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轻言 于 2025-4-1 18:22 编辑
农历三月三,难得记忆里有仪式的节日。不像端午中秋春节,有历史原型有神话传说有文化的渊源。这天,母亲也说不出什么,就是煮地米菜鸡蛋。煮好剥壳,就地米水加糖一起吃。这是一代代传下来的习俗。后来,才知道这天叫上巳节,地米菜就是书上说的荠菜。
今天特别冷,西乡北帝庙有庙会。舞龙舞狮大盘菜英歌舞,可惜时间不凑巧。南方醒獅非常厉害,像电影黄飞鸿里面演的那样,是真功夫。曾在福永万福广场看过跳梅花桩的狮队,高低错落的木桩,四人一条狮,几条狮子同时跳落不同的桩位。最高的桩怕有十几米,看得惊心动魄。虽然已经完全城市化,本地人还保留着一些旧习俗。每一个街道每一条村,都有自己的醒狮队舞龙队龙舟队,在重要的节日,比武打擂台。有的幼儿园已经把白话当做课程,这是一种觉醒。四十五年前,整座城市才三十万人口。现在翻了近百倍。随处可见的湘菜馆川菜馆东北菜馆,提醒着城市居民的复杂,在极速涌入的外地人中,本地人反倒成了小众。打造传统保留风俗甚至语言,是对本土文化的尊重与保护。
小时候过年,我们老家有各式各样的民俗,狮子龙灯就不必说了,像三盘鼓地花鼓鱼鼓筒之类。民间艺人三几个,或者自己一人就能热闹一个场子,现场说唱图个吉利讨个彩头,宾主皆欢。现在过年已经看不见这些。即便在农村,不再有人看得上这样的钱,也没人愿意制造这样的热闹。
今年春节,反倒在深圳,看见舞狮队在楼下商场,一家店一家店送祝福。三条狮子,两红一黄,锣鼓喧天热气腾腾,引得众人围观。鞭炮也放松管制。这才是过节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