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国学堂 《周裁论语·学而篇》
查看: 2495|回复: 9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裁论语·学而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10-22 16: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0-27 09:27 编辑

第一章 论语序言

1.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凡书,一般都有序言,序言的主要作用是说明本书的旨趣所在。论语有没有?有,就是这第一篇第一章。尤其是第一句,“学而时习之”。

入屋先入门,读书先读序。钱穆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论语新解》),胡适说“孔子的学只是读书”(《中国哲学史大纲》),入门就错了。关键在于参透宾语这个“之”的所指。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显然,“知之”指知道,“学之”指学道。没错,孔子不是私塾先生,而是人生导师——跟着艺人学艺,跟着武人学武,跟着人生导师自然是学道,正如孔子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更如后人总结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显然,“学而时习之”是“学之而时习之”的蒙后省略。学之即学道,习之即践道。时,不是钱穆沿袭朱熹所理解的时时,而是适时——读书复习可以时时进行,践道不可能时时进行,只有合适时机了才可以。至于“不亦悦乎”的心情,不是传统理解的针对学道和践道——现实证明学道与践道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属于苦差事——而是针对践道过程中的所得,比如所学之道在践道中得到印证,或在践道中产生了新的心得,这种收获才是大多数用心之人“痛并快乐着”的根源所在,所以才有了“不亦悦乎”的反问。

但是学了道未必就有机会践道,于是阐述学道之后的两种情形。

首先“有朋自远方来”。有,表示不定指,相当于“如果有”。朋,传统解为朋友,貌似正解,但问题是论语全书连用“朋友”八处,为何在这里单用“朋”字?其实,同情曰友,同道曰朋,孔子在这里单用“朋”字,当是为了刻意突出同道之意,比如朋党,重点在志同道合上。李零别出心裁解为同门同学,更扯了——既然同门同学,自然朝夕相处,何来的特意强调“自远方来”?这个强调,不外是说有一位同道之人,即使未曾谋面,但是听说了你这位学道之人的造诣,于是不惜远道而慕名而来,然后主宾坐而论道。此情此景,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孔子自然要笑问,“不亦乐乎?”

那么如果你苦心学道而名不显,堙没乡间了呢?孔子教导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不是传统理解的被人知道,而是知遇、赏识之义,如“君知则仕,不知则已”(《管子·四称》)。古人晋升通道狭窄,学道初心大都是为了出仕,想出仕就得有人赏识而聘用。人不知,当指没人赏识——这是相对于前文有同道慕名远来一起论道的情形。此时能够“不愠”——心无怨天尤人,“不亦君子乎”——不也是成就了君子精神吗?

综上所见,论语开篇三句,犹如孔子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动员令,直奔主题:学道并且适时践道,一旦得到印证或者产生新心得,不也是让人心生喜悦吗?如果有同道之人从远方来,坐而论道,不也是让人快乐吗?即使没人赏识自己所学,也不怨天尤人,不也正是成就君子精神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4-10-22 16: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0-24 12:24 编辑

钱穆译文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而来,我心不更感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些微怫郁不欢之意,不真是一位修养有成德的君子吗?”一学习,二交友,三修养,三句话互不关联而连说,似乎孔子话痨。呜呼,面对大师如此误读,我辈岂能旁观?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10-22 17: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0-22 22:45 编辑

那么,什么是孔门之道呢?众说纷纭,云山雾海,也从无一人说明白。如果真正参悟论语中的各种论道就会明白,孔门之道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哲学意义上的天道,按照孔子“唯天为大”的说法,天道覆盖一切。第一层次的道也就是老子说的道,玄之又玄,只可悟不可说,所以孔子曾经感慨,“朝闻道,夕死可矣”,一旦领悟了天道,马上死去也值得啊。也因此弟子表示了遗憾,“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领悟天道需要慧根,但参悟天道人人可行。如果将参悟后的所得进行总结而言说,就形成了第二层次的认知意义上的天道之理,即现代人所谓的道理。朱熹《论语集注》(以后简称《朱注》)说,“凡言道者皆谓事物当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显然未明“道”本自然,无所谓有理无理,若言其理,必是以人心所识之后的人心所造,故不可能“人之所共由”。也就是说,道理不是天生而是人造,因此孔子说“人能弘道”——人能够光大道理。也因此人人皆可自产自家“道理”,故天下学说层出不穷而相抵牾。

