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抗战军魂 【抗战小说】《大国之魂》
查看: 20969|回复: 2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战小说】《大国之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4-1-14 10: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第一部 缅甸之战 引子:历史的坚果

公元一九七三年即中日邦交正常化第二年,一批日本客人获准访问了中国的边陲城市昆明。客人们向当时的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提出一个不合时宜的要求,希望允许他们到滇西祭一祭日本士兵的骸骨。这个要求被理所当然的拒绝了。

    据说全体日本人当即失声痛哭。

    一九七九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云南,他们被允许到更多的地方参观和游览。但是凡事都有一个限度,开放的限定就定在昆明以西三百多公里的大理市。这里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更有南诏古国的遗址和五朵金花的故事蜚声中外,然而日本游客却个个愁眉不展。他们终日翘首西望,茶饭不思。莽莽苍山好像一道严重的历史帷幔遮断他们的视线。临行,日本人个个面西而立,长跪不起。

    他们也是要到滇西祭扫亡灵的。

    我头次听说这件事,曾经长久地为日本人的执拗念头迷惑不解。我以为战争早已成为过去,历史只不过是一缕轻烟。天空被阳光热烈照耀,大地到处有鲜花和绿草,那些日本人何以要执着地寻找失落的历史,何况是并不光彩并不荣耀的历史?

    我回答不出。

    准确说当时的我回答不出。我相信我现在的同胞大多数依然回答不出。

    这便是后来不断促使我关注历史的一个原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4-1-14 10:52 |只看该作者
第一部 缅甸之战 第一章 缅甸风云



    昭和十六年(公元一九四一年),世界战局进入一个决定性阶段。

    六月,德军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十二月七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同一天,日本飞机全面袭击西方盟国在南太平洋上的所有军事基地。仅仅一周,盟军损失一千架作战飞机和一百二十艘舰船,丧失了战争主动权。

    伦敦,首相官邸。

    “爵士,这难道能算作坏消息吗?”大胖子邱吉尔从扶手椅上弹起来,激动地朝外交大臣艾登爵士嚷道:“嗨!日本人干了件什么蠢事…………你想想看,往美国牛仔屁股上捅一刀,这会有什么结果?!不管怎么说,我们不会单独作战了。”

    十二月八日,英国对日宣战。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当苏军作战部长华西列夫斯基中将匆匆把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向最高统帅报告时,斯大林同志正在掩蔽地下室昏昏欲睡。

    “什么?!你再给我念一遍!”斯大林突然两眼放光,好像睡醒的狮子一样亢奋起来:“好极了,真是好极了!听听,这群黄脸猴子干得真不赖。”

    半个月后,苏联最高统帅部秘密从远东军区抽调三分之二的兵力,包括三十个步兵师,九百辆坦克和全部作战飞机投入莫斯科前线。远东方面只留下部份边防军与日本官东军对峙。

    十二月十七日,英国首相特使,外交大臣艾登飞抵莫斯科,敦促苏联立即对日宣战。这一要求遭到斯大林愤怒拒绝。

    此后,英美首脑多次敦促苏联对日宣战,均遭拒绝。

    《苏日互不侵犯条约》一直被保持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即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前一周和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当天,才被苏联政府宣布单方面废除。苏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唯一个对日本采取中立立场和保持外交关系的同盟国家。

    对英美盟国来说,太平洋初期无疑意味着一段充满灾难,耻辱和不堪回首的日子。

    战争头一周,日军占领泰国全境,迫使銮披汶政府签订城下之盟。

    十二月十日,日军同时在菲律宾和哥打巴鲁登陆成功。

    十二日,日军强渡柔佛海峡,进攻马来半岛和新加坡。

    二十五日,**,港督马克·扬爵士宣布投降。

    此后一个月,马尼拉、击隆坡和新加坡相继失陷。七万美菲守军放下武器,八万新加坡英军向三万日本入侵者挂出白旗。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仓惶逃出澳大利亚。日军乘胜南下,攻占爪哇、南苏门答腊和巴厘巴板。

    纵观一九四一年及其后的亚洲战场,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将这场战争区分为两个互相关联的局部:一个是亚洲东部幅员宽广的中国大陆(中国战场),另一个是南太平洋沿岸疆域辽阔的东南诸国(太平洋战场)。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动用总兵力不到二十个师团,约五十万人.而在中国大陆,日军常年保持的兵力高达五十至七十个师团,总数超过百万人。由于中国战场旷日持久地牵制了日本陆军的半数以上的兵力,并且无休无止地消耗日本国内地战争资源,因此历届日本内阁都把中国抗日军民的存在视为心腹大患。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14 10:53 |只看该作者
仅“珍珠港事件”爆发的民国三十年,侵华日军就先后发动豫南战役、赣鄂会战、中条山大战和第二次和第三次长沙会战,均未得逞。

    十二月,日本东条英机在东京电台多次发表对华谈话,敦促重庆政府“停火”,“议和”,均遭严辞拒绝。

    日军虽然侵占大半个中国,在军事上占有较大优势,却始终无法达到速战速决和一举摧垮重庆政府的战略目的。

    但日军在太平洋战争的其它地区却连连得手:

    一九四一年六月,日军占领法属印度支那(越南),滇越铁路被切断。

    同月,随着苏德战争爆发,苏联象征性的援华运输逐告中断。

    十二月,香港陷落。香港通往内地的物质补给被切断。

    是月,侵泰日军前出泰缅边境,对缅甸虎视眈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盟军在东南亚的节节败退不仅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而且把中国的大后方暴露无遗。

    由于日军连续切断滇越铁路和香港的补给线,西方援华物资便只能低达仰光,然后经过唯一一条滇缅公路辗转运到昆明。由于路途漫长,诸多困难,因此到次年一月,援华物资运输总量便从正常的月三万五千吨剧减到不足六千吨。

    一九四二年一月中旬,日军攻入长沙。第九战区炮兵第一旅占据岳麓山阵地,压制敌人炮火。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炮弹告罄。第九战区长官部电告重庆,军令部回答:炮弹尚在仰光待运。

    同月,从汉阳迁至重庆的兵工厂因缺少钢材和原料,被迫停工。国民党政府仅有的十余架运输机亦因油料缺乏而停飞。

    作战物资匮乏的危机同样影响到敌后战场。延安总部曾电告重庆,沂蒙山根据地遭到敌人“铁壁合围”,急需军火,粮食及被服支援。重庆方面答:因外援受阻,正面战场亦无法保障供给。今后各抗日根据地须设法就地筹措物资。

    文史资料载:“七七”事变以来,中国抗战后方所需各种战略和各种民用物资:汽油、煤油、柴油、橡胶、汽车配件的百分之百,药品、钢材、棉纱、白糖、纸张的百分之九十,都须从西方进口。如果日军切断滇缅公路,断绝中国同外部世界的一切联系,中国国内的各种战略物资储存最多只够维持三个月。难怪当时重庆的外交部长宋子文也不得不惊呼:

    “……倘若日寇进犯缅甸,断我赖以生存之滇缅路,我后方军民则无异困守孤城,坐以待毙……”(《中国国民党大事记》)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14 10:53 |只看该作者
十二月,侵泰日军第十五军先头部队入侵缅甸南部维多利亚角,直接威胁仰光和滇缅公路,而英国人在缅甸的全部兵力总共只有两个英缅师。鉴于缅甸局势岌岌可危,鉴于英国殖民者顽固坚持退守印度的利己主义立场,同月下旬,中国蒋介石委员长在重庆主持召开中、英、美军事联席会议。会后,蒋介石接见中外记者并发表谈话。

    有记者提问:“委员长能否谈谈战争前景?”

    蒋介石答:“日寇乃一区区岛国,只要英美诸国认清大局,将战略中心转移到亚洲战场,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最多只需一年时间便可打败日本。”

    记者:“据我所知,目前形势对中国不利。万一缅甸不守,请问中国政府有能力应付四面受敌的困难局面吗?”

    蒋介石:“各位先生我愿意借此机会向大家透露一个消息。鉴于亚洲局势日趋严重,我国民作出决定:不日将出兵缅甸,与日寇决战。”

    记者:“请问蒋委员长先生,中国出兵有必胜的把握吗?”

    蒋介石:“日寇虽然气焰嚣张,然终究只能逞凶一时。我军乃堂堂正义之师,与日军不共戴天,此次入缅作战系国家存亡之举,必然奋勇杀敌,置之死地而后生。”

    记者:“请问中国出兵还有其他背景吗?”

    蒋介石答:“日军若吞并缅甸,必然大举入侵印度,进军中东。缅甸不保,印度也危在旦夕。因此国军入缅,其目的不仅保障滇缅交通线,更为保障盟军统一战线之大业。”

    第二天,蒋介石谈话被突出地刊登在《中央日报》及国内各大报的头版位置上。

    缅甸之战立刻成为影响中国和亚洲局势发展的新热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14 10:54 |只看该作者


    中国政府出兵缅甸的消息立刻震动了西方世界。

    对中国人的惊人之举,世界舆论反响不一。

    《泰晤士报》评论员写道:“中国人决心重返缅甸的行为表明,昔日白种人在亚洲的统治权威已经破碎了……”

    英国战略评论家R·D·费恩先生:“……中国人的决定不仅表明他们的军事潜力,更表现他们对于战争的信心。我正是从这一点中看出未来亚洲不容乐观的演变格局。”

    澳洲《星报》:“中国人之所以敢于进行如此大规模远征,是因为他们感到美国参战,胜利终于有了保证……”

    美联社评论:“蒋介石委员长……决心要在大联盟中扮演大国角色,并在世界战略中进一步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

    ……

    英国政府敏感地作出反应。

    十二月十四日,英国驻华大使卡尔代表英国政府表示:“一旦缅甸形势吃紧,愿以中国政府共同加强缅甸防务。”

    在大英帝国的版图上,缅甸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印缅省,它在战争中的意义仅仅在于对印度构成一道外围屏障。对艰苦抗战的中国人来说,缅甸之役却势在必夺。缅甸是中国通往外部世界的唯一通道,它的存在直接关系到抗战大后方的安危。可是问题的复杂性恰恰在于,英国人虽然自顾不暇,却不愿中国盟友插手缅甸事务。

