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来搞清马谡前军大败而诸葛亮赶到街亭为什么“不救”?
前面分析认为,诸葛亮大军紧急赶往街亭,150公里约走4~5天时间,当他的军队赶到街亭时已经精疲力尽了,急需休整一天二日滴来恢复体力才能与张郃部队打仗,而张郃部队到达街亭已经数日,基本恢复了体力,并且魏军一向有一支较大的骑兵部队支撑,诸葛亮在此时还无法与张郃决战。而且诸葛亮非常相信这个道理——从前诸葛亮出使东吴曾对孙权说:
“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大军刚刚赶到街亭,正与这种情况相似。所以在马谡不听已经赶到街亭的诸葛亮指挥而等待,却擅自下山与张郃决斗时,诸葛亮如坐针毡、进退两难。
又或许诸葛亮赶到街亭扎寨时天色已晚,对于以阵法决战见长(诸葛亮作战的基本战法八卦阵法,我将另有文章论述)的诸葛亮大军来说,夜战是阵法作战无法指挥调度的,而夜间混战极易被敌骑兵所乘!疲惫加上夜间混战,诸葛亮从未经历过这种战法,对这种作战毫无把握。因此诸葛亮只能眼巴巴滴望着好友马谡出击张郃败下阵来而不能突前帮忙,更无法现在就与早有准备的张郃部队展开决战!所以“袁子曰:……亮之在街亭也,(马谡)前军大破,亮屯去数里,不救;……”这个记载有历史实际情况的道理,不是诸葛亮不肯救马谡,而是当前军情尚不利于蜀军,无法相救啊!所以这个袁子的记载“不救”,应当翻译成无法救而不是不肯救。
2、再来谈谈马谡为什么在诸葛亮已经到达街亭却不听诸葛亮的命令,擅自下山攻击张郃部队而大败?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得先摸清魏军主力将领张郃当时的心理、行为。张郃是如何在诸葛亮到达街亭前,先和马谡部队干起来了?
要弄清楚以上这个问题又得转向,先研究一番马谡先到街亭时的心理、行为。——呵呵,自以为有点“历史柯南道尔”的味道了。
马谡到达街亭后,史载:
“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王)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三国志·王平传》。
“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三国志·张郃传》
据以上史书记载,马谡到了街亭,观察地形地貌,觉得街亭的南山扼住从关中出街亭的要道口,南山的山势更适合于防守与出击,山顶也能容得下他的万人部队(马谡部队人数论证从略),加上侦察兵报告张郃大军已经快到,不能再向前进了。于是一边急报诸葛亮,一边决定舍弃有充足水源的街亭小城而上南山,依阻南山顶简单作寨,靠从山下泉眼等有限水源地吸水上山。
街亭的地形地貌由于本人没有功夫去现场考察,我借鉴网友萨苏(是不是中央电视台cctv7频道<讲武堂>节目中的主持人之一?大小伙蛮帅,呵呵)文章《马谡的街亭》的介绍,大致把街亭城和街亭的南山做个比较。街亭小城与街亭南山,作为军事据点各有优缺点:
街亭城生活设施齐全,水源充足。小城的城防由于是魏国边远内地,不会很坚固,但由于马谡部队人数当在万人以上,守此小城十数日,等待诸葛亮来合击张郃,绰绰有余。然而此城虽当道,却不能阻截由关中——经陇抵——从街亭南山旁道口出关中的敌军,如遇大批敌军攻城,仍然需要诸葛亮大军前来增援。
街亭南山比街亭城更靠近敌军从关中所来的道口,敌军就打南山下路过。并且街亭南山是个易守难攻的山头(具体山势情况请在网上搜索萨苏文章《马谡的街亭》的描述,我就不多说了),占据南山要比占据街亭城对从关中所来的敌军更具威势:如果张郃出道口,卡住张郃部队的后勤、通讯和退军道路,并且可以和诸葛亮前后夹击敌军。这就相当于魏国陇右的祁山堡对于诸葛亮军队进攻、蜀汉汉中的兴势围对于曹爽进攻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双方一接触就必须围上的战略要点。
