勋超过伊尹、霍光。至于那些乱纷纷的议论,只有靠太傅英明的鉴识来裁决了。”太傅说:“我知道!我知道!”随即举起酒杯说:“桓义兴,敬你一杯!”桓玄离开座位向太傅谢罪。

使用道具 举报

556
发表于 2015-8-23 11:04 |只看该作者
102  宣武移镇南州,制街衢平直。人谓王东亭曰:「丞相初营建康,无所因承,而制置纡曲,方此为劣。」东亭曰:「此丞相乃所以为巧。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译文:

    桓温移镇南州,他规划修建的街道很平直。有人对东亭侯王珣说:“丞相当初筹划修筑建康城的街道时,没有现成图样可以仿效,所以修筑得弯弯曲曲,和这里相比就显得差些。”王珣说:“这正是丞相规划得巧妙的地方。江南地方狭窄,比不上中原。如果街道畅通无阻,就会一眼看到底;特意拐弯抹角,就给人一种幽深莫测的感觉。”

使用道具 举报

557
发表于 2015-8-23 11:04 |只看该作者
103  桓玄诣殷荆州,殷在妾房昼眠,左右辞不之通。桓后言及此事,殷云:「初不眠,纵有此,岂不有贤贤易色也!」

译文:

    桓玄去拜访荆州刺史殷仲堪,殷正在侍妾的房里睡午觉,手下的人谢绝给他通报。桓玄后来谈起这事,殷仲堪说:“我从来不睡午觉。如果有这样的事,岂不是把重贤之心变成重色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558
发表于 2015-8-23 11:05 |只看该作者
104  桓玄问羊孚:「何以共重吴声?」羊曰:「当以其妖而浮。」

译文:

    桓玄问羊孚:“为什么都爱听吴地歌曲?”羊孚说:“自然是因为它又婉转动听又轻柔。”

使用道具 举报

559
发表于 2015-8-23 11:05 |只看该作者
羊孚其人:

    羊孚,字子道,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羊祜的后人。东晋官员,文人。历太学博士兖州别驾,桓玄为太尉,以为记室参军。自幼才华横溢,巧于文章。世说新语记录羊孚不少的言谈事迹。羊孚曾作诗《雪赞》:“资清以化,乘气以霏。遇象能鲜,即洁成辉。”

使用道具 举报

560
发表于 2015-8-23 11:05 |只看该作者
105  谢混问羊孚:「何以器举瑚琏?」羊曰:「故当以为接神之器。」

译文:

    谢混问羊孚:“为什么说到器皿就要举出瑚琏?”羊孚说:“自然是因为它是迎神的器皿。”

使用道具 举报

561
发表于 2015-8-23 11:05 |只看该作者
谢混字叔源,小字益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安之孙,谢灵运之族叔。谢混少有美誉,善属文。历任中书令、中领军、尚书左仆射。因与刘毅关系密切,晋安帝义熙八年(412)九月十二(11月1日)为刘裕所杀。钟嵘《诗品》评谢混诗,谓“其源出于张华,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也说“谢混情新”。他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胡应麟认为可与谢灵运“池塘生春草”、“清辉能娱人”等名句媲美。西晋末年兴起的玄言诗,复经东晋孙绰、许询诸人相扇扬,其风愈盛。诗歌“皆平典似《道德论》”。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说“仲文始革孙许之风,叔源大变太元之气”,可见谢混的诗歌对东晋诗风的推移有一定影响。至刘宋谢灵运继起,以清新的山水诗取代了枯燥的玄言诗,遂完成了诗风的变革。谢混原有集5卷,已佚。今存诗3首,收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谢混是谢安的孙子。谢混号称“江左风华第一”,气质夺目,少年时候,就享有大名。谢混妻子是孝武帝的女儿晋陵公主,当年孝武帝择婿,跟王珣商量说:“我知道像当年王敦、桓温这样才能卓越的驸马是找不到了。不过这种人也麻烦,老是干预别人(指帝王)家事,我也不喜欢。我对女婿的要求也不高,像刘惔、王献之这样的人就可以了。”王珣一听,估摸着暗自扶额无力:陛下,您果然条件不高!上述这四人,都是晋室驸马,在世时鼎鼎有名的人物,只不过前两人都有威胁皇权的动作,而后两人比较乐于谈玄、怡情山水而已。于是王珣想了一想,说:“那就首推谢混了。谢混虽然不如刘惔,但按说不会比王献之差。”皇帝说,好呀。没多久皇帝驾崩。这事就搁一边了。这时候,又有一个大臣看上谢混,也想把女儿嫁给他。这个人恰巧也跑去听王珣意见。王大笑,说:“你还是不要靠近禁脔。”

