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北京头部的高中,在高一的时候,成绩还可以,但是名次是慢慢后退的。不是学习态度问题,不是学习心态问题,不是努力问题,甚至不是学习方法问题。开始我能总结出来的就是资质的问题,现在发现,可能真的不完全是这样。
为什么呢?因为伴随这两天儿子的数学学习,他和我说了一个情况:如果能把最近数学所学的东西,逐渐应用起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而最近学的新东西是什么呢?是一块离散数学的中等难度的知识。离散数学,是我当初大学二年级才能学到的东西。可是儿子说:“在初中的时候,有人就向高中学霸咨询过这种问题。”
这说明有些孩子在初中就学了一些离散数学的皮毛。当时可能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伴随数学学习的深入,离散数学、概率论,这些原本是大学数学的东西都在高考中会建立相当的优势!如果是这样,那我需要重新审视一下奥数的意义!
诚然,儿子现在的数学也能考到135+,但是要想上140,就需要离散、概率数学的相关知识,并且需要用的精通。而正常学习节奏,是不可能的,那就必须提前学。而对于一个初中生而言,数学底子远不适用于这些高等数学的学习,要想扩充相关知识,那就需要奥数学习。当然,儿子现在学习晚不晚我不知道,不过学习肯定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果以前接触过一些,难度就会低很多。
可是呢,如果以前学习这些,就需要把大量的时间耗在上面,就不能练习跆拳道,不能锻炼身体,培养不出强大的意志力。到底哪个有优势我不知道,但是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还是会选择让孩子练跆拳道,而不是把时间花在和数学较劲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