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我自己吧,五岁以前的事几乎都忘了,惟有零星点一点记忆。
直说了吧,就是从生下来到五岁这个阶段,我是没有啥子思想的,或者说只有基于本能的喜好,对于事情抽象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其实,普通人大抵都是如此。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到了而今,大伙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会有分歧,或者说有如许多的不同,你们想过吗?
对,教育。后天的教育决定了这一切。这里的教育源于你的人生经历,你周边父母,老师等等等等。这样那样的因素决定了你的三观认识。
但我又要问了。除非过于极端的成长陪伴经历,大多数人的成长都是差不多的,甚至包括教育。然为何还是造成今日的参差不齐,甚或截然相反的对立?
其实,答案不言而喻。还是源于教育的问题,或者说教育的缺漏。那又是什么呢?
缺乏实事求是的理念。
就拿这次火车上砸窗事件来看,大家众说纷纭,也各有道理。但思想正确的前提是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火车上的旅客是不是存在困难?是不是有年老体弱者被安排转移?旅客们的身体条件是不是各不相同?砸玻璃的破窗器是旅客自带还是火车上标配的?砸的人是谁?砸了几扇窗?
好,这些问题列出来后,问题其实已经很清晰了。围绕砸或不砸的分歧的根本因素是火车上的相关应急预案形同虚设!
如果有明文规定,什么时候可以砸,砸多少,谁来砸,或者说开启紧急通道,疏散人群,那还至于让一线人员困扰吗?
我对这些媒体爆出的个体案例最终如何解决是不感兴趣的,如果个案不能推动制度的修订与完善,那毫无意义?
所以,任何争辩都要基于实事求是的客观层面,如是,就能看出谁在裸泳,谁又在沙滩上曝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