    英国人这种缺乏诚意的老牌殖民帝国的顽固态度注定使会谈从一开始就罩上互相敌视的阴影。

    蒋委员长在重庆黄山别墅会见并宴请英国客人。他满脸微笑,身著戎装,步出会厅欢迎贵宾到来。中国第一夫人宋美龄亲自为丈夫充任外交翻译。蒋委员长显然对即将开始的中英会谈持乐观态度,因为大敌当前,英国人到处吃败仗,所以他指望从这个独眼英国绅士那里得到退回哄抢物资的确实保证,并就缅甸共同防务达成原则协议。

    不料会谈开始,英方代表韦维尔抢先宣读了一份态度强硬的备忘录。备忘录要求中国方面将“围集在仰光港的租借物资部分地转入缅甸防务”,并规定中国军队入缅人数“不超过一个团”。

    委员长挨了当头一棒。第一轮会谈陷入僵局。

    客人一出门,委员长脸色立刻变得铁青。宋美龄安慰道:“大令,同英国人打交道是不容易的,好在我的手里还有一张美国牌。”

    委员长终于恨恨咆哮:“娘希匹!这些洋人,都是帝国主义,没有一个好东西。”

    中英分歧引起白宫极大的不安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14 10:54 |只看该作者
罗斯福总统对英国人的短视和自私很恼火。中国人参战不仅对亚洲战局至关重要,对在欧洲焦头烂额的盟国也很重要。只要拉著中国人在亚洲坚持抗战,英美就可集中力量对付德国。不要忘了,人是战争最宝贵的资源,而中国有的是人。

    罗斯福决心说服英国人放下殖民者的架子,同中国人共同抗战。为了协调英中军队的关系,美国派出一位将军到中国任参谋长。

    用美国的武器和物资武装中国人,由亚洲人解决亚洲人的问题,美国和英国就可以全力去对付欧洲战场了。

    不久,著名的“阿卡迪亚”会议在华盛顿结束。会议签署并发表《联合国家宣言》,确立了以欧洲而不是亚洲为中心的战略方针。

    中国委员长没有被邀请出席会议。但是会议决定将缅甸、泰国和法属印度支那(越南)从盟军东南亚战区中划出来,与中国战区合并,称“中、缅、印战区”,由蒋委员长出任最高总司令。

    中国人意外地获得了本世纪以来第一块属于自己领土外的势力范围。

    3

    公元一九四二年二月的一天,在美国南部海岸阳光明媚的迈阿密空军基地,一个身高五英尺九英寸的瘦削的美国将军登上一架银白色水上飞机。他也许还没有来得及从这样一个令人眩晕的事实中清醒过来,几天前他还是一名美国的集团军总司令,而现在却要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到一个遥远的东方国家担任参谋长职务。他也许永远无法明白这是怎样一种命运安排,但是他的使命却注定要使他同那个国家古老而曲折的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将军的名字叫约瑟夫·W·史迪威。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15 13:14 |只看该作者
第一部 缅甸之战 第二章 仰光陷落
1

    缅甸仰光。

    这是一个有将近六十万人口的大都市。对于一向远离战争的缅甸人来说,“珍珠港事件”遥远得好像另一个星球的消息,没有人因为另一个星球打仗而惊慌失措。人们照样上班,下班,干活儿,一日三餐,生活平静得好象一盆水。

    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午,盆水倾覆了。

    十时,大批飞机飞临城市上空,引得好奇的市民纷纷涌上大街来张望。由于政府尚未发布战争命令,很多人甚至不懂得“敌机空袭”是怎么回事。

    十时零七分,第一批炸弹从天而降。炸弹的金属外壳同空气剧烈摩擦,发出尖锐刺耳的哨音。人们先是惊愕地看见从港口方向腾起一团团橙黄的火焰,接着又从敏加登国际机场传来连续不断的沉重的爆炸声。猛烈的轰炸使大地颤抖,房屋倒坍,仰光城内乱作一团。人们争相逃命,互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

    空袭历时五十分钟。日机七十架分两批对缅甸首都狂轰滥炸,向数十处目标投掷近千枚炸弹,摧毁半座仰光,致使四千平民丧生。英国当局仓皇派出仅有的一队“水牛式”战斗机升空作战,击落敌机三架,自己无一生还。

    从这天起,缅甸各大城市相继实行宵禁和灯火管制。战争初步使缅甸人民付出了代价。

    新年伊始,泰国一侧刮过来的风便一阵紧似一阵,潜伏的盟军谍工频频报告:日本军队正在大批西移,曼谷港和湄南河的军用船只来往频繁;数以千计的泰国民工正在夜以继日赶修从达府到麦索、北碧的边境汽车路,等等。种种迹象表明,日军近期内必将对缅甸有重大军事行动。

    毛淡棉。

    毛淡棉是缅甸的第二大港口,孟邦省省府。孟邦省为一狭长边地,与泰国交界,省内多山,是屏护和确保首都仰光的门户和战略要冲。

    元月六日,由韦维尔上将亲自任命的英缅军司令官约翰·史密斯中将飞抵毛淡棉。韦维尔在新加坡对这位新上任的指挥官说过一句名言:“你必须为我看守好缅甸。”但是一天之后,总司令又改变主意,派遣第二位指挥官哈丁·赫顿中将飞赴缅甸。

    两位指挥官一见面就好象一对好斗的公鸡那样竖起羽毛争吵不休。赫顿的职务是总司令的参谋长,参谋长理所当然应对总司令负责,因此史密斯将军不得不委屈地交出指挥权。

    自以为是的盟军参谋长哈丁·赫顿爵士乘一架小型飞机视察了漫长的泰缅边境。参谋长从空中看到,在绵延千里的国境线上,耸立着不可逾越的他念他翁山脉和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日军若要携带重型装备和后勤辎重通过这片荒无人烟的绿色屏障,显然是不可能的。伦敦方面的战略专家充分肯定了这一估计的正确性:“缅甸——泰国山区重岳叠嶂,热带瘴疠、疟疾和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构成一道道障碍,任何徒步通过这些地区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的企图在理论上都是站不住脚的。”(见日本防卫厅著《缅甸作战》)

    赫顿将军把他的两个印缅师分别摆在丹那沙林沿海和东掸邦的景栋公路上,而把漫长的山区国境线只交给两个边防团守卫。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15 13:14 |只看该作者
赫顿将军布置好这一切,自以为万无一失,就飞回新加坡向总司令汇报去了。

    元月十九日午夜,敌人出现了。

    出人意料的是,日本人并没有按照英国将军规定的路线,从海面上或者公路上气势汹汹地闯进来。他们分成一股股,利用黑夜和大森林的掩护,好像一群群狡猾而顽强的泥鳅从泰缅边境的沼泽地带钻出来,然后突然出现在张皇失措的英缅士兵面前。

    两天之后,集结完毕的日本大军从英缅军防线的背后发起进攻,连续攻克土瓦、高加力,切断英缅师退路并且包围了毛淡棉。晕头转向的英国人来不及掉转枪口就被日本人打得一败涂地,史密斯将军只好扔下大批武器装备,狼狈地从海上撤到仰光。

    元月三十日,日军对毛淡棉发动总攻击,次日攻克该城,歼灭守军三千。至此,通往缅甸内地的门户已经洞开,仰光城在入侵者面前暴露无遗。

    毛淡棉一役,一万八千名手持步枪的日本士兵击溃了三万名装备精良的敌人。但是他们的胜利首先在于他们征服了被认为不可逾越的自然屏障。日军十元月四日开始行动的。他们以两个联队(团)的先遣部队从泰国边境麦索进入绵延数百里的他念他翁山脉。他念他翁山荒无人烟,到处是原始森林和沼泽激流,旱季有几条秘密小道可以通行马帮。先遣队在缅甸义勇军向导带领下,只携带轻武器和粮食,师团长和士兵一样徒步行军。日本官兵在“为天皇而战”的坚定信念鼓舞下,以严明的纪律和东方民族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同困难搏斗。经过半月艰苦行军,先遣队在途中留下大约五分之一的士兵尸体,终于战胜了险恶的大自然,出其不意出现在敌人的背后。

    三十年后,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科斯特洛在他的权威著作《太平洋战争》中评论道:“在缅甸,日本人完全不是按照西方人的军事教程作战。他们有自己的习惯和作战原则。他们惯于偷袭,声东击西,分成几股到处渗透,从通常认为最不可能的地方突然钻出来。日本士兵特别能吃苦,不畏惧死亡,他们的国家还不发达,因此士兵也没有依赖汽车的习惯。这就同英国的雇佣军很不一样。雇佣军虽然都是当地人,但是他们接受的训练方式和习惯方式已经完全英国化,行军离不开汽车,打仗离不开坦克大炮,吃罐头食品,携带钢盔和防毒面具,脚上穿的长筒皮靴。他们遇上了和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由布雷多克将军率领的英国军队在北美遇到的相同的困难。”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15 13:15 |只看该作者
2

    毛淡棉惨败,英缅军士气低落,仰光危在旦夕。先期潜入首都的独立义勇军和德钦党人乘机大搞破坏,制造混乱,策应日本人到来。

    二月二日,赫顿将军奉命飞往缅甸北部城市腊戌,紧急拜会路过那里做短暂停留的中国蒋委员长。傲慢的英国人终于放下架子,第一次主动向中国人表示了共同防御仰光的紧迫愿望。

    但是这次轮到委员长犹豫不决了。委员长相信英国人的请求不是出于礼貌更不是出于诚意,他拿不准这些道貌岸然的英国绅士会不会拿他的军队去填日本人的胃口,因此当时他未作明确答复。

    经过两周的印缅访问之后,委员长打消顾虑。英国殖民者的无能和外强中干使他感到欣慰。他在返回重庆后给美国总统拍出一封夸大其词的电报,称缅甸之行是“在我一生这么长的军事生涯中,从未见过象这么可怕的混乱、无政府状态和失魂落魄的情况。”

    其实中国自己的情况并不比缅甸强多少,然而雄心勃勃的中国委员长真心相信,是中国人拯救缅甸的时候到了。

    二月五日,韦维尔上将从两千英里外的爪哇岛飞抵仰光,决心再做一次挽回败局的努力。总司令命令一支从中东调往新加坡的装甲部队中途改道,紧急增援仰光。此时新加坡败局已定。固守城内的英澳联军多达四个整师,仅仅过了十天,八万守军就停止抵抗,向三万日军投降。鉴于盟军在马来半岛惨败的教训,韦维尔决心将主要兵力布置在萨尔温江和锡唐河之间的狭长地带阻止日军,等待援军到来。史密斯将军建议将兵力收缩拢来,固守仰光外围,因为战线越长对盟军越不利。然而独断专行的总司令听不进下级的意见,他把史密斯调去收容伤兵,自己亲自兼任前线总指挥。

