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转帖:一代国学大师走了,留下了对中国的预言
查看: 7333|回复: 9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一代国学大师走了,留下了对中国的预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5-7-4 23: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他是现代中国唯一纯粹的儒家学者,与梁漱溟、熊十力并称“新儒家三圣”;他对佛学的理解之精深也广受推崇,被称为“南马北汤(汤用彤)”;陈独秀称他为“大儒”,周恩来称他为“现代中国的理学家”,梁漱溟称其“千年国粹,一代儒宗” ,丰子恺称他为“书法界之泰斗”,贺麟说他是“我国当今第一流诗人”,刘梦溪称他是“二十世纪师儒中的一个真正隐者”……

他是马一浮。

1966年,由中国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这在后来的历史记载中被称为十年浩劫。这场“革命”的最大特点是:除了“一小撮”九类分子外,每个人都有权革命;除了毛泽东本人外,可以打倒任何人。全国上下像喝多了茅台酒,日夜处于疯狂的激情之中;又像鲁迅笔下的阿Q,想革命,就革命,想革谁,就革谁。“一小撮”黑九类反革命分子首先被打倒;一批革命的人又被另一批革命的人所专政。今天是革命者,明天就可能成为反革命。正所谓疯狂不是精神病,歇斯底里是激情,羊角风最多只是运动症。直到最先革命和最最革命的“四人帮”被最后打倒,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才算结束。

已故的人大委员长叶剑英在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时曾经说过,毛泽东一生有两大功绩:一是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二是试图通过“文化大革命”清除腐败。这可以说是对于“文化大革命”较有肯定性的一个评价。一个外国人在一篇文章里,对于“文化大革命”也作了同样肯定性的评价,认为正是毛发动的这场“革命”,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平民化进程,从而为以后邓小平的经济改革和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经济顺利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基础和条件。中国在经济转型的初期,能够完全避免拉美和东南亚出现过的寡头政治和军人政权,同时能够有效地抑制迅速膨胀的特权和腐败,这正是“文化大革命”造就社会平民化的功绩。这位外国人的大意是如此。类似的看法今天看来都很有道理,毛泽东老人家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极其伟大的人物,他不仅拯救了中国,而且造就了强大的中国,或者至少,为中国今日和未来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文化大革命”的惨烈毕竟也是惊心动魄的,更不是外国人所能够体会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只要想想看,数千万人被扫地出门,一亿多人受到政治迫害和牵连,社会处于亢奋状态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是个什么景象,就不用我多说了。需要说的是,知识分子在这场浩劫里首当其冲,成为最倒霉的一群,作为“臭老九”被打入社会的另册,应该说是“文化大革命”的一个败笔。这个阶层,是这场革命里面受到冲击最早、受冲击面最广,也是受冲击最久的一群人,只有极个别的人能够例外。而马一浮,这位中国现代最传统的知识分子,或者说最传统的知识分子的代表,被周恩来称之为“我国当代理学大师”的一代国学巨匠,在这场天崩地裂的革命面前,也是在劫难逃。

1966年底,马一浮与当时的许多学者一样,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受到了批判。不久被红卫兵赶出他自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住的西湖蒋庄,被迫迁至安吉路的一幢简陋的寓所。位于西子湖畔的蒋庄曾是他的一位学生蒋国榜的私人别墅,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让与马一浮居住。马一浮曾在这里每日对着西子湖那碧波烟柳、十里长堤,度过了他晚年悠闲的岁月,可惜他最后却不能终老于此,这也是劫数使然,而此时的马一浮已经是84岁的老人了。

这一年的六月,杭州的酷暑似乎亦因社会的动乱而早早地降临,马一浮终因年老体衰、郁积成疾,在那潮湿闷热的简陋寓所内一病不起。据经常探视和照顾过他的楼达人先生说,他是因为胃出血被送去医院抢救。不过,由于他对中国动乱的局面十分忧虑,故去意已决,无法挽留。临终前他作了下面的那首诀别诗。