如果将道理运用于实践,就形成了第三层次的践行意义上的道术,如论语中提到的先王之道、文武之道、君子之道、相师之道、善人之道等等。

综上,孔门之道或论语涉及的道,根据语境不同,分指三个层次不同的道:天道、道理、道术。天道可悟不可说,想学也无处学,所以孔门之学就是学习道理和道术——道理是道术的内干,道术是道理的变现,两者并学,才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有可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10-22 22:4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0-23 15:20 编辑

第二章  学道目的

1.2.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传统解读惯例,按照一条语录为一章的体例,分为三章(本书以◆标示传统的分章情况)。但从内容以及内在逻辑上看,这三条语录是围绕着同个话题而展开:先是有子议论孝悌乃为仁之本,然后孔子指出孝悌不能虚情假意,最后曾子自省每日如何求真。也就是说,论语章节编排自有内在逻辑。对联创作有一种手法叫“集句”,论语编撰手法则可命名为“集语”。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10-22 22:4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0-23 14:40 编辑

前面说完了学道,紧接着就提出了学道的终极目的——为仁。

那么,仁是什么?这里没有给出定义。之所以没有给出定义,是因为当时人人皆知,无需解释。但苦了后人,各种探幽,各种发挥。好在论语颜渊篇中,有弟子“问仁”,孔子回答“爱人”,后人如获至宝,认定“仁即爱人”。《说文》曰“仁,亲也”,朱熹注“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钱穆说“仁即人群相处之大道”,南怀瑾说“凡是博爱、慈爱都叫仁”,李零说“仁,我用最简单的话讲,就是拿人当人”,古今一致地“仁即爱人”了。但问题是,如果仁即爱人,那么孔子说“远佞人”——意味着不爱人,是否也意味着他在选择性“仁”了?如果仁即爱人,那孔子教导“仁者其言也讱”“刚毅木讷近仁”“克己复礼为仁”“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又关爱人何事?或许还有人问,爱人是仁,那爱动物、爱国家,就不是仁了吗?

前人正是因为未曾探及仁的真义,致使整个论语解读云山雾海。

论语里提到,孔子曾在齐国时沉迷于韶乐不能自拔,“三月不知肉味”。为什么?用他自己的话说,“尽美矣,又尽善也。”我以为,孔门之仁,当指尽善尽美。正因为此意,所以当子张提起楚国令尹子文和齐国大夫陈文子的事迹,孔子分别给出了“忠”“清”之评语,但当子张追问“仁矣乎”,孔子回答“未知焉得仁”,婉转地说他俩尚未到达尽善尽美境界。又,鲁国高层孟武伯来孔门挑选人才,孔子介绍自家弟子,说子路大将之选,冉求可任高管,公西赤外交没问题。孟武伯问这三人“仁乎”,孔子回答“不知其仁也”,言下之意,他们三人虽然各有优点,但离尽善尽美境界尚远。

佛门以成佛指达到圆满觉悟境界,孔门以成仁指达到尽善尽美境界。

前人未明仁的真意,微辞孔子许仁太过严苛。现在明白仁即尽善尽美境界,也就明白了不是孔子严苛,而是真正达到者几何?正因为如此,孔门弟子七次问仁,请教如何达到尽善尽美,孔子针对各人不足之处对症下药,指出了七条各不相同的完善路径。也正因为到达尽善尽美境界极难,所以当有人表扬孔子已然成仁时,孔子慌忙表态,“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不过,尽善尽美毕竟是孔门中人的毕生追求,因此他们念念不忘“为仁”——追求尽善尽美境界,也因此序言之后开宗明义就提出“为仁之本”。本,不是朱熹理解的根本,而是基础之义。万丈高楼平地起,追求尽善尽美境界,应该从哪里起步呢?被尊称为有子的孔门弟子有若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如果为人孝悌,上孝父母,下爱同胞,那么他几乎没有喜欢犯上的可能性。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根本就没有这种人。我们知道,身为君子的人会致力于确立基础,因为基础一旦确立,接下来路径也就自然而生了。从这个道理来说,为人孝悌,大概可算是一个人追求尽善尽美境界的基础吧?”