    事实证明史密斯的意见不幸是正确的。在此后两周的战斗中,士气高涨的日本人就象撵鸭子一样把总司令的军队又向西撵了两百英里,一直撵到仰光城下。

    在当时的西方,许多人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叫做“日本”的亚洲小国,并且这个小国居然敢向强大的欧洲挑战。对白种人来说,亚洲不过是殖民地的同义语。所以当太平洋战争刚爆发时,一些孤陋寡闻的英美公民甚至以为日本人是从海里钻出来的怪物。西方人的自以为是和优越感使他们在战争初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一位叫做斯耐潘的英国记者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撤退掉队和死亡冒险之后,在《泰晤士报》上撰文介绍日本军队的古怪风貌。他写道:

    “……到处都有黄种人的洪水追赶着白种人和棕色皮肤的人群。日本士兵穿着质地粗劣的黄军服,他们的国旗上画着一个燃烧的太阳,很像印第安部落的图腾崇拜。‘日本’,就是日出之国的意思。日本人长得非常矮小,只有五英尺高,但他们的毛瑟枪和刺刀却比欧洲人的足足长了一英尺。这种形象尤其可笑,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北欧童话里那些扛扫帚的小妖怪……在公路上,日本人的军队正在行军,我猜想他们一定是去攻打仰光。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猜对了……前面有几辆坦克开路,坦克上搭满突击队员;接着是炮车,还有骡马和驮牛,我看见一个军官骑在牛背上,不象去打仗,倒象去放牧。后来步兵队伍开过来,他们都骑自行车,天知道这些矮人从哪里弄来这么多自行车。他们有时几百人一队,有时三五人一排,有说有笑,好像是赶到仰光去看一场精彩的拳击赛。我耐心地看着表,我估计他们每天至少能前进三十英里……这是一个陌生的敌人,来自中世纪,英勇善战,斗志顽强,文明的白种人要遏止这些野蛮的游牧民族的扩张意志,就必须用钢铁筑起牢固的堤坝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15 13: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失败的匈奴 于 2014-1-16 10:21 编辑

然而,白种人的钢铁堤坝正在走向崩溃。

    三月五日,日本第十五军下达总攻击令。六日,在仰光卫星城勃固爆发激战,日军第五十五师团迎面遭遇了从中东匆匆赶到的印度第十七装甲师。日本士兵浑身捆满炸药包和手榴弹,高呼“天皇万岁”扑向敌人坦克。恶战持续了一天一夜,装甲师损失过半,不得不丢下一百多辆燃烧的坦克残骸狼狈逃窜。

    八日,日本军队高唱军歌,浩浩荡荡开进仰光。

    3

    三月二日,史迪威一行途经仰光做短暂停留。

    入夜,仰光城里到处都在起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股呛人的焦糊味。英国当局命令将不及撤走的大批援华物资,包括九百七十二辆汽车组装件和五千副轮胎统统付之一炬。缅甸政府已经撤退到几百公里外的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后来又撤到印度。仰光市民则扶老携幼,纷纷躲到乡下去。华侨处境最惨,他们无处躲藏,只好将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业忍痛丢弃,然后凄凄惶惶地向遥远的中国老家作长途迁徙。市区里漆黑一团,昔日里最繁华的大街也人影绝迹,军队实行宵禁,到处都能听见零星的枪声。全副武装的士兵正在等候执行炸毁车站、港口和发电站的最后命令。

    缅甸首都笼罩在一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悲惨气氛中。

    缅甸总督金纳德·多尔曼·史密斯爵士在总督府里招待美国贵宾。这座高大的府邸原来拥有一百二十名身穿红马甲的印度男仆,现在已经人去楼空。宾主在空荡荡的大厅里共进晚餐。晚餐中途突然停了电,接着厨子又报告煤气没有了。总督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手势,然后苦笑着说:

    “先生,我们注定要粉碎了。”

    这句话被载入《帝国的没落——缅甸殖民史》一书中。

    五天后,仰光陷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1-16 10:23 |只看该作者
第一部 缅甸之战 第三章 金戈铁马

1

    【滇缅公路:东起云南昆明,西出边境重镇畹町与仰光公路相接,全长963公里。沿途高山大壑,地形险峻。公路始筑于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底,征集民工二十余万人,夜以继日,人挑肩扛,艰难备至。经年余始得完成。】

    ——《云南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公元一九四二年二月,缅甸毛淡棉失守后大约两周,滇缅公路上突然尘土飞扬旌旗挥舞,浩浩荡荡的中国军队好像一条望不到头的灰色长龙,开始向缅甸境内大规模挺进。

    国内舆论无不欢欣鼓舞。

    蒋委员长向新闻界发表讲话指出:“我华军此次入缅,定能扭转缅国局势。”

    重庆军委会发布公告:“为国军入缅告后方民众书”。

    《中央日报》号外:“国军远征缅甸,定能杨威异域”。

    《云南日报》通讯:“我省民众踊跃劳军,滇缅路各县场面感人”。《商报》消息:“军政部明令规定,远征军一律付给卢比”。

    延安《新华日报》以“慰勉国军入缅”为题发表社论,赞誉远征军出国抗日。

    …………

    一支随军摄影队风尘仆仆从广西、四川、贵州转进云南,到处拍下八方父老“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感人场面。影片后来终于没能与观众见面,原因是飞机不幸失事,电影成果统统毁于大火之中。

    戴安澜,自号海鸥,陆军少将,安徽无为人。黄埔三期毕业,早年参加北伐。因在“剿共”中战功卓著,多次得到擢升。“卢沟桥事变”后,先后参加长城保卫战,台儿庄大战和武汉大会战,屡有建树。三十五岁升任陆军第二百师少将师长。

    第二百师是蒋介石的嫡系,也是当时中国唯一的摩托化步兵师。全师装备有坦克、装甲车、摩托车和大口径火炮,步炮比例达三比一。一九三九年十一月,第二百师在广西昆仑关与日军精锐部队第五师团鏖战一月,阵地反复争夺,终于击毙日军指挥官中村正雄少将,取得著名的昆仑关大捷。此役充份显示了第二百师的装备优势和战斗力,为此全师受到国民政府集体嘉奖一次,参战人员提薪饷两级。师长戴安澜因指挥有方和重伤不下火线,荣获四级青天白日宝鼎勋章一枚,被誉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蒋介石语)。

    缅战之初,以中央嫡系三个军为主力,以国内最精锐之第二百师为先导入缅作战,这一兵力配置本身足以说明委员长决心之大,甚于国内战事。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1-16 10:24 |只看该作者
三月初,蒋介石首次以盟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的身份飞临缅甸腊戌视察。

    腊戌是缅甸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边境小城。它坐落在汤彭山脉与萨尔温江夹峙的三角地带,为缅北重要的交通枢纽。滇缅公路蜿蜒而至,在这里同仰光公路和仰(光)密(支那)铁路相接。腊戌历史上曾经属于清朝政府管辖,在腊戌城东郊的石壁上至今仍能看见永昌府石刻的文告。

    自从滇缅公路通车以来,小城一夜间突然变成一座超级军用仓库。仰光港开出的列车昼夜不停地将军火和各种战争物资卸在车站和城外的空地上,再由中国境内开来的长长的车队运走。由于滇缅公路山多路陡,路况极差,因次积压在腊戌的军火物资始终堆积如山,后来英国人不得不把包袱扔给中国,让中国人自己来担任装卸工和看守。

    远征军初入缅时,重庆政府为了节省军费开支,命令所有军队一律将装备留在国内,然后徒手到腊戌重新武装。这一措施造成极大混乱。许多战斗师团由于装备不全或者领不到配套的武器而无法继续开进,因此这座宁静的小城便因为中国大军的涌入变得终日喧闹不已。

    三月三日,当委员长座机在腊戌机场刚刚停稳,另一架涂成黑色的美国轰炸机也钻出云层,在跑道另一端徐徐降落。委员长同他的美国参谋长在缅甸不期而遇。

    委员长慢慢迎上去。他远远伸出手来,微笑,然后站定。他的头努力后仰,双目平视,姿势相当僵硬。委员长既想对客人表示友谊,又为自己内心的矜持和优越感所约束,因此很像一个身不由己的木偶。委员长是这样一个东方政治家:他的本质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带有浓厚的保守性和封建主义色彩,但是他的政治观却是开明君主和西方共和制的混合物。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事有两件:一件是追随民主先驱孙中山,另一件是多次东渡日本留学考察。历史证明孙中山是个失败的理想主义者,他倡导的三民主义和西方民主制在本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注定行不通的。而明治天皇却是一位东方的彼得大帝,他不仅成功地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而且促使日本帝国迅速强大,欲与西方列强争雄世界。

    委员长内心深处一直将明治天皇作为效仿的榜样。

    而美国人史迪威则是凭着西方人的直觉不大喜欢面前这位身着大元帅军服的中国委员长的。他挑剔地觉得委员长的表情过分做作,眼睛冷冰冰的,缺少机智与激情的魅力。好在热情活泼的蒋夫人及时转移了美国将军的注意力,她讲一口流利动听的美国英语,使所有的美国客人感到亲切。

    下午,委员长在下榻的皇家饭店接见史迪威并把他介绍给他的部下。接见方式相当具有中国特色:委员长站在阳台喋喋不休地训话,而他的将军们的表情则好像一群绵羊。

    史迪威皱起眉头,他从委员长身上嗅出一种独裁者的专制气味。

    傍晚,史迪威一行离开腊戌,登上飞机继续东行。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1-16 10:25 |只看该作者
2

    三月的缅甸,萨尔温江流域赤日炎炎,旱象丛生,猛烈的热带季风好像一群群野马在光秃秃的平原上奔来奔去。这是缅甸一年中最萧条也最炎热的季节,晚稻早已收割,早稻尚未栽插,因此沃野千里的同古大平原到处显出深长的空旷和寂寞来。

    二十九日拂晓,太阳尚未露脸,同古城外的皮尤河被一层淡淡的薄雾笼罩着。远远望去,皮尤河大桥好像一条死气沉沉的巨蟒,一动不动地僵卧在水面上。

    连日来,从仰光撤下来的英缅败军如同潮水一般涌过大桥,他们连同古城也不敢停留,就慌慌张张绕城而过,往曼德勒方向逃去。一眼望不到头的仰曼公路上,到处都是英国人丢弃的武器和装备,还有许多汽车翻倒在河沟里。