乘化吾安适,虚空任所之。
形神随聚散,视听总希夷。
沤灭全归海,花开正满枝。
临崖挥手罢,落日下崦嵫。
——马一浮《拟告别亲友》


大凡历史上的著名诗人都爱在临终时作诗文话别,如陶渊明、陆放翁等等。一方面表达自己超脱生死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也隐含着要向世人说明,吾等非普通人,可以从容就死、自决生死,不必完全假手死神的安排。当然,临终说许多寓意深刻的话,不仅只是诗人的专利,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革命电影中的英雄烈士往往也是如此,都要说上半天,然后才从容死去,不知是否是受了传统诗坛的影响。周星驰《大话西游》虽不是革命电影,但是里面的唐僧临终废话威力无比,可以看作是临终遗言的另类。马一浮不仅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极其著名的国学大师,而且也是颇有成就的书法家、诗人,因此也不能免俗。当然,马一浮一生不以诗作彰名,而且他的诗作流传不广(实话说几乎没有流传),这是题外话。不过马一浮自己肯定认为自己是一个诗人,他一生的许多时间都用在了作诗上。由他的弟子整理出版的《蠲戏斋诗集》以及《避寇集》等收藏了马一浮的诗词近千首,可以见其在诗词写作上的成果。所以马一浮同样有诗人的毛病(或者应该说是优点?),是可以理解的。

实在而论,马一浮的这首诗写得相当不错,虽是生死话别,诗中却丝毫感觉不到死神降临时所带来的恐惧和绝望,而是充满了安详、从容、笃定和希望。诗的前半段是说自己将要离开这个尘世,后半段则是对亲友的慰勉。整首诗除了使用一些佛家和道家的语言如乘化、形神聚散、希夷、沤灭等之外,并不复杂,不过,却寓意深刻。不仅表达了马一浮对待即将到来的死亡的态度、对亲友的告别,也隐含了他对中国当时的局势以及未来前途的看法。于儒、佛、道思想中浸淫了一生的马一浮先生,其精神的确已经达到了超脱生死的境界。儒家的正命、道家的达观,以及佛家的看破一切,都在这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刻圆融贯通,实现了超越和升华。

不过,马一浮终究是儒家,因此他最后的这首诗也包含了较多的对于现实的关切。因为道家和佛家是不需要告别亲友的,而且在生命的尽头处也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告别的。儒家则截然不同。生命可以超脱生死,精神可以跨越感官,但生命的关系却不能斩断,现实的逼迫也是无可回避。马一浮尽管对外面的疯狂和喧嚣早已做到希夷视听,不闻不问,但是内心仍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看法和态度。所谓视听希夷,只不过是不忍视听而已。将自己对于生命的态度和对于现实的看法告诉后人,这正是马一浮作为一个儒者的责任。个人的生命虽将结束,但人类的生命仍将延续。马一浮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虽对现实仍怀有一种忧虑,但对中国乃至人类之不久的将来,始终持有坚定无比的乐观和信念。诗中的“沤灭全归海,花开正满枝”一句,可以看作是这种乐观和信念的最真实写照。

一个睿智的老人去了,留下了对亲友的慰勉;一代国学大师走了,留下了对中国的预言。十年后,中国在邓小平的带领下走出了动乱的困窘和革命的怪圈,迎来了改革的春天;二十年、三十年后,中国的改革已经是花开满枝、硕果累累,中国人昂首挺胸,迈开了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步伐。而马一浮本人不仅重新成为学术界瞩目的历史人物,他以毕生精力追求的儒家文化、思想、道德和精神,以及创造和拥有这一无上文明遗产的中国,亦同时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5-7-4 23:18 |只看该作者
这帖子写得一般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7-4 23:19 |只看该作者
唉,长叹一声。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7-4 23:22 |只看该作者
读读大师,才知道自己的小和浅。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7-5 06:16 |只看该作者
可惜司马光死得太早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7-5 07: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5-7-4 23:18
这帖子写得一般啊

又装仙儿。
为毛你觉得一般,俺脚得很受诲,是因为玉爷肚子里的干货比俺干得多么?啊,不怕便秘呀?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7-5 07: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文中对文革的评价是俺这么多年来看到的最新颖和前膽性的相对客观的。它没有极左或极右,较为理性,受教了。再,第一次听说马一浮,可见本人孤陋寡闻,膜拜一下,诀别诗很禅很放旷,值得回味。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7-6 17:39 |只看该作者
马一浮到底什么著名了?有什么成就和观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7-6 19:05 |只看该作者
趣评老人 发表于 2015-7-6 17:39
马一浮到底什么著名了?有什么成就和观点?

