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师妹小猴儿
经常有人问我,跟你在视频号上一起唱歌的小猴儿是谁呀?
小猴儿是我的师大校友,我的师妹。
我能理直气壮喊师妹的人并不多,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不是所有比我小的女校友都叫师妹。一个“妹”字,多少透着亲切,多少显着亲近。
小猴儿是她的微信名,全称是“小猴儿逗你玩”,她的另一个微信名叫“哏都小猴儿”,她乐于把天津人的幽默和猴子的顽皮作为自己的标签,可见她的性格是多么的开朗,生活态度是多么的乐观。
小猴儿这名字也不是瞎起的,小猴儿本姓孙,属猴,她不叫小猴儿谁叫小猴儿呢。而我,属马,于是我俩唱歌就有了自封的“猴年马月”组合,简称“猴马”;如果叫“马猴”,似乎不大好听。记得小时候,小孩子不好好睡觉,大人就吓唬道:“大马猴来了!”
小猴儿是教师,不仅课教得好,还喜欢画画,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我想,小猴儿也应该会说相声,摇滚大鼓音乐人李亮节的《天津话》,里面“四郊五县”的方言她学得惟妙惟肖。
我和小猴儿都是“60后”,1985年、1986年,我们为了一个月能发20多元的饭票,先后考入了天津师大,我学新闻,她学中文。交谊舞、朦胧诗、三毛and琼瑶,大学时光幸福而快乐。
因为某种缘分,我经常在小猴儿她们班上晚自习,那时就对小猴儿有印象。
大约2011年,我在小猴儿的同班同学、另一个师妹雅川的推荐下,走进了师哥魏耀时创办的北斗六星文学网,即北斗六星论坛。写字、唱歌、交友,那时的论坛有点像现在的抖音,消耗了我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因为都爱唱歌,我和小猴儿就有了联系,也合唱了许多歌曲,《同桌的你》《校园的早晨》《外面的世界》《贝加尔湖畔》……
日月如梭,一晃到了2023年。过“六一”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改词翻唱了罗大佑的《童年》:“胡同边的土路上,男孩子弹着彩色玻璃球;张二伯家的黄砖墙上,黑色煤饼子贴在上面;不远处十几个女孩儿,还在架着猴皮筋儿跳个不停,等着爸妈下班,等着奶奶做饭,等着吃肉包儿解馋……”
小猴儿很喜欢我的再创作,主动“微”我,想帮我把这首歌制作成视频号。正是从那时起,我俩开始了视频号上的合作。我负责选歌,因为我会唱的歌比她少;她负责后期制作,剪映软件用得挺溜。
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改词翻唱《花妖中国男足》:“我是中国男足悲伤的眼泪,你永远能闻到风中的臭脚味,他若是将诺言刻在那足球上,一比赛准打脸满场的洋相……”这首歌转发近8000,点击量近33万,差点以为自己一不留神成了网红。
繁华的尽头也许就是沉寂,网红的梦很快破灭了,但我和小猴儿的合唱仍在继续,我们不为出名,不为赚钱,只想唱内心喜欢的歌,自娱自乐。那一个个点赞,就是奖励我们的一朵朵小红花,让我们的生活多了一些慰藉,多了一些色彩。
许多人可能不相信,我和小猴儿自毕业后就没见过面,可是,可但是,谁说心有灵犀不是两个人最近的距离呢?
图片说明:小猴儿喜欢画画,但跟她的姐姐比起来似乎还有差距。图1:小猴儿画的大虾,墨色可餐。图2:小猴儿姐姐画的女明星,令人惊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