    根据情报,日军一个师团已经尾追而至,另有一个师团向西面包抄企图一举围歼英缅军主力。惊慌失措的英国人虽然节节抵抗,但是他们的抵抗几乎无济于事,现在日军前锋已经距离同古城不到二十英里。

    当最后一批英缅败兵涌过皮尤河大桥,中国远征军第二百师先头部队一个营刚好赶到大桥北岸。

    对于刚刚入缅的中国大军来说,他们面临的战场形势十分严峻:仰光陷落,缅甸国门洞开,日军长驱直入,盟军一触即溃。在这样形势下仓促应敌,势必一开始就陷入被动和不利。

    更重要的是委员长再次显得信心不足。

    敌人大兵压境,仅以中国远征军收复仰光是不够的,可是如果不能收复仰光,入缅作战就失去目的,而缅甸失守的最大受害者仍将是中国。英国人答复:已命令中东及印度军队增援缅甸,请贵军火速开赴前线。委员长敏感地觉察出这是英国人的花招。英国人根本不想收复仰光,他们只想拿中国军队去当挡箭牌。

    问题在于委员长已经骑虎难下:取胜没有把握,撤军又没有借口。委员长出任中缅印战区总司令之初,曾致电美国总统,夸口要“让中国军队来独立防守缅甸”。如果战而不胜,或者不放一抢就溜之大吉,都将严重有损委员长的形象。何况委员长还盘算从美国人那里得到更多的武器装备和租借物资。

    委员长不愧是政治家,政治家往往善于从宏观把握策略和机会。仗当然要打,而且应该打得轰轰烈烈,但是损失必须有个限度。委员长不想为英国人做嫁衣裳。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1-16 10:25 |只看该作者
他一面命令大军按兵不动,一面单独召见戴安澜,询问第二百师能否在同古坚守一两周,打个胜仗?戴立正,誓言锵锵:

    “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杨威国外之盛举,戴某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定挫敌凶焰,固守同古。”(《戴安澜传》,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

    三月九日,委员长飞离腊戌回国,指挥大权交给杜聿明。委员长走后的同古之役就注定是一场缺少进取精神和轰轰烈烈的被动战。

    十九日晨,日军一个快速大队分乘二十辆缴获的汽车和摩托车,大摇大摆尾追到皮尤河南岸。日本人根本不把英缅军的残兵败将放在眼里,他们连通常的火力侦查都省略了,就一路打着枪肆无忌惮直奔大桥。

    伏在北岸的先遣营副营长曹行宪少校从望远镜里看得清楚,他把敌人车队放进埋伏圈,然后猛一挥手。随着一声巨响,事先安放的几百公斤炸药将皮尤河大桥掀上天,桥上的汽车和人群好像下饺子一样纷纷跌下河去。埋伏在河堤上的中国军队把暴风骤雨般的机枪子弹和炮弹泼向敌人,打得敌人不及招架,就扔下许多尸体和汽车仓皇逃走了。

    先遣营首战告捷,向师部发回击退敌人一个大队,歼灭一个小队的捷报。

    打扫战场的时候,士兵从一具日本大尉军官尸体上找到一份作战地图。地图上标明:同古正面之敌为日军第五十五师团,西路为三十三师团。另有两个增援的主力师团正从海路赶往仰光登陆。曹副营长倒吸一口冷气,连忙亲自把缴获的地图送到师部去。

    同古是南缅平原上一座小城,又译作东吁或东瓜,人口十一万。同古距仰光二百六十公里,扼公路、铁路和水路要冲,城北还有一座永克冈军用机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著名的同古大战就在这里拉开序幕。

    第二百师指挥部,师长戴安澜在屋子里踱来踱去,眉头紧蹙,不住地摩挲剃得泛青的大脑袋。戴安澜身材高大魁梧,喜欢穿马靴挂马刀,颇似沙皇时代的白俄军官,因此昆仑关大战时敌人曾把他误认为俄国人,惊呼“中国阵地上有一名白俄将军”。

    现在,这位常胜将军却陷入一种少有的和莫名其妙的焦躁不安中。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1-16 10:26 |只看该作者
形势发展出人意料。在腊戌,委员长对戴安澜的忠诚勉励有加,但是面授的机宜却十分含糊。委员长再三强调“保存实力”,“坚守同古一两周”,可是并未指明坚守同古的战术意义何在。阻滞敌人?掩护英军撤退?抑或虚张声势?如果集中远征军的优势兵力,果敢迎击冒进的正面之敌,击溃或吃掉其中一部是完全可能的。问题在于戴安澜仅仅是个师长,对于领袖的决策,他既无权质疑,又不敢贸然多嘴,因此他的使命注定是“理解和不理解的都要执行”。

    既然委员长需要二百师“打个胜仗”,他的理解就是挡住敌人,不许敌人越过同古城一步。但是先遣营送回的敌情加重了他的不安。一旦敌人援军赶到,他区区一个师能挡住敌人二至三个师团的强大攻势吗?

    那时候所谓胜利,就只好同阵地共存亡。可是牺牲的意义何在呢?戴安澜在地图前站住,一种隐隐的悲哀好像虫子一样悄悄爬上心头。

    “师座,我看应该把皮尤河前哨阵地撤回来。”参谋长余从德小心翼翼地提醒他。

    戴安澜一惊,曹营副已经在一旁立正多时。

    “撤回来?我看可以。回去告诉你们黄团长,多留几组机动哨,其余部队在屋墩一带构筑阵地。留心敌人坦克。”戴安澜同意道。

    戴安澜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军人,令行禁止,勇猛顽强,一旦受命,便以死相报,绝无二心。

    “师座,敌情有变,同古不久将成孤城,万一援军不至——”参谋长悄悄说出自己的担忧。

    “已经迟了,德公。”戴安澜喟然慨叹:“安澜已经向委员长立下军令状,战至一兵一卒,死守同古。如果天不助我,这里就是安澜的葬身之地!”

    参谋长黯然。戴安澜深恐自己的悲观情绪影响部下,于是毅然决然宣布:

    “来人!传我的命令,各团营进入阵地,准备战斗。本师长预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

    下了必死的决心,戴安澜反到释然。军人既不惧死,又何必心烦意乱?于是他伏在桌子上,同参谋长全心全意地研究起地图来。

    一个年轻副官匆匆钻进指挥部,脚跟一并:

    “报告,杜军长副司令长官到——”

    为了防备孤军深入的第二百师被日军吃掉,手忙脚乱的远征军司令部急令第五、六两军从腊戌推进至曼德勒,同时命令新二十二师前出到央米丁和彬文那一线,担任二百师后援。英缅盟军三个师也在西线卑谬稳住阵脚,与中国军队遥相呼应。至此,战争双方均已摆出阵势,日军大举进攻,气势咄咄逼人,第一线兵力有两个师团。中英盟军取守势,全线总兵力为十三个主力师。

    但中国方面真正上场的只有第二百师。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1-16 10:27 |只看该作者
3

    一九四二年三月二十日,中国远征军第二百师与侵缅日军第五十五师团在同古城外发生激战,双方均有较大伤亡。

    同一日,日本空军两架飞机轰炸缅甸南部盟军最大的马圭机场,英缅空军的飞机除少数逃往印度外,其余大部分在地面被摧毁。此后,盟军的飞机在缅甸上空消失了大约整整两年。

    既然同古之战注定是一场局部力量悬殊的防御战,因此日本人一开始进攻,第二百师就像刺猬那样缩成一团,摆出死守同古和挨打的架势来。

    根据战后日本防卫厅公布的档案材料,我们得以将当时作战双方的武器装备作一比较:

    日军第五十五师团:

    兵员:20,259人;

    150毫米野战炮:36门;

    迫击炮:200门;

    空中支援:3个航空中队。

    中国远征军第二百师:

    兵员:11,000人;

    75毫米野战炮:20门;

    迫击炮:100门;

    坦克车:3辆(其余留在腊戌待运)

    空中支援:无

    ——见《缅甸作战》

    尽管日军对华军占有较大优势,但是日军增援部队还在海上颠簸,而华军的强大后盾就在两百公里外的曼德勒。如果中英联军下决心实现以收复仰光为目的的战略设想,那么在同古附近主动包围和吃掉这个日军师团是完全可能的。

    盟军之间的互相猜疑和同床异梦断送了胜利的希望。

    日军第五十五师团是一支从中国战场上撤下来的二流师团,该师团在长沙会战中曾遭受重创,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元气。新上任的师团长竹内宽中将是个雄心勃勃的年轻将领。仰光作战后,为了扩大战果,他甚至置后方空虚于不顾,率领师团穷追猛打,企图一举攻下曼德勒。

    轻敌冒进毕竟犯了兵家大忌。

    皮尤河前哨战使他继续北上的雄心初步受挫。继而二十日中午,步兵第一四三联队奉命发动进攻,遇到强有力的反击后受阻于皮尤河北岸。二十一日,师团主力到达,对同古城及外围最杯、屋敦阵地发动全面进攻。

    出乎师团长预料,他的部队竟遭到缅战以来最为猛烈的抵抗。一连三天,第一四三、第一四四联队伤亡惨重,攻击已成疲软势头,师团长即调另外两个联队投入战斗。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1-16 10:27 |只看该作者
日本空军从仰光机场出动百余架次飞机对同古城进行狂轰滥炸,投掷燃烧弹毒气弹无数。但是同古防线仍然没有被突破,城内守军始终没有动摇或败退的迹象。

    二十二日夜,日军敢死队在敌人阵地上捕捉到一名军官,经审讯才得知同古守军是中国军第二百师,并且在曼德勒一线还有两个中国军严阵以待,总兵力达十万人。

    竹内师团长后背突然渗出许多冷汗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日本人对于中国军的到来竟然一无所知,这使他感到震惊。同时又暗暗庆幸。如果中国人在同古设下一个圈套,那么他的将军生涯注定到此为止。令他费解的是,中国人为什么只缩在城里死守,而忽略了这个绝好的战机?

