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5-1 22:57 编辑
放假了,来玩玩。
看荒腔走板的【杯酒故事】同题活动,勾起了我的回忆。
【一】
说不清哥这大半生喝过多少酒,醉过多少次。
醉笑是东北人。在全国人民心目中,东北人是比较爱喝酒的,酒跟东北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过年过节,人来戚去(东北方言,戚在这里读“qiě”,读若“且”。来做客的亲戚的意思。)你要是不喝酒,你都不好意思说寄几是东北人。
其实不是所有东北人都会喝酒。我们家兄弟四个,三哥就不会喝酒。滴酒不沾。过年了,倒上一杯啤酒摆摆样子,偶尔抿一小口就满脸通红,脖子都红了,用东北话说,红到脚后跟。
哥在东北人当中,算是比较爱喝酒的,年轻时逢酒必喝。酒量一般,超过一斤白酒,必醉。后来老了,不喜欢酒场的喧嚣,下班回家自己喝,每天一杯二两半。
能一个人喝酒,那就算真的爱酒了。
【二】
哥第一次醉酒是1978年秋天,我刚上初三的时候。算一算,那年哥15岁。
那时候哥已经开始逃学了,学会了抽烟喝酒打架泡马子。
那时候认识了一个叫杨兆一的“大哥”,绰号“老杨子”。那天老杨带我出去玩,他骑着自行车,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去了他女朋友家,老杨拿了一瓶瓷瓶的千山酒。
这个酒当年卖八块八一瓶,还买不到。瓶子还回收,两块钱一个。
然后老杨的女朋友做了几个菜,什么菜忘了。
一瓶酒,我跟老杨一人喝了一半。
然后老杨又骑自行车把我驮回来,我在他家睡了一天一夜。
老杨子非常喜欢我。不久老杨子找了几个他的哥们,包括后来的“三红一代”,宣布收我做他的小弟。当场给了我一件老式的人字呢军大衣,一把枪刺。
就是日本“三八大盖”上的刺刀,那个年代,东北民间好多那个东西,我见过不止十把二十把。
一件军大衣,怀里别着一把枪刺,是那个时候东北混社会的“标配”。
我非常喜欢,把枪刺偷偷藏在家里,偶尔拿出来装装逼,一回也没砍过人。
后来我家修房子,那把枪刺被我爸爸发现了,骂了我一顿,把枪刺给扔了。
我就从那次知道自己能喝酒的。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