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4-7-28 12:26 编辑
1读唐诗三百首,读着读着,就引申着看别的去。 比如偶尔人去翻一翻蒋勋,偶尔去翻一翻叶嘉莹,偶尔去翻一翻欧丽娟。 所以我至今无一真正的学习,只是读闲书玩。
读着读着,又跑去读传记。 因为我读到了李白和杜甫的友谊,读到了李白的孤傲和杜甫的谦卑和崇拜。杜甫一生为李白写过二十多首诗歌,李白敷衍着回了四首。 李白年长杜甫11岁,他的妻子都属于名门望族,但他报国无门,一生孤傲,寄情山水,旷达掩不住内心的痛苦和高处不胜寒的精神上的孤绝。 杜甫从小受过很正统严谨的教育,20多岁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此豪气干云的经典。命运不济,奸臣当道,致使仕途无路,一生流离失所,寄人篱下。 但他心有赤诚,完全是一个赤子本心。读到他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那个气急败坏,面对着一群顽童无可奈何又瘦弱不堪的老头,你觉得好真实的杜甫啊,他又狼狈又天真,又让人心酸莫名。 读到他一生写给妻子孩子的诗歌,很少,但情真意切,心里就有泊泊的泪意。
历史上有很多友谊,今天读起来,依然让人感动。比如刘禹锡和柳宗元。 因为这个原因,我又去读了刘禹锡传。
一直喜欢读传记,其实所有的传记都暗含着作者的倾向,比如《梵高传》作者对梵高的刻画,后来对梵高的评价,你可能被煽情到哭死。 比如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你发现在那里他对王安石充满了贬义。 然后去读梁启超的王安石传,你发现王安石其实很伟大。 后来又读了现代学者对王安石变法的解读。王安石变法后来被推上了一条身不由己的路,包括王安石本人,也被反噬流放。但是王安石的变法并不是不成功,他对经济上的贡献,在很多年以后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但是,他的变法任用小人,指鹿为马,对人心的破坏,很多年无法改变。 然后又觉得很多传记,需要读不同的版本,然后才能得到综合的结论。 比如现存的《苏东坡传》,至少有四五个版本了。
读书,真的只是闲暇时间玩耍之一,想着除了浪费时间,确实一无是处。 不过我想,既然时间就是用来浪费的,那么不浪费在这里,就会浪费在那里,这样一想,就无所谓了。 既然读,那么读着的时候,偶尔记录一两句,也是对这次读书的记录。 我想起很多年,特别是小时候,我读的书估计更多,但是到目前为止,忘记了一大半是有的,那时,从来没有想过记录。
古人爱写诗词,那些诗词顺着年代顺序去拟,你会发现其实诗词是一个人的生平日记,这个生平日记除了记录事件,时间,更重要的是记录了当时的心情,后人循着这些诗词,才找到了当年那些人,他们游历过哪些地方,遇到过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后来有什么结果,然后我们才清晰地知道了那年那月,他们和我们一样,度过了怎样的人生。
但是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充满敬仰,就是从这些诗词里面,你发现有精神内核,这些内核是支撑着他们走过所有人生艰难坎坷的内在支撑,这真是多神奇的精神引导啊。 所以我一直觉得中国古代的教育比我们成功。
我也看到,比如王安石,柳宗元,刘禹锡,杜甫,他们从小家学严谨,受过非常正统完整的教育,所以他们后来骨子里面都有很多坚韧和骄傲的东西在,坚韧特别体现在王安石和刘禹锡,骄傲特别体现在刘禹锡。他们另一个方面是厚重,这种厚重也有厚道。 另一个方面是白居易和元稹,他们从小就深受离别或者家庭之苦,从小也见过世态炎凉,所以他们早慧,对世事有圆滑,也有内心的骄傲和孤独,也伤人也自伤自苦,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因为共同的伤痛而更彼此怜惜。 而苏东坡确实是另一类了,他自傲,但更豁达,他能上能下,有不合时宜坚持内心的正确和理想的正确,他是千年来游刃有余的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世俗的神。 等一下再来写,随便写几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