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游
文:霓裳
出家门不远穿过一座大桥就是南护城河,北京的护城河分外护城河和内护城河。内护城河又叫皇城护城河,紫禁城护城河,俗称筒子河。筒子河是北京护城河仅存比较完整的护城河。南护城河是外护城河。经过这些年的改造,护城河有了很大改观,红色步行道,路边黄色的连翘、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竞相开放。紫色的马蔺花开了,杏树上花生粒大的绿杏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周末的时候行走在河边,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不时碰上三五个跑步的、遛狗的,即不多还不至于繁杂。
沿河向东是右安门角楼,单檐歇山顶一层的城楼,灰筒瓦顶,城墙和城楼是北京城最显眼的标志,河边有很多钓鱼者,阳光灿烂蓝天白云倒影清晰,该是多么美的精致。也只能想想,今年的春天总是阴郁的天气,雾霾沙尘暴接踵而来,北京的春天很短,常常是脱下棉衣就得换成半袖,争相露出捂了一冬天的胳膊,春季的服饰过了一春又一春依然悄悄的挂在衣柜,等待着来年,等待着被宠幸。
转向北就到了龙潭湖公园,明朝嘉靖年间为烧制城砖挖出的大片洼地而逐渐形成的窑坑水域,治理该湖时组织群众挖了三个人工湖,经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提议,考虑到龙须沟河流水汇集于此,此处如龙头,故命名为“龙潭湖”。龙字石林、龙吟阁、龙门、龙桥、龙亭、与龙潭湖相呼应,龙柏、龙枣、龙槐风格迥异,万柳堂、莲塘花屿亭台殿阁,杨柳桑槐,依山伴水,北方古典建筑与现代造园艺术融为一体,突出展示“龙”文化。
这边有一群跳水的人们,纵身一跃溅起片片水花,前些天护城河有冰也有人在水下,不得不佩服这些敢于和大自然作斗争的人们。这要是活在原始社会,一定是生命力最坚强,最能生存下来的人们。走在路上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我会关注穿着打扮、形体外貌、表情面容,很多时候不尽人意吧!生活在大北京一脸疲惫的人太多,偶尔看到一个笑成一朵花的脸,却是破衣烂衫啃着一个烧饼的疯癫人。
对面走过一个大男孩胸前俩大鹅,把我吓一跳,黑色的T恤黄色的大鹅,五短身材略微有点臃肿,说像只大鹅还真有些贴切。前面一对男女穿的运动健身衣,四十多岁的样子,一看就是常锻练的那种,腱子肉很发达,紧身的服饰勾勒出双双的罗圈腿,记得看过男人要不要穿着紧身衣游走,多数人持反对意见。我是有种审美控,大庭广众之下还是要给别人一点美感,长相不能控制,衣服总是可以的。
再往前走到了明城墙遗址公园,城东南角楼是明代北京城唯一保存至今的角楼,北京古城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沿用于清代至民国。经历了七个世纪之久,古城墙已不见踪影,古城墙呈“凸”字形。崇文门至东南城角楼一段是现存最长的一段明清北京城墙,全长1540米,城墙上旌旗飞扬,不同颜色的龙旗迎风招展,周末叫楼上人也不是很多,偶遇俩白人,有点像俄罗斯人的情侣。
史书记载,巍巍北京古城墙在元代时是方方正正的,此所谓“城方如印”。到了明代,内城、外城和皇城均有缺角现象。内城没有西北角,据说当初城墙是按矩形设计的,设计师们千方百计地想把矩形图案的对角线交在故宫的金銮殿上,以表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还是偏离了金銮殿。为避免杀身之祸,他们只好去掉一角,这就是西北角。站在古城墙向北看到一节节的绿皮车在北京站进出。
过去马道是登城楼的专用斜坡道,构筑在城垣内测并与城垣平行链接,呈八字形或到八字形,马道斜面以大城砖垂直立砌成,现在是石条台阶。保留的铺舍是为守军的执勤用房,硬山顶面阔三间,一明两暗,参照史料复建的。北京建都八百余年形成“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凸”形城市规划形制和格局。梁思成被日本人恭敬地称为"古都恩人",在二战时期曾成功地劝阻了美军对奈良和京都轰炸,也是他呼吁:北京城墙才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古城墙上的坑坑洼洼与遗址公园嫩绿的草坪、参天的绿树、耸立的角楼形成鲜明的对比,像一部历史向人们展示着经历的风风雨雨。南京上过老城墙,平遥古城完整的城墙也去过,休假时本想去坐开向春天的小火车再登长城,遗憾沙尘暴来袭,昏天黑地的一星期,所有的行程都被打乱,不出家门看看花草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快乐,生活需要调剂品,能够让自己开心足够。
下篇一路向西。
2021年4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