有子言下之意,追求尽善尽美境界要从善待家人做起。无疑真言。但是,世人为了博取名声,假孝假悌的也不少,因此编撰者引用孔子语录补充道,“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装模作样,怎么可能尽善尽美?

确实,从“真善美”的排序可知,真是善与美的基础。无真则无善,无真亦无美。也就是说,为人孝悌是追求尽善尽美境界的基础,但是这孝悌必须出自真情实意,而不是虚情假意。那么,如何去伪求真呢?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反省什么呢?“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忠,尽心。尽心即真心。为人谋事不尽心,即是为人不真心。

信,前人以诚信为解,未达。信的古文“訫”,从言从心,《说文注》“言必由衷之意”,可见其本义指真心。真心对事,为诚信;真心对人,为真诚。这里说“与朋友交”,是对人,当解为真诚。不信,即不真诚。

传不习乎,朱熹注“受之于师”,李零说“老师讲了回去不复习”,显然未明这是“[吾]传不习乎”的主语承前省略。曾子也带弟子,这是自问:我有传授道理却自己不践行的吗?自己不践行却传授弟子,无疑不诚信。

综上,一问真心,二问真诚,三问诚信。九九归一去伪求真。

至此,从孝悌入手,延伸出忠信,共同构成了仁学的四大基石。如果细心考察孝悌忠信这四字,我们便会发现,悌从心从弟,忠从中从心,訫(信)从言从心,都跟心相关,只有孝字“子承老也”,与心无关。这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行孝源自天性的自然之道,无需刻意用心。由此可知,孔门仁学以孝道为根基,乃至提出“以孝治天下”,本质上是遵循自然之道。

综上所见,论语编排非常用心和讲究,伊始就切入仁学根基。孝悌体现在血缘关系上,是家族稳定的必要基础;忠信体现在社会关系上,是社会稳定的必要基础。二千多年以来,在遍布城乡的宗族祠堂,在高高的墙壁上,都会大书特书这四个大字,端端正正,庄严肃穆。大人带孩子们去祠堂,总是先教孩子认识“孝悌忠信”,从此成就了中国人文精神的四大基石。

另外需要注意,这里开篇就提出犯上作乱的话题,无疑提示我们,仁学本质是对治犯上作乱,就是说,仁学本质是政治学,讲修身是为讲政治服务的。学者须要对这个要点有深刻认识,否则,皓首穷经而不得真意。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10-23 11:0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关于仁的真义还没读完。

上面都读懂,深“入”浅“出”,通“情”达“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10-23 11:17 |只看该作者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0-23 11:00
关于仁的真义还没读完。

上面都读懂,深“入”浅“出”,通“情”达“理”。

关于仁的真义,昨天解释得还是有点绕,现在又修改了一下,敬请提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10-23 21:01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2 16:28
钱穆译文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而来,我心不更感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 ...

可惜段子迷路了。否则她倒是很适合跟你扯这类话题的。。。。她也是个擅长另辟蹊径剑走偏锋解读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10-23 21:06 |只看该作者
主帖而言,算一种思路吧。倒是挺新奇的。我暂时还不太能接受。。就先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10-23 21: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好像讨论过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10-24 11:15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0-23 21:01
可惜段子迷路了。否则她倒是很适合跟你扯这类话题的。。。。她也是个擅长另辟蹊径剑走偏锋解读的人。。。 ...

段子不在,确实是很大遗憾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10-24 11:17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4-10-23 21:50
这个好像讨论过了。

论金兄好论语二十篇,我准备每一篇用一个帖子解读完毕,敬请论金兄每每提点而知无不言!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10-24 11:21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11:17
论金兄好论语二十篇,我准备每一篇用一个帖子解读完毕,敬请论金兄每每提点而知无不言!