老头,你没看主贴内容啊,这问得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7-12 14:52 |只看该作者
大凡历史上的著名诗人都爱在临终时作诗文话别,如陶渊明、陆放翁等等。一方面表达自己超脱生死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也隐含着要向世人说明,吾等非普通人,可以从容就死、自决生死,不必完全假手死神的安排。
========================
生死观念是人生的终极困惑之一。。
这些人不会是要表达自己不凡,其实只是坦呈对生死的认识和态度而已。。。
有些达人留话,有些达人不留话。。
大约留话的达人,也是告诉子弟友人不用去做生死想,不用去做凡圣想,事情就是这么平平常常简简单单的。。
大约不留话的达人,因为世界本身留下了话,于是何必再说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7-12 14:59 |只看该作者
当然,临终说许多寓意深刻的话,不仅只是诗人的专利,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革命电影中的英雄烈士往往也是如此,都要说上半天,然后才从容死去,不知是否是受了传统诗坛的影响。周星驰《大话西游》虽不是革命电影,但是里面的唐僧临终废话威力无比,可以看作是临终遗言的另类。马一浮不仅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极其著名的国学大师,而且也是颇有成就的书法家、诗人,因此也不能免俗。当然,马一浮一生不以诗作彰名,而且他的诗作流传不广(实话说几乎没有流传),这是题外话。不过马一浮自己肯定认为自己是一个诗人,他一生的许多时间都用在了作诗上。由他的弟子整理出版的《蠲戏斋诗集》以及《避寇集》等收藏了马一浮的诗词近千首,可以见其在诗词写作上的成果。所以马一浮同样有诗人的毛病(或者应该说是优点?),是可以理解的。
=======================
呵呵,这段话写的马一浮多么舍不得死似的,这是作者自己贪生的流露了。。
人和人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马一浮何止极其著名,他很切实的学者,就像他的生死观念很平静很坦然很切实一样的,现时代再认识马一浮的一些见解,还是具有很大的意义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7-12 15:00 |只看该作者
实在而论,马一浮的这首诗写得相当不错,虽是生死话别,诗中却丝毫感觉不到死神降临时所带来的恐惧和绝望,而是充满了安详、从容、笃定和希望。诗的前半段是说自己将要离开这个尘世,后半段则是对亲友的慰勉。整首诗除了使用一些佛家和道家的语言如乘化、形神聚散、希夷、沤灭等之外,并不复杂,不过,却寓意深刻。不仅表达了马一浮对待即将到来的死亡的态度、对亲友的告别,也隐含了他对中国当时的局势以及未来前途的看法。于儒、佛、道思想中浸淫了一生的马一浮先生,其精神的确已经达到了超脱生死的境界。儒家的正命、道家的达观,以及佛家的看破一切,都在这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刻圆融贯通,实现了超越和升华。
==================
这段话比较贴切。。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7-12 15:03 |只看该作者
不过,马一浮终究是儒家,因此他最后的这首诗也包含了较多的对于现实的关切。因为道家和佛家是不需要告别亲友的,而且在生命的尽头处也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告别的。
===========================
这样的解读,恐怕会受到这两家的批判嘀。。
呵呵,马一浮首先就不会同意这样去解读。。。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7-12 15:10 |只看该作者
乘化吾安适,虚空任所之。
形神随聚散,视听总希夷。
沤灭全归海,花开正满枝。
临崖挥手罢,落日下崦嵫。
——马一浮《拟告别亲友》
==================================
马一浮大师是很透彻的。。。
历史上的达人,面对生死几乎不约而同的说差不多的话。。
这首诗表达了马一浮的三观,因此说隐喻文革,觉得论据不足。。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7-12 15:14 |只看该作者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5-7-4 23:18
这帖子写得一般啊

哈哈哈,嗯,和师兄看法接近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7-12 15:30 |只看该作者
生死与涅槃无有少分别,涅槃与生死亦无少分别。。
不了解的人以为是生死,达人明了其实是圆寂。。
不了解的总是按照感受来执取生死,贪生厌死。。
达人明了一切感受只是感受经验,并不是事物的真实本来,为显示真实,名为复性。。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7-12 15:39 |只看该作者
诗的前半段是说自己将要离开这个尘世,后半段则是对亲友的慰勉。
===========================
这话不合适。。
马一浮大师还是一位很出色的教育家,这首诗还是在告诉子弟亲友们这个世界是咋回事儿,人是咋回事儿,生死是咋回事儿,该如何去生活和逝世。。
因为涉及儒释道三家的学问,不太容易被不熟悉三家的理解,想必马一浮的子弟亲友哪有不知道这三家的道理的,因此一看就知道了。。
如果这里大家明了了,自然就是又见到马一浮先生了,因为他毕生做的就是这些事儿。。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7-12 15:48 |只看该作者
如果大家都明了了,任何时代的一切得失损益判断,也自然清楚了,不可能那么狭隘的只针对文革来说什么。。
教育是根本,马一浮的一些观点和见解,是具有久远的意义的。。
即便文革过去了,现时代的很多问题依然是儒家早就批判过的了,可以说新儒家不可能不预见到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7-12 15:53 |只看该作者
诗中的“沤灭全归海,花开正满枝”一句,可以看作是这种乐观和信念的最真实写照。
=================
呵呵,这一句源于佛家的比喻。。
如果大家都明白了马一浮大师说的根本道理,切实的做到了,才是人间花开满枝的时候。。
把这句话与文革以及之后的改革开放联系起来,太过牵强附会了。。
他说的是实话,不是乐观和信念可以归纳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7-12 15:56 |只看该作者
野妞 发表于 2015-7-5 07:27
又装仙儿。
为毛你觉得一般,俺脚得很受诲,是因为玉爷肚子里的干货比俺干得多么?啊,不怕便秘呀?