    很快,从空中和地面传回的侦查情报使师团长大大松了一口气。中国人正在彬文那和央米丁构筑防守阵地,破坏铁路,曼德勒的中国军主力亦无南下的迹象。

    这就是说,中国只打算拿一个师来探一探虚实,他们根本不想全力以赴同日军较量。竹内师团长重新坚定了信心,决心吃掉二百师,荡平同古城。

    昂山将军领导的缅甸独立义勇军也及时赶来助战,加入了日军对中国人进攻的行列。

    4

    工兵团长李树正,上校,湖南人,黄埔四期毕业。在同古作战中担任机动预备队指挥官。

    二十四日上午,李团长奉命指挥部队在同古城北炸毁铁路,构筑防御工事,警戒敌人侧袭。当时遇有敌机袭扰,部队就地隐蔽,忽然副官报告永克冈机场盟军联络官詹姆士少校紧急求见,于是李团长连忙离开铁路,连滚带爬奔回指挥部。

    詹姆士少校的职务是东南亚盟军联络官,负责协调前线友军作战。他在永克冈机场拥有一架军用小飞机,这种特权使得许多中国军官羡慕不已。但是这位少校同中国人打交道总是摇头晃脑,仿佛他不是小小的联络官而是缅甸总督。这次少校向李团长指出的问题是机场防守兵力太少。他还指出敌人随时可能袭击机场,切断同古守军的退路,因此少校要求立即增派不少于一营士兵加强防卫。

    “真是活见鬼!”李团长在心里暗暗骂道。他是工兵团长,工兵的任务是破坏铁路和敷设地雷,一个英国少校有什么权利对他指手划脚下命令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1-16 10:28 |只看该作者
“告诉少校,”他对翻译说,“等我报告师座后,一定尊命派一营士兵保卫他的飞机。”

    满脸堆笑送走洋人,李团长才往地上啐了几口。他又吩咐副官:“把汽车营都撤过铁路去。机场归五九八团,让洋人找师长去。”

    下午二时,一股数目不详的日军在缅甸奸细带领下经小路迂回到城北,与正在破坏铁路的工兵团猝然遭遇。日军一个冲锋就打垮了工兵团,李团长仓皇爬上一辆吉普车逃到彬文那。机场守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终因寡不敌众,残部退回城里。詹姆士少校冒着敌人密集的弹雨驾机起飞,侥幸逃出同古。日军占领机场,切断第二百师退路,把同古城团团包围起来。

    永克冈机场失守事件被当作中国人不会打仗的证据一直报告到盟军总司令部,杜聿明为此受到委员长训斥。李树正团长没有得到将功补过的机会,他被军法处判处死刑,就地执行。

    同古守军并未因后路切断而惊慌退缩,他们在强敌面前表现了罕见的战斗勇气和高度的牺牲精神。中国官兵凭借简陋的工事和武器,始终拒敌于城外。城市被夷为平地,阵地断粮断水;每天都有肉搏战发生,每天都有官兵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二十四日夜,日军敢死队百余人摸入最杯阵地,排长马立成身中六弹,死战不退,被敌人劈杀,尸体数日不倒。

    上等兵金某,与敌人巧妙周旋三日,毙敌七名,安然返回阵地。

    二十六日,屋敦阵地两度失守。五九七团三营与日军反复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二十八日晨,日军和缅奸百余人化装成当地土著,在牛车中暗藏枪械炸药,企图经锡塘河桥头混入城内。经五九八团查出,全部歼灭。敌人恼羞成怒,竟向城内发射糜烂性芥子毒气弹百余发。所幸适逢旱季,毒气多被季风驱散,中毒者十余人。

    入夜,日军偷袭第二百师指挥部。激战通宵,通讯联络一度中断。戴师长亲自掌握一挺机枪与日军战斗。拂晓援兵至,方告脱险。

    至二十九日,日军攻势渐呈衰竭,前线阵地出现少有的平静气氛。一群群白嘴鸦和饿鹰竞相飞到阵地上来啄食腐尸。

    戴安澜在弹坑累累的阵地上巡视。

    连日激战使这位威风凛凛的少将师长此刻看上去萎靡了许多。他已经两处负伤,胳膊上扎了绷带,姜黄色呢军服被弹片撕开一道大豁口,露出里面染了血渍的衬衣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1-16 10:28 |只看该作者
  士兵们或散坐在工事抽烟,或靠在掩体里打盹,他们中有不少是伤员。士兵们默默地注视着他们的师长走过,表情漠然,没有人站起来敬礼。

    悲观绝望和听天由命的情绪好像毒蛇一样悄悄啃噬着少将师长的心。在骑兵团一营隐蔽部,戴安澜遇见一个头缠绷带的负伤军官,他认出是先遣营营副曹行宪。这位毕业于德国军校的少校应付此刻看上去相当狼狈:衣衫褴褛,光着两只脚,眼睛里布满血丝。因为战车还在腊戌,骑兵团只好委屈当步兵,因此这些外行的步兵更比别人当得艰苦。

    戴安澜拧起眉头,冷冷地训斥道:

    “你是个长官,原来的威风哪里去了?”

    曹营副立正:“是,长官。”

    “先遣营还剩多少人?”

    “报告,连伤员在内,还有二百二十七人。”

    戴安澜心头一震。这个营都是机械化人才,是二百师起家的本钱,难道他们就报销在这场得不偿失的阵地战里?

    “把骑兵团撤下去。”他下了决心,命令参谋长,“把预备队调上来。师部特务营作总预备队。”

    曹营副一动不动,毅然决然说:“师座,我有一句话要说。”

    戴安澜停住脚,他看见曹营副呼吸迫促,嘴角颤抖。

    “师座,这仗不能再打了。”

    “何以见得?”

    “敌人占尽优势,我军困守孤城,这不是打仗,是坐以待毙。”

    “混蛋!你敢动摇军心?!”

    曹营副忽然扑通一声跪下来,声泪俱下地说:

    “师座,不是曹某怕死,实在是为师座您和全师弟兄着想!敌人一旦援军至,我军必定困死无疑。师座,想想活着的弟兄吧,赶快向东突围,否则再迟就来不及了!”

    戴安澜大怒,抬脚把他踢翻在地。但是曹营副又抱住他的腿不放。

    “师座,您不能在拼下去,第二百师一万弟兄都指望您了!”

    戴安澜怒不可遏,劈脸打了曹营副两耳光,命令卫兵将他拖下去。不料师长刚刚转过身,背后传来两声枪响。原来曹营副挣脱卫兵,开枪自杀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1-16 10:29 |只看该作者
戴安澜无语,内心大恸。

    他原先指望效忠委员长,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在所不惜。但是两声枪响震撼了他那麻木和冷漠的灵魂。军人虽不畏死,但是虽死何为?戴安澜分明听到来自广大官兵的怨愤与抗议。

    人一旦厌恶死亡,便不会泯灭所有的同情与良知,戴安澜开始向生的欲望屈服了。

    二十九日,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传来,自私自利的英国人终于抛弃了中国盟友,他们在尚未通知友军的情况下仓皇撤退,把同古侧翼暴露给敌人。

    戴安澜的决心彻底动摇了。

    “杜军长副司令长官台鉴:

    敌与我接触战自十九日,激战至二十八日,凡十余日矣。我已濒弹尽粮绝之境,官兵两日无以裹腹,仍固守同古铁路以东阵地……

    自交战之初,敌势之猛,前所未有,尤以二十四日至今,敌机更不断轰炸,掩护其战车纵横,且炮兵使用大量毒气弹,昼夜轮番向我阵地进

    攻……援兵不至,我虽欲与同古城共存亡,然难遏倭寇之凶焰……何益之有?……”

    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可以将这份电报看作戴师长意志不坚定和理性复苏的双重证据。

    电报刚刚发出,城外阵地又传来激烈枪炮声,锡唐河桥头阵地失守。

    原来日军增援部队第五十六师团已经星夜兼程赶到同古。

    5

    日军第五十六师团是一支军威赫赫和善于创造奇迹的主力部队。师团长渡边正夫中将,东京陆军大学毕业,以擅长山地丛林战著称。师团的全部战斗序列由坦克、装甲车、炮队、汽车、摩托车和步兵团组成,行军神速,火力强大。该师团在刚刚结束的马来半岛作战中曾率先占领吉隆坡。由于大本营方面深感缅甸方面第十五军力量薄弱,于是命令将第五十六师团和另外一支精锐部队第十八师团紧急调往仰光增援。当渡边师团长的船队还在海浪里颠簸的时候,就接连收到同古前线的告急电报,于是他命令各部队边登陆边出发,结果先头部队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三百公里长途急行军,于二十九日晚投入对同古的进攻。

    日本援军的到来打破了同古前线的僵局。中日两军原本象两个筋疲力尽的摔跤手,谁也无法将谁摔倒,但是第五十六师团的加入立刻使中国军的防线好像一只脆弱的盘子那样四分五裂了。

    三十日,日军一部在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突入城内,并从南北两面将第二百师分割开来。同日,另一部日军则占领锡唐河以东阵地,掐断了二百师往东突围的最后一线希望。

    下午,一股日军再次逼近指挥部。戴师长指挥特务连与敌激战,傍晚始将敌击退。

    三十日晚,中国远征军新二十二师奉命救援第二百师。他们从南阳车站北面杀开一条血路,掩护第二百师撤退。是夜枪炮声彻夜不息,双方在黑暗中混战,互有伤亡。到次日凌晨,中国守军大部分渡过锡唐河,跳出日军包围圈。

    至此,历时十二天的同古大战终于以中国军队主动撤退而告结束。日本人占领一座空城,中国军则退守一百英里外的彬文那。战斗尚未结束,中日双方都迫不及待地在各自首都发布战报,都称自己取得重大胜利。双方舆论为此沸沸扬扬,国民情绪跟着振奋鼓舞。事实上该战役双方损失基本相等:日本人付出重大代价仅攻占一座废墟,中国人虽然后撤一百英里,却阻滞了敌人攻势,因此公正的结论应该是:双方都取得了应有的胜利和遭到了不应有的失败。

    同古之役初步矫正了西方人对中国军队的歧视和偏见。它在军事史上的意义几乎等于零,但在认识论上的价值却意外地获得一个高分。

    《戴安澜列传》载:“……敌酋东条英机在日本议会上承认,同古之役为旅顺攻城以来从未有过之苦仗。”

    《印度快报》:“韦维尔爵士说,‘我原以为中国人不能做什么……现在看来他们确实能够做点什么。”