提点不敢,勉强交流一下可以。儒家学说,我学得也不多,没有我读佛经读得多和深刻。
去年听了王德峰和傅佩荣共200多节课,主要是讲东西方思想比较的。对儒家又有些认识。
贵在学习,学而知无知。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10-24 11:23 |只看该作者
我今年的精力主要是学习藏传佛教和西哲。
藏传佛教的书读了一堆,读完了,不想读了。现在读西哲的半路上。今年要梳理完西哲的脉络。明年再读一年各类原著。
等到50岁,我静下来自己开始写中国人的哲学。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10-24 11:27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4-10-24 11:23
我今年的精力主要是学习藏传佛教和西哲。
藏传佛教的书读了一堆,读完了,不想读了。现在读西哲的半路上。 ...

真好!如果不嫌弃,能否专题发于此,让我做个旁听生?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10-24 11:34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11:27
真好!如果不嫌弃,能否专题发于此,让我做个旁听生?

藏传佛教我看完没做笔记。之前写过一些浮躁的分享。不重复贴了。
西哲有做笔记,手写的。我学完再总结一下。到时候贴出来。
我同时读几本,进度很慢。主要依靠晚上一点时间。坚持很困难。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10-24 11:37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4-10-24 11:34
藏传佛教我看完没做笔记。之前写过一些浮躁的分享。不重复贴了。
西哲有做笔记,手写的。我学完再总结一 ...

一个悄悄话,我经常去榕树下找你帖子看,找的蛮辛苦的。所以啊,论金兄最好还是将以前的分享贴过来,最好呢,分类一下,一类别一长帖,可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10-24 11:40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11:37
一个悄悄话,我经常去榕树下找你帖子看,找的蛮辛苦的。所以啊,论金兄最好还是将以前的分享贴过来,最好 ...

那我研究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10-24 11:49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4-10-24 11:40
那我研究一下。

真心好这就达到我邀请你做版主的效果了。我要的就是你的各种心得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10-24 11:53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11:49
真心好这就达到我邀请你做版主的效果了。我要的就是你的各种心得

心得摆出来是可以的,但我认为他的心得会引来各种围攻。得做好心理准备哦。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4-10-24 11:54 |只看该作者
论金不要做版主,他论不过肯生气,当普通版友就可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4-10-24 12:01 |只看该作者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4-10-24 11:53
心得摆出来是可以的,但我认为他的心得会引来各种围攻。得做好心理准备哦。

窃以为,要说论坛里谁跟我最相似,应该是论金了。他的各种论调,基本都是我认可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10-24 12:05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12:01
窃以为,要说论坛里谁跟我最相似,应该是论金了。他的各种论调,基本都是我认可的。

是的,有三个是一样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10-24 20: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0-24 22:54 编辑

第三章 从学道到践道

1.3.1子曰:“道[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10-24 20:23 |只看该作者
上章讨论学道终极目的是成仁,这里就学道的次第展开讨论。

前面说过,仁学本质是政治学,孔门学道就是对标于治国,因此论语编撰也不掩不藏,上来就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注意,这里的“人”与“民”是分开的。为什么?在先秦时期,统治阶层为“人”,被统治阶级为“民”,正如先进篇说“有民人焉”,民与人构成整个社会。上层人为贵,故称贵族。下层民为贱,故称贱民。八佾篇说“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未必是真相,但揭示了人与民的对立。因此这里说,“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泾渭分明:被关爱的是“人”,上层贵族;被役使的是“民”,下层贱民。

再说千乘之国。千乘,千辆战车。每乘战车配马四匹,兵士一百人。千乘之国,计有十万人马的国家,在当时算是一个普通小国。李零说是大国,胡扯。且不说子路篇的“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可证千乘乃小国,翻阅《左传》春秋时期襄公十八年的记载也可见,弹丸小国莒国都可出兵千乘。

这里孔子是说,领导一个普通小国,主要做到下面三条:

一是对待政事,“敬事而信”,尽心职守而言出必行。

二是对待官员,“节用而爱人”,节制使用官吏并要关爱官吏。

三是对待下民,“使民以时”,对待民力要适时役使。《诗经·鸨羽》曾有如此民怨:“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稻子和高粱,用啥去给父母尝?生活何时能正常?”孔子非常了解底层,深知民怨一旦聚合,破坏力特别巨大,所以告诫适时役使民力。秦王朝就因为忽视这一条而二世而亡。

综上三条,“敬事而信”重在执政者本人修为,“节用而爱人”和“使民以时”关系到人心向背,政权安危,是衡量是否仁政的重中之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10-24 20:24 |只看该作者
朱熹说,“言治国之要,在此五者,亦务本之意也”,误将三事当五事了。朱熹又说,“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又误解“节用”为节约费用。首先,节约费用排在关爱官吏之前,重财胜于重人,不是孔子精神。根据乡党第十篇记载,马厩发生了火灾,孔子退朝后得知,只问伤人了吗,不问马。可见孔子重人不重财。其次,“用”字在论语其他地方出现20次,从来没有费用之义。最重要的是,从个人生活或家庭建设以及单位开支来说,讲节约是德行,但从治国而言,讲节约未必正道。无论延安时期还是建国之后,我们接待外宾从来是拿出最好的东西待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搞阅兵以壮国威,又举办奥运会以树立国际形象,经济上或许有所失,但国家形象以及政治影响上绝对大得。孔子是政治家,自然明了,所以综观论语全书,孔子从来没有讲过治理国家要节约。治理国家讲节约只是国家困难时期的权宜。有人引《孔子世家》“政在节财”为证,但事实上司马迁擅自添加孔子之话的很多,未必孔子本人原话;后面会多次提及。至于李零解读说,“孔子讲节约是心疼有钱有势有身份的人”,无疑恶心孔子而已。其实,节用而爱人,是“节用[人]而爱人”的蒙后省略。前面说过,人,指统治阶层,也就是泛指各级官吏。节用人,是说不要滥用官吏,导致官吏满街跑。

朱熹还说,“爱民必先于节用”,从“爱人”推导出“爱民”,混淆了当时人、民之别。民,其甲骨文造型是战俘被刺瞎眼睛,无力逃跑而成为顺从的奴隶。后来虽然转化为泛指庶民,但在上层人的眼里,“民”依然不是“人”,只是和平时期的生产资料,战争时期的战略物资,因此是“使民”。凡是被使的都是工具,只是这些活的工具有情绪,一旦聚合,破坏力巨大,所以孔子警告要适时役使民力。这不是道德上的关爱,而是道术上的必须。每个时代都有其局限性,圣人孔子也不例外,我们无需去刻意美化。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10-24 20:26 |只看该作者
或许有人会问,孔子说领导一个普通小国,是孔子谦虚自己只能治理小国,还是孔子不自信能够治理大国?都不是。这是孔子教导弟子的话,量才引导,如他曾评价得意门生子路说,“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那么如何能够达到这种“道千乘之国”的能力呢?学道。我们常说,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孔子认为,培养治国人才也得要从青少年抓起:“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进入父母居室则孝敬父母。

出则悌,出了父母居室则尊顺兄长。

谨而信,处世言行谨慎而态度真诚。

泛爱众而亲仁,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如此躬行之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

这段话透露出孔子重要的育人观,强调培养人要先德育再文教,只有德育日趋进步了,学习文化才能增光添彩。可惜现代人反其道而行之,轻视德育熏陶,一心送孩子进贵族学校,报名各种学习班,美名其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不给孩子从小就树立正确三观,才是真正的输在起跑线上。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10-24 20:27 |只看该作者
青少年长大了,那就成人了。成人标志是成亲,所以先看娶妻标准。孔门提倡“贤贤易色”。贤贤,以贤为贤,崇尚贤德。易,不看重,轻视。色,美色。孔门为什么要将娶妻崇尚贤德而轻视美色放在首位?古今大量史实证明,多少人本来大有作为,最后毁在美色之上,经验教训不可谓不重。

