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关天茶舍 总不能没事找事儿吧
查看: 1713|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总不能没事找事儿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11-24 11: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唐诗充满感性的色彩与趣味,宋诗的趣味在象外之理。诗是文学的先声。文学是学问的先导。宋朝讲的理学,只是天道滚滚,在人心里压出历史的辙痕,依然带着感性和生动。

“有人胸中常若有两人焉:欲为善,如有恶以为之间;欲为不善,又若有羞恶之心者。”

“人心作主不定,正如一个翻车流转动摇,无须臾停,所感万端。”

“本无二人,此交战之验也。”

《近思录》里描写人心动荡不安,仿佛一恶一善两个人在心里交战,打得心情念头像水车翻来滚去没有一个停歇。读至此处,忽然心身震动,暗暗纳罕中国传统小说里也罕见描写人心挣扎得如此生动明白,倒是西方小说如《悲惨世界》《双城记》里常读到这副心肠和尊容,更吃惊的是晚出几百年的西方政治学理论《利维坦》里竟直接用“交战”一词描写自然状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11-24 11:28 |只看该作者









春秋五国争霸,一定要争出个霸主,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各有风采。人心里交战,道理如同争霸,“若不做一个主,怎生奈何?”

有什么办法安心静心么?

张天祺昔尝言:“自约数年,自上著床,便不得思量事。不思量事后,须强把他这心来制缚,亦须寄寓在一个形象,皆非自然。”他自己立个誓,晚上上床就不考虑事情。发誓归发誓,归根结底还需要强把自己的心思寄托于某种物象上。

司马君实自称有独家秘笈:“吾得术矣,只管念一个[中]字。”仿佛净土宗唱阿弥陀佛,有人一天唱十万声。只管念一个[中]字,念十万八万声,心纵使静下来,又有什么用。

古人听音乐养心,观礼养心,生活起居,随处可见盘盂几杖上刻着铭文箴词,处处警醒,一动一静都养心静心。

说一千道一万,总起来就是“持其志,使气不能乱。”怎样持志呢?

伊川先生曰:“入道莫如敬。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要持志,须持敬。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11-24 11:29 |只看该作者







敬,持敬,第一是敬物。敬物,不少人理解有错,有偏,有过,有不及。《红楼梦》里贾宝玉有个“爱物”的调调儿:

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

他为了哄晴雯开心,撕扇子听个响,图个高兴。宝玉的“爱物”不是“敬物”。

贾母有两件宝贝衣裳,一件凫靥裘給宝琴,一件乌云豹里子孔雀毛线面儿的雀金氅衣给宝玉。宝玉将将穿上未久,烧出个窟窿,可见宝玉也不是真的“爱物”,更不“敬物”。倒是晴雯补雀裘,那是真敬物:

“晴雯先将里子拆开,用茶杯口大的一个竹弓钉牢在背面,再将破口四边用金刀刮的散松松的,然后用针纫了两条,分出经纬,亦如界线之法,先界出地子后,依本衣之纹来回织补。补两针,又看看,织补两针,又端详端详。无奈头晕眼黑,气喘神虚,补不上三五针,伏在枕上歇一会……一时只听自鸣钟已敲了四下,刚刚补完;又用小牙刷慢慢的剔出绒毛来……晴雯已嗽了几阵,好容易补完了,说了一声:‘补虽补了,到底不像,我也再不能了。’嗳哟了一声,便身不由主倒下。”

晴雯敬物,毕竟有些过,伤及自己的身体。晴雯是贾府最利索的丫鬟,针线日用,样样得力,可谓敬矣。

佛教出家,避世,远离日常生活,又如何敬物?只是遁物而已。所以近思录言之谆谆:“当知天下无一物是合少得者,不可恶也。”没有什么事情能俭省的,琐事不琐,冗物不冗,俗务不俗,皆须持之以敬。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11-24 11:3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3-11-24 11:32 编辑











有人不悟“不是事累心,乃是心累事”,故以为烦恼。盖因为不知敬心,不知敬自家的心。

“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宝玉不知敬物,却会用心。他知道扇子原是用的,用扇即用心,用心即不要生气。

“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日常生活中能自觉至于这个程度,便是入乎“敬”的门儿,开始摸到自己的心。

小说家言“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老子讲“善战者不怒”,佛家戒嗔,儒家讲克己复礼的克制功夫。人,最好别易怒。若做不到不怒,退而求其次,“怒不争”。不要把怒气迁至他人。

推而广之,“喜不诺,怒不争,哀不语,倦有终”,都是退而求其次的梯子,借凭此梯,可进而入“敬”。“倦有终”的意思是,困倦时,也要有始有终。“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伊川先生曰:“学者须敬守此心不可急迫,当栽培深厚,涵泳于其间,然后可以自得。”这个过程要从容不迫,“但急迫求之,只是私己,终不足以达道。”

达道,孟子以舜为楷则。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孟子说:“吃糠咽菜,舜将终身安之;位登天子,穿美服,听雅乐,美女环侍,舜也坦然自若,”

贫贱,若将终身焉;富贵,若固有之。此之谓大丈夫敬持本心。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11-24 11: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3-11-24 11:49 编辑









李籲问:“每常遇事,即能知操存之意。无事时,如何存养得熟?”白话文重复一遍:

“平常遇事,就事能体会持心养性的深意。没事时,怎样修持内心以至于圆满呢?”


没事,心里无事,该如何持敬?读至此,思及之,忽然茅塞堵心。看后面伊川先生所答非所问,糊涂矣。总不能没事找事儿吧?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11-24 12:39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1-24 11:31


有人不悟“不是事累心,乃是心累事”,故以为烦恼。盖因为不知敬心,不知敬自 ...

