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小人,自古就被认为是缺德的代名词。孔子这老头居然将女子与小人相提并论,真是“叔可忍,婶不能忍”!李零就借此炮轰:“女子,是泛称广大妇女同胞。这段话挨批,是因为包含性别歧视,女权主义者不答应,广大妇女同志不答应。孔子看不起妇女和小人,这事是不必为此辩解的。”但是,请男同胞李零且慢慷慨陈词,且看《礼记·哀公问》所引的孔子语录,“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一句“敢不敬与”,岂不打脸李零? 其实,孔子语境中的女子并不等同于现代独立自主的女子,单纯指女眷。我们知道,从母系社会到男权社会,再到现在男女平权,本质上都不是道德问题,而是经济问题。现代女权是随着经济自立的提升而提升,不是空无所依。也就是说,女人地位取决于经济是否自主,跟道德没有半毛钱关系。由此可知,女眷含义的女子是身份君子的从属者和依附者。而“小人”实指身份下人,同样是身份君子的从属者和依附者,因此将两者并列实属正常。 让现代女性耿耿于怀的还在“难养也”。《邢疏》“言女子与小人皆无正性,难畜养”,动物一般对待了,确让女性如鲠在喉。朱熹婉转一点,说“慈以畜之”,但畜字照样让女性不爽。自从现代出了新词“养小三”,女人更是愤慨孔夫子了,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养,在论语中还出现另外两次。先有为政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从中可知“养”是中性词,可用于犬马,可用于父母,因此我们至今还说“养父母”,现代女性有什么可愤慨的?再看《孟子·离娄》“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曾子是儿子,曾皙是老子,孟子如此说,可有鄙视或歧视?至于“难畜养”或“慈以畜之”,那是后人的曲解,难道算帐该算到孔子的头上吗? 再说论语另外一次用“养”,在公冶长篇中孔子评价郑相子产,“其养民也,惠。”可见,养父母,养小人,养女子,养民,都是同义之用。养的含义,客观点说“待养”,主观点说“伺候”。关键在于是否“惠”。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本意是希望达到“惠”,但分寸不好把握,“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子因此感叹:“难养也”,用我们现代俗语来说,“真难伺候啊!”此乃千古真理,适用于一切主从关系。主者厚道,从者欺主。主者霸道,从者怨主。这种情形于古于今都一样。
进而言之,孔子其实是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来感叹领导者的难为,同时告诫身为领导者,对待身边人和手下,要不远不近。南怀瑾读懂了,说,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员工,像对待员工一样对待亲人。发挥得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