    当年晋元帝刚刚建政江左时候,财政紧张,每次有人送出猪肉,都觉得是美味,特别猪颈上有一块肉味道最美,群下从来不敢吃,得来,就送皇帝,当时称为“禁脔”,所以王珣戏称谢混是皇帝碗里的肉。回想当年诸葛恢拒婚,到如今成为禁脔,谢氏地位霄壤之别。晋末,谢混官至尚书仆射,是当时谢氏最重要的人物。刘裕封公爵、拜太尉后,开始自作威权,谢混首先成为政治牺牲品。当年刘裕起兵时候,谢混站错队,被刘裕政敌刘毅利用。况且谢混和刘裕本身私交很微妙,说不得好,甚至还冒犯过他。两人的关系似乎有点神似当年的嵇康和司马昭。大臣想篡位只能不讲道德,刘裕这人自然有刘裕的考虑。他也不管北府兵跟谢家的交情,赐谢混在狱中自尽。刘裕杀谢混,一方面是为了消除异己,另一方面也有杀一儆百、为皇权政治开道的意图。不过杀完谢混,他也有点遗憾,后来刘裕登基,需要一个人奉上国玺,这个人当然要有相当人望才行。谢晦跟刘裕说:“陛下应天受命,可惜不能让谢混奉玺绂,否则就完美了。”刘裕也说:“是啊,我也很后悔,谢混死后,世间再无风流人物!”于是以谢安的另一个孙子谢澹担任此职。谢澹和谢混观点不同,当初他认为谢混与刘毅交往过于密切,没有好结果,渐渐疏远谢混。不久,谢混果然被害。谢澹宋初任太尉、太保、特进等显职,官位之高无以复加,但除了奉玺绂外,却没有任何事功。谢澹的职位,体现了谢氏家族成员在这一时期的仕宦特点,就是当官清显而不秉政,出仕变成了门户的点缀。

使用道具 举报

562
发表于 2015-8-23 11:05 |只看该作者
106  桓玄既篡位后,御床微陷,群臣失色。侍中殷仲文进曰:「当由圣德渊重,厚地所以不能载。」时人善之。

译文:

     桓玄篡位以后,他坐的床稍微陷下去一点,大臣们大惊失色。侍中殷仲文上前说:“这是由于皇上德行深厚,以致大地承受不起。”当时的人很赞赏这句话。

使用道具 举报

563
发表于 2015-8-23 11:06 |只看该作者
107  桓玄既篡位,将改置直馆,问左右:「虎贲中郎省应在何处?」有人答曰:「无省。」当时殊忤旨。问:「何以知无?」答曰:「潘岳秋兴赋叙曰:『余兼虎贲中郎将,寓直散骑之省。』」玄咨嗟称善。

译文:

    桓玄篡位以后,想要另行设立值班官署,就问手下的人:“虎贲中郎省应该设置在哪里?”有人回答说:“没有这个省。”这个回答在当时特别违抗圣旨。桓玄问:“你怎么知道没有?”那个人回答说:“潘岳在《秋兴赋叙》里说过:‘我兼任虎贲中郎将,寄宿在散骑省值班。’”桓玄赞赏他说得好。

使用道具 举报

564
发表于 2015-8-23 11:06 |只看该作者
潘岳(247-300),字安仁,后人常称其为潘安,西晋文学家。祖籍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但有人认为,从他父亲一辈起,他家实际居住在巩县。潘岳的祖父名瑾,曾为安平太守。他的父亲名芘,曾为琅邪内史;从父潘勖在汉献帝时为右丞,《册魏公九锡文》即出自其手笔。潘岳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总角辩惠,摛藻清艳”,被乡里称为“奇童”,长大以后更是高步一时。美姿仪,《晋书》本传载,“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与夏侯湛友善,常出门同车共行,京城谓之“连璧”。