    史迪威:“近代立功异域,扬大汉之声威者殆以戴安澜将军为第一人。”(《戴安澜列传》)

    史迪威:“……中国战场失败的责任不应归咎士兵,不是士兵怕死,而是军官无能,不是军队没有士气,而是统帅没有信心。”(《史迪威出使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4-1-17 09:38 |只看该作者
第一部 缅甸之战 第四章 会战曼德勒

1

    一九四二年三月的一天,史迪威一行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的首都——重庆。

    在史迪威过去的印象中,重庆是座秀美而热情的南方山城,建筑古朴,气候宜人。每当夜幕降临,城市万家灯火倒映在扬子江水中,犹如天上银河倒悬,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史迪威对中国并不陌生。

    当乔(乔是史迪威的昵称)还是一名年轻英俊的西点军校毕业生的时候,他就偕新婚妻子威妮一道游览过中国,中国古老而神秘的文化传统和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曾给他们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二十年代,史迪威上校的命运似乎同中国结下了某种不解之缘,他先后三次受命来华担任军职,还帮助中国政府在山西和陕西设计过两条短命的碎石公路。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会唱京戏,对中国各省地方风情了如指掌。他的儿女有两个出生在中国,史迪威给他们各取了一个中国小名,女儿叫“李娜娜”,儿子叫“杨京京”。

    但是这样的和平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野蛮轰炸已经彻底改变了中国城市的模样。与史迪威同行的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埃里克·塞弗赖德在机场发回的通讯中把中国陪都描绘成:

    “一座死城……一座丑陋得难以名状的烧焦的废墟……只剩下一个弹痕累累的门廊。陪都应有的繁华与热闹景象烟消云散,到处都是难民、乞丐和伤兵。医院人满为患,饥饿笼罩城市。为了躲避日本人轰炸,人们干脆把每一幢建筑物抹上泥灰,把玻璃涂黑。……入夜,全城没有一星灯火,连扬子江也死气沉沉,凝固在无底的黑暗中。中国,这个名字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战争散发的恐怖气息。”(《并非狂热的梦想》)

    埃里克·塞弗赖德先生的描绘并不夸张。一九四0年前后,日本飞机几乎天天对中国城市狂轰滥炸,有时一天空袭多达数十次。在重庆,有时空袭不分昼夜,政府只好委屈求全,把机关搬进防空洞里办公。

    即使在这样令人心酸和国难当头的日子里,国民党政府仍然不肯放弃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政府对民众实行高压政策,发表不同意见的人被当作“异党份子”抓进监狱,民主人士受到恐吓和监视,报纸新闻隐瞒事实真相,专门报喜不报忧。“民可使使之,不可使知之”,重庆大街小巷的茶馆都张贴着“莫谈国事”的警语。

    中国抗战的希望在于民众的觉悟,但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暴虐和黑暗恰恰扼杀了这种觉悟。从这个意义上讲,抗战是没有多少希望的。作为西方军人的史迪威不可能深刻认识到中国社会的这种本质特点,他最先注意到的却是中国丰富而廉价的人力资源。

    “……乔治,你知道吗?这是一个多么庞大而顽强的家族啊!”他在写给马歇尔将军的信中兴奋地说道,“每逢阴雨天或者没有空袭警报的日子里,重庆的街道上就挤满各种各样黄皮肤的人群。他们好像洪水塞满河道一样浩浩荡荡在城市和乡村流动,永无尽头。他们中大多是衣衫褴褛的苦力和被战争夺去土地的农民,还有许多失业者和流落街头的学生,这些人的住处都是东倒西歪的小棚子,用一两根木头支撑着,屋外淌着令人作呕的污水和垃圾。我进过几处这样的房子,房子里没有床,主人和孩子在地上吃饭睡觉,但是他们照样活着!上帝,中国人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啊!他们似乎只需一片菜叶或者一口水就能活下去并且并且成群地繁衍后代。你想想,这样的人民,你如果把他们武装起来加以训练,发给他们最好的武器,吃罐头食品,他们难道不会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吗?”(《史迪威出使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4-1-17 09:39 |只看该作者
事实很快证明这是一种美国式的错觉。

    一次亚历山大邀请,史迪威和杜聿明前往英军防区进行礼节性视察。在一处阵地上,一名英军上尉看见中国将军抽的是美国“骆驼牌”高级香烟,于是便直截了当地质问道:

    “请问杜将军,为什么你们中国军官抽高级香烟,而你们的士兵却只能穿草鞋打仗?”

    杜大窘,继而恼羞成怒,险些拔出枪要枪毙那个白人上尉。对西方人来说,任何坦率的谈话都是成立的,不管对上级还是下级。但是中国人却不容易做到这一点。那天之后,史迪威一连好几天都从杜将军眼睛里看出一种受了伤害的深深的敌意。起初他并不在意,认为这不过是杜将军器量狭小而已,但是过了许久之后,他终于认识到造成这种对立和冲突的原因远非个人品质所致。

    同古战役开始后,史迪威和杜聿明在作战方针上产生严重的分歧。按照史迪威的设想,第二百师的任务应当是“阻止和牵制敌人”,另外,“以新二十二师和九十六师快速跟进,对日军第五十五师团实行分割包围,确保全歼或大部消灭敌人”。(摘自《史迪威日记》)

    但是这个计划遭到杜的反对。

    在杜聿明看来,史迪威处处都有滥用职权和居心不良的意味。美国佬野心勃勃,好大喜功,一心指望打大仗出风头。远征军是委员长的精锐部队,也是杜聿明的本钱,拿人家的本钱下赌注当然不会心疼。

    杜聿明一面将敌情电告委员长,一面制造种种借口搪塞史迪威,阳奉阴违的抵制美国人的进攻命令。

    同古大战在前方打了十二天,史迪威和杜聿明在后方吵了十二天,直吵得昏天黑地不可开交。这场冲突又延续了许多年。四十多年后,一些研究中国抗战史的学者谨慎地选取了一些材料,试图解释史杜冲突的起因及其责任。据《国民党高级将领列传·杜聿明传》(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载:

    “……就在杜聿明下令第二百师突围时,史迪威坚决反对,坚持以不足兵力向敌人进攻,并派参谋窦尔登(注:应为副参谋长弗兰克·多恩准将)监督杜实施。杜以‘保全战力,这是任何一个指挥官的常识和义务’为由拒绝,并下令实施有计划的主动撤退……事后第二百师师长戴安澜深有感触地说:‘下令冲锋,原本是步兵打仗的口头禅;紧要关头,敢于下命令撤退,才是指挥官的真功夫啊!’”

    另据杜聿明本人在回忆录《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中说:

    “……我决心令第二百师于二十九日晚突围,以保全我军战力,准备在另一时间,另一地点与敌决战。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4-1-17 09:39 |只看该作者
“当时史迪威坚决反对,仍坚持以不足兵力向敌攻击,双方争执甚烈,竟至闹翻。史迪威坚持不放弃他的错误主张(其实是想个人出风头),竟以服从命令来威胁我,并派他的参谋窦尔登监督我实施他的攻击命令……我因同古战斗和史迪威争吵,满肚怨气,对蒋说:‘如果照史迪威的命令,二百师早已断送了,他既不了解中国军队的情况,也可以说不懂战术……’”

    另一本历史书《史迪威出使中国》(作者:【美】罗曼纳斯和森德兰)则这样记载:

    “……同古保卫战之初,史迪威命令第五军另外两个师即新二十二师和第九十六师快速跟进,对日军第五十五师团进行分割包围,发起攻击。但是杜聿明坚决拒绝了史迪威的命令。因为这位中国将军坚持认为进攻是不切合实际和冒险的行动,并怀疑头脑发热的美国人想拿他的部队去出风头。他在电话中同史迪威有一段很出色的对话:

    ‘对不起,将军,我得对我的部队负责。’

    ‘你不对我的命令负责吗?’

    ‘不,我只对委员长负责。’”

    其实史迪威同杜聿明的矛盾只是他同蒋介石的矛盾的前奏,我们之所以有兴趣重视这段冲突的历史,是因为它不仅表现了个人不同的性格和气质,更重要的是,它表现了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利益原则上的冲突。中国人有理由强调保存实力,因为中国人已经同日本人打了许多年;美国人需要中国人进攻,因为只有进攻才能打败敌人。相同的立场并不导致相同的结果,文化背景的不同更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并影响人们正确认识对方。从这个意义上讲,东西方之间存在的巨大的历史鸿沟是很难仅仅用物质援助的方式去填平的。

    因此中美两个大国的军事同盟注定要出现危机。

    同古战役一结束,史迪威就怀着不可遏止的愤怒飞往重庆,他要把缅甸前线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当面向蒋介石讲清楚。

    3

    曼德勒旧称“瓦城”,坐落在伊洛瓦底江中游,为古东吁国首都,也是缅甸第二大城市。一九七三年旱季,我从腊戌顺江而下,徒步行走了半个月,瓦城就是我缅甸流浪的足迹到的最远的地方。

    有一天,我被寂寞和孤独驱使,沿着郊区瑞光佛寺外的江边久久徘徊。我看见下游有几根残破乌黑的桥墩,高高低低插在江心,好像上帝留给过往船只的一排感叹号。我问几个过路香客,那些桥墩是怎么回事?那些人都茫然地摇摇头。

    很多年后我才从书上知道,原来那就是著名的曼德勒大会战的遗址。

    一九四二年四月,缅甸盟军统帅部决定,以曼德勒为依托,集中中国方面三个整军(第五、第六和第六十六军),英国方面五个整师,共计二十万人的优势兵力与日军决战。

    曼德勒会战的宏大构想首先出自重庆蒋委员长对时局的判断。蒋委员长并非不愿意打仗,而是必须在保存实力和有把握的前提下与敌决战。中国有条著名的军事原则,叫做“避实就虚,以逸待劳”。现已查明,侵缅日军共有四个师团,近十万人,从东西两路长驱直入。如果以盟军优势兵力猛击其中一路,大获全胜是有把握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4-1-17 09:40 |只看该作者
曼德勒地势居高临下,背靠滇缅公路,进可以出击,退可以就地防御。选择曼德勒作为会战的理想战场,确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也不怕英国佬捣什么鬼。

    曼德勒大会战的计划同样迅速得到英国盟军的认可。在英国人看来,缅甸迟早要丢给日本人,只要中国人肯打仗,愿意把日本人的注意力吸引开去,那么无论什么样的战略、计划、方案、方针他们统统都赞成。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部队安全地从容不迫地撤退到印度去。

