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左手刀 于 2024-10-14 11:13 编辑
(六十六)
这个死大老李,几点了不送水,这特么还得上别人家借水去。什么?大老李死了?啥时候死了?以后谁送水啊?我啥时候说他死了?我说他像个死人似的,都过点了还不给送水。
山上的人家对大老李没有不烦的,本来的泵房送水时间,他却并不固定,时早时晚。山上的自来水管年久失修,接头处许多都是跑冒滴漏,所以送水的时间一定要长,最低也得半小时,大老李却并不准点,有时抽二十分钟就回家了,这也难怪大家背地里骂他,李大爷住在山下,家里始终有水。
骂归骂,见面还得尊称他一声李大爷,李大娘没工作,想和王大娘到五爱市场进些衣物来卖,王大娘嘴上答应的挺好,就是不带她。李大娘是有心人,她和王大娘是邻居,虽然隔着两趟房,时间上也瞄着噔噔的,从我们这到沈阳只能坐早晨五点四十五分的绿皮火车,李大娘天天早起做着特务工作,衣服穿的整齐,兜里钞票也带的足,终于有一天看见王大娘上了火车,她远远的上了另一节车厢躲着,到沈阳又跟着上了公共汽车,到了五爱市场就好办了,王大娘跟人讲价议论衣服质量时,李大娘从背后出来打招呼。这时也甩不掉了,只能说,咱俩别上一家货 。
李大娘经过几次摸索,在市场里也有了自己的进货渠道,做了一阵背包客,农村开了大集之后,就开始固定赶集。
王大娘心是悲痛的,聪明一世却防不住有心人,说是不上一家的货,时兴的东西都差不多,为了竞争,商家们也尽量低价留住老客户,同样的东西到了集市上,因为购买力的缘故,各位大娘们也是使出浑身解数,以往王大娘自己掌控,有定价权,这时她嘴再会说,也没有别人拉回头客实惠,几次之后,矛盾就来了,王大娘一伙,另几个大娘一伙经常吵架,赶集的人倒是特别欢迎。
大老李四个孩子,大儿子是某建筑公司的钢筋工,二儿子在我们这学习不太好的人眼里就是传说。
我们这样的郊区中学,教学水平比市内的学校要差上许多,如果统一按照市内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招生,会很吃亏,为了弥补这一情况做了一些倾斜,就是每年固定从这学校抽走前十名学生,比如分数线是五百,兴许四百五十分也可以录取。但是也有个弊端,哪怕毕业班都超过五百分,也只收前十名。
李二哥学习好,年组总排在一二位,好学生是标杆,许多同学都愿意交往,想让对方也带动自己做一个好学生。李二哥从不吃这套,该玩玩,该闹闹,别人请教他什么难题,他总说自己不会,考试时却总数一数二。有人问他为什么?二哥回答,把别人都教会了,考试容易把自己挤下独木桥,那不是傻子么?
多年以后,在抖音视频里看到李雪健老师演出的一个人物说的台词,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我一直佩服这十几岁少年郎竟然暗合了这江湖的规矩,这之后,李二哥上了好高中,又上了大学,找了好工作,成了超脱我们之外的存在。
李三哥比我大两三届,学习没老二好,但长得出众,中学时听姜育恒的《驿动的心》和《再回首》之后,觉着简直长得像亲兄弟一样,也戴着眼镜,头发梳理的也是那么齐整,我们总觉着这哥们要是捧个吉他学唱几首,能把小姑娘迷的转圈,可这哥们不喜此道,最后也考了出去,脱离最下阶层。
小女儿比我小一届,学习一般,没考上什么上级学校,在我们普通人眼里,除了师范,中专,重点高中,其余都是糊弄人的东西,这姑娘长得很漂亮,谢大爷觉着这姑娘不错,邻居住着,知道跟脚,就想收做儿媳妇,无奈被嫌弃只好作罢。
四个孩子都随李大爷身高,都是大个,长相也都好,文化都够用,在这里也属于出众的人家。女儿长大后,通过关系,进入到处里工作,大概是美女遭妒吧,就有不好的传言出现。
看过一个录像,学友大哥主演的《千年女妖》,其中记住一句台词,人长得帅,艳遇来的快,这李大哥处对象根本就不是问题,长得好,有工作,家庭条件也好,在别人看了无数却不见结果的情况下,这哥们就结婚了,然后就是怀孕,长房长孙即将来临,一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中。
本市有专业妇婴医院,相比较技术医疗设施都比较先进。李大娘却主张,越是这样的地方拿病人越不为重,自家在三医院有认识人,可以照顾的更体贴,道理一说,大家都认同。
李氏大宝的哭声响亮而有劲,抱出来一个男宝,护士报喜,母子平安。全家人笑的嘴都快合不上了,摩挲着一个小时,才想起病房还有个媳妇,只是过去一看,产妇面色苍白,血已流干,再找医生护士回天乏力。
在普通人眼里这是医疗事故,在医护人员心中,当时手术很成功,家属照顾不到位,最后打官司,只是象征性的赔了一些,中国这个地方,和谐和安定团结永远是第一位,在每个实体面前,个体永远是弱者。
经官是无奈的,最无奈的还是娘家人的不依,有着专业医疗经验的医院你不去,为了省俩钱,跑到这破医院来,你们简直是谋财害命,还我女儿命来,最后是娘家妈领人到女儿新房里,在被褥上又是做法,又是烧香画符,诅咒这人家娶妻不行,生子不中。
这以后的十几年,这村里再没人敢到那里生产,太特么吓人了,好不容易娶来的媳妇,别遭贱在那里,别的村没听到过这个故事的还继续入驻,哪个医院不死人?只要没见过,没听到的就是安全的。
娘家人走了,孩子也不屑于带走,留给了李家,这孩子是李大娘一手带大的,邻居们看在眼里,知道那是为儿子,为孙子做着补偿。李大哥没再找,对他打击最大的是没保护好妻子,娘家说的话肯定也重,风言风语中也有人说他太窝囊,为什么要听老太太的,不自己拿主意,这只是马后课,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后悔药来吃。邻居家有个女孩离婚后来找他,想和他一起照顾孩子,大哥没答应,大概是心里有阴影,有顾虑,大家都感觉着可惜,那姑娘真的不错,大个,长得漂亮,没孩子,两方面都可惜了。
没娘的孩子是苦儿,奶奶代替不了,生活里缺少温情,上中学时,这孩子就和几个家里不怎么管的孩子在一起逃学打架,找存在感,我那外甥有了感悟,觉着这样下去也像他父母那样被人瞧不起,果断撤出去最后上了大学,这几个就泯然众人矣。
李大爷过逝后,李大娘继续赶集做着营生,这里动迁后,李大娘买了楼,领着孙子生活,临终时,叫过儿子女儿立下遗嘱,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是儿媳妇和这个孙子,我走了,这楼房和手里的钱都留给孙子,你们都别争,他能娶个媳妇,生个孩子也算对得起他死去的妈,这是临终忏悔,补偿到这里,下到地下,那冤死的儿媳估计能原谅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