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1-11-14 05:57 编辑
这篇小说,烟云的点评是很到位的,文章显得不紧凑,情节的跳跃性很大。烟云指出了选材问题,砍掉几段无关主题的段落,可以使情节紧凑些;我看了一半的时候,在跟帖里说了几句关于叙述的顺序问题。
“按小说的要求,叙述线索不清,显得有点乱。小说就是讲故事。叙事主人公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人物、描绘环境展开情节,比如按哑妹的视角来描写场面。”
晚上细读起来,我的感觉是:本篇之所以显得有些散乱,不是线索不清那么简单。
作者有意在结构上采用了一些变化和手法。
比如开场:
哑妹出场是个长镜头——紧抱着她不满周岁的孩子,匆匆走在回娘家的路上。
切换:六婶出场,先用一个闪回,往日“总要拉着她多说几句话”意在跟后面情节对比和照应。
接着是一个广角:大家似乎都用一种微妙的眼光看着哑妹。
切换特写,拉近:六婶一改往日模样,爱怜地拍拍哑妹的后背。。。
又切回哑妹,特写——不由得又加紧步伐。也顾不上怀里的孩子了。
很有些电影脚本的味道。
能写出这个故事,应该说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力很强,文字也很有画面感,而且叙述方式采用的是插叙和补叙的手法,使整篇小说在构架上,经常出现“画面闪回”和“镜头切换”的感觉——作者似乎在用拍电影的技法,以”蒙太奇“的手段来展开故事。说明作者在结构上还是用了一番心思的。
还有哑妹一进屋,“家庭会议”一段场面描写,也很有画面感和镜头感。读起来的确有看电影的感觉。
而问题就在于,作者运用这些技巧性很强的手法尚不够纯熟,剪辑显得有些经验不足,于是这部电影看上去难免有些情节上的手忙脚乱,呵呵。
比如一些插叙的段子,安排的不是很合理。
“家庭会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是堂弟冒着被嫂子责骂的风险通知了哑妹。家丑不可外扬啊,可纸终于包不住火。哑妹的父亲,六十好几的顺伯,坐在四方桌子的正上方,哥嫂四人,分别坐于左右,叔叔坐在最下方。”
把“是堂弟冒着被嫂子责骂的风险通知了哑妹。家丑不可外扬啊,可纸终于包不住火。”——哑妹出场起因这个插叙镜头安排在这里,就有些突兀。而接下来,整个家庭会议过程中太多的插叙和补叙,使情节进展彻底失去了节奏,甚至不合情理。
插叙的时机很重要,家庭会议是全篇的焦点,也是构成戏剧冲突的中心场面,应该一气呵成,而关于家庭会议的起因,背景,可以另外安排时机补叙。奶奶关于鸭子的故事可以割爱。
我当教师的时候,点评过一个学生作文,写的是回忆老师。
文中写道:在一个风雪连天的日子,我在大街上看见一个老人摔倒了,我上前扶起,一看竟是我十几年前的老师,于是我上前拉住老师的手,在雪地冰天的大街上就开始回忆起当年师生间的往事。
我点评这个桥段:不等回忆完你俩就冻硬了。等你把老师送回家,自己回家躺下,再慢慢回忆好吧?
最经典的插叙小说,是鲁迅的《祝福》。
我回到鲁镇,见到垂死的祥林嫂,然后听鲁四老爷说祥林嫂死了。
晚上,“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再用一句“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做交代,开始插叙“所见所闻”的祥林嫂的故事。
结尾又回到现实“除夕之夜”。
这篇《哑妹》还有个问题,叙事主人公的前后不统一,开始一直是第三人称,中间“我”又突然出现,变成第一人称了,这已经不合逻辑了。
叙事主人公必须在全篇中一以贯之。
如果是第一人称,那么你必须交代清楚:所有的故事情节,你是如何知道的?在场?听说?就如鲁迅的那句“所见所闻”。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个是缺少写作经验,一个是结构上过多的运用技巧。
其实,初学写作,不要在结构上写的太复杂,就如初学盖房子,技术不高而设计太复杂,容易倒掉。
写小说,最常用的也是最传统的结构方式是线状结构。
所谓“线状结构”,就是按时间的自然顺序、事件的因果关系顺序写,故事呈线状延展,由头至尾,由开端到结局,一步步向前发展,虽然有时倒叙、插叙和补叙,但并不改变整个情节的线式格局。就跟我们平常讲故事一样,把情节安排顺畅,段落之间的过渡、照应到位,就好。
相比之下,选材问题倒不是很大了,略作删节即可。个别语句上有点小毛病,也不是大问题。
暮雪妹子,我说的太重了点不?别给一米幸福整哭了。
如果一米幸福看完这个帖子没哭,或者哭了也不恨我,或者哭了也恨我了但不放弃写小说的话,我给你几个建议:
1,多看书多写字,这是写好小说的唯一办法。
2,写小说时,少琢磨技巧。写作终究不是瓦匠活,几乎没有技巧可言。
3,看在我为你写评帖写了一夜的份上,把这个小说再重写一遍。因为这个故事很好,只是你没讲好。
最后,告诉你一个惊人的秘密:我一篇小说也没写过。 |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