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美太多,只美一点点
在洗手间里写下这个题目,自己都觉得可乐,人的日常生活绝大部份是丑陋,见不得人的,上不得台面的,人的自尊和高尚,就是把尚存的一点点美丽展现给大家,这不是活得假,也不是不本真,这是为了自己以及受众的尊严,大家心里都明白所有的大明星、大偶像都得去洗手间的,但是电影和视频里都把大明星、大偶像上洗手间的影像展示出来,这样好吗?这样真的好吗?
不要美太多,只美一点点,这是人类社会的要求,小到杂谈,其实也是这个要求。我知道论坛这东西绝非贵族在消费,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展现一点美,心里升腾起的就是喜欢,喜欢就爱玩;数尽其丑,虽然真实,但很容易疲劳或厌恶,就像空气里充满了尘霾和尾气,任谁也坚持不了很久的。
我其实也并不喜欢鸡汤,喝下去可以保命但会索然和油腻,若要保命也可以喝一些啤酒,营养之外还有点温和的小刺激,能让你兴奋而又不至颠狂,这样才有点美。我也不喜欢风花雪月,大红的牡丹下写着花开富贵,虽然贵族了但也够俗,能看到草原上新发的野草吗?能看到黑土地上长出黄橙橙的稻谷吗?能看见山谷溪流旁的一株幽兰吗?这才让人喜欢,不须大美,只要小美,只美一点点。
不要走到另一个极端,下里巴人也不是玩粪搓球互相投掷的,不厌积肥其实是为了长出可口的蔬菜和美食的。现代文人若说善骂应以鲁迅为鼻祖,骂人者万万千、骂文万万千,但不朽的骂文也还是鲁迅那几篇杂文,回头去翻那几篇杂文,遣词造句竟然干净得要命,风雅到直逼陶渊明了。
奇葩弄多了就不再是葩。凤姐就一个,犀利哥也只能一个。你不能期盼满大街都是犀利哥,人人穿上军大衣只能误以为回到了文革时期,绝不会如犀利哥那样一战成名,周杰伦唱歌听不懂词儿,大家误以为他是满嘴跑舌头出的名,大家没注意他其实创造了华人几百年没用过的节奏感,后来的歌者还以为“原来歌可以随便唱啊!”就瞎唱,结果也不能唱出第二个周杰伦。我说的意思也并未牵扯到烟雨,烟雨唱歌是学习,他的问题是多听几遍自己的歌,然后体会一下什么叫“扬长避短”。
审美和审丑,其实和实名与否都无关,以现在的时代我完全可以实名出本书那里全写拉圾文,你不爱看拉圾,我偏写拉圾,你不买这书,我也没求你买,你反对这本书,白反对,我一没让你买,二是拉圾并不违法,你拿我没辙。但是,但可是,写字的目的是什么?写书的目的是什么?论坛写贴的目的是什么?既是尊重别人,又是尊重自己。这就回到了题目上来,人类社会的交流,还是“不要美太多,只美一点点。”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人人可以写字,人人可以发言”的可能性,率先利用这一工具的功用就是“发泄”,憋了几千年了,总得发泄一下,可找到说话的地方了。时间久了,泄也泄了,气也平了,人们定会思考写字交流人际传播的真正意义,不是为了名,不是为了利,不是为了泄愤,不是为了自恋,为什么呢?为了美,“不要美太多,只美一点点”。
七七报怨我失踪,我就抓紧写这几个字,权当解释和报效,写完了,我得去泡个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