    同盟军之间这种不牢靠的战斗友谊无疑会断送这场匆匆拼凑起来的大会战。美国人史迪威由于担任了名义上的总指挥,因此注定要在这场失败的战争中扮演一个声名扫地的耻辱角色。

    四月三日,日机首次空袭曼德勒,炸死数百平民。许多天后,街道上还能看到许多无人掩埋的尸体和烧毁的车辆。大火同时还烧毁了一座油库和内河码头,致使水陆交通瘫痪了一星期。

    八日,委员长夫妇偕史迪威、罗卓英同机到达曼德勒。委员长在重庆亲口向史迪威保证说,他将正式授予这位美国将军提升和罢免远征军中任何军官的权力。尽管这个空头支票后来完全没有兑现,但是委员长的安抚还是使史迪威逐渐平息了怒气。他们还在一起合影留念,蒋夫人站在两个敌对的男人中间,满面笑容地挽着史将军的胳膊。这帧照片很快被国内一些报纸登在头版,成为后来人研究这段有争议的历史的珍贵资料。

    罗卓英,字尤青,二级陆军上将,保定八期炮科毕业,陈诚系骨干。罗卓英是这样一个有非议的人物:军事上亦无建树,官场上官运亨通。此次受命出任远征军总司令,事先被交代明白,位在史迪威之下,杜聿明之上。委员长认为这样可以缓冲史杜之间的矛盾冲突。委员长选中罗卓英出马还有另外一番深意。罗卓英军事上平庸,因此不交予指挥权,但是罗卓英与杜聿明分别来自对立的陈诚系和何应钦系,可以起到互相牵制和约束的作用。委员长不是信不过杜聿明,而是任何人大权在握都令他不敢放心。

    对史迪威来说,情况就简单得多。委员长夫妇只在曼德勒停留两日,十日返回重庆,临行前告诉史迪威,他只消取得罗卓英的配合,对远征军的指挥就不会出现任何障碍。史迪威相信了委员长的话。美国人天真地认为战区总参谋长理应对远征军总司令行使指挥权,并且罗卓英满口表示服从。这样,雄心勃勃的史迪威再次全心全意地投入打败日本人的曼德勒会战中。

    四月十六日,盟军西路战线一片混乱。

    十二日,日军第三十三师团一个步兵联队在缅甸向导带领下,采用隐蔽的穿插战术,神速地穿过英印军布下的三重防线。日军好像神话中那只射开山门的响箭,直直地射中了仁安羌油田西北的滨河大桥,堵住了英缅大军的退路,将英缅军主力两万多人全部装进了口袋。

    十六日黎明,亚历山大总司令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落入敌人的包围圈,大为惊慌。他断定日本人一定使用了空降战术。总司令一面命令炸毁油田,一面匆匆组织突围。一连两天,仁安羌油田上空浓烟滚滚,爆炸声不绝于耳,无数高耸的井架和钻机在火光和浓烟中倒坍,变成一堆堆焦黑的废铁。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4-1-17 09:40 |只看该作者
突围完全是徒劳的。军心大乱的英缅士兵几乎一触即溃,他们的进攻在日本人的强大火力面前被碰得粉碎,留下一片片狼藉的尸体。至十七日傍晚,英缅军除了在敌人阵地前面丢弃了大约两千具尸体外,始终没能向前移动一步。

    入夜,善于夜战的日本人派出小股队伍进行夜袭,于是仁安羌到处都是射击声和喊杀声。英缅士兵在黑暗中乱作一团,自相残杀,第一师师长斯利姆少将在无线电里绝望地喊道:

    “……我们快完蛋了,将军。没人能挽救我们,除非上帝能显示奇迹。”

    《太平洋战争》载:“……四月十六日,疲惫不堪的英缅军士兵被切断退路,仁安羌的井架和储油罐在爆炸声中熊熊燃烧,强大的日本兵团扎紧了口袋,他们眼看就要遭到同新加坡和马尼拉盟军一样的悲惨命运……”

    然而缅甸毕竟不是新加坡。

    午夜刚过,一支满载中国士兵的车队在坦克掩护下突然出现在滨河大桥阵地以北。天快亮时,桥头阵地被收复。一个团的中国士兵在十多辆美制坦克掩护下继续向日军进攻,猛烈的炮火把猝不及防的敌人打得纷纷溃败。

    上午十一时,亚历山大将军得到报告:日军阵地被攻克,一个大队敌人被全歼。

    口袋打开了,死里逃生的英缅败军如同决堤的洪水一样涌过桥去。他们扔弃了不计其数的车辆和武器,然后没命地向北溃退。中国军队在他们身后的仁安羌又坚守了三天,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缅军官兵、外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五百余人,最后主动撤离战场。

    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胜利虽然远远够不上辉煌,但是他们毕竟在关键时刻把敌人防线敲开一个小小的缺口,从而拯救盟军主力免遭覆灭。

    这只中国部队番号为第六十六军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少将,四十一岁,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他因此获得英国皇室勋章一枚。

    仁安羌之战历时一周,日军功亏一篑,仅仅占领一座空城。第三十三师团因此受到军司令官严厉训斥,联队长作间河也大佐受到降级和严重警告处分。对一个疯狂崇拜天皇和战争的日本军官来说,打败仗不仅意味着失去立功和晋级的机会,而且意味着在军队里永远抬不起头来。《缅甸作战》载:“……该大佐作战勇猛,具有古典武士的风格……他亲自参加掩埋士兵尸体,以表示对失败的反省……”

    《东京审判》(苏联军事出版社1984年版)载:“……在南亚的马来西亚、缅甸和泰国,日本人同样惨无人道地对待战俘,任意枪杀,火烧,活埋……”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4-1-17 09:41 |只看该作者
在西方人的观念中,战争是一种残酷和不人道的行为,具有一切排斥理性和不符合常规的性质。因此当军人在战斗中尽了最大努力仍无法摆脱绝境,他就有权利放下武器向敌人投降。这时他仍然是光明正大的,合乎人道和保持了荣誉的军人(战俘)。为了让他的亲属知道他还活着,根据西方公认的国际惯例,敌国一方还得把他的名字通知中立国。战俘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对于家庭成员来说,都不能算作蒙受羞辱。

    日本人对此恰恰难以理解。

    《昭和天皇史》载:“日本天皇发布的《军人敕谕》第三条规定:‘军人必须弘扬军人精神,为君为国牺牲,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第四条规定:‘军人须重廉耻,勿辱国,不许败坏军人操守……’”

    以《军人敕谕》为依据制定的《军人手令》第七条规定:“……叛乱、投降、越权、渎职、抗命和逃跑一律处以死刑……同交战国媾和后,被敌方遣返的军人将以投降罪论处……”

    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在巴丹半岛、新加坡、菲律宾、香港和印度尼西亚,成师成团的英美军人放下武器,打着白旗走出战壕投降。这种意志薄弱和贪生怕死的景象一度令所有的日本人吃惊。对日本人来说,当他们面临同样的绝境时,军人只有一个选择:即冲锋或者自杀。士兵们将这种选择赋予一个崇高而壮烈的名词,叫作“玉碎”。日本人不能容忍自己被俘,同样也不能容忍别人做俘虏……正如后来许多英美战俘描述的那样,在战俘营里,任何人笑一笑都是危险的事,因为那样会惹恼日本看守并招致丧命的危险。日本人由于鄙视战俘而肆意虐待和屠杀战俘的事例在西方广为流传。西方人由于不了解他们的对手这种精神至上的人生观和残忍的民族性格,因此就注定要在后来的战俘生涯里遭受许多难以想像的折磨,甚至无端地送掉性命。

    作间联队长命令将英国战俘押上来。

    英国俘虏共有十一名。当他们被押到大佐面前时,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恐惧和惊慌。这些白人军官由于平时养尊处优,习惯了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和高高在上,因此即使做了俘虏也未完全放弃英国人的优越感。他们沉默着站成一排,有的抱着胳膊,作出悉听尊便的样子,有的则放肆地打量面前这些邋里邋遢的小个子敌人,嘴角挂着讥讽的嘲笑。

    作间大佐的尊严和兽性被仇恨同时燃烧着,他感到自己好象一头受伤的野兽那样渴望嗜血。于是他把手按在长刀上,慢慢逼近他的猎物,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咆哮。

    他嗅到猎物身上散发出来的香甜的血腥味。

    第一个受害者是个蓄金黄胡髭的年轻中尉,。他虽然衣冠不整,脸上挂着伤痕,但是发育良好的身躯仍然透出旺盛的生命活力和青春气息。当日本军官逼近的时候,他甚至还在犹豫不绝,拿不定主意该用什么态度对待这个敌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4-1-17 09:42 |只看该作者
大佐猛然拔出长刀。锋利的钢刃好像毒蛇在空气中丝丝地响着,然后化作一道寒光直直地射向俘虏的身体。俘虏来不及叫喊或者躲闪,甚至来不及感到疼痛,就被从肩到胯斜斜地劈成两段。

    大佐听到敌人的骨骼和心脏在刀刃下呻吟和颤抖。

    白人军官们被这种骇人听闻的野蛮屠杀吓呆了。他们抗议,他们叫骂,但是没有用。残暴的日本大佐根本不管那一套,只管发疯地挥舞长刀,左砍右劈,喷溅的鲜血糊了他一头一脸。

    最后一名在长刀举起的时候交了好运。师团命令立即送一名英国俘虏去审讯,所以死神在最后一刻擦着他的头发梢离开了。他是这场屠杀的唯一幸存者。他的名字叫威斯特·豪森,军阶上尉。豪森上尉后来在日本人的战俘营又度过了三年苦难的岁月,一九四五年被营救回国。战后神经错乱,死于一九四八年冬天。

    联队长命令将剩下的缅甸和印度俘虏就地处决,不留痕迹。于是那种在中国南京和其他地方也发生过的千百次的集体屠杀又在缅甸中部的仁安羌重演。这批俘虏从军官到士兵共计三百七十一人全部惨遭杀害,并毁尸灭迹。

    战后,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确认,类似屠杀在缅甸至少发生十一起。

    4

    自以为大权在握的美国三星将军约瑟夫·史迪威又一次在缅甸盟军各军事集团之间奔忙起来。他被授权在曼德勒组织一场会战,一场旨在打败日本人和挽救缅甸的决定性战役。他期待创造奇迹,把日本人赶下印度洋。中将一生崇拜的偶像只有一个,就是法国统帅拿破仑。