修心纯粹为己,论事才能助人。
人心皆不同,修心也各异,条条大路通罗马,人各有成功之路,云长之修,修的忠勇之心,孔明之修,修的是经纬之心,翼德之修,修的是豪横之心,鄙人之修,修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之心
我心向道,奈何常怒?人说无怒近道,这对于我来说,似乎做不到,可能我离道还差的太远。无怒不是制怒,无怒是心的自然,制怒是心的克制,在我看来,无怒近道,制怒向道。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11-24 12:50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1-24 11:33


李籲问:“每常遇事,即能知操存之意。无事时,如何存养得熟?”白话文重复一遍: ...

这就是阳明先生批的烧空锅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11-24 13:06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11-24 12:50
这就是阳明先生批的烧空锅了




烧空,是一个可能。

好像还有其他的情形吧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11-24 13:06 |只看该作者
有花 发表于 2023-11-24 12:39
修心纯粹为己,论事才能助人。
人心皆不同,修心也各异,条条大路通罗马,人各有成功之路,云长之修,修 ...




有理~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11-24 13:07 |只看该作者
敬其实就是慎独,程夫子说他写字并不是要字好,只是为了在写字这件事上存这个敬,这分明是独知时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11-24 13:09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1-24 13:06
烧空,是一个可能。

好像还有其他的情形吧

对治内心丛生的杂念,也是一事,此时不算空烧

教授读近思录读出滋味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11-24 13:10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11-24 13:07
敬其实就是慎独,程夫子说他写字并不是要字好,只是为了在写字这件事上存这个敬,这分明是独知时




敬,好像没有誰給出个明确的说法儿

到底什么是 敬?怎么敬?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11-24 13:17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1-24 13:10
敬,好像没有誰給出个明确的说法儿

到底什么是 敬?怎么敬?

胶漆夫妻,相敬如宾,正恁么时,可想而知:)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11-24 13:21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11-24 13:17
胶漆夫妻,相敬如宾,正恁么时,可想而知:)




你将将不正慎独的么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11-24 13:27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1-24 13:21
你将将不正慎独的么啊?

将将不正上着教授的公开课么,有许多护法在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11-24 13:32 |只看该作者
佛教出家,避世,远离日常生活,又如何敬物?


----
我佛不三宿桑下,恐生情愫耳,敬物莫过于此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11-24 13:36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11-24 13:32
佛教出家,避世,远离日常生活,又如何敬物?




菩萨佛祖大慈大悲,情兼及众生,何害怕一桑树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11-24 13:38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1-24 13:36
菩萨佛祖大慈大悲,情兼及众生,何害怕一桑树

一有挂碍便不大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11-24 15:19 |只看该作者
必须没事找事。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11-24 15:2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3-11-24 15:25 编辑








李籲问:“每常遇事,即能知操存之意。无事时,如何存养得熟?”白话文重复一遍:“平常遇事,就事能体会持心养性的深意。没事时,怎样修持内心以至于圆满呢?”

孟子讲“必有事焉”,然则李籲若心上无事时,

可能如《易》语:“百姓日用而不知”;可能若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可能如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以上种种情况则需“用心”而已。

作人如作文。作文的根本,立意,叙事,修辞,三者互相协调而已。作人也是这样子的,心意与待人接物的事默契,言行诚实有情,心,言,行,事,四维有约有信。

立意,叙事,修辞,有一环不协调便难称其美。心,言,行,事,一节不和谐,则不成其敬。敬,天人合一,内外洽合。

心,言,行,事,极高明而道中庸,又仿佛莲华经意,事事无碍,事理无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3-11-24 15:25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3-11-24 15:19
必须没事找事。




看看我更新的❺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3-11-24 15:26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11-24 13:38
一有挂碍便不大了




地藏王菩萨挂碍非常大,不碍其为大菩萨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11-24 15:27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11-24 13:09
对治内心丛生的杂念,也是一事,此时不算空烧

教授读近思录读出滋味了:)





是不是悟了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3-11-24 15:33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1-24 13:36
菩萨佛祖大慈大悲,情兼及众生,何害怕一桑树

菩萨佛祖不怕,众生怕,佛在度众生,并非度己。并非佛怕,是佛虑众生怕,固有此说,我以为。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3-11-24 15:38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1-24 15:23


李籲问:“每常遇事,即能知操存之意。无事时,如何存养得熟?”白话文重复一遍:“ ...

事不在,事理仍在。不患事有否,患理在否。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3-11-24 15:47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1-24 15:23


李籲问:“每常遇事,即能知操存之意。无事时,如何存养得熟?”白话文重复一遍:“ ...

嗯嗯,得道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3-11-24 16:00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1-24 15:26
地藏王菩萨挂碍非常大,不碍其为大菩萨

地藏不是挂碍,是担当

无所挂碍,担当一切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3-11-24 16:03 |只看该作者

比以往亲切。悟不悟,问二悟,不当问未悟人也:)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3-11-24 16:16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1-24 15:23


李籲问:“每常遇事,即能知操存之意。无事时,如何存养得熟?”白话文重复一遍:“ ...

这楼敬讲得美,只是既已洽合,何分心言事行

需要协调,已不洽合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3-11-24 16:24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3-11-24 16:16
这楼敬讲得美,只是既已洽合,何分心言事行

需要协调,已不洽合





既已浃洽,仍需分别四维。因为有先后轻重,因时从权也。

不分别,是执一无权也。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