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荒腔走板 过目不忘&过耳不忘
查看: 27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过目不忘&过耳不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8-20 06: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20 06:02 编辑

。“过目不忘”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成语,形容记忆力极强,看一遍就能记住。它的相似词可以从不同侧重点来划分,包括同义/近义成语、书面化表达、口语化表达以及略带夸张的网络用语。

一、核心同义/近义成语
这些词在含义和正式程度上与“过目不忘”最接近。

过目成诵

释义:看一遍就能背诵出来。这是“过目不忘”最直接、最标准的同义词。“诵”强调了不仅能记住,还能复述出来。

例句:他天赋异禀,有着过目成诵的本事,古籍看一遍就能默写。

一览成诵

释义:和“过目成诵”意思几乎完全相同,看一遍就能背诵。

例句:这份名单他一览成诵,毫无差错。

博闻强识 (zhì)

释义:见闻广博,记忆力强。这个词不仅强调记忆力好,还强调了知识面广。

例句:这位老先生博闻强识,是行走的百科全书。

倒背如流

释义:能把文章倒过来背,像流水一样顺畅。极度形容对所学内容记忆得非常熟练、牢固。

侧重点:更强调对已掌握内容的熟练程度,而“过目不忘”强调初次记忆的速度。

例句:这篇课文他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甚至能倒背如流。

滚瓜烂熟

释义:像从瓜藤上滚落下来的熟瓜一样。形容读书、背诵或讲述某事非常流利、纯熟。

侧重点:同样强调熟练度,而非初次记忆的速度。

例句:台词他早已记得滚瓜烂熟,演出绝对不会出错。

二、其他常用表达
这些表达方式更现代,适用于不同语境。

记忆力超群 / 记忆力惊人

释义:非常直白地形容记忆力远超常人。

特点:现代、通用,褒义色彩明显。

照相式记忆

释义:一种心理学概念,指像拍照一样将信息以图像形式存储在脑海中,需要时可以精确 recall(回忆)。这是对“过目不忘”的一种科学化、具象化的解释。

特点:非常形象,常用于描述某些天才或有特殊天赋的人。

脑容量像电脑

释义:一种比喻,形容人的大脑像计算机一样,存储空间大,存取速度快。

特点:口语化、略带夸张和幽默的称赞。

三、网络与流行用语
这些说法更具趣味性和传播性。

人形扫描仪

释义:形容人像扫描仪一样,看一眼就能把内容完整“扫描”进大脑。

特点:非常生动形象的网络流行词。

人形摄像头

释义:和“人形扫描仪”类似,强调记录的画面细节分毫毕现。

最强大脑

释义:源自同名电视节目,直接用来称赞某人记忆力、观察力或逻辑思维能力极强。

总结与对比
词语        侧重点        语境
过目不忘        初次记忆的速度和持久度(看一遍就永远记住)        通用,书面
过目成诵        初次记忆后能复述出来的能力        书面,正式
博闻强识        记忆力+知识广度        书面,高雅
倒背如流        对已掌握内容的极致熟练度        通用
照相式记忆        记忆的精确性和图像化        学术,描述
记忆力超群        直接形容记忆力的水平        通用
人形扫描仪        形象化、科技感的比喻        网络,幽默
您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想强调的侧重点,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8-20 06:12 |只看该作者
【北大讲国学之大智慧著名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交友篇_标清】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8-20 06:15 |只看该作者
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提出著名的“TAT(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理论体系,成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美国内申大学等知名院校的MBA、EMBA、DBA的必修课。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8-20 06:18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8-20 06:15
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提出著名的“TAT(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理论体系,成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美 ...

我以为人的基础能力是记忆力与模仿能力。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8-20 08:46 |只看该作者
【一曲古琴《禅茶一味》巫娜:煮雪烹茶味甘露,一缕清香润琴声】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和敬清寂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8-20 08:49 |只看该作者
“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的核心思想,也被称为“茶道四谛”。它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旨在通过茶事活动进行精神修养1。这个概念最初由日本茶道鼻祖村田珠光提出“谨敬清寂”,后来由千利休(1522-1591)将其改为“和敬清寂”并确立为日本茶道的宗旨15。

“和敬清寂”四个字,简洁却内涵丰富,深刻体现了茶与禅的融合。下面这个表格汇总了它的核心要义:

理念        核心要义        表现层面        精神内涵
和        和谐、和悦        茶事活动中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的和谐感1;茶室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1        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客之间心灵的默契与沟通18;摒弃纷争,追求平和1
敬        尊敬、敬爱        茶室中“一座建立”的平等观念1;不论身份地位一律自由出入的“小入口”设计1;相互尊重的礼仪规范        源自禅宗“心佛平等”观1;对长者的尊敬,对朋友和晚辈的敬爱2;无差别的相互尊重之心18
清        清洁、清净        茶庭、茶室的一尘不染5;茶具的清洁5        去除身外的污浊以达到内心的清净5;心无邪念、无俗虑的清净之心8;灵魂的洗涤5
寂        闲寂、幽雅;涅槃寂静;茶道追求的最高境界        茶室朴素、安静、狭小的设计210;茶具古朴雅致2;幽雅清静的环境和空灵静寂的意境7        放下所有思虑的一尘不染的心境8;“侘”(wabi)寂之美,在寂静中品味内在的丰富与永恒5;无念无想的空明境界8
🍵 更深层的“和敬清寂”

“和敬清寂”不仅仅关乎饮茶礼仪,它更是一种生命哲学和美学理念。

与禅宗深度融合:“和敬清寂”与禅宗思想,特别是“茶禅一味”的观念紧密相连49。茶道被视为一种修心悟道的禅修方式。通过茶事活动,人们摒弃杂念,关照内心,追求超越形式的精神境界和顿悟810。千利休曾说茶道的奥妙在于“夏天使人觉得凉爽,冬天使人觉得温暖”49,话语平常却蕴含深意,体现的便是在平凡生活中体味真实和深奥的心境。

“侘寂”(Wabi-sabi)美学的体现:“寂”的概念与日本独特的“侘寂”美学相通5。它欣赏朴素、寂静、不完美、短暂自然的事物,追求在残缺、简素和枯淡中发现内在的美和深远的意义。茶室中常选用质朴甚至带有岁月痕迹的茶具5,庭院中洒扫后再摇落几片树叶以添自然秋意2,都体现了这种美学思想。

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在忙碌喧嚣的现代社会,“和敬清寂”所倡导的营造和谐氛围、保持恭敬心、追求内心清净、在寂静中安顿自身的精神,对于缓解压力、提升生活品质、改善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偶尔放慢脚步,专注当下,品味生活中的简单与宁静。

🗺️ “和敬清寂”的传承与人物

村田珠光 被视为日本茶道的鼻祖49。他师从京都大德寺的一休宗纯禅师(就是那位“一休哥”),最早将禅宗思想系统地引入茶事,提出了“谨敬清寂”的理念149。传说他因喝茶治打瞌睡而开始研究茶之规矩,并在一休禅师“柳绿花红”的机锋下悟出茶禅一味的真谛49。

千利休 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7。他在村田珠光等人思想的基础上,将茶道推向极致,并最终将理念确立为“和敬清寂”15。他强调茶道的内在精神性,其审美和理念深刻影响了后世。因其艺术追求与当时权臣丰臣秀吉的政治理念和炫耀性茶会格格不入,最终被迫剖腹自尽23,以其生命殉了茶道,这也使得“和敬清寂”的精神更显沉重与光辉。

“一碗茶中的和平”:如今,日本茶道的主要流派之一“里千家”,提倡“一碗茶中的和平”、“一碗茶中的友爱”23,这被视为千利休茶道精髓的现代表达,寄托了通过茶道追求人际友爱与世界和平的愿望。

💎 总结

“和敬清寂”这四个字,是日本茶道精神的凝练。它始于礼仪规范(和与敬),臻于心灵境界(清与寂),引导人们在茶室这一方小小天地中,通过极其讲究而又归于平淡的程式,实践着对和谐的追求、对彼此的敬意、对清净的守护,并最终渴望触及那份深沉的寂静与永恒之美。

它源自中国禅宗与茶文化的滋养49,在日本的文化风土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独特的花朵,至今仍在向世界散发着它古老而宁静的魅力。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敬清寂”。如果你对茶道或其中某一方面有更具体的兴趣,我很乐意提供更多信息。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8-20 12:3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20 12:49 编辑

活了大半辈子,才知道说话,走路,跑步都有讲究,尤其吃饭,喝水,喝酒更要讲究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8-20 12:53 |只看该作者
正是生活禅最精髓、最直接的表达。它把高深的禅法从佛堂拉回了人间烟火,点明了修行的真谛:修行不在远方的深山古刹,而在于当下的每一刻用心。