    与上次不同的是,在他身后那些参谋队伍中,又多出一群穿灰布军装的中国人。为首的便是个子矮胖的远征军总司令罗卓英。

    委员长登机前面授机宜。他叮嘱罗卓英:“我们吃的是美国饭,不是英国饭,你务必牢记。”罗卓英困难地挪动矮胖的身体,开始在亚历山大、史迪威和杜聿明的三方夹缝中努力起到弹簧垫圈的缓冲作用。

    在缅甸盟军的指挥系统中,亚历山大居首,史迪威次之,罗卓英名义上排第三。但是无论亚历山大还是史迪威、罗卓英都约束不了杜聿明。杜聿明直接受命于委员长,握有远征军的指挥大权。这样,中国远征军的直接统帅就成了远在重庆的中国总司令,其他人的命令一概无效。

    四月中旬,接应第二百师同古突围的新二十二师完成掩护任务,回到彬文那既设阵地。史迪威与杜聿明在确定会战方式上爆发争吵。杜聿明坚持“逐次抵抗”的方针,步步为营;史迪威鉴于西路英缅军已有溃退趋势,决定集中兵力在曼德勒外围与敌决战。两个人相持不下。罗卓英站在史迪威一边,他很乐意有机会压一压自己同胞的威势,并且不失时机地把争吵汇报给重庆。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4-1-17 09:42 |只看该作者
关于曼德勒会战谁是谁非的争吵在后来的历史学家那里又继续过一阵,可惜均属纸上谈兵,无从验证。委员长从重庆发来十个字的方针:“保存实力,切勿轻举妄动。”

    争吵不了了之。杜聿明继续“逐次抵抗”,史迪威无可奈何。

    四月十六日,仁安羌英军告急,刚刚入缅的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奉史迪威之命星夜驰援,解了英缅军之围。这个胜利给了迄无建树的史迪威带来一点小小的安慰和振奋。

    十九日,史杜二人在西进乔克巴当还是防御裳吉问题上再度爆发争吵。争吵的结果是杜聿明拒绝服从西进,擅自率领第五军三个师退至眉苗裳吉,并摆出随时准备撤回国门的架势。西线英缅军防线已垮,面对如潮涌来的日军,只有新三十八师且战且退。这一严重态势大大削弱了史迪威对胜利的信心。这天晚上,他起草了一份给美国总统的紧急报告,报告悲观地指出:英国人其实早就把缅甸一笔勾销了,中国人同样不会为了英国人的利益同日本拼死作战,结论是缅甸的全面失败将不可避免。

    好像特地为了证实史迪威的预见,四月二十日中午,曼德勒正面防线的英缅军再次在没有通知中国友军的情况下开始撤退,并在瓦城大桥上装了炸药。盟军的卑鄙举动彻底动摇了中国人残存的信心。

    蒋委员长当晚从重庆发来急电,命令远征军将会战计划改为“纵深防御”,御敌于国门之外。同时指出“防卫重点是腊戌”。

    这样,中英联合作战即曼德勒会战的宏大计划就在无休无止的争吵和指责中流产了。联合战线的崩溃标志着缅甸盟军不牢靠的战斗友谊的结束,两大军事集团自此决裂。华军固守国门,英军西逃印度。史迪威回天乏术,只好天天带着那群参谋到处布置“纵深防御”。

    5

    与缅甸盟军混乱不堪和勾心斗角的状况相反,头戴钢盔的日本大军好象一股股强大的钢铁洪流,沿着缅甸的公路和铁路快速推进。在将军们的作战地图上,粗大的黑色箭头已经指向敌人纵深和后方,将敌人分割包围,碾得粉碎。天皇士兵怀着必胜的信念宣誓,他们要让日本帝国的太阳升起在缅甸,升起在中国,升起在亚洲的每一个地方。

    四月二十日,西路日军第三十三师团向乔克巴当做试探性进攻,遭到新三十八师反击,英缅军继续撤退。

    二十一日,中路日军两个师团在上百架飞机掩护下进攻曼德勒外围央米丁。中国军队逐次抵抗,伤亡较大。

    同日,与曼德勒相距一千公里的东线乐可陷落,守军第六军所属暂五十五师全线败退,致使东部阵地出现一个大缺口。第二天史迪威才得到这个消息,他顿感事态严重,连夜驱车赶到腊戌第六军司令部。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4-1-17 09:46 |只看该作者
腊戌不仅是重要的军火基地和中转站,而且是滇缅公路的门户和远征军回国的唯一通道。所以委员长再三指示“确保腊戌”。史迪威在腊戌意外发现第六军军长甘丽初将军竟然不在司令部,而是穿着睡衣在城里搓麻将。这位中国军长甚至连暂五十五师已经丢了乐可城也不知道。史迪威极为震怒。他下令罗卓英立即查办甘丽初,将暂五十五师师长陈勉吾交军事法庭枪毙。这个命令被打了折扣执行。甘丽初受了申斥,陈勉吾被责令夺回阵地。

    根据盟军得到的情报,侵缅日军应有四个师团,其中三个师团摆在曼德勒正面方向,还有一个最精锐的第五十六师团却在半个月之前突然从缅甸消失了,去向不明。这一异常情况引起远征军指挥部的焦虑。由于盟军丧失了空中侦察的必要手段,而对地域辽阔的缅甸战场,指挥部好像一艘在大雾中航行的轮船,随时都有因航道不明而触礁沉没的危险。

    二十四日,一个数目不详的敌人隐蔽通过缅甸东部山区,突然攻占远征军侧背的战略要地裳吉,夺取大批囤集的作战物资。裳吉是保卫腊戌的门户,杜聿明率领第五军火速增援。激战两天,收复裳吉。日军退出城外,去向不明。

    裳吉收复,好比关上后门,指挥部的人们刚刚来的及喘出一口大气,另一个紧急情报又传到指挥部。经查明,沿泰缅边境袭击裳吉的敌人正是日军第五十六师团所属第一一三联队,师团主力仍然去向不明。裳吉以北是一片重重叠叠的山区,区域广大人烟稀少,中国军的防线主要设在曼德勒的外围及彬文那、央米丁一线,后防空虚,如果被日军钻了空子,后果将不堪设想。

    指挥部的气氛突然紧张起来。一柄看不见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分明悬在头顶上,叫人心惊胆战防不胜防。

    派出大批搜索分队和下达许多紧急命令之后,指挥官们在惶惶不安的等待中度过难熬的一昼夜。

    二十八日,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传来,全体指挥官呆若木鸡。

    腊戌以北二十公里的南泡山谷发现日军第五十六师团主力。

    日本人胜利地完成了迂回缅北的千里长途大奔袭。

    四月二十八日晚六时,腊戌在激战后失守.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4-1-18 10:18 |只看该作者
第二部 兵败野人山 第五章 大崩溃
1

    日本陆军第十五军作战命令

    (第6号)

    发自彬文那

    一、决定以一个师团占领腊戌,切断中国军退路。同时以军主力沿央米丁——曼德勒公路及伊洛瓦底江西岸向曼德勒方向突进,包围敌主力之两翼分别压向瓦城大铁桥东岸地区予以歼灭。(下略)

    二、第五十六师团应沿泰缅边境乐可——莱卡道路隐蔽向腊戌运动,一举夺取该城。命令泰国清迈之独立第五十六步兵旅沿央米丁——敏建——南曲依道路前进,回归第五十六师团长指挥。(下略)

    三、(略)

    四、第五十六师团占领腊戌后,第十八师团应立即向央米丁东侧地区进攻,第五十五师团向央米丁西南地区进攻,军直属旅团向曼德勒正面推进,切实保证捕捉中国军主力,予以合围全歼。

    (下略)

    第十五军司令官

    饭田祥二中将

    ——摘自《缅甸作战》

    一九四七年,作为战犯在日本东京鸭巢监狱服刑的饭田将军对缅甸作战的情况作了如下回顾:

    “……同古之战,由于竹内宽师团长轻敌冒进,本来有可能遭受重大打击,但是因为中国军徘徊观望,仅派一师队伍于同古阻击,才使我第十八、第五十六师团主力得以及时赶到,合击同古……

    “四月左右的决战阶段其实并无激战,中英联军节节后退,已经失去坚强的战斗决心。根据各师团的战绩和师团长的决心,我果敢决定放弃会战,转入战场追击。

    “鉴于中国军仍有强大的战斗部队(约有一个半军)在畹町附近,这些军队今后可能陆续投入战斗,因此我决定将中国军作为主要消灭目标,如果穿插成功,估计连敌人后方部队也可一并歼灭之。

    “这个计划虽然带有相当的冒险性,但是它得到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大将和下级师团长的支持。于是我在四月中旬以军司令官名义下达第6号作战令……”

    好像为了证实英国盟友的卑鄙和自私自利一样,正当中国人为英国人的逃跑行为感到愤怒和悲观的时候,一支黑色的日本大军已经悄悄在泰缅边境一座荒无人烟的山谷中集结起来。

    夕阳西下,血色黄昏,晚霞给每个帝国士兵身上涂抹一层燃烧的金辉。第五十六师团长渡边正夫中将头戴战斗帽,手握指挥刀,迈着标准的军人步伐检阅全体整装待发的先遣队员。先遣队全都是经过挑选的优秀士兵,他们脸上一律绷紧,沉重的钢盔挤压在头上,使他们远远看上去如同黑色的岩石一般坚韧、冷酷、纹丝不动。刺刀闪着寒光,从无数枪口和炮口溢出来的战争气息弥漫在山谷里,让人不寒而栗。

    第五十六师团是一支军威赫赫的常胜师团,师团官兵全都是由日本本州造船工厂的工人组成,亦称“本州师团”。这些曾经熟练掌握过铁钳、机床和电焊机的粗糙大手如今紧握枪杆,为了天皇的神圣使命而进行野蛮侵略和屠杀。他们有文化,守纪律,意志坚定,斗志顽强。本州兵团曾在中国战场参与过很多重大行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制造“九·一八”事变和参加“南京大屠杀”。

    士兵在凝固。枪炮在凝固。战争在凝固中爆发。死神在凝固中苏醒。师团长慢慢拔出指挥刀,他的动员令只有一句话:

    ——如果战斗失败,我将切腹以谢天皇。士兵们,前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