其次,“事父母能竭其力”,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

第三,“事君能致其身”,为国家做事能够全身投入。

第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不食言。

一个人如果做到了以上四点,“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即使他说她没有学过道,我也一定说他已经学过道了。说话者子夏为什么这样断定?因为正如“学而时习之”,学道是为了践道,已践道等于已学道。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10-24 20: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0-24 20:30 编辑

如此践道之后,不仅生理上成人,修为上更是成人了,那么就可以考虑出仕从政了,也就是可以成为“君子”了。君子,有人以“君王之子”为解,望文生义了。君,从尹,表管理;从口,表发号施令。所谓国君,发号施令的国家管理者。所谓家君,发号施令的家族管理者。子,尊称。合起来“君子”,用我们现代语言来类比,就是领导人。身为领导人,必须有领导人的修养和风范,因此又以“君子”指代道德修养。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计出现109次,有时身份属性,有时道德属性,有时合二为一,不一而足。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是说,身为领导人,应该需要做到的三个标准:首先要自重。领导不自重,就没有威严;领导不自重,学道也难以巩固。其次崇尚忠信,不要结交崇尚忠信不像自己的人。最后,错了不怕改,不要文过饰非。

这三条强调是身为上层领导人的自身修养。最后引用曾子语录,讨论针对整个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导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忧惧。终,相对“始”。慎终,忧惧结局,自然谨慎过程了。

追,追求。远,相对“近”。追远,追求长远,自然不拘眼前了。

民,被统治被管理之义,在不同语境里的指向不同。相对于“人”时,“民”指被“人”统治的下层贱民。相对于卿大夫时,“民”指被卿大夫管理的士及庶人。相对于国君时,则指受国君差遣的卿大夫及以下所有人,也就是说,卿大夫是国君之民。相对于天子时,国君则是天子之民。相对于上天时,天子则是上天之民。“民”字在单用时,并且没有以上语境,一般是指国君之下的全体国民,或者代指社会。这里“民德”就是这种用法。

孔子是说,一个国家如果倡导人人都忧惧结局且追求长远,那么就民德归厚了。民德归厚,意为国民品性归厚,也就是社会风气重返厚实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10-24 20:30 |只看该作者
综上,以“道千乘之国”始,以“民德归厚”终,九九归一到治国。
按常理,本可以结束话题了。但编撰者生怕后学不达,又引入一个孔门弟子的对话,来补充说明何为“民德归厚”。先是子禽问子贡,咱们老师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得知该国国政,是他老人家自己要求来的,还是人家主动给他的?子贡回答道,他老人家有“温、良、恭、俭、让”五德,以此得到分享国政殊荣。他老人家即使要求,恐怕也与他人要求有所不同吧?


温,温和,主要表现在心性上的中道之美:对人不冷漠也不热烈,但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做事不拖拉也不急躁,但让人感觉按部就班。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又说温文尔雅,加强文化修养,是培养温和心性的必然过程。


良,善良,主要表现在心地上,是五大美德的核心。为人如果不善良,温、恭、俭、让,无疑于装腔作势。《礼记·经解》引用孔子语录说,“温柔敦厚,诗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可见文化对心地和心性的熏陶。


恭,恭谨,主要表现在态度上,对事不敷衍了事,对人不嬉皮笑脸。恭和敬,都指不苟,但有区别,恭是态度一丝不苟;敬是内心一丝不苟。


俭,节制,主要表现在行为上。《礼记·乐记》“恭俭而好礼者”,孔颖达疏“俭谓以约自处”,节制约束身心。前人解为“节俭”,偏了。


让,谦让,主要表现在作风上,不争为美。不争利易做到,不争名难做到,比如二桃杀三士。不争气更难做到,很多淡泊名利之人,碰见意气相争时,还是忍不住论个真章。这在佛家来说,是忍辱功夫不到家。孔子在郑国被人嘲笑犹如丧家狗时,他却欣然说,这个比喻真像啊!这是真功夫。


综上五德,全部体现在待人接物上,正是“民德归厚”的表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