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21-11-1 08:33 编辑
吴晗身上的文人气质和悲剧色彩体现充分。学术研究颇有思想和成就,入仕则多易失风骨,这也是中国特色知识分子传统风貌的充分体现。
年初读吴晗的《历史的镜子》和《中国人的生存规则》,立足史实,直抵本质。你看,自古以来做皇帝自有他们的一套准则。太祖朱元璋靠明教起家,坐上皇位以后却再也不愿意、不许别人也耍这一套危害政权,下诏禁止一切邪教。成祖朱棣以边藩篡逆得位后深恐其他藩王也学他的办法再来一次“靖难”,先收诸藩兵权,且设立种种苛禁约束之。
前辈教科书有经典案例,黄袍加身之后就该杯酒释兵权了;良弓藏走狗烹,也行。
吴晗出版《历史的镜子》那年(37岁),距离新中国成立还有3年。在“论社会风气”一章中指出,在这个社会上,“赚钱最多的是合乎生存条件的优胜者,社会并不追问他的钱是由于贪污,由于走私,由于囤积,只要腰缠万贯,即使是过去不齿于乡党的败类,也可遨游都市,号为名流,经商入仕,亦商亦官,无不如意。”
看了11集电视剧《吴晗》,平反意味浓焉;吴晗也算死得其所,黄泉有知可以瞑目矣。
小学时不关心社会和大人事也不懂,但大喇叭的耳提面命,“三家村”“吴晗邓拓廖沫沙”等词汇早烂熟于心,爱憎分明:不是好东西。
4月中旬跑宁波象山东门岛玩了一趟。东门岛与石浦镇隔海相望,岛上东门渔村有“浙江渔业第一村”的美誉,电影《渔光曲》曾在此取景。公元1379年,明朝朱元璋将舟山境内的昌国卫移至象山,驻地就设在东门岛。昌国卫与宁波卫、观海卫、定海卫合称明代四大海防名卫。据说1927年,蔡元培、马叙伦遭孙传芳通缉,几经辗转来到象山,最后在东门岛上的灯塔避难。难怪岛上有蔡元培半身塑像,并有 “出其东门,介尔昭明”题词。翌日游玩石浦渔港古城时,一小巷口无意见“吴晗拜师”介绍牌,颇有感慨。
人生一甲子,斯人早已逝。
吴晗1909年8月11日出生浙江义乌,文革中因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遭残酷批斗,1969年10月17日含冤去世。1979年7月,北京市委为“三家村反党集团”冤案平反,为吴晗恢复党籍和名誉。
童年吴晗曾走进这幽暗弄堂求学。
1980年,吴晗好友、“三家村”作者之一廖沫沙,在吴晗一张摄于1964年的照片上题写了一首诗:“鬼蜮为灾祸已萌,天真犹自笑盈盈;可怜一觉金陵梦,留得身前身后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