    司马炎建晋后,潘岳被司空荀勖召授司空掾,举秀才。武帝躬耕藉田,潘岳作《藉田赋》称美其事。才名冠世,招致忌恨,滞官不迁达十年之久。咸宁四年(278年),贾充召潘岳为太尉掾。三十二岁时已生白发,写下著名的《秋兴赋》。后出为河阳令,四年后迁怀令,有政绩。后调补尚书度支郎,迁廷尉评,不久被免职。永熙元年(290年),杨骏辅政,召潘岳为太傅府主簿。杨骏被诛后,他被免职,不久又选为长安令。将西行途中见闻所感写成《西征赋》。元康六年(296年)前后,回到洛阳。历任著作郎、散骑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在这一时间,他经常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鲁公二十四友”之游,是其中的首要人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次贾谧登车,都与石崇望尘而拜。构陷愍怀太子的文字(“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又宜速自了;不了,吾当手了之。并谢妃共要克期而两发,勿疑犹豫,致后患。茹毛饮血于三辰之下,皇天许当扫除患害,立道文为王,蒋为内主。愿成,当三牲祠北君,大赦天下。要疏如律令。”),就出自他之手笔。永康元年,赵王伦擅政,中书令孙秀因记恨潘岳过去对自己的挞辱,诬潘岳、石崇、欧阳建等阴谋奉淮南王允、齐王冏为政,被杀,夷三族。临行前与石崇见面,对石崇说:“可谓白首同所归。”潘岳《金谷诗》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应其谶。潘岳在296年曾作《闲居赋》,述说退官止足之分,可惜不能淡于荣利,轻于躁进,终于被祸。
  
    《隋书·经籍志》录有《晋黄门郎潘岳集》10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潘黄门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潘岳与陆机齐名,合称“潘陆”。从子潘尼也有文名,合称“两潘”。《晋书》本传称他“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梁钟嵘《诗品》将潘岳作品列为上品,并有“潘才如江”的赞语。

使用道具 举报

565
发表于 2015-8-23 11:06 |只看该作者
108  谢灵运好戴曲柄笠,孔隐士谓曰:「卿欲希心高远,何不能遗曲盖之貌?」谢答曰:「将不畏影者,未能忘怀。」

译文:

    谢灵运喜欢戴曲柄笠,隐士孔淳之对他说:“你想仰慕德高志远的人,为什么不能抛开曲盖的形状?”谢灵运回答说:“恐怕是怕影子的人还不能忘记影子吧!”

使用道具 举报

566
发表于 2015-8-23 11:06 |只看该作者
谢灵运(385年-433年),汉族,浙江会稽人,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由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与陶渊明差不多同时的谢灵运(385--433)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他的山水诗特点是,能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其中,但有些诗字句过于雕琢,描写冗长,用典、排偶不够自然。原名谢公义,字灵运。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文学家,诗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祖父谢玄,晋车骑将军;父谢瑍,不慧;其母刘氏为王羲之外孙女。他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是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幼年便颖悟非常,《宋书》本传称其“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善书,“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东晋时,他18岁袭封康乐公,刘氏南宋朝建立后,按例被降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谢灵运因是名公子孙,才能出众,认为自己应当参与时政机要,但宋文帝对他“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在朝不得志,曾外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好营园林,游山水,制作出一种“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的木屐,后人称之为“谢公屐”。与族弟谢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后因罪徙广州,密谋使人劫救自己,事发,弃市,时为元嘉十年,终年四十九岁。呜呼哀哉,灵运公的最后安身之地-----谢灵运墓位于今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里泉村。子谢凤,同徙岭南,早卒;孙谢宗,被宋孝武帝认为是“灵运复出”。谢灵运的诗意境新奇,辞章绚丽,影响深远。因此,他被后世誉称为中国山水诗鼻祖。
  
    晋末曾出任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太尉参军等。入宋后,因刘裕采取压抑士族政策,降爵为康乐侯,出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元嘉十年(433)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

使用道具 举报

567
发表于 2015-8-23 11:06 |只看该作者
德行篇完

使用道具 举报

568
发表于 2015-8-23 11:07 |只看该作者
沈眉珊 发表于 2015-8-23 11:03
是什么贴?
我们那个是本地报纸的一个专栏作者开的世说新语,是结合一个老典故和一件最近的新闻事件或社 ...

哦,我误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69
发表于 2015-8-23 13:38 |只看该作者
问好五阿哥!

使用道具 举报

570
发表于 2015-8-23 16: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15-8-23 13:38
问好五阿哥!

师傅这小燕子念念不忘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