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拍岸浪 于 2018-1-19 11:51 编辑
自打去年从人鱼姐姐手里入了吊坠和手链,就入了南红的坑,中了南红的毒。
现在我也算半个看家。之所以不说玩家,源自于不喜欢佩戴饰品所以没咋买。话说,大冬天凉飕飕的,再和一堆冷冰冰的石头整一出肌肤之亲,这特么不傻逼么?还纯的。
当然,我说南红是石头,也有人不愿意。非得纠正,那是玛瑙。因为纠正,所以普及玛瑙知识,再衍生到了盐源。听的一愣一愣之余,又入手了一串盐源。端着保温杯,喝一口枸杞菊花茶,瞅了瞅搁在电脑桌上的手串,我特么终于混成了中年油腻“男”。
朋友圈有俩和南红盐源有关,每天的及时更新,我都默默欣赏。玛瑙的形成不可不谓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精心杰作,亿万年前因为底壳变动导致于岩浆薄积厚发,待到溶岩冷却时蒸汽和其他气体就形成了气泡。气泡在被冻结时又产生了洞孔,在漫长的潜伏期间被二氧化硅的溶液凝结成硅胶,再再被含铁岩石的可熔成份侵入,终将二氧化硅结晶为玛瑙。最后,被开采,被雕刻成各式各样向世人展现它的美。
心想:麻痹的,我又不卖玛瑙,解释的这么清楚干啥呢?
站在欣赏者的角度,毫不讳言我是很想给那些雕工师傅点一火车皮的赞。冰冷的石头,到了TA们手中,竭尽所能的美上一层楼。
昨天看了一个雕件,特喜欢。黄皮包浆雕的一念之间。包浆,属于古玩术语。贼光,也属于古董界的术语。前者和后者不同之处在于,它承载着岁月,它滑熟可喜,它幽光沉静。它告诉你,这件东西有了年纪,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它有如古之君子,谦谦和蔼,与其接触总能感觉到春风沐人。后者有别于前者的,它的光泽一眼望去锋芒太露,它就像一个暴发户急于昭告天下老子就要炫富,它就像一个占了三分道理的辩手非得致对手于死地。
何必如此!何苦来哉!
一念生三千。大千世界,佛与魔本是同源同生,却因相走极端。芸芸众生,佛性和魔性集二为一,演变成了人性。生而为人,一只脚处佛界之地,一只脚踏魔海之中,谁又有资格指责谁呢?不过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善者,诚谦慈勤俭也;恶者,欺骄嗔惰淫也。人之善恶,皆由心生。心善则成佛,心恶则成魔。据说当年佛祖讲经,没有说话,只是拈着花笑一笑,大家都不明白,唯有迦叶尊者回以微笑,佛祖便说:得我道者,唯迦叶矣。
何谓道,道在天地间,道在人群里,道在拈花一笑间。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