问好野妞,的确很一般的,师兄宽厚,才说一般,其实很多地方说不通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5-7-12 16:01 |只看该作者
大约帖子的作者对马一浮的履历有些了解,对于马一浮说的究竟是啥,其实并不了解,自己加以解说,所以解读出来的不通的。。
打个比方,恰似把毛泽东理解成希特勒论述了一番,虽然履历名字都对,难免让人膛目结舌,这是怎么话说的。。。。
哈哈哈,因为啼笑皆非,才说是一般。。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5-7-12 16:09 |只看该作者
沤灭全归海
======================
源于楞严经的比喻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5-7-12 16:16 |只看该作者
花开正满枝
==============
禅宗公案,拈花微笑,观桃花开悟,观花开花落出家,太多太多了。。
以至于心学一脉的南镇观花,大约儒家学派也有这类表述。。
各家又各自分出派别,也有类似演绎,太多太多了。。
就是“花开正满枝”
隐喻的就是大家各自明白,虽然各有差异,但是于各自情境中做出契合各自道理的演绎,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也算是新儒家的一大命题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5-7-12 16:24 |只看该作者
对小学生,说小学的道理。。
对大学生,说大学的道理。。
小学生不明白大学的道理,那么大学的道理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秘密。。
有些人虽然学的是小学,但是也学大学道理的,就是不定。。
有些人只肯学小学,有些人只肯学大学,怎么劝说都无法改变的,就是决定。。
虽然有种种差异,根本道理完全一致。。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5-7-23 08:54 |只看该作者
疯老爷子 发表于 2015-7-5 06:16
可惜司马光死得太早了。

老爷子幽默,呵。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5-7-23 08:55 |只看该作者
野妞 发表于 2015-7-5 07:27
又装仙儿。
为毛你觉得一般,俺脚得很受诲,是因为玉爷肚子里的干货比俺干得多么?啊,不怕便秘呀?

不告诉你。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5-7-23 08:55 |只看该作者
野妞 发表于 2015-7-5 07:33
文中对文革的评价是俺这么多年来看到的最新颖和前膽性的相对客观的。它没有极左或极右,较为理性,受教了。 ...

马一浮是个真正的大家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5-7-23 08:56 |只看该作者
趣评老人 发表于 2015-7-6 17:39
马一浮到底什么著名了?有什么成就和观点?

上网搜一下,更清楚。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5-7-23 08:57 |只看该作者
无尽意 发表于 2015-7-12 14:52
大凡历史上的著名诗人都爱在临终时作诗文话别,如陶渊明、陆放翁等等。一方面表达自己超脱生死的人生态度, ...

师兄正解。这个帖子,处处透着一股浅薄气。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5-7-23 09: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五十学易 于 2015-7-23 09:31 编辑
无尽意 发表于 2015-7-12 14:59
当然,临终说许多寓意深刻的话,不仅只是诗人的专利,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革命电影中的英雄烈士往往也是 ...


呵。师兄说得很对。用低层次的认知,去品读高层次的思想,再加上自己的主观臆测作评价,成就了这篇文章。
从前在红袖风尘时,雅琴他们掀起了学古代经典的运动,这自然是好事儿。可是,就有人开始翻译经典,我当时提了提,说经典不是这么读的,这是在糟蹋经典,误导他人,还是应以原著为主,结果深深地伤了雅琴的心,草草结束了那个活动。
我一直很内疚。不过,真心不想让大家被误导。经典么,还是静下心来去领悟,再对照大家的翻译来看比较好。有不通的地方,可以商榷,而不是在自己没通透之前处处显摆。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