这句话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1. 核心理念:道在平常
打破神圣与平凡的界限:传统观念中,打坐、诵经、礼拜是“功课”,是神圣的;而吃饭、睡觉、上厕所是俗务,是琐碎的。生活禅则彻底打破了这种分别心,认为真理就蕴含在最平常的生活细节之中。挑水、砍柴、吃饭、喝茶,无不是佛法。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这是禅宗著名的公案。有人问禅师:“如何是修行?”禅师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问者不解:“人人不都如此吗?”禅师说:“不同。一般人吃饭时百般计较,睡觉时千般思索。” 所以,关键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怎么做”。

2. 如何将“吃喝拉撒睡”变成功课?
这并非指机械地完成生理任务,而是通过保持“觉知”和“正念”,将每一个动作都转化为修炼内心的机会。

吃(喝):吃饭时,就只是吃饭。感受食物的色泽、香气、味道,体会咀嚼的节奏,感恩自然的馈赠和农人的劳作。不囫囵吞枣,不边吃边看手机,不抱怨咸淡好坏。这就是“吃饭禅”。

拉(撒):这代表着身体的代谢和放下。体会身体的自然过程,放下内心的负担和污秽。这提醒我们,不仅要清理身体的废物,也要学会清理内心的垃圾(烦恼、执念、怨恨)。

睡:睡觉不是昏沉,而是休息和放下的艺术。躺下时,将一天的纷扰、焦虑统统放下,让心回归平静和安宁。保持规律的作息,也是对身体的尊重和滋养。

3. 更深层的精神内涵
专注当下(正念):做任何事时,心都安住在当下这件事上,不追忆过去,不妄想未来。洗碗时,就感受水流和碗碟的触感;走路时,就感受脚步的起落和风的吹拂。这种专注能带来极大的内心平静。

体会无常与空性:吃喝是为了维持这个身体,拉撒显示身体的无常变化,睡眠则像一次短暂的小死。通过这些日常,我们最能直接体会到生命的无常、脆弱和相互依存性,从而减少对“我”和“我所”的执着。

修行在日常,成就也在日常: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不是看他打坐时有多入定,而是看他遇到堵车时是否焦躁,被人冒犯时是否愤怒,面对美食美色时是否贪著。真正的功夫,就体现在这些最平常的待人接物和情绪反应上。

总结
“生活禅,吃喝拉撒睡都是做功课”这句话,是给所有现代人的一剂心灵良方。它告诉我们:

不必逃离生活去寻找诗和远方,修行的大门就开在厨房、客厅和卫生间里。最高的智慧,就藏在最平凡的生活里。能做好“吃喝拉撒睡”这门功课,便是真正懂得了生活,也真正步入了修行之门。

这正应了那句禅诗:

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8-20 19: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哈哈
比我的诗词还繁琐
小心雾哥称你一声“凡哥吉祥”
……^_^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8-20 19:4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20 19:53 编辑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5-8-20 19:27
哈哈
比我的诗词还繁琐
小心雾哥称你一声“凡哥吉祥”

离谱跑调是我强项。一个糟老头,我怕谁呀。玩笑,不能但真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8-20 20: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你之所学可真庞杂
想问
理解透彻了吗
还是说单纯复制过来充数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8-20 20: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20 20:31 编辑
大明白一一 发表于 2025-8-20 20:23
你之所学可真庞杂
想问
理解透彻了吗

二步走,第一步是方向,第二步慢慢消化,内化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8-20 20:5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8-20 19:47
离谱跑调是我强项。一个糟老头,我怕谁呀。玩笑,不能但真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8-20 21:1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8-20 20:29
二步走,第一步是方向,第二步慢慢消化,内化

有个词叫学以致用
但是到了这个年纪
怕是不是为了学以致用
那么
应该是为了找爱好
人最可悲的是活了一辈子不知道自己爱好什么
是这个意思吗?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8-20 21:1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想寻找爱好
跟帖吧
我可以给建议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8-20 22: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20 22:10 编辑
大明白一一 发表于 2025-8-20 21:11
有个词叫学以致用
但是到了这个年纪
怕是不是为了学以致用

我的爱好是喝酒,从今天开始我要把喝字,改成品。  打字的功夫,已经干进六个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8-21 00:23 |只看该作者
【Where Are We Going From Here_(中英字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