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淡淡一片云 于 2010-2-24 14:29 编辑
·泥絮阁管淑珍
万物皆异,唯月独古。
走近你,在悲喜交加中走近你,在一见如故中走近你,读你圣经的意境,读你不期而至的古典深沉,读你含蓄温丽的婉约。
生活于你,若参苦禅,功名利禄皆是幻化皆是过眼云烟:“我更喜欢杨树的眼睛。它们阅尽人世沧桑,却不张扬,始终安静而温和地注视着我。与杨树的眼睛对视,比较有诗意,也较少有戒备心。杨树的眼睛呀,你能告诉我人世间到底有多少计谋和欺诈吗?你若能吐露出一些智慧因子给我,使我较少受到来自同类的心灵伤害,我就更加信奉你的神明了。不,我太贪心,我索取得太多。看着杨树的眼睛,过滤一下自己的心灵,仅此也就够了。”心灵在这种冷冽清远中变得透明纯净起来。
在那些沉静的文字下,流淌着丝丝苍凉和无边的寂寞:“如果当初不从山东宁津县移民到天津,从遥远的小村庄里张望都市,我也会有一种向往城市生活的心情吧,可是,现在感受到的却是城市的带给我们的拥挤和疲惫。我的脚步略一迟移,二十年就滑过去了。当我再次到了列车轨道前面,看见,一切,都是崭新而前卫的,我只不过是一个夹在新与旧、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莫名其妙的生命个体而已。”
你有一副湖水漂洗过的心,如此纯粹,如此纯净:“然而,如果是在人群、喧嚣,和杂沓中,去听、去看、去感受,一心获取财富,成了一个疲倦的游民,茫然随世浮沉,没有人祝福我们,也没有谁可以祝福,到处是不可共患难的、荣华的奴仆; 人们尽在阿谀,追随,钻营和求告,虽然在知觉上和我们也是同族,如果我们死了,却不会稍敛一下笑:这才是举目无亲;呵,这个,这才是孤独!”
善于自省,这不仅仅意味着不凡的气度,更意味着对世俗与自我的双重反叛:“真正做到“知耻”不仅需要勇气,而且还需要能力。我有没有能力看透我自己,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不能安静下来,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以前的单位有个大老粗,说话是“话糙理不糙”,他总爱说这么一句:“人,得摆正自己的位置。”
智慧的火花会在你感觉单调乏味时闪过的心海,灵魂的深度与厚度正是以这种出其不意地方式照亮孤独者每一步艰难的跋涉:“ 有几个地方是我愿意去的。比如郊区的田野,这个季节荒芜得悲壮,我愿意静静地在那里站一会,安静一下。还有这个后园,树木凋零,仍有一种凄清迷离的美。枝条清丽,洒脱疏朗。冷月寒星,天幕如画,这里静寂到少有人至的地步,对着这般无人观赏的景致,有多少思绪都可理个清楚的。”
涅盘之后谁还会年轻?先行者已经把希望的火把点燃,在黎明醒来之前,把最美的礼物留给自己——那就是希望:“从我二十岁时就读《一生》这本书,现在,纸张都发黄发脆了,我的人生之路也已经走了一大半了,我对人生是怎样的感觉呢?我只能说“还可以”,或者说“可以,还······”我还有许多有兴趣的事正在做将要做和好好做,因此,并不觉得人生十分不幸。”
世界那么大,总有一个小小的地方可以安放和融汇我们的心灵:“今夜我能与腊梅花相伴,守冬炉而赏春色,听朔风而忆江南,真是别有情趣。灯下夜读,吟诗作文,亦感觉神思飘逸。”
诸葛亮在《论交》一文中说“温不增花,寒不改叶”的友情才是最珍贵的,同时,也指出“势利之交”是不可能长久维持的,此论可作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最有效的箴言。
“人,静静地交往,便是福分。”春花已颓,秋风渐起,在走来走去的心事中读你,在逍遥平和中读你。
思你所思,念你所念。人淡如菊。
淡淡,就这样淡淡地读着你。
【管淑珍作品】之链接:
同学聚会
“咱家没小人”
年龄不是问题
三十晚上坐一宿
罗玉凤只是一种声音
“情人节”聊一聊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