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预言,茶舍一个月荒,三个月僵;也有的人鼓励说,只要每天版面发帖量三位数,连续两个月下来就算立得住。
看衰和看空,仅仅是参照,主要还是靠自己。茶舍新开,茶舍不大,但是表现不孬,好就好在诸茶客和诸茶博士都自爱自尊,信自己,做好自己,主帖和跟帖向来都是自己的手写自己的心,自然而然茶舍也就孬不起来。这是我最感自豪的事儿。
版面好,茶客好,茶博士好,虚坐首席的我也学到很多,很有获得感和实落劲儿。这不是客套,真这么想的。
在六星,在红袖杂谈坐首席,很多人都说不成功,甚至说难堪,其实吾不如子房也,感觉“良”好。真感觉不孬。借很多人指正,我学到不少。其中最印象深刻的一个指点是十来个字的一句话,出自红袖一个超级大美女的跟帖。那十来个字的句子,现在已经记不准原话,虽然大意可以记住,但是不在此复述引用。也不会说美女是誰,她身材真好,心灵,颜如玉,善于穿搭。只是论坛上好换马甲,所以现在记不准是她哪个马甲说出那句话。现在只提及这件事,说明当斑竹真能助学。
当斑竹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因为得读帖。读帖然后跟帖,其实不容易坚持,一不小心就容易耍小聪明,不读帖而亲热的日常寒暄。我不求每个帖都能读到,但求每读一个帖都仔细读完而且不离题。这是斑竹之职。于我个人而言,则学习人家的语言技术甚至艺术。
当然,不当斑竹时也在学。总结出来有几条:
❶避免重复。“了”,“我”,“但是”等等词语,比较正儿八经的帖子会有意识地减少使用频率。迟子建我比较喜欢,她的《北极村童话》“了”字用得太多。知堂的文章,“我”字用的很少。朱自清写散文,主张不用转折词。质诸网帖,发现很多人做得很好,比我好很多。
❷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过渡是很有技术的。我在偷窥几个人。还没有悟道,不便觍颜说在学谁家,免得人家尴尬。
❸一直都在观摩一些对话,人家做得那么熨帖。自己也想做好。近来读《传习录》,觉得对话很好。《近思录》里也有几条有关问答之道,《论语》也有,都不多,主要是单向输出。
事情都很细,很碎,却有趣,也不容易。慢慢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