所以,马谡选择街亭南山作为阻击张郃部队的据点,是有军事战略战术性原则的,不是所谓想当然。
然而马谡上南山又突出体现了他作为方面军部队主帅毫无具体作战经验的缺点。南山缺水,如此众多部队人马上山,如果被围要坚持十数日,山上必需要用桶、盆、缸(可以从街亭城搞来)大量存水,或在山顶适宜处开挖大型蓄水池,紧急运水上山。这一点他的手下人当然会提醒他做。根据史料“谡舍水上山”的记载,显然马谡没有太在意山上的存水量(山上一水不存?我认为这是许多论述街亭之战文章的想当然),当张郃包围马谡并且“郃绝其汲道”时,山上的存水量不足以坚持到诸葛亮大军从容到达街亭,所以马谡部队在没有下山攻击张郃之前缺水,战斗力下降。
“举措烦扰,(王)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这又是马谡毫无具体作战经验的表现。从汉中到祁山,从祁山到街亭,上千里路跑下来,士兵们已经很累了,除了从山下运水上山,应当好好休息两天。南山易守难攻,不必多做不必要的营、防措施,而马谡要“照规矩”办事,按“理论”出牌,不断“扰民”,叫他们干这干那,“举措烦扰”,引起下属们的不满,从而马谡作为统帅的威信下降(本来就不高,主要是看在诸葛亮之命的份上),统治力减弱,这就为后来街亭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讲完马谡,现在该说张郃了。
张郃接线报有诸葛亮部队去了街亭,于是张郃也于半路立即转向街亭进军。
由于张郃部队有大队骑兵(魏国主力一向以步骑结合作战)行进很快,马谡部队到达街亭没一两天功夫,张郃部队也到街亭了。于是张郃的五万大军立刻把马谡约一万多人马包围在街亭南山上。由于街亭南山易守难攻,张郃部队也是远道而来,刚到需要休息,因此只是围死马谡部队,并未立即向山上进攻,而是等待有利进攻时机的到来。
当张郃的侦查兵和当地线报侦查到祁山诸葛亮大军已经启程,也向着街亭来了,张郃接情报心里就拨起了二浪鼓:
(一)如果诸葛亮大部队到达街亭,那军事态势肯定将于己不利。诸葛亮军加马谡部队,不比自己的人马少(“汉晋春秋曰:或劝亮更发兵者,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裴注·三国志·诸葛亮传》),马谡和诸葛亮对我的包围圈相对冲击,我的部队如果被截断成几节,这仗十有八九要输;(二)如果我撤围,那马谡这只煮熟的鸭子就飞了;(三)我能退军吗?退到陇抵?让诸葛亮把街亭南山接连山下作寨巩固,那就难以攻克了,……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趁诸葛亮还没有到达街亭之前,把街亭南山的马谡先给他解决了,然后占住南山,使诸葛亮“进无所据”而退往祁山,这就成功了一半,再看各路人马(曹真、郭淮)作战的情况如何再定夺!
史书记载张郃此人“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三国志·张郃传》。于是张郃施展种种手段,……终于在诸葛亮刚刚到达街亭的前后节骨眼上,诱骗马谡部队主力冲下南山来与其大战一番,结果就如史书记载的那样:“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马谡部队被打的七零八落,大部分被张郃大军消灭,冲破包围的少数蜀汉官兵们被驱散,只有冲破包围的王平带着先锋军上千人,躲在某处敲鼓壮胆,聚拢了一些跑出包围圈而跑散的马谡兵马,慢慢退回诸葛亮扎在街亭的临时大营。
那么马谡是怎样在诸葛亮要到街亭或刚到街亭,暂时还无法投入战斗的情况下,被张郃诱骗下山与其决战而速败的?要知道此事的详情,且听下一篇文章的分析破解:评书《街亭之战疑案